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务员为客人上菜。这家日本餐馆是泰国首家拥有机器人服务员的餐馆,顾客可以通过电子触摸屏进行点菜,点完菜后机器人会带来相应服务,比如上菜等。它还能以种种表情在客人前唱歌、跳舞,还可以自动到餐桌为客人收走空盘。当时这件事很哄动。
虽然世间有各种各样的幻化人,但它们都没有真实的分别心。拿刚才这个机器人来说,它不可能有这个客人好、那个客人不好的分别念。就像这样,菩萨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也不会有执著。所以,修行人有很大执著的话,那就说明他证悟空性的境界并不一定很高,应该从这方面来了解。
壬三(获得如是证悟之功德)分二:一、受到众天顶礼之功德;二、能击败恶魔之功德。
癸一、受到众天顶礼之功德:
如是行持诸智者,众天合掌亦顶礼,
十方世界诸佛陀,亦作赞叹众功德。
前面所讲的,通达一切万法为空性、具有无分别境界的菩萨,世间众天尊皆会双手合掌,以最大的恭敬顶礼他。可能有人会问:石头、茶杯等无情法也无分别,它们是否受到诸天恭敬呢?其实并不是这个意思。而我们现在虽然分别念很重:因痛苦、快乐交替出现,便一会儿高兴、一会儿不高兴,或者说,除了酣睡以外,基本上都在患得患失的分别执著中度过;但我们若能好好修行空性,最后达到无分别境界,也能得到诸天的赞叹与礼敬,就像世间中具足无分别慧的智者或高僧大德一样。
为什么在禅宗和密宗的历史上,无数高僧大德受到那么多人的崇拜呢?其实,人们并不是崇拜他们的身体,也并不是崇拜他们的声音。当然,这也是身体素质非常好的运动员、嗓子特别好的歌星,在老年时不一定能赢得人们崇拜的原因。那人们崇拜他们什么呢?就是智慧和禅定。所以,如果谁真正了达一切万法为空性,那不管他是什么样的身相,人们都会崇拜他。
这里讲,对如是善巧行持无分别行为的诸位智者,包括世间智者在内的人道众生,和梵天、帝释天、四大天王、三十三天的天人在内的天界众生,还有夜叉、罗刹、魔众等非人,自然而然会向他恭敬、顶礼;不仅如此,十方所有佛陀,如东方不动佛、南方宝生佛、西方阿弥陀佛等,皆会交口称赞或宣说这位安住在空性中的菩萨的功德。
若我们想获得这样的称赞,那就不要看各种各样的世间杂书,也不要在无意义的琐事上浪费时间。如果心能经常安住在空性的境界,一切万法都看得很淡,也就是说,拥有看破、放下、自在的空性境界的话,那包括同行道友在内的所有众生都会敬仰你。我们这里有些法师,相信看见过他们说话、办事的人,都能了知他们有一些境界,心里也会生起恭敬心;而有些相续中并没什么境界,只不过嘴巴会说、身体整天奔波而已,那就不一定能受到人们的尊重。如果人中如此,那非人和天人就更不用说了。
在《大般若经》中说:行持般若波罗蜜多的人,人和天人皆会恭敬,预流果、一来果、无来果、阿罗汉、缘觉等圣者也会恭敬他,所有诸佛菩萨也会恭敬他,而且这样的菩萨还能远离一切魔障和疾病。
现在有些爱睡懒觉的人说:“我爱睡觉,通过睡觉可以降伏魔众。”这种说法太愚痴了,因为谁爱睡觉魔王最高兴,那怎能降伏它呢?如果真的想降伏魔众,就要多看一些般若空性方面的书。其他经论实在不能学习的话,你就念《金刚经》和《心经》。若念《般若心经》,所有外魔都不能接近你。《金刚经》中也说[2]:读诵、受持此经的地方,就像塔庙一样,所有魔众都不可能靠近。
所以,人天一切众生皆应恭敬、受持般若法。《大般若经》中也说:“能疗一切病,世尊今所说,般若微妙药,我等顶戴持。”意思是说,我们皆应顶戴、受持世尊所说的,能治疗一切病的最甚深、最微妙的般若法。所谓“顶戴持”,指以恭敬心受持,并不是说对般若经念也可以、不念也可以。
