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持力带来的。就像《入行论》中所言:“犹如乌云暗夜中,刹那闪电极明亮,如是因佛威德力,世人暂萌修福意。”在这样的末法时代,我们生起如闪电般短暂的学佛意乐,或者对佛陀生起信心、对众生生起悲心,是特别特别不容易的,因此,这一切均为佛陀的加持。
倘若没有这种加持,我们会永远沉溺在苦海中,感受极大的痛苦,所以一定要时时感恩佛陀。《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》也说:“若佛如来不出世,一切众生受大苦,无复善道唯恶趣,但闻三涂苦恼声。”《方广总持经》还说[3]:佛陀灭度之后,若有法师为人说法,令众生趋入大乘之道,假如他们生起一丝欢喜心,乃至掉下一滴眼泪,这也是佛的威神力所致。
就像我们跟别人交流佛法时,有些人对佛陀生起欢喜心和信心,听着听着就感动地流泪,这都是佛陀的加持,是很不容易的。对一般世间人而言,哭的话,多是为了自己的感情、自己的家庭,这时候他流的眼泪比长江黄河还长,但这种眼泪没有任何价值。
以前我在一所医院住院,有个护士对我很不好。有一天,我看她在流泪,就问:“你是不是为我哭的?”她恶狠狠地回答:“我才不会为你哭呢!”(众笑)法王讲《释尊广传》时说,对众生因悲心而流泪,或者对三宝因信心而流泪,这种泪水有很大功德。但如果只为了自己而哭,那没有什么意义可言。
也许有人会问:“如果三宝有这么厉害,那天天祈祷三宝就可以了,我生病是不是就不用看病吃药了?”
并不是这样。假如出现病痛、苦痛、魔障等磨难,首先你要祈祷三宝,除此之外,若是需要采取医疗术、禳解术[4]等行之有效的方法,也要明白这些都是三宝的事业,然后再接受治疗等,而不要认为“祈祷三宝起不到什么作用,我看了医生以后才好”。其实你到医院去,不管是医生诊断还是开药,全是三宝的威神力在作饶益。所以,我们要把这些理念搞清楚,对“一切显现都是三宝的游舞”要深信不疑,并且观清净心。
如果为了办事等目的,我们要前往异地他乡,也应先顶礼所去方向的如来或三宝,然后再开始动身。比如,要去东方的话,就观想东方如来,并作顶礼、祈祷;去西方的话,就向西方如来顶礼和祈祷。或者,可以念些《八吉祥颂》,对三宝始终有一种恭敬心。若能如此,则会成就一切顺缘。《佛说灌顶经》亦云:“礼拜向三宝,供养散花香,释梵相拥护,万事皆吉祥。”
我们藏地就有这种习惯:出门之前先去寺院供养僧众,请他们念经,然后自己进行祈祷,向所去地方的佛陀顶礼,这样的话,一切所愿就很容易成办。
《三戒论》中也讲过,阿底峡尊者规定,皈依后有五个共同学处:“不为命奖舍三宝,何等要事不寻他,常供令自他皈依,顶礼所去之方佛。”
意思就是,第一、皈依以后,就算遇到生命危险,或者得到再大的奖赏,也不能舍弃三宝。
第二、不管发生怎样重大的事,也不能认为三宝不能救护,而去另寻其他的世间办法。
第三、行住坐卧中恒时忆念三宝功德,不间断供养。
第四、了知功德后,令自他虔诚地皈依三宝。有些人出去时,坐车也看看有没有容易调伏的对象,如果有人看起来不错,就马上坐到他跟前,笑眯眯地问:“你皈依过没有啊?”结果别人不但不领情,反而一直抽烟,最后把他给熏跑了。
第五、无论去往何方,要对那方的佛陀进行顶礼。
◎ 日常生活中如何祈祷三宝
一切时处,都应念修宁提派仪轨的皈依偈“真实三宝善逝三根本,风脉明点自性菩提心,本体自性大悲坛城中,直至菩提果间永皈依”[5],或者共同乘的皈依偈“皈依师、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”——在藏地,几乎人人都会念。那天我去一个学校,问了很多小学生,他们大多数都会。不过,现在藏地很多知识分子不像以前了,因为新文化的冲击特别大,他们对三宝的信心日益退化,这种现状不容乐观。
念诵三皈依,其实功德非常大,《圣解脱经》中说,若能在临死的旁生耳边,念“南无布达雅,南无达玛雅,南无桑嘎雅”,它来世就会摆脱恶趣之苦。而四皈依,是在三皈依的基础上加了“皈依师”,因为上师是三宝的总集。所以,我们要经常念修四皈依,在他人面前也不时赞叹三宝的功德,令其皈依,并使他们明白:自他所有众生今生来世的依赖处就是三宝,故要精勤念修皈依。
不过现在末法时代,有些人真的特别过分,常说佛经的这个道理不对、那个道理不对,出家人如何如何不好……这些人口口声声说这是事实,但实际上并非如此。他们只看到过失的一面,却从不看功德的一面,因为自己心不清净,故根本看不到皈依三宝的功德。
其实,就所有众生而言,对今生来世最有利的,即是皈依三宝。如经云:“唯有诸世尊,能加施无畏,当至归命佛,及法与圣众。”唯有世尊可以赐予无畏的境界,故我们应以诚挚的信心,皈依佛陀、法宝和僧众,只有这样,今生来世才会得到快乐。
真正懂得皈依功德的人,不管到哪里去,哪怕路上见到一个人,没有皈依过的话,他也肯定要讲皈依的功德。或者他在旅馆里住一晚上,旁边的人若不信佛教,他就慢慢慢慢讲,到了第二天分开时,那人已经皈依佛门了。
不过,有些人特别刚强难化,你讲了半天也没有用,这样的话,你就给他念些皈依偈或佛陀名号,这对他也是有利的,因为在暗劫中,连三宝的名号也听不到。所以,遇到实在听不进去的人,你可以在他耳边突然念“佛、法、僧”;或者走路、坐电梯时,突然念“释迦牟尼佛”、“南无阿弥陀佛”……在别人看来,你可能有点问题,但实际上,这对他们利益非常大。只要能在众生阿赖耶上种下善根,这也是一种弘扬佛法。毕竟你即生中想找一批眷属,专门给他们讲经说法,机缘不一定很成熟。但在走路的时候,可以把路人当成你的得力弟子——呵呵,是不是啊?
