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一百零三节课▪P2

  ..续本文上一页

  不过,对凡夫而言,一般不要求布施身体。上师如意宝也经常讲,只有到了一地之后,布施身体像布施蔬菜一样,才不会有任何耽著。但没有获得一地之前,若要布施自己的身体,包括《入行论》中也没开许过。不过,达玛日杰达上师,在历史上应该算是一个特例。

  《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》也说:“不怖地狱,不求生天,不为己身,自求解脱。”像这种境界,应该是一地菩萨以上。否则,不怕地狱的话,只有不信因果的人才敢说:“我堕落就堕落吧。”但这种人是因为太愚痴,不是因为境界太高了。就像喝酒后发疯的人一样,说:“我不怕监狱,谁杀我就杀吧,谁抓我就抓吧!”这完全是一种愚痴之举。

  

  在这个世间上,一个人在没有得地之前,并不提倡布施身体。当然,对身体损害不大的捐献,比如献血,这倒是可以。但如果在你活着时,让你捐出眼睛、身体,这样你最后很可能后悔,甚至生起嗔恨心,以此毁坏一切善根。

  现在有些人捐献器官,在自己没有生存希望的情况下,把肝、肾、眼角膜等器官,捐献给其他病人使用。这种发心虽然非常好,各大医院也很提倡,大量媒体都在宣传,我们作为大乘佛教徒,按理来讲,其他没学过利他教义的人都能做到,我们就更应该如此了。但如今的话,有些情况也很难说。

  本来按照法律,捐献者必须在生前表示愿意捐献,或由其直系亲属同意,才能进行器官捐献。但现在有些现象比较黑暗,个别医生为了赚钱,在病人还没有断气之前,就把他的肝、心脏取出来。这样的话,病人的知觉还没有完全消失,他以前即使已承诺过,此时也可能生嗔恨心。因为一般人在断气时,心识较以往更加敏锐,对身边人的所作所为都非常清楚。

  英国、法国、俄罗斯等国,很早以前在这方面就有立法。但现在个别医院和个别人,为了自己谋求暴利,为了保证肝源、肾源的质量,根本无视捐献者死前的痛苦。

  目前在中国,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非常多,据资料显示,每年大概有150万人,其中只有约1万人能做上手术,供需现状为1:150。在这种情况下,有些病人很有经济实力,本来一个肝源需20万,他却愿意花100万买。这样的话,有些医生因为贪著红包,对明明可以救活的病人,故意不去尽力挽救,反而诊断为没有希望了,然后在病人还没有断气前,把他的有些器官取出来,这的确是比较可怕的事。

  所以,对于器官捐献,我们不是完全反对,也不是完全赞同。如今的当务之急,是应当先加强这方面的立法,否则,你想捐就捐,没有法律的正当约束,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。毕竟,现在人们的综合素质,还没有达到能对他人负责的水准,有时候为了金钱,就会无恶不作。若是如此,你以前的承诺或遗愿,最后变成什么样也很难说。

  

  以前在四年级的课本中有一篇课文,说是一个14岁的女孩,她母亲发生车祸死后,医院需要她母亲的眼角膜,她父亲就答应了。对此她非常反对,哭喊着说:“你怎么能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!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,也应该完整地离去。”但父亲说:“我们以前已经商量过,希望自己死后,能帮助他人恢复健康。”

  后来这个女孩长大,结了婚,并有了自己的孩子。当时她父亲患病,临死前也愿意捐献所有完好的器官,尤其是眼睛。她女儿此时也正好14岁,但听到这个心愿后,反应和她当年完全不同。她女儿非常赞同外公的做法,并说自己一旦死了,也愿意捐献眼角膜。

  没有想到,仅仅两周之后,她女儿就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。她按照女儿生前的愿望,把她的眼角膜捐给他人,令两位盲人重见光明,享受世界的美好。

