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八十五节课▪P2

  ..续本文上一页才见到了弥勒菩萨。他见菩萨的第一句就是抱怨:“您的悲心实在微弱,我祈祷了那么长时间,您也迟迟不现前。”弥勒菩萨告诉他:“并不是我不现前,实际上我与你从未分离过,只因为你被业力所蔽,自己看不见我而已。”

  因此,我们祈祷诸佛菩萨时,要坚信他们就在面前,这一点很重要。倘若没有这种信心,只是将其当作世间鬼神,祈祷不见效果就退失信心,绝不会得到真实的利益。假如你能具有不退的胜解信,那无论在什么情况下,都会得到佛菩萨的悲悯,就像人们通常所说的“自己有胜解信,老妇依靠狗牙得成佛”。

  ◎ 老妇依狗牙而成佛的故事

  这个故事在藏地可谓家喻户晓:

  从前,一位老妇人与儿子相依为命。儿子经常去印度经商,母亲就对他说:“你在那边赚多少钱我不关心,这对一个老人来讲不重要,但印度金刚座是释迦牟尼佛成佛的圣地,你一定要从印度带一个殊胜的加持品,作为我天天顶礼的对境。”

  尽管母亲三番五次地嘱咐,但这不孝的儿子并没有特别重视,把这些话都忘在脑后了,以至于每次从印度回来都两手空空。

  一次,儿子又准备去印度。母亲就开始威胁他:“如果这次你还不给我带回一个加持品,我就自杀死在你面前。”

  (母亲真的不高兴了。因为这不是一次两次了,说了那么多次,却始终没有带回一点点东西。其实,像菩提伽耶的一片树叶,觉沃佛的一块法衣,甚至初转*轮之地——鹿野苑的一块石头,这些也可以,但是什么都没有。无奈之下,母亲只好以死相逼了。)

  结果儿子去印度经商期间,又忘记了母亲的嘱咐。回来快到家门口时,才突然想起母亲的话,他心里嘀咕:“现在该怎么办呢?我没给母亲带回任何顶礼所依的加持品,这样空手而归,她一定会自尽身亡的。”

  他左右环顾,发现路边有个狗头,于是拔出狗牙,用五颜六色的绸缎裹好,带回来交给母亲说:“您一定要保存好!这是佛陀的牙齿,特别不好得,我在印度花了很长时间才弄到,希望您将它作为祈祷的对境。”(这个儿子很坏呀,给母亲一个狗牙,说是佛牙。但母亲也有点笨,不然,人牙跟狗牙肯定是有差别的。)

  母亲将这狗牙当作真正的佛牙,生起了强烈信心,经常顶礼供养。后来狗牙降下了许多舍利。当她去世的时候,彩虹光环等瑞相纷纷呈现。

  她不像现在大城市的有些人,分别念特别多、特别复杂,就算是真的东西,也会产生各种邪念。尤其是没有福报、没有正见的人,邪分别念特别特别多;而有福报、有智慧的人,产生正见很容易,邪念倒不容易生起。就像《正法念处经》中所说:“善人行善易,恶人行善难,恶人造恶易,善人作恶难。”

  其实,这个老妇人之所以成就,并非是狗牙具有加持力,否则,狗牙随处都找得到,我们就不用去圣地拜佛了。有些人听了这个故事,就认为:“藏地有狗牙成佛的故事,看来狗牙加持很大,以后有狗牙的话,一定要带给父母作加持品。”我们不能从这方面理解。那从什么方面理解呢?这是因为老妇人以强烈的信心力,认为狗牙是真正的佛牙,这样一来,佛的加持融入了狗牙中,狗牙也就与佛牙没有差别了。

  由此可见,信心是最关键的因素。即使对方不是功德所依,但只要你生起真正的信心,对方自然也就成了有功德者、具加持者。所以,信心在佛法中非常非常重要。

  不仅藏传佛教特别重视这一点,汉传佛教也是如此。印光大师在《增广文钞》中说:“欲得佛法实益,须向恭敬中求。有一分恭敬,则消一分罪业,增一分福慧。”这与华智仁波切的意思完全一致,即恭敬心和信心越大,消除业障、增慧增福的能力就越大;但若一点恭敬心和信心都没有,诸佛菩萨的加持则很难融入自心。

  ◎ 渔夫们依信心而得度的故事

  《法句譬喻经》中还有个“笃信品”,里面就讲信心的很多功德,其中有一则公案说:从前佛陀在舍卫国时,东南边有一条大江,江边住了五百多户人家,全部以欺诈造业为生。有一天,佛陀见度化他们的因缘已成熟,便来到江边,坐在树下身体发光。村人从未见过放光的人,既惊异又好奇,于是集聚过来向佛礼拜问讯。佛陀让他们坐下,为他们传讲佛法,但这些人听了,心中不信,无法度化。

  这时佛陀幻化出一个人,从江的南边踏水而来,水只没过他的脚裸,身体并没有沉下去。过江以后,他来到佛前顶礼。人们觉得有点稀有,纷纷问他:“这条江特别深,你有什么功夫,可以不沉下去?”那人回答:“我是江南边的一个愚冥之人,听说佛陀在这里说法,急切地想听佛宣说道德。到了岸边后没有渡船,我向一个人打听水的深浅,他说:“水只齐踝,你为何不渡过去?”我就相信他的话,从水面上过来了,并没有什么道术。”

