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六十六节课

  

第六十六节课

  

思考题

  260、请引用《华严经》的教证进行分析,邪淫、妄语、离间语、恶语、绮语、贪心、害心、邪见,分别会招致什么样的感受等流果?你自己如今正在感受哪些?

  261、现在社会上,很多夫妻关系都非常紧张,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?明白这个道理,对你有哪些帮助?

  262、我们今生在遭受一些痛苦时,应当以什么心态来面对?如何将其转为道用?

  263、你平时喜欢给人起外号吗?看到身体有缺陷的人时,你对他们有起码的尊重吗?通过学习这节课,你以后会有哪些改变?

 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!

 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!

 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!

  

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

  

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

  

为度化一切众生,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!

  《大圆满前行》正在讲“十不善业之果”。昨天已讲了杀生、不与取的感受等流果,今天接着讲邪淫的感受等流果。

  邪淫:前世邪淫的人,今生将感得丈夫或妻子相貌丑陋、懈怠懒惰,双方犹如仇人一样经常吵架,势不两立。佛陀在《华严经》中云:“邪淫之罪……若生人中,得二种果报:一者妇不贞洁;二者得不随意眷属。”

  现在世间上大多数夫妻,还没有结婚之前,一天不见对方,就如隔三秋、相思入骨,好像失去了如意宝般身心不安。但结了婚以后,过不了多久就像不共戴天的怨敌,整天无休止地吵吵闹闹,甚至大打出手,一方只要不在眼前出现,另一方就如释重负,感觉非常轻松舒服。他们认为夫妻不和的原因,往往在于对方性格恶劣,人品不贤善,对自己没有良心,对家庭不负责任……却不知这完全是各自前世邪淫的等流果所致。

  尤其是现代人,不像古人一样零散而居,大多数都是住高楼大厦,夫妻间只要半夜三更开始吵架,就会搅得四邻不安,周围的人一直听到哭闹声、喊救命、砸东西,想睡也睡不着。之所以发生这种现象,一方面是如今人们缺乏伦理道德、家庭观念,以至于常以种种原因导致家庭不和,给双方带来极大的痛苦;另一方面,也是他们缺乏佛教的因果观念,总认为凡事都是对方的错,把责任统统推到别人身上,却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。

  我认识汉地一个特别出名的明星,她演的很多电影,大家都非常喜欢。她曾告诉我:“通过学习佛法,尤其是看了《前行》后,我心态有了很大转变。过去始终觉得工作中、家庭中发生的好多事,都对自己不公平,现在才明白并不一定都是别人的问题,也应从自己身上找原因。现在,我的生活态度有了一种新的改变。”可见,很多人只是没有学过佛罢了,如果真的学了,佛法会给心灵带来许多有意义的东西。但如果不懂这一点,想完全依赖外在的物质满足自己,或者拼命从他人身上寻找快乐,简直是难如登天。

  其实,夫妻之间发生争执,理当认识到这是自己往昔造恶业的果报,尽可能地忍气吞声,不要心生嗔恨、大动肝火。在这个世间上,家庭和合很重要,一个人若能与家人和睦相处,他的心情肯定快乐,所做的事情也会有意义。否则,比如一个学校的校长天天和妻子吵架,那他心情不好的话,跟老师开会、接触时,除了有特殊境界的人以外,通常都会把气撒在老师头上。各个老师的心情受到影响之后,这种情绪也会直接带到教室里,传递给每一个学生……同样,其他团体、部门的人也是如此,即便自己不是领导,只是普普通通一个人,但跟家人吵架心情很差的话,也会直接或间接波及四周的很多人。因此,夫妻之间在相处时,最好能如帕单巴尊者所言:“夫妻无常犹如集市客,切莫恶言争吵当热瓦。[1]”

  现在许多男女刚在一起时,喜欢发誓要同生共死、不离不弃,可这种誓言往往只是一时热情,甚至有人今天发誓了,明天就分手了。其实作为在家人,理应珍惜彼此的缘分,不要动不动就吵得面红耳赤,否则,你们两个大吵大闹的话,下面的孩子在哭,上面的老人也在哭,但他们再怎么哭也没用,你的嗔心没有消失之前,别人怎样劝都无济于事。

  实际上好多夫妻吵架,只是源于一点区区小事,他们不可能为国家大事而吵,也不可能因为“你发了阿罗汉的心、我发了大乘菩提心”,为了各自发心不一致而吵。对很多在家人来讲,吵架似乎成了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。前不久,学院一位法师去我家乡传法时,就问当地老百姓:“谁能保证以后跟家人不吵架的,请举手!”结果只有一人举手,但旁边的人都悄悄议论:“他家天天在吵,不可能的……”后来这位法师实在没办法,只好又问:“你们以后肯定会跟家人吵架的,请举手!”此时,大家都齐刷刷地举起了手。

  由此可见,“当热瓦”的教言真正实行起来,确实有一定的困难,但即便如此,了知这些道理也很重要。现在有些人学了《入行论》、《前行》后,不信佛的家人常对我表示感谢,说从此之后两人吵架少了,虽不能做到彻底杜绝,但至少能互相理解、互相包容了。其实这个很重要!作为佛教徒,不一定人人都要离婚出家,故你们在家时,与家人和睦相处相当关键,毕竟家庭是社会的组成单位,只有家庭和谐了,社会才会真正安宁。

