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七节课
思考题
264、什么叫增上果?它是不是指所造的业会成熟在外境的地水火风上?为什么?
265、十不善业、十善业的增上果,分别是什么样的?请一一说明。
266、如今天灾人祸频频不断,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?要想改变这种现状,应当从何处下手?你对此有哪些看法?
267、若想受持十善戒,应当具备什么样的条件?倘若不能全部受持,那该怎么办?你是如何受持的?
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!
顶礼文殊智慧勇识!
顶礼传承大恩上师!
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
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
为度化一切众生,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!
《大圆满前行》这部论典,内容非常丰富,学起来也是非常大的工程。对我来讲,能圆满传授这部论典,是毕生中最重要的一件大事;对你们而言,最好也能听受圆满,前面的如果没有听全,希望通过光盘、法本来补上,后面部分只要你有信心、有决心,善始善终应该没有问题。只有这样,对终生修行才会创造一个很好的缘起。
同时,大家在听受的过程中,心必须要专注,最好是以欢喜心、恭敬心认真谛听。假如实在没有这样的心态,行为也一定要如理如法,否则,你听了再多法也没用。佛陀在经中曾言:“不恭敬者勿说法。”可见,听法完全是自由的,有恭敬心、欢喜心就可以听,但如果没有的话,则不应该给他讲法。
我们学院里的道友,因为长年闻思的缘故,听法的习气、行为比较不错,但极个别城市里的人,似乎没有这种概念,他们在看光盘的过程中,经常随便上卫生间、打电话、发信息、吃东西……其实,听法时最多是可以喝点水,除此之外,一切世间行为都应该放下。城市里的人虽然很忙,有很多琐事,但一堂课充其量只有一个小时,这么短的时间你都不能关机,让心静下来的话,那学法就成了一种表面形象。所以,大家以后不管听什么课,都要尽量如理如法,不能只是虚有其表——今天来、明天不来,或者前半节课来、后半节课不来,这都是对因果不重视的态度,今后一定要逐渐改正过来。
当然,如今大多数人还是很不错的。以前我去城市里给人讲课时,一见到下面人的行为,就感到特别悲伤。但这几年来,通过网络、光盘的弘法作用,不少人已对闻法的基本威仪有所了知,许多行为也变得如法了,这是很让人欣慰的。然而还是有极少数人,在闻法时存在一些小问题,他们可能是不了解闻法规律;可能是过去虽然了解,但现在已经忘了;还可能是中间产生一些烦恼所致……不管怎么样,大家在闻法过程中,一定要尽可能地如理如法。
下面继续讲“十不善业之果”。前面讲完了异熟果、等流果,今天是讲增上果。
己三、增上果:
增上果,是指造业后成熟在外境上的报应。
当然,它的意思并不是说,自己所造的业会成熟在外境的地水火风上,而是指业力对外境所产生的作用。就拿监狱来讲,它可以说是犯法的这群人以罪业形成的环境,但并不是指他们犯法之后,罪业就成熟于外境的监狱上了,自相续不必承受任何果报。《增一阿含经》亦云:“由十恶之本,外物衰耗,何况内法?”由此可见,造了十种不善业后,外在的环境是会受到影响的。
其实,我们现在的器世界,也是以众生共业而形成的。《俱舍论》中讲“先前有情如色界……”时说过,在初劫的时候,人类跟色界众生一样,身体自然发光,根本不需要饮食,但后来由于贪执地味乃至财物,内心慢慢变得越来越坏,外境也随之每况愈下、日益恶劣。所以,内心和外境之间是互相起作用的。一个人的内心若产生极大痛苦,那么在他的眼中,外境也会变得特别丑恶,这是一种自然规律。
此处所讲的增上果,主要是侧重于外境上的报应,亦即业力与外境产生一种相应关系。那么十不善业的增上果,分别是什么样的呢?
