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七十七节课▪P2

  ..续本文上一页、坐垫,不要说踩踏,连跨越也不允许。如果实在不得已要跨越,功德光在戒律中讲过“为三宝而清扫涂墁,可边诵经堂偈子[3],边跨越佛殿、佛像、佛塔、中柱之影”,依此理可以类推,一边诵咒一边跨越上师身影、资具、衣服、乘骑等,这样应该也不会有过失。

  以前上师去新加坡时,好多居士信心不错,非要给上师按摩,在上师的衣服上踩来踩去。索顿管家见后很不满,叫他们不要踩,但因为汉语不太好,也没办法沟通。我见上师很开心,没有特别排斥,就没有出面制止。但后来他们有点过分了,说要用脚按摩上师的背,当时我们赶紧阻止了。

  有些人对上师的衣服、资具,随便跨越或践踏,一点感觉也没有,殊不知这有很大过失。假如你非要跨越,那一定要念金刚萨埵心咒、百字明忏悔,或者也可以念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”。

  敲门:敲上师的门不能特别用力,开关门也不要很粗鲁,动作一定要轻缓。

  从前阿底峡尊者有个弟子,一边敲门一边直呼尊者名字:“觉沃杰,觉沃杰,给我传个窍诀!”阿底峡尊者似乎没听到,并没有给他开门。他又大喊一遍,屋里仍没有反应。直到他喊第三遍时,尊者面现不悦地开门说:“窍诀不是用大声叫喊换取的,唯有以恭敬才能得到,我不给你!”

  确实,现在也有很多弟子,连基本的恭敬都不懂,去上师家时拼命砸门:“喂喂喂,里面有人吗?上师,快开门!”这样的行为很不如法。

  举止:在上师面前时,必须断除身体的弄姿作态,表情的嬉皮笑脸、愁眉苦脸,口中的欺人之谈、戏耍玩笑、未经观察的胡言乱语、没有意义的无稽之谈。

  有些人跟上师比较熟了,就非常放肆、言行随便,这些都应该要禁止。当然,每个上师的心态和性格不同,假如上师不太介意,你这样做也没有大碍。但有些人跟上师一起时,本来大家开开心心的,非常愉快地聊天吃饭,他却在一旁拿着转经轮愁眉苦脸,特别伤心的样子,这样也不一定很适合。《如意宝藏论》、《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》中,专门讲过依止上师的很多教言,这些我们一定要明白,不然,就会不经意犯下很多错误。

  作为一个弟子,对上师始终应心怀敬畏,杜绝满不在乎的心态,言谈举止要寂静调柔,不能失态。现在社会上很多人,对犯错没有惭愧心,对因果没有畏惧感,对父母师长没有恭敬心,这样真的特别可怕。每个人在依止上师时,尽管上师是人,你也是人,你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上师,比如年龄比上师大,个子比上师高,体重比上师重,学问比上师多,文凭比上师强……但上师的广大智慧、无偏大悲、善巧方便、利益众生的行为,你却不一定赶得上。

  我本人而言,以前依止一些上师的过程中,当时因为比较年轻,觉得自己好多地方都跟传法上师相同,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。后来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,才逐渐意识到对自己有过法恩的上师们,确实有不同的功德,是自己远远比不上的。

  在昨天的“佛教与科学论坛”中,一位博士后就说,她在依止教授的过程中,从来没发现教授的任何过失,认为他是个十全十美的人。当时,我就觉得她的清净心很好,不然的话,不要说世间老师,就算是出世间传授甚深佛法的上师,不少人也很难观清净心,甚至觉得不如自己。一旦有了这种心念,那上师相续中的功德和超胜境界,自己肯定得不到。

  昔日阿底峡尊者来藏地时,很多人问他:“藏地有这么多修行人,却没人获得超胜境界,这是什么原因?”尊者回答:“大乘功德不论生多生少,都要依靠上师才能生起。你们藏人对上师只作凡庸想,如何能生功德呢?”

  所以,我们应当把上师看成是有功德者,以此对上师生起恭敬心和畏惧心,身口意自然可以寂静调柔,而不会像有些人那样,闻法的时间越长,内心就越不调顺、不堪能。我们学院有个别汉族法师,藏族的喇嘛和觉姆见了也很恭敬,说他(她)讲法的内容虽听不懂,但从外在威仪上看,相续中肯定有功德,一看就让人起信心。这也是内在境界的一种外在体现,否则,内心十分不调柔的话,走路、说话、做任何一件事,都很容易让人生邪见。

  综上所述,弟子依止上师时,行为应如《功德藏》中所说:“上师起时莫安坐,坐时问安供受用,若行莫随前后右,踏垫坐乘等折福,切莫猛厉敲师门,舍弃弄姿笑怒容,妄乱玩笑无关语,三门寂静而依师。”

  

  假设有人心怀嗔恨、恶口谩骂上师,自己绝不能与之为友。倘若你有能力制止他的邪见和诽谤,还是尽可能地加以制止;但若实在无能为力,就不要与他畅所欲言。《功德藏》也说:“詈骂嗔恨上师者,不应为友尽力止,畅所欲言增大罪,失毁一切诸誓言。”