  这个故事,是从正面的角度提倡器官捐献。但我刚才也讲了,现在的社会也好、个人也好,很多方面需要细致的观察。

  如今在国外,比如美国、加拿大,在办驾驶执照时,当天都要发个登记表,让你填写万一发生车祸,自己愿不愿意捐献器官。中国今年也有这个打算,卫生部副部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有望年内实现这一举措。然而,听说超过九成的人都不赞同,他们觉得领驾照本是好事,但同时填写器官捐献书,怎么看都觉得晦气,很多人对“死”特别忌讳,这可能也是各国的传统不同吧。

  但不管怎么样,作为凡夫人,上师如意宝以前讲过,不要说器官捐献,连燃指供佛也不是很提倡,因为你在佛前燃指时,当时为强烈的痛苦所逼迫,很可能产生后悔心,或者各种恶心。所以,我们能做的有些事,则可以做;不能做的,应像《入行论》中所说,可以成为自己发愿的对境,希望将来有机会做。

  ◎ 莲花王投生为鱼救瘟疫的公案

  《前行》中莲花王的故事,在《菩萨本行经》中也有相似的公案:往昔有一位跋弥王,他国家的人民都得了疮病。他去寻找此病根源,结果发现一棵毒树,它的叶子落在水中,人喝了水的话,就会染上疮病。他命人马上根除了那棵毒树,大部分人的疮病就好了,但还有一部分人因时间太久,疮病仍不能痊愈。

  跋弥王问医生该怎么办。医生说他们吃了鱼肉才会好,除此之外,实在没办法。跋弥王听了以后,来到河边爬上树,发愿自己死后转生为鱼,然后跳河自杀了。他投身水中,便化成鱼,很多病人吃了之后,疮病就全部好了。

  这也是佛陀因地的一个公案,跟莲花王的故事比较相似,但也不是完全一样。

  

  还有,《生经》中记载:过去有位萨和达国王,他的国家发生大旱,三年没有降一滴雨,全国上下饱受极大痛苦。国王特别着急,请一些婆罗门占卜,看何时才会下雨。婆罗门说:“满十年后才会降雨。”

  国王听后忧心忡忡,为了遣除百姓饥饿之苦,他决定以身救度。于是他斋戒发愿,死后要变成大鱼,用身肉供养大众,然后自己绝食七天而死。

  国王死后,果然变成了黑山那么大的鱼,身长四千里。国中人民见后,割下它的肉分食,度过了当时的饥荒。

  这跟莲花王的故事情节比较接近。

  

  那么,莲花王的故事是什么样的呢?

  世尊转生为莲花国王时,一次,他的领土境内发生了一场严重的瘟疫,许多人因此而丧生。国王唤来医生问:“如何才能有效地消除瘟疫?”

  医生回禀:“若有如河达鱼的肉,便可制止瘟疫,其他办法因为瘟疫所覆盖的面积太大,暂时无法知晓。”

  听到此话,国王选择了一良辰吉日,清晨沐浴、更衣、受持八关斋戒,对三宝作了广大供养、猛烈祈祷之后,便发愿:“愿我死后,立即转生为斗雪河中的如河达鱼。”说罢,便从数百丈高的皇宫上纵身跳下,即刻化生为斗雪河中的如河达鱼。(如果是胎生、卵生,变成另一个身体需要很长时间。但由于他是化生,所以身体立即就变成了如河达鱼。)

  接着,那条鱼以人语对众人说:“我是如河达鱼,你们取我的肉吃吧!”他们刚好缺少这味药,一般人在面临自身利益时,不会管其他众生的死活,于是纷纷割取它的肉。身体的一侧被割完后,如河达鱼又翻到另一侧让人割,一侧的肉割下后,又长出来……就这样轮番交替。食用鱼肉之后,所有病人全部恢复了健康。

  如河达鱼又对众人说:“我就是你们的莲花国王,为了让你们摆脱疾病,舍弃自己的性命转生为如河达鱼。你们若想报答我,就应该竭尽全力断恶行善。”众人也依照它的教诲去做。从此之后,由于国王的发心力,他们都没有堕入恶趣与邪道中。这在《释迦牟尼佛广传·白莲花论》中也有。