  佛陀赞叹道:“善哉善哉,信心至诚的人,连生死之渊都可以度越,更何况这区区数里的大江了?”并说偈云:“信能渡渊,摄为船师,精进除苦,慧到彼岸……”这时,村人们依靠那人的行为见证了信心的力量,纷纷对佛陀产生信心,求受三皈五戒,成了居士,最后都得到了度化。

  所以,信心是入佛门的先导。个别道友经常抱怨:“我的家人朋友实在没办法学佛!”其实这跟信心有很大关系。假如他们第一步有了信心,那不管是官员还是什么身份,都有进入佛门的机会;但若连信心都没有,根本不相信“这一套”,那他的人再好,再有智慧、有悲心,也还是不行,根本不会入这个门。

  因此,信心的确非常重要。有了虔诚信心的话,就像刚才那个老妇女,她不会左思右想,完全相信那个狗牙就是佛牙,然后去诚心祈祷,结果真正现前了佛牙的加持。包括很多道友也是如此,如果对一条金刚结、一本书、一尊佛像有极大的信心,时时皈依顶礼,就算它的质量不是特别好,所获的加持也不可思议。

  我寺院(多芒寺)有一个很好的修行人,十多年来一直在拉萨那一带云游神山,独自修行,听说他已念了一亿遍文殊心咒。前段时间他下来了,我们稍微接触了一下,他身上还带着十五年前我给他的莲师铜像。这尊铜像质量比较差,是我在马尔康的商店里看到,花了五元钱请回来,当作礼物送给了他。可能当时有一些缘起吧,这么多年来他始终带着,从不离身。他拿出来给我看,质量确实一般般,我说:“给你换一个吧。我有尊尼泊尔的莲师像,送给你。”他连连摇头:“不要不要!这尊莲师像遣除了我的很多道障。去年去印度过海关时,我最害怕这尊莲师像被没收了,还好没有。”我开玩笑道:“肯定不会。莲师既然能遣除你的违缘,怎么可能遣除不了他自己的违缘?”

  可见,人的信心很关键。如果没有信心,几块钱的佛像,十五年一直带在身上,是绝对不可能的。而有了信心的话,在修行过程中,依靠这尊佛像,他一定遣除了很多障碍,得过很多不共的加持。所以,每个人都应该有这种纯洁的信心!

  ◎ 觉沃奔与觉沃佛的故事

  觉沃佛,是释迦牟尼佛十二岁等身像,由文成公主带入藏地,现供奉于拉萨大昭寺内。前段时间有一个领导,他是半藏半汉的年轻人,对佛教一点都不懂。他说:“哎哟,我始终想不通,一个汉族女人带来的铜像,为什么藏族人那么崇拜?”——不懂历史、不懂加持的人,有时候说话也比较可笑。

  按照藏地的习俗,人来到这个世界上,若没有见过觉沃佛,这是很遗憾的。所以,对很多老人而言,毕生能去拜一次觉沃佛,是自己心中最大的愿望。藏族子女为了报答父母的恩德,在各方面因缘具足时,也一定会带他们去拉萨朝拜。过去都有这样的传统。但现在的藏族年轻人,好像不关心这方面,自己有了钱以后,就像汉地有些人一样,非要给父母买个房子,买个自行车——开玩笑!自行车倒没有。

  从前,在工布地方,有一个叫觉沃奔的愚人。一次他去拉萨朝拜觉沃佛像,当时觉沃佛像前,没有香灯师等任何人,于是他便走到近前。他把觉沃佛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,看到供桌上的食品和酥油灯,心想:“觉沃佛还是挺享受的,有这么多的糌粑和酥油汤。他应该是将这些糌粑团,蘸上灯器里的酥油汁以后才吃,为了使酥油汁不凝固才燃火的。我从很远的地方来这里,也算是觉沃的客人了,所以他怎么享用,我也应该同样食用。”

  于是乎,他将糌粑食子蘸上酥油汁,就开始吃了起来。吃完以后,他心里有点担心,因为把觉沃吃的全吃了,喝的也全喝了,害怕觉沃会不高兴,于是慢慢地看觉沃的脸。结果发现他特别慈祥,一直笑眯眯的,这时他才比较安心,不禁赞叹道:“神馐[1]被狗叼走了,您也是笑眯眯的;酥油灯被风吹动,您还是笑眯眯的,您真是一位好上师。我这双鞋托您保管,我转绕您一圈就回来。”说完,便将脏兮兮的鞋子脱下来,放在觉沃佛像前面,他自己去转绕了。

  香灯师来了以后,见觉沃佛前的“酥油汤”被喝完了,神馐也被吃完了,气得不行,再看到佛像前有一双脏鞋,就准备扔出去。觉沃佛像突然开口说话了:“这是工布奔委托我保管的,不要扔掉。”——香灯师可能吓坏了,以为工布奔是特别了不起的高僧大德。

  这个时候,工布奔回来取鞋了,又说:“您真是一位好上师,给我吃了一顿好的,又帮我保管鞋子,现在我已经见到您了,也该回去了。明年请到我家乡来玩一玩吧。我宰一头老猪,炖上猪肉,煮熟陈旧的青稞酿成青稞酒,等着您。”

  觉沃佛像说:“可以。”——香灯师可能要晕倒了。

  这位工布奔回到家中,对妻子说:“我已经邀请了觉沃仁波切来做客,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才来,所以你经常不要忘了瞧着点,看他是否来了。”

  第二年的一天,他妻子去河边提水,在水中清楚地显出“觉沃”的影像。妻子立刻跑回家告诉丈夫:“那边水里有一个人,是不是你请的客人呀?”

  他马上跑去看,果…

《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八十五节课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