  对一个学佛的人而言,家人或许是你前世不共戴天的仇人,今生也成为修行的恶缘;或许是你生生世世共同发愿的道友,今生成为修行的善缘。但不管怎么样,你们既然集聚在一起了,就是一种因缘,最好能够彼此理解,这样一来,对自己的修行也会有帮助。然而,如今很多夫妻不懂这个道理,经常只盯着眼前矛盾不放,认为都是对方的错,从来不去观察自己,以至于家中经常硝烟不断、战火纷飞,这是非常遗憾的!

  

  妄语:前世爱说妄语的人,今生将感得常常遭到诽谤,或者上当受骗。《华严经》中也说:“妄语之罪……若生人中,得二种果报:一者多被诽谤;二者为人所诳。”

  有些人常被别人欺骗,甚至去商店买个东西,也会买到假货,而且平时总无缘无故蒙受不白之冤、枉遭诽谤,其实这不能怪别人不好,而要明白这是自己前世说妄语的果报。如《正法念处经》云:“若人妄语说,彼人速轻贱,为善人舍离,天则不摄护。”爱说妄语的人,名声、地位、财产始终会遭受不顺,善良的人都会舍弃他,天人和护法也会不管他、远离他。

  因此,明白这一点之后,我们受到欺骗、诽谤时,对他人不要恨之入骨、以牙还牙,而要尽可能地观想:“依靠这场风波,可以净除我前世对他人造谣、诽谤、说妄语的累累恶业,令我的修行得以增上。这样看来,他对我的恩德实在不薄。”尤其是修行比较好的人,当遭到别人毁谤时,根本不当作一回事,不像有些人,小小的误会就受不了:“天哪!我从来没有偷过东西,他竟说我偷东西了,我真想把他狠狠揍一顿,呜呜呜……”

  持明无畏洲(智悲光尊者)曾讲过:“怨敌反对亦使修行增,无罪遭到诬陷鞭策善,此乃毁灭贪执之上师,当知无法回报彼恩德。”通过对怨恨的敌人修忍辱,自己修行境界能日益增上,甚至还有开悟的可能。同时,你明明没有过失,别人却无中生有地诬陷你、冤枉你,依此也能断除对世间的贪执,觉得轮回没什么可靠的,自然会鞭策自己勤修善法。所以,各种逆境和违缘,是毁坏我们对世间贪执最好的善知识,与根本上师没什么差别,其恩德实在无法回报。作为真正修行好的人,在遇到他人诋毁、非议时,会很珍惜这种难得的机会,并能将其转为道用。

  当然,即便毁谤可转为道用,但我们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,也一定要断除妄语。佛经亦云:“实为第一善,妄语第一恶,舍过取功德,是人人中胜。”不然,你骗了人家一次的话,他就会“一朝被蛇咬,十年怕井绳”,永远都不相信你所说的话,始终认为你在骗他。因此,语言真实特别重要,《二规教言论》也讲了“正直”的许多功德,若能具备这一点,对自己的生活也好、解脱也好,都有非常大的利益。

  

  离间语:前世爱说离间语的人,今生将感得眷属、仆人之间格格不入,或者主人遭到攻击等。《华严经》云:“两舌之罪……若生人中,得二种果报:一者得弊恶眷属;二者得不和眷属。”

  比如说,有些上师的弟子、官员的随从、公司的下属、家里的佣人等内部之间相互不和,经常吵架、打架,上师或主人再怎样费尽口舌,也始终没办法平息,他们不但不听从,反而还强词夺理,进行辩驳。我就看到有些寺院和集体中,当住持或领导特别苦恼,因为下面的人根本不听,这样你当了也没什么用,就算说一百遍,他们也不会听,甚至闹得更厉害。这种集体还不如早点散了好,但却一直散也散不了,合又合不了,成天吵吵闹闹的,特别痛苦。

  还有些家庭里的雇佣,主人指派做一件简单的小事,但说了两三次,他们还是充耳不闻。直到主人勃然大怒,声色俱厉地加以呵责,这些人才慢吞吞地开始行动,极不情愿地勉勉强强把事情完成。做完之后也不向主人汇报结果,敷衍了事,性格一贯恶劣。这是什么原因呢?就是主人前世挑拨离间的业报成熟于身,因为此种恶业所感,自己所生之处,环境非常不好,周围始终不和合。如《正法念处经》中云:“何人两舌说,善人所不赞,生处常凡鄙,在于恶处生。”

  我们不管是学院、还是外面的学会,由于法王如意宝的加持,从大的方面来看,四众道友还是比较团结。当然,这里并不是极乐世界,每个人也不都是一地以上的菩萨,因此一些小的冲突也在所难免。但总体来讲,这么多年来,我们解决不了的大矛盾,从来也没有碰到过。

  所以,在座很多法师和居士,今后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,与人和睦相处…

《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六十六节课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直接转到: 第2页 第3页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