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体慧长老北京圣泉寺开示▪P3

  ..续本文上一页善法戒只是是一种保险,保证你不会堕落到地狱、饿鬼、畜生道的危险。最究竟的保险是要大家保证出离六道轮回,所以佛陀叫大家要发出离心,出离六道轮回做了脱生死的阿罗汉,但是这还不够你还要发一颗菩提心。做自利利他的菩萨。所以你最少要在六斋日乃至更多的时间来受八关斋戒。

  这跟念佛是一样的,阿弥陀佛第十八大愿:若我得佛,若有众生称我名号,至心信愿乃至十念,若不生者不取正觉。这是跟那些懒惰的人讲的,哪怕你来念十声阿弥陀佛,我也会凭着我的大愿来接引你往生极乐世界。但是你这十念也要建立在至心信愿上呀。这至心信愿不容易呀。《阿弥陀经》讲: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,一心不乱,其人临命终时,阿弥陀佛与诸圣众,现在其前,是人终时,心不颠倒,既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。所以,念佛不是那么简单的,念佛要发一颗长远精进的心,很多居士呀念佛念到最后一点信心都没有了,俗语讲:学佛一年佛在眼前,学佛两年佛在天边,学佛三年送回西天。要建立信心不容易呀。你要对阿弥陀佛有信心,对自己有信心,对极乐世界有信心,对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有信心。在《金刚经》中讲:佛乃真语者、实语者、如语者、不诳语者、不异语者。阿弥陀佛不会欺狂我们,不会骗我们。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,愿愿都在接引我们。如果阿弥陀佛所发的愿是虚愿。六方佛怎么会出广长舌相一口同声赞叹阿弥陀佛。我们要深信只要我们好好念佛,精进用功阿弥陀佛一定会依四十八大愿接引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而西方品位的高下,是取决你自己用功的深浅。所以为什么有些精进的菩萨每天要念十万、八万……。

  修行心是最重要的。佛陀一切的教法以心为本,心生种种法生,心灭种种法灭。一切法门明心也,一切行门净心也。佛法最重要的,心存善念一切善法既得成就。一切古今中外圣贤就是因为心存善念才有圣贤。在经典中讲:菩萨有一法不会堕落三恶道,就是要你昼夜常常思维善法,心存善念。当心常常有不好的念头,要常常忏悔。阿弥陀佛......感恩大家。

  体慧长老北京圣泉寺6.2日开示

  八关斋戒就是佛陀的清净戒律,也是佛陀的清净梵行。过去的佛,现在的佛,未来的佛都需要持清净戒律,修清净梵行才能成佛,清净戒律,清净梵行也是我们自己佛性本自具足的戒定慧。六祖大师在五祖房间得法开悟后说:“何其自性本自具足,何其自性本自清净,何其自性本无动摇,何其自性能生万法。不识本心,学法无益,若识自本心,见自本性,即名丈夫、天人师、佛。彻悟大师讲:“一切法门明心也,一切行门净心也。”修行要以菩提心为自己的心,以佛的行为为自己的行为。佛法是心法,务必要彻底的在心地、无相上下功夫,才能进入佛的领域。而不知万法唯心,心却念念都随着我、法二执,以种种生灭相颠倒行事,认物为己。不了解真心本不生灭,生灭的只是心所影现出来虚妄不实的境界,并且在境界当中烦恼、执着。所以,修行只是为了要看到原本的心,我们必须训练心去认识种种的境界,并且不迷失在它们之中。