  所以,菩萨为了利益众生,完全可以舍弃自己。《菩萨本生鬘论》中亦云:“菩萨悲愿力,愍恤诸群生,勇猛捐自身,不生忧苦想。”菩萨的悲愿力特别强大,因为悲悯垂念所有众生,在猛厉的大悲心驱动下,随时可捐出自己的身体,而且从来也不会有任何埋怨、后悔、痛苦。

  ◎ 乌龟宁死不伤蚊子的公案

  此外,无量劫前,世尊还曾投生为一只庞大的乌龟。当时有五百商人去大海取宝,途中遇到摩羯鱼,船只被毁坏,五百商人全部落水,接近死亡。在此危难之际,乌龟以人语[4]对他们说:“你们全部骑在我的身上,我救渡你们到彼岸!”

  于是,所有商人爬到它的身上,因为人数众多,非常沉重,乌龟竭力支撑着向岸边游去。一到岸,把商人全部放下来后,因为疲惫至极,还没来得及游回大海,它就睡着了。

  这时,有八万只蚊子一起吮吸着它的鲜血。

  (《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》也有这个公案,里面说的是蚂蚁。当时一只蚂蚁看到乌龟后,回去把蚁穴里的八万只蚂蚁都叫来,一起啃食乌龟的血肉。但乌龟因为特别累,一直在酣睡,好像死了一样。最后它皮肤都被吃了,只剩下一片精肉。)

  乌龟醒来后,看到这种情景,心想:“如果我回到水中,或者就地翻滚,恐怕这些蚊子就会死亡。”于是它依然如故地躺在那里,舍弃了身体与性命。(佛陀在因地时的每一个精彩公案,如果落到我们自己头上,很多可能都令人非常惭愧。)

  世尊成佛后,在鹿野苑初转*轮时,憍陈如等五比丘及八万天子闻法后,都现见了真谛。诸比丘问佛:“这八万天子以何因缘得此法味?”佛陀讲了这个公案以后,说:“八万天子,就是往昔的八万只蚊子。过去世我以血肉令其饱足,现今成佛之后,亦以法味令其满足。”

  

  其实,修菩提心的过程中,哪怕是一刹那让众生快乐,这个功德也非常大。尽管我们无法像得地菩萨一样,用自己的身体和血肉布施众生,但至少帮助众生的这颗心,永远也不能忘记。《佛说海龙王经》中说过:“在于百千劫,等心给足人,不能及慈心,愍伤之福行。”意思是,我们在百千万劫中,用各种财富布施他人,这种功德虽然很大,但不如以慈心愍念众生的功德大。实际上,在短时间中这样发心,也并不是很困难的。

  在座的各位正在修菩提心,大家可以一边念发心偈,一边思维今天所讲的公案——一会儿想莲花王的故事,一会儿想仁慈瑜伽的故事,一会儿想达玛日杰达的故事,还有佛陀因地时舍身利他的很多故事……

  一边想一边念诵的话,就会发现,众生所有的痛苦、危害都来自于我执,修大乘菩提心能减少我执,增长利他心,如此一来,世间和出世间的快乐自然会出现。所以,希望每个人在修持的过程中,为生起真正的菩提心而精进努力!

  

  

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

  

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

  

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

  

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

  


  [1] 每当看到有人击打饿狗等旁生时,法王就会流着泪说:“这些众生无始以来都曾做过我们的母亲,它们由于恶业所感如今转为旁生,已经这样悲惨可怜,你们还竟然忍心打它们,真不如打我。”

  

  

  [2] 虽然他没有听过大乘佛法,但由于前世的善根所感,他自己所持的见解,是唯识宗的观点,也有说是中观宗的观点。

  

  

  [3] 中观理集五论:印度龙树菩萨撰著的《中论》、《回诤论》、《七十空性论》、《六十正理论》、《细研磨论》。

  

  

  [4] 在初劫时,旁生一般都会说人语。

  

《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一百零三节课》全文阅读结束。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