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六十五节课▪P3

  ..续本文上一页剖析,看因果在名言中是怎么存在的?它跟外道的道理有何不同?假如你有了因果正见,在此基础上,修什么善法都很方便。就像一个农民有了田地,就可以在上面种各种庄稼。不然,你连最基本的因果概念都没有,那贪求再多的其他功德,最后也可能毁于一旦。

  因而,大家一定要掌握这些关键窍诀,不要为了发财去欺骗别人,或者一门心思干些偷盗等勾当。不然,内心所想与身体所行背道而驰,最终不但来世会于数劫中堕为饿鬼受苦,今生以业力感召也会变得越来越穷、越来越惨,即便拥有微乎其微的财产,自己也没有权力享用。就如同以前有个人,好不容易买了本好书,却被另一个人抢走了,17年后他还念念不忘,不停地念叨,但却无计可施。这种现象,也跟自己的福报有关。

  还有些人生性吝啬,越富裕就越觉得贫困,似乎自己一无所有,甚至财产也成了造恶之因。这些人虽然拥有大量财富,看似财力十足,但这些钱若自己舍不得用,也不愿上供下施为今生与来世积累福德,那么他们比穷人更可怜。为什么呢?因为穷人虽然没钱,但却没有守护财富、积累财富的压力,每天活得很轻松安闲。可是这些身家不菲的富人,不要说拿钱作功德,连自己吃穿都舍不得,现在就已感受到了饿鬼的等流果——《入中论释》讲过一种守财饿鬼,天天置身于财宝的包围中,却只能看而不能用。或者也像大企业的财务管理员、银行的点钞员,整天都在拼命数钱,一笔笔巨款从手中经过,但自己口袋里的却寥寥无几。

  以上所讲的这些现象,究其原因,都是不清净布施的报应。《毗耶娑问经》讲过33种不清净布施,送别人酒、肉、烟都属于这个范畴,方便时大家可以看一下。倘若你前世作过不清净布施,今生就可能变成守财奴,每天对金钱看得到也摸得着,但自己却特别“贫穷”,根本没有权力使用。

  综上所述,我们作为修行人,即生中知足少欲很重要,在此前提下,对前世的因果也要值得重视。倘若你自己有福报,经常无勤就能得到财富,那去享用也可以。但若实在没有福报,今生再怎么努力也不能如愿以偿,那也没有必要太伤心,只要生活过得去就可以,不应该要求太高。

  如今包括藏地有些人,内心的贪欲特别强,这个也想要、那个也想要,要的东西太多了,福报跟不上的话,就会开始贪污,通过各种手段去骗钱,做出种种不如法的行为,最终给自己带来许多痛苦。其实一个人快乐与否,关键取决于内心。内心调整好了,在短暂的人生中,遇到什么事情都会想得开;反之,倘若内心欲壑难填,就算你拥有得再多,也不一定幸福。

  现在有些人可能是前世的业力吧,想象力特别丰富,动不动就天马行空地乱想一通,有些根本不现实的东西,也能在脑海里一直盘算:“听说三十三天有棵如意树,可以满足一切所欲,我要想办法得到它!”“听说美国是有钱人的天堂,我一定要想方设法发财,然后去那里定居。到时我要买架私人飞机,它该怎么加油呢?我现在要上网查查,这个首先要准备好,不然到那边可能来不及……”这些人真的特别可笑,不要说这一辈子,就算许多世也不一定能实现的梦想,他却天天在打如意算盘,有时候看起来非常愚痴。

  因此,大家要根据自己的情况,尽量过一种比较简单的生活,不要奢求太多。爱因斯坦也说:“简单淳朴的生活,无论在身体上和精神上,对每个人都是有益的。”至于你在生活中会不会发财,则跟前世的福报有关。明白这个道理后,有钱也不必太开心,没钱也不必太难过,应当随遇而安,这一点很重要!

  

  

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

  

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

  

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

  

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

  

  


  [1] 《亲友书》云:“有者所造诸罪业,纵未即时如刀砍,然死降临头上时,罪业之果必现前。”

  

  

  [2] 《大智度论》中,佛告舍利弗:“此鸽除诸声闻辟支佛所知齐限。复于恒河沙等大劫中常作鸽身,罪讫得出,轮转五道中后得为人,经五百世中乃得利根。是时有佛度无量阿僧祇众生,然后入无余涅槃,遗法在世是人作五戒优婆塞,从比丘闻赞佛功德,于是初发心愿欲作佛。然后于三阿僧祇劫,行六波罗蜜,十地具足得作佛,度无量众生已而入无余涅槃。”

  

  

  [3] 《福盖正行所集经》:十二卷。龙树集,宋代日称等译。收于《大正藏》第三十二册。内容辑录能成就福德覆身之诸正行法。本经以布施、持戒为中心而修行诸德之见解中,未见龙树所说中道之空思想、大乘思想。

  

  

  [4] 《萨婆多毘尼毘婆沙》云:“佛习气尽,二乘习气不尽。如牛齝比丘常作牛齝,以世世牛中来故;如一比丘,虽得漏尽而常以镜自照,以世世从淫女中来故;如一比丘常跳棚踯阁,以世世猕猴中来故。”

  

  

  [5] 《兜调经》:一卷,失译者。与《鹦鹉经》及《分别善恶报应经》皆《中阿含鹦鹉经》之别译。兜调者,婆罗门名也。

  

  

  [6] 详见《贤愚经·波婆离品》中阿泪吒的公案。此穷人阿泪吒,即为阿那律尊者之前世。

  

《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六十五节课》全文阅读结束。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