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▪P8

  ..续本文上一页河,里面沙子无量数,我们凡夫不知道沙有多少?但是佛知道恒河有多少沙。不只一条恒河沙、两条恒河沙,有六十二亿恒河沙,一粒沙子算一位菩萨的名字,你受持了,这是假设之词,事实上做不到。假设你能做到,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那么多菩萨的名字。不但受持名字,还尽此身的形寿供养,身形在世一天,供养一天。还要饮食、衣服,卧具、医药四事供养,把菩萨都当作出家人,用这四种供养品供养。

  「于汝意云何?是善男子、善女人,功德多不?」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的名字,还尽形寿四事供养这么多的菩萨,这个善男子、善女人,得的功德多不多呢?「无尽意言:甚多!世尊!」无尽意说:那太多了,世尊!

  下面再比较,「佛言:若复有人」,假若更有一个大智慧的人,「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」,他只受持观世音菩萨的名号。「乃至一时礼拜供养」,印度那时候,叫日三时、夜三时,白天、夜晚,各分成三个时。「一时」,是白天或夜晚的三分之一,就是很短的时间供养观世音菩萨。「是二人福」,这一个人念一位观世音菩萨的名号,礼拜供养很短的时间,跟前面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,尽形寿四事供养的那个人,得的福德比较,「正等无异」,没有两样,一样多。

  这一段经文是说,假若有一人,单受持观世音菩萨的名号,而不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的名字,也没有尽形寿四事供养,只有一时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,这人所得的福德,与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的福德,二人的福德,彼此相等,不差分毫。因为观世音菩萨,从无量劫来,早已成佛,现在示现菩萨以度人,所以功德巍巍,不可思议。能礼拜供养,正如礼拜供养十方诸佛如来。一时礼拜供养观世音的福德,犹如尽形寿四事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的福德。所以持观世音名号,有无量无边福德的利益。

  「于百千万亿劫,不可穷尽。」这两人一样都得到大福德,福德有多大呢?尽你一生、二生,享受不完,乃至于百千万亿劫,不可穷尽,你得到无穷尽的福。你去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的名字,根本做不到,做到了也跟单念观世音菩萨的功德一样。念一位观世音菩萨的名号,很容易做到,这是释迦牟尼佛介绍给我们的,你怎么不听呢?你应该好好地受持观世音菩萨的名号,并且要礼拜供养,你所得的福德,不可穷尽。

  无尽意!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,得如是无量无边福德之利。

  前面说「百千万亿劫,不可穷尽。」这里换了一个名词叫「无量无边福德之利」,无量无边的福德利益,你都能得到,你怎么不去受持观世音菩萨的名号?所以释迦牟尼佛大慈大悲一再地劝导。

  前面这一大段经文,就是答复「观世音菩萨,以何因缘,名为观世音?」能救苦救难,能去除贪、瞋、痴的烦恼,能求男得男、求女得女,结果所得的,是无量无边福德之利,讲到这里总结一下,下面是第二段问答。

 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:世尊!观世音菩萨,云何游此娑婆世界?云何而为众生说法?方便之力,其事云何?

  观世音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,他到娑婆世界来,好像旅游一样,但他是游方教化,走到哪里,都为教化众生。

  「无尽意菩萨白佛言:世尊!观世音菩萨,云何游此娑婆世界?」无尽意菩萨禀白释迦佛:观世音菩萨怎样游化娑婆世界呢?「云何而为众生说法?」他怎样为众生说法呢?说法直来直去,众生不能接受,得有方便,「方便之力,其事云何?」这三个问题,实际是一个问题,就是问观世音菩萨在娑婆世界,怎样游方教化,有何方便之力?

  下面一段经文就是三十二应身,有人说算一算《普门品》,有三十三应身,因为《楞严经》是三十二应身,普通人说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二应身,实际不要限定数目,三十二应身、三十三应身,都是标其大数,实际众生根机无量,观世音菩萨现身也无量。观世音菩萨如大医王,众生各有毛病,对症下药,有时现佛、有时现比丘、有时现女人……来教化千差万别的众生,如明镜当前,本体清净,本无一物,各随所遇而现之。

  佛告无尽意菩萨:善男子!若有国土众生,应以佛身得度者,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。

  「佛告无尽意菩萨:善男子!」叫无尽意菩萨一声。「若有国土众生」,「国土」就是世界,除了娑婆世界,十方世界无量数。假若虚空之内,有一个世界的众生善根成熟,「应以佛身得度者,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。」众生应该见佛得度,这时候那个世界没有佛,观世音菩萨就应机示现,到那个世界现佛身,就像释迦牟尼佛出世,现八相成道,给人们说法,说的是六度万行,大乘之法。

  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,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。