  对上师特别恭敬的人,经常跟他在一起的话,也会给自己带来许多功德和境界;有些人不但对上师不恭敬,反而常挑上师的毛病进行毁谤,给上师造各种各样的违缘,对于这样的人,千万不能与他一起聊天、同吃同住。原来学院就有个道友,看见一个人很可怜,就让他在自己家里住一晚。没想到,这人对某上师有非常大的邪见,晚上交谈时一直百般诽谤。后来这个道友看制止不了,只好说:“你现在就离开吧,我不敢留你一起住!”然后半夜三更把他撵出去了。

  现在也有不少人,对上师倒是信心很大,但平时与诽谤上师、甚至破了誓言的人关系特别好,这种情况按照《三戒论》的观点,就像跟传染病人同住而会被传染一样,自己也会直接或间接染上破誓言的过患。所以,密宗的有些忏悔文中,常提到需要忏悔自己破誓言的罪业,还有因为别人而破誓言的罪业。其中,后者就属于这种情况。

  一旦以上师为对境破了誓言,那么在密宗中很难忏悔清净。《密集金刚》有个讲义叫《明炬论》,里面就有个教证说:“一个人即使造了五无间罪、谤法罪、舍法罪等,死后要立即堕入地狱,但依靠上师的恩德,得受圆满次第深法而修持,也可成佛。然而,若最初恭敬依止上师,通过闻思了达诸法深义后,反以不屑一顾的口吻侮辱上师。此类诽谤上师之人,甚至与其共处也不得成就,更何况是他本人了?”这个道理,在《句义宝藏论》中也讲得很清楚。

  当然,有些人也并没有破金刚誓言,只不过自己说话不中听,或者对某某上师有些意见,大家就把他归为“破誓言者”,这样也不合理。任何事都要一分为二地看待,倘若人家明明没有破誓言,你却给他扣上“破誓言”的帽子,这会非常伤害别人;但如果以密宗续部来衡量,某人绝对破了誓言,那你跟他关系特别好的话,自身肯定也会被染污的。

  因此,法王如意宝在世时就规定:学院中破了密宗十四条根本戒的人,尤其是与金刚上师、金刚道友有严重矛盾者,任何一个坛城灌顶或法会都不能参加。我们也曾在上师面前发过愿:不与破誓言者共同参加一个灌顶或法会!当然,不知情就没有办法了,佛陀在世时也是如此,《别解脱戒》中说,破戒比丘尚未公开之前,与其共住的话,佛陀也没有遮止。

  刚才那个誓言,我在有生之年中都会坚守。以前也有一些灌顶自己没得过,但听说里面有些破誓言的人,就不敢去了。其实去了也没用,就如同一滴酸奶可以腐坏一大锅鲜牛奶,同样,一个破密宗誓言的人,也能毁坏一百个具誓言者的功德[4]。这是金刚持如来亲口所说,并非凡夫人的分别念。这方面,希望大家以后一定要注意。

  汉地有些懂教理的法师认为:“藏地有这种规定很好,但汉地最好不要有。”实际上,这种说法不太合理。破誓言的过患,并不是以国家、民族、地方分的,不管是任何一个人,只要受了密宗戒、依止了金刚上师,后来却不好好守护而破了誓言,那汉族人也好、藏族人也好,都要一视同仁加以对待。

  所以,在我的一生中,对那些明显破了誓言的人,不管是藏族、汉族,宁死也不会一起接受灌顶、传法。当然,这是我个人在上师面前发的愿,至于在座的僧众,我没有权力要求什么。但在我们学院,每次法会灌顶前都要作整顿,不论是什么样的人,只要破了誓言,这个人就必须开除,在他没离开之前不会灌顶。以前是这样,现在也是如此,每年灌顶前管家们都会审核,这是法王如意宝定下来的,相信只要学院存在一天,这个规矩都不会变。

  你们若想参加学院的法会,希望不要破誓言。破了的话,最好不要参与,否则,一旦到时候被要求离开,这也非常麻烦。当然,我今天强调这个问题,并不是暗示谁破了誓言。有时候我说一些话,该害怕的却不怕,不该害怕的反而一个个心惊胆战。在这里,我不是说你们有这种情况,而是告诫大家破誓言非常可怕,自己接受了密宗灌顶和法要之后,至少也要与根本上师和金刚道友和睦相处,不能发生非常尖锐的矛盾。一旦发生了矛盾而彼此不说话,学院要求不能隔夜,务必要当天忏悔。这是金刚上师的传统,望大家能好好遵守!

  

  除了恭敬上师以外,作为合格的弟子,对金刚道友、甚至上师的眷属,也要同样恭敬。以比喻来说:

  (一)无论相处多长时间,都要毫无厌烦之心,始终如一地友好,就像腰带一样。

  在藏地,穿藏装没有腰带不行,腰带天天都用得上,我这个腰带就用十几年了,不会今天用、明天不用。同样,与金刚道友相处也是如此,时间越长,要关系越好,不能像世间人一样喜新厌旧。有些人今天认一个上师,过两天把他舍弃了,又再寻找一个新上师;对道友也是这样,今天跟他特别特别好,明天就把他抛弃了——这样做不太像腰带,而像卫生纸。

  (二)在日常生活中,不管遇到任何事,自己都要放下架子,与他人来往和谐融洽,就像食盐一样。

  无论做什么菜,白菜也好、洋芋也好,不加盐是不行的,盐可以和任何食物搭配。同样,…

《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七十七节课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