在日常的行住坐卧中,也要观想忆念三宝。
睡觉:晚上就寝时,要像前面所说那样,将皈依境的尊众观想在自己心间,心专注于皈依境而入睡;倘若你没有生起次第、圆满次第的境界,实在不会观想,那也要在心里意念:“上师三宝此时就安住在我的枕头上,以慈悲的目光垂视我,怜悯地关照我、加持我。”若能在这种境界中入眠,自己迷乱的梦就会变成光明梦。所以,睡觉前应当这样观修,尽量不要有贪嗔痴的心态,而应在不离随念三宝的状态中入睡。
吃饭:享用饮食的时候,就像平时会供一样,将三宝的坛城观于自己喉间,以饮食的美味作供养。不过,有实执的人因为没有生圆次第的境界,就会产生很多不必要的念头:“具体是在喉间的哪里呢?三宝会不会有这么小?”其实,在观想时,我们的身体并不像现在这样,而是全部显而无自性的,一尘上有无数刹土和世界。说喉间,只是一个方向而已,在那里有无量无边的如来坛城,你也变成无量无边的幻化身作供养。
若实在不能这样观想,则可诚心意念:一切所饮所食的献新[6]部分,首先供养三宝。藏地很多老修行人就是这样,平时哪怕喝一瓶饮料,也是一打开就先沾少许,向空中弹三下。假如你不方便这样做,也可以在心里念一遍供养三宝的偈颂,然后再自己享用。
这方面,学院大多数道友做得不错,不管是男众、女众,平时吃饭的时候,把饭盛到碗里后,先合十念供养偈,然后才开始吃。这也是一种修行,这种习惯要慢慢养成。我们每个人世间习气很重,不好的念头和行为经常出现,好的行为学起来非常艰难,所以,大家应该经常这样串习。
穿衣:当你准备换上一件崭新的衣服时,还没有穿之前,应先观想供养三宝,向空中甩动一下,然后意念三宝赐给了自己,再穿上。
当然,不仅仅是新衣服,任何一种你特别喜欢的对境,比如新房子、新道场,都可以先供养三宝,之后观想三宝赐给自己,这样是非常有功德的。听说有个道友天天在佛前供水果,完了以后,就跟佛说:“释迦牟尼佛啊,您把最好的苹果给我吃哦!”呵呵,这样也可以。
同样,遇到悦意的外境,如美丽的花园、清澈的河流、美妙的宫殿、悦意的树林、广大的财产、富饶的受用、佩带装饰的俊男美女等,也应先供养三宝。(你在路上看到一个特别好看的人,可以马上想:“供养三宝!供养三宝!”)无论看见任何喜爱或贪执的事物,都要诚心意念供养三宝。
打水时,也应将献新供养三宝之后,再把水装入自己的水器。不过,现在城市里有自来水,不一定有条件这样做。在以前,人们去泉边、井边打水时,都会先沾取水瓢里的一点点,向空中洒三下,然后再装入自己的水桶。
古人的这些行为,如今不少人觉得是一种多余,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此举的功德。其实,除了我们眼睛看见的以外,还有无形的三宝加持,不管你承不承认,只要供养了三宝,就算财物不是很多,也可以积累许许多多功德。《大庄严论经》云:“虽无诸珍宝,及以资生具,能信三宝者,是名第一富。”因此,我们看见一个美妙的对境时,随时随地都要供养三宝。
此外,自己获得现世的幸福美满、安居乐业、名声远扬等任何称心如意的事情,也要想到这完全来自于三宝的大悲,首先供养三宝,生起恭敬心,并观清净心。
自己顶礼供养、观修本尊、念诵咒语等一切善根,也应当供养三宝,然后回向众生。我们平时念的放生仪轨中,就有专门供养三宝的偈颂,有些人看后觉得:“我自己放生就可以了,还供养三宝干嘛?没有必要。”其实不是这样的,无论你做任何一件善事,将善根先供养三宝,后回向众生,如此既有供养的功德,也有…
《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八十八节课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