  这里省略「若有国土众生」,假若有一个世界的众生,应该见辟支佛身得度,梵语「辟支佛」,翻成中国话叫「缘觉」,观世音菩萨就现缘觉身为他说法,说的是十二因缘法。

  应以声闻身得度者,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。

  小乘圣人有二种:一种缘觉,一种声闻。佛给声闻说的是苦、集、灭、道四谛法,若有众生应该见声闻身得度,观世音菩萨就现声闻身,为他说四谛法。圣人有四种,怎么只示现佛、缘觉、声闻,三种圣人。不示现菩萨呢?因为观世音菩萨,本身就是菩萨身,不需再示现菩萨。

  应以梵王身得度者,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。

  现天身,天分三界:欲界天、色界天、无色界天,下面只现欲界天身、色界天身,为什么没有现无色界天身呢?因为无色界,没有色身,没有身相,用不着示现。

  色界天一共有十八层天,分为:初禅、二禅、三禅、四禅,梵王是初禅天的天王,无有爱欲,清净色相,叫大梵天王。若有众生应该以梵王身得度者,观世音菩萨就现梵王身为他说法。

  应以帝释身得度者,即现帝释身而为说法。

  「帝释」,就是《阿弥陀经》上的「释提桓因」,俗称玉皇大帝,欲界分六层天:四天王天、忉利天、夜摩天、兜率天、化乐天、他化自在天,这是第二层天的天王。若有众生应该以帝释身得度者,观世音菩萨即现帝释身而为说法。

  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者,即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。

  「自在天」,即他化自在天,欲界最高一层天,表示这一层天,所有的娱乐,不用自己费力去变化,他乐天天人变化种种五欲之乐,提供他们自在的享受。若有众生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者,观世音菩萨即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。

  我刚才讲,不要限定观世音菩萨是三十二应身,欲界,他既然现帝释身、自在天身,那么中间夜摩天、兜率天、化乐天三个天身,他不现吗?还是要现的,这里把它省略,只说其大数而已。

  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,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。

  梵语「摩酰首罗天」,翻成中国话叫「大自在天身」,即大魔王天,是色界十八层,最高一层。「大自在天」跟前面「自在天」不同,自在天是欲界天顶的天王,这是色界天顶的天王。若有众生应该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,观世音菩萨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。

  应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者,即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。

  「天大将军」,韦驮天将,是大菩萨化现,来帝释天作护法神。帝释天有天将军,四天王天也有天将军。若有众生应该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者,观世音菩萨即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。

  应以毗沙门身得度者,即现毗沙门身而为说法。

  欲界第一层四天王天,有东方持国天王、南方增长天王、西方广目天王、北方多闻天王。这是北方天王,梵语叫做「毗沙门天王」,翻成中国话叫「多闻天王」。四大天王,他闻的佛法最多,所以以他为首领。若有众生应该以四大天王身得度,观世音菩萨即现四大天王身而为说法。

  以上观世音菩萨现天道六种应化身。

  应以小王身得度者,即现小王身而为说法。

  转轮圣王具三十二相,即王位时,由天感得金轮宝,降伏四方转轮圣王,称大王。平常一个国家的国王,如现在的总统,跟转轮圣王相比,叫小王。若有众生应该现小王身得度,观世音菩萨即现小王身而为说法。

  应以长者身得度者,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。

  依古人的解释:心性平等,语实行敦,福德俱隆,资财并盈者,谓之「长者」。若有众生应该以有道有德的长者身得度者,观世音菩萨即现长者身为他说法。

  应以居士身得度者,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。

  依古人的解释:博闻强识,财德丰盈,不求宦仕,不乐名闻,惟道自娱,居家养性,称为「居士」。居士,指居家修道的人。我们现在称在家佛弟子:优婆塞、优婆夷为居士。若有众生欢喜亲近居家修道的人,观世音菩萨就现居士身为他说法。

  应以宰官身得度者,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。

  凡从事政权,受政府俸禄者,都叫「宰官」。如古时候的宰相、文武百官。如现在的行政院长、部会首长、直辖市长、县长等,因不是普通人能够教化,观世音菩萨即现同事身为之说法。社会上的人尊敬长官,出家人为他说法,他不接受,可是长官为他说法,他就爱听,所以若有众生应以宰官身得度者,观世音菩萨便现长官身为他说法。

  应以婆罗门身得度者,即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。

  梵语「婆罗门」,翻成中国话叫「净裔」。净是清净,裔是后裔,这是大梵天王的后裔。婆罗门是印度四大种性之一,净行高贵,舍弃恶法,博学多闻,四姓之中,婆罗门为最尊贵,与其余三姓不相为伍。婆罗门是印度九十五种外道的第一种,有的众生欢喜学外道,观世音菩萨也应他的机,现外道身为他说法。身相虽然现的是外道身,说的却是佛法,这就是方便之力。

  应以比丘、比丘尼、优婆塞、优婆夷身得度者,即现比丘、比丘尼、优婆塞、优婆夷身而为说法。

  这是现佛的四众弟子身,梵语「比丘」,翻成中国话有三种意义:一、怖魔,二、乞士,三、破恶。比丘受比丘戒登坛的时候,魔宫震动,魔受恐怖,叫怖魔。比丘出了家,把家里的产业都舍掉,以乞食为生,外乞食,以养色身;内乞食,以资慧…

《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