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止息恶行为业。谓依自
法,尊贵增上,崇置贤善
,羞耻过恶。对治无惭,
患诸恶行。云何焉愧
依
世间力,轻拒暴恶为性。
对治无愧,止息恶行为业
。谓依世间诃厌增上,轻
拒暴恶,羞耻过罪。对治
无愧,息诸恶业。” (大
正三一 · 二九下)
依论典的解释,大概来说,惭走内心的自尊自重,由尊重自己,进而尊重贤善辈,如佛陀、圣者,乃至佛法等。对于自己所犯过错,会感到羞耻。愧是由外在的力量,如世间的讥毁,或律法的制裁。对于自己所犯过错,面对着他人,会感到羞愧难当。也可以说惭走对自己的,是崇善的,愧走对他人的,是拒恶的。
其次,关于证圣果者,是否具足惭愧的问题。这牵涉到“惭愧”在三界的系属问题了。根据《大毗婆沙论》的解释:
“扣是二法(惭愧) ,俱三
界系及不系:唯是善:还与
一切善心相应。间:若尔,
《施设论》说当云何通,如
说七力(信、进、念、定、
慧、惭、愧)裳有漏
几无
漏
答:二唯有漏,谓惭愧
; 五通有漏、无漏,谓信
等”
论主答:
“彼论应说七力皆通有漏、
无漏。而不尔者,有别意趣
。谓彼说力加行、根本。加
行位中,惭愧增,故说唯有
漏:根本位中,信等增,故
说递二种。若不尔者,圣道
应不与惭愧相应,则圣者不
应惭愧增上,是故惭愧定通
无漏” (大正二七· 一 八 一
上) 。
如此,依《大毗婆沙论》的解释,就可以很清楚的明白,何以已证阿罗汉的圣者,仍具足惭愧了!
六、利智第一——妙贤比丘尼
(注二十)
妙贤比丘尼是劫比罗(迦毗罗街)城,劫比罗婆罗门的女儿。母作主,许配给摩揭陀国,尼拘律长者之子迦摄波(大迦叶)。当双方父母约定婚事后,厌恶世间欲乐的迦摄波,独自造访妙贤女,获知妙贤女,亦不乐欲行,遂共誓约:在不违父母之命下,共结鸳盟,然同修出离法,严持净行。新婚期,只互相牵手,慢慢地,连牵手都免除,身体不相碰触。婚后,二人果如前约,专求出道,共修清净行,历经十二年,丝毫无犯。
迦摄波在父母双亡后,心无牵挂,征得妙贤同意后,跳脱家之羁绊,出家寻师访道去。一路寻觅下,终在广严城(毗舍离)多子塔,巧遇世尊。礼世尊为师后,经过九天,就证得阿罗汉果。而妙贤女在迦摄波离家后,亦追随无衣外道出家。不幸地,却被五百无衣外道强行玷污。后来,辗转到了王舍城,遇到迦摄波。由迦摄波之助,脱离外道,跟随大世主出家、受具,并证得阿罗汉果。
由于妙贤比丘尼“仪貌端正,容色殊胜” ,在王舍城托钵路次,被大臣忻挟,强行脱去法衣,换上俗服,庄严璎珞,献与未生怨王。随即被王强加凌辱,生极大苦恼,僧尼大众,无人知晓,而求救无门。直至尼僧众中,大世主在褒洒陀(布萨)时,遍寻不着妙贤,入定观察,始知妙贤遭遇。马上命莲华色,以神通力到王宫,教授妙贤神通方法。发起神通,一同回到布萨处。此时,十二众比丘尼见妙贤身着俗人彩服,嫌耻轻笑,不愿与宫人同处布萨。大世主命妙贤,再发起神通入宫,惊醒未生怨王。未生怨王目睹妙贤的大神变力,惊恐万分,连滚带爬,伏在地上,顶礼忏罪。
由于妙贤比丘尼被欺凌的事件,世尊为去除大众疑惑,集合比丘尼众,问妙贤:你实作不庄严事吗
你受乐吗
妙贤回答:实作,然而,我已离欲,并不受乐。世尊即说:你今不犯波罗市迦(波罗夷) 。并记妙贤尼为苾刍尼中,于:
“明了(利智)中,得为第
一 。” (大正二三·九一七
中)
妙贤比丘尼从少女时代,就厌恶世间欲乐,一心求出离之道。即使婚后与迦摄波十二年间,朝夕相处于斗室,犹能守持不乱。有次,因为洸睡,毒蛇逼近,在千钧一发之际,迦摄波以扇柄举起他手,以免被毒蛇咬到时,妙贤犹说:
“宁使我遭毒蛇,慎勿亏誓
来相触,蛇毒但令一身死,
染毒沦没无边际。” (大正
二三·九一 O)
直至投无衣外道出家,不幸地被同道所污:在佛法中出家,证圣果后,又被未生怨王所欺。一位已离欲的阿罗汉圣者,犹被逼作不净行,弱势女性,真是情何以堪
当妙贤尼在众中,说出:
“我已离欲,岂容受乐” (
大正二三·九一三上)时,他无疑足一位勇者的化身,不愧是清净无暇,利智第一的大德比丘尼。
七、神通第一——莲华色比丘
尼(注二二
莲华色