  忏悔就是让我们深信因果明示因果,善恶各有他的果报,只是因缘、时间的关系。时间一到任何果报都逃不了。作为一个学佛的人第一步就是要深信因果!菩萨畏因众生畏果。悟达国师尊为国师还是要遭受人面疮的果报。安世高三藏法师,为现在中东阿拉伯人身为太子出家,来中国还两次命债第三次才成功。所以,一定要记住因果谁都逃不了。就连伟大的释迦摩尼佛还要受背痛、头痛、脚痛。这也是因果呀。因果丝毫不爽。所以,学佛三件事情很重要:断一切恶、修一切善、自净其意。佛教的宗旨也是这样呀。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。其实做善事也是在忏悔,忏悔以前因为无知所作的种种坏事,做好事广结善缘。自净其意有三层含义,阿罗汉的自净其意断了见思烦恼,破除了六根、六尘、六识所产生的种种烦恼、束缚。菩萨的自净其意是断了尘沙烦恼,最圆满的自净其意就是佛,因为他断除了无明烦恼。一般人只是暂时的降服了自己的烦恼,诶。感觉念佛念的很轻松,没有什么烦恼。这种只能算是石头压草,暂时降伏而已。最究竟的还是要断烦恼。但在修行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苦恼。可是,如果你不认识自己的苦,就无法了解到苦的真谛。三世诸佛以苦为良师。所以,苦来了不要怕,怕的是你不敢面对他。逆境越大成就越大。当烦恼来到时候,当痛苦、业力来的时候正好用功。吃苦能了苦呀。阿弥陀佛……。谢谢大家。

  体慧长老北京圣泉寺6.3日开示

  持戒是非常重要的,特别是佛陀的清净戒律,持不杀生戒得慈悲心的种子,持不偷盗戒得富贵的种子,持不淫欲戒得清净的种子,得解脱的因缘才有办法走向解脱之道,成佛之道。持不妄语戒得好德的果报。所以,我们今天来受持八关斋戒最重要四条根本大戒:杀、盗、淫、妄。在浓缩起来就是最根本的一条戒:不淫欲戒。祖师讲:但尽凡情,别无圣觉。在楞严经中特别讲了四种清净明诲。证明戒是非常重要的。一个道场如果没有戒,就像一个人没有了灵魂。戒是很重要的,戒就是佛教的灵魂,禅宗讲戒就是我们的五分法身。

  一、 戒香,自心中无非,无恶、无嫉妒、无贪嗔、无劫害,名戒香。

  二、 定香,即睹诸善恶境相,自心不乱,名定香。

  三、 慧香,自心无碍,常以智慧观照自性,不造诸恶;虽修众善,心不执著,敬上念下,矜恤孤贫,名慧香。

  四、 解脱香,即自心无所攀缘,不思善,不思恶,自在无碍,名解脱香。

  五、 解脱知见香,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,不可沉空守寂,即须广学多闻,识自本心,达诸佛理,和光接物,无我无人,直至菩提,真性不易,名解脱知见香。

  此香各自内薰,莫向外觅。

  六祖大师讲:心平何劳持戒。修行最怕嗔恨!一念嗔恨起百万障门开。持戒用戒定慧的甘露,对峙众生的贪嗔痴慢疑五毒。持戒确实很重要的!戒就是五乘共法。

  中国文化文明是使中国常存5000多年的根本。儒家的四维八德:礼义廉耻,忠孝仁爱,信义和平。这和佛教都是相辅相成的,只是在表面的字面上好像不同,但是道理是相同的。仁配合佛教的不杀生戒,礼配合佛教的在家人不邪淫戒,出家人不淫欲戒,义配合佛教的不偷盗戒,智配合佛教的不喝酒,信配合佛教的不妄语戒。所以佛教和儒家都是相应的,印光大师也在推广儒家的思想,由儒家的思想的基础再来进入佛门更方便。

  维持中华文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要感谢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好的道德,好的底线。戒就是端正我们好的行为。常常讲:存好心,说好话,做好事。这就是在讲戒,所以佛弟子无论在家出家早上起来三摸头:XX(个人法名)守口摄意身莫犯,莫绕一切诸有情,无意苦行当远离,如是行者得度世。这里面也都是在讲戒。守戒的宗旨在哪里?止恶行善。我们今天来受戒就是佛陀的清净戒律,戒就是基础,有基础才能圆满世出世间法。六祖大师讲:“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,离世觅菩提,犹如寻兔脚。”太虚大师讲:“仰止唯佛陀,完成在人格,人成即佛成,是名真现实。”所以不能疏忽世间法,世间法是出世间法的基础。敬业三福第一福就是要:奉事师长、慈心不杀、修十善业,这也是世间法的基础。阿弥陀佛……感谢大家。Thankyou verymuch!

  

《体慧长老北京圣泉寺开示》全文阅读结束。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