杀生:造杀业的人,会转生在环境不优美,或是深谷、悬崖、险地等威胁生命的地方。
不与取:造了不与取的恶业,则会生于庄稼常遭霜冻冰雹袭击、树木不结果实、饥荒时有发生的地方。
前段时间,因为有些孩子读书的问题,我需要跟一些农民交往。在此过程中,有个农民告诉我:他们当地不知是什么原因,每年在庄稼成熟时就来一场冰雹,把庄稼打得七零八落,以至于好多年几乎都颗粒无收。实际上,这即是他们的共业所感。就像汉地一些有钱人,全都住在豪华的别墅中,周围的风景非常优美,各方面的条件也极其优越;而有些乡村的农民,始终住在又破又小的土房里,环境特别肮脏,条件也特别差,这是什么原因呢?就是这群人各自的共业现前。所以,每当我到了一个好的环境时,自然而然会想到:“这些人以前肯定造过十善业,如是快乐值得随喜!”而看到一些不好的环境时,不由自主会觉得:“这是当地人所造的恶业成熟的果报。”这一点,应当这样来理解。
邪淫:邪淫的人所居之处,是臭气熏天的粪坑、污秽不堪的淤泥等令人恶心的地方。
现在一些繁华城市的附近,常有许多民工住在特别不卫生的环境中,这即是他们昔日邪淫的果报现前。甚至在同一个地方,有些人居住的环境十分舒服,而有些人却偏偏住在厕所旁边,房子里也非常不洁净,这肯定都跟前世业力有一定关系。
妄语:口说妄语的话,会转生到财富动摇不定的环境中。就像有些人,今天在这里打工,明天在那里打工,整个生活很不稳定,没有丝毫保障性。而且他自己也没有安全感,心里经常慌慌张张,总遇到令人心惊肉跳的违缘。
离间语:造了离间语的恶业,会转生于悬崖陡壁、深渊狭谷等难以行走的地方。
有时我去藏地某些地方,看见下面是河水,上面是悬崖,中间只有一条路,行车和走路都很困难。居住在那里的人,往上只看得到天空,往下只看得到河水,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,平时提水好像也很危险,但他们自己却不觉得,认为一辈子活在这里还可以。
恶语:口出恶语的人,会转生在乱石堆积、荆棘丛生等使人心神不宁的地方。
拉萨那一带,有些地方就是这样。虽说布达拉宫、桑耶等圣地非常令人向往,但在阿里、萨迦附近,好多山都光秃秃的,寸草不生,不像其他地方森林茂密,绿化得特别好。所以到了那里以后,经常会想起这些业果。
绮语:以绮语恶业所感,将来转生的地方,尽管辛勤务农,辛辛苦苦干了很久,可是到头来却颗粒不收,季节反复无常且动荡不安。
那天我还碰到一个农民,问他当地的收成怎么样。他说:“我们很辛苦,一年中付出得特别特别多,但秋天庄稼收完之后,一家人只能维持基本生活,粮食刚刚够吃而已,想卖一点都没办法……”
在座的居士、出家人,可能没当过牧民和农民,对此不一定有感觉。但你如果真对他们的生活、季节、居住之地、每天干的活去详细了解,就会深深体会到:众生业力的确不同。尽管每个人的智慧、能力也有差别,但他们所转生的地方还是有很大影响,而这一切,则是源于自己前世的业力。
所以,大家千万不能特别放逸,一定要对善法有信心。作为有头脑的人,不会对自己一点都不关心。如果你真的关心自己,就不能随随便便造恶业,否则,以后生生世世转生于不如意的地方,到时候想后悔也来不及了。
贪心:以贪心感得,将来的生处庄稼荒芜、地时恶劣的痛苦层出不穷。就像非洲有些地方,好多孩子连穿的衣服都没有,地里庄稼也不生长,种种疾病、战争此起彼伏。
害心:以害心所感,会转生到多灾多难的地方。像阿富汗、伊朗、伊拉克,我们通过不同的媒体和新闻也知道,那里要么出现饥荒,要么发动战争,这些天灾人祸并不是一两次,而是每年都不断地频频发生。
邪见:邪见特别严重的人,会转生于物资鲜少、无依无靠、孤苦伶仃的地方。
有些偏僻地方,水果也没有,蔬菜也没有,交通也不方便,水资源、矿产资源非常贫乏,荆棘、毒药等对人身不利的因缘却多之又多,生存条件极其恶劣。这些地方的人看见一个水果,就好像遇到了如意宝般,拼命地挤着抢着——如今可能稍微好一点了,过去有些地方听说很多水果都没有,他们特别羡慕南方人,因为南方的生活资源比较丰富。
以上讲了十不善业的增上果。当然还有许多其他果报,甚至有人听法时对法义不感兴趣,《大集经》[1]中说也是造十不善业所致,如云:“造十不善业,少福无供养,法味不纯厚,行法心亦薄。”意思是,造了十不善业的人没有福报,得不到任何供养。尤其是听闻佛法之后,根本感受不到它的味道,在行持佛法的过程中,心的力量也极其薄弱。
昨前天在考试时,我就想起了这个教证。有些道友背诵的时候,这个论也能背、那个论也能背,而且笔考、讲考都可以参加,讲的时候也不是夸夸其谈,确实是法已融入了自心,完全感受到了佛法的味道。这是什么原因呢?不用问别人,就是自己往昔行持十善的果报。而有些人虽然对此很羡慕,但一会儿生起邪见了,一会儿身体不行了,一会儿心情不好了,然后对这个道友生嗔心、对那个道友生嗔心,这即是前世造过十不善业的缘故。
我原来也讲过吧,差不多在十年前,我去南方某个城市看病,当时有个小护士,天天都板着一张脸,态度极其恶劣。护士长说她不高兴是有原因的,因为某人没给她打电话。但因为别人不给她打电话,她就天天把气撒在我身上,每次给我打针时,使劲地把针扎…
《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六十七节课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