证二二)是得叉尸罗城人。长大结婚后,生下一女。偶然间,他发现夫婿和自己的生母,共作非法,愤而离家,远走未度(秣兔)城,嫁给商主。数年后,莲华色发现商人带回的侍妾,原是自己亲生女儿,羞恨之余,再次远走他乡。从此走上送往迎来,以色自活的不归路。直到在王舍城的芳园里,遇到大目犍连后,才改变他整个的人生。由于大目犍连尊者的慈悲求护,莲华色从欲海淤泥中醒悟过来,深恶色身之不净,而归投于佛陀座下。又在目犍莲尊者观机说法下,证见真谛。随后礼大世主出家,勤敏不懈,证得阿罗汉果。因具有大神通力,世尊赞以:
“于苾刍尼中,有大种力
,最为第一 “ (大正二三
· 八九八下) 。
莲华色比丘尼出家前和“色”有关,故《根有律》的制戒事缘中:比丘戒之僧伽伐尸沙第九“假根谤学处” (大正—二;·六九九中) 、波逸底迦第六九“以众敬罪谤清净荚刍学处” (大正廿三·八五一下) 以及比丘尼戒之波逸底迦第五三“以众敬罪谤清净荚刍尼学处一 (大正二三·九九一中)都以善友、大地—一比丘,毁谤实力予和莲华色,共作不净行,作为制戒的因缘。
又,莲华色被世尊誉为尼众中,大神通力第一,律中关于莲华色的神通力方面,着墨也相当多。如前第六节利智第一的事缘中,说到大世主命莲华色,以神通救护妙贤尼,除此之外,律中记载着有:五百婆罗门予,爱恋莲华色的美色,特别是喜欢那双眼睛,莲华色就以神通力,取出自己的眼球,放在乎掌上,说:
“此肉团,有何所乐
” (
注二三)而断其欲念。又莲华色夜晚独自在阁林入定,容仪寂定,感得贼将军以贵价毡农,包里着美味食物供养(注二四) 。亦曾和尼众往僧寺听法,忘了时间,天晚,城门已关,只好在林中夜宿,莲华色以神通力惊走贼徒,尼众始得免受骚扰(注二五) 。
在莲华色诸神通的事缘中,当以世尊上升三十三天,为母说法。事毕,世尊从天上回到瞻部洲,莲华色现神通,化身为转轮王,以便先觐礼世尊,被世尊呵斥一事
(注二六) ,最为大众所传道。
又,莲华色比丘尼不仅神通第一,常以神通力彰显圣德,他在资生衣食上,亦是一位少欲知足,奉俭乐施的行者。如把贼将军所献的贵价毡衣,转施给邬波难陀,而自己五衣破碎(大正二三·七二七上):又常发愿,每天初次乞得食物,先奉给比丘僧,以致曾三日绝食而昏倒路上(大正二三·八九九上) 。如此,在在的显示了莲华色少欲知足,奉俭乐施的恢宏气度。
然而,神通虽大,难敌业力。比丘僧中,世尊记为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,被外道打死(大正二四·二八七中);而尼众中,神通第一的莲华色圣者,被提婆达多忻打,头破而死(大正二四· 一四七下—一 四八上) 。
从广律所载,有关莲华色的事缘,来看莲华色的一生,可谓诡谲多变,大失大得。出家前,在欢场中打滚,走迷惑群生:出家后,勤苦修学,自俭利人,常以神通力,普施无畏,而救护群萌。又从莲华色一生的事缘中,更显出世尊所说众生平等的敬说,是真实不虚。不管走老、少、男、女、贫、富、贵、贱……,只要归投在世尊座下,勤心修学,都可以得到安乐,达到解脱。
在研读律典的过程,发现诸部律典中,唯独《根有律》记载着最多世尊誉为某项第一的声闻弟子。比丘僧中,《根有律》卷十一、就列举了八位第一的佛弟子(注二七) 。另外,杂散于诸篇中的有:分僧卧具第一的实力子、辩才巧妙第一的童子迦摄波、善解脱者愚路、降伏毒龙第一善来、敬化令得圣果第一邬陀夷、明解聪利第一俱瑟耻罗、神通受筹的盆枕圆满、信解第一的着树皮衣比丘、持律第一的邬波离、音声美妙第一的善和、边方第一的牛主等,共有十九位比丘(注二八)若加上《根有律药事》,弟子自说业报因缘的偈颂部分:精进第一的俱胝、广宣妙辩才、多闻弟一的妙音、师予吼中第一的宾头卢颇罗堕阁、处界中第一的善来、世间尊贵第一的护国、端严可乐第一难陀等,六位
(注二九) ,则总共有二十五位丘,被世尊赞为某项才华第一。
相对于此,尼众有如上面各节中忻列举的七位比丘尼。女众社会地位低下,难有受教育机会,而出家后,又处在以比丘为主的僧团中,尼众有如此的成绩,实属难能可贵。《根有律》将之一一记载,可说是一大特色。虽然如战迦罗、明月、耶输陀罗等的事缘,固于律中的着墨不多,只能略加概速:又经、律的说法:亦有稍许差异之处(注三十),学僧仍不揣浅陋,节录出诸大德比丘尼的圣德,愿与大家共享、共勉。
摘自《菩提树》1995第6期
《佛典中的杰出女中丈夫——以根本说一切有部毗那耶广律为主》全文阅读结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