现在世间的领导或学者都认为自己的讲话很精彩、很有价值,其实他们的话过一段时间就会作废。比如,七十年代很多领导的讲话现在有没有人行持或接受呢?没有。八十年代、九十年代……一代一代的领导都是这样。世间名人所说的话基本上也是这样。前一段时间,我看了华盛顿、林肯、里根等美国总统的演讲,但它们现在对西方文化还有多大影响呢?在东方文化的历史长河中,现在又能取出多少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呢?可是,佛陀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给我们宣说的万法皆空的道理,包括科学家、文学家在内的世间智者都极为赞许。那天有一个人说:“佛陀说的法很好啊!科学家也是破不了的哟!”因此大家皆应了知,佛法是颠扑不破的真理。而我们能受持这样的妙法,应该说非常有意义、有价值。
因为,安住在般若空性中的人,十方诸佛菩萨也会赞叹他,就像诸佛菩萨赞叹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一样。在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的传记中说:十方世界都会赞叹他们的功德。为什么会这样呢?因为他们恒时安住于空性的境界。可见,并不是仅仅赞叹他们的行为。
前面也讲了,一切万法的本体本来是现空无别的,若我们慢慢在这样的境界中修行,最后心完全到达这种境界,那个时候就可以做到无分别。其实,无分别智有道位无分别智和果位无分别智两种。一般来讲,凡夫人相似的无分别智可以包括在道位无分别智中,虽然我们现在并不能做到完全像佛菩萨那样,但也可以相似修行。我们每天念修上师瑜伽时,都要观想三世诸佛菩萨的智慧跟上师的密意一味一体,最后上师的无分别智慧跟自己的智慧融合,并如是安住,其实这就是相似的无分别智慧。
汉地、藏地有些禅师刚开始坐禅时,分别念很重,安住一分钟也觉得很漫长。他们会想:时间到了没有?或者要么动眼睛、要么动嘴巴,一直忍不住。有些在安住的过程中,连自己的语言都克制不了,到时就开始咳嗽等。其实,如果心真正能安住,各种声音和分别念全部能控制。
当然,现在我们很多人还在道位,有些连相似的无分别境界也不一定有,那要达到无分别念的境界就有一定的困难。但我们要逐渐学习,而且还要长期地学。我希望道友们在一辈子中,都要修学般若空性法门和利益众生的菩提心,千万不要正在讲《中观根本慧论》等时看一看,然后就扔到一百公尺以外的地方,从此之后完全断绝关系。我觉得这样做并不是很好。
现在有些人生活习惯特别不好,看见她们的行为我就失去信心,觉得特别可怜,除此之外也没办法说什么。她们对有意义、有价值的法本始终生不起信心,而对世间中具有正常智慧者根本不会看或不会想的东西,却当作如意宝那样来对待。这种人无可救药,可以这么说。所以希望自己观察自己:自己来到这里到底是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呢,还是做一个无用的人?千万不要把自己推到垃圾桶里去,否则诸佛菩萨想拯救你也很困难。人活在这个世界上,并不是为了饮食,也并不是为了肉体的快乐,应该追求更高的精神目标。所以,为了解脱,大家皆应不断努力。
回向偈:
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
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
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
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
[1]《杂譬喻经·木师画师喻》:“昔北天竺有一木师,大巧,作一木女,端正无双,衣带严饰,与世女无异。亦来亦去,亦能行酒看客,唯不能语耳。时南天竺,有一画师,亦善能画。木师闻之,作好饮食,即请画师。画师既至,便使木女行酒擎食,从旦至夜。画师不知,谓是真女,欲心极盛,念之不忘。时日以暮,木师入宿,亦留画师令住止。以此木女立侍其侧,便语客言:“故留此女,可共宿也。”主人已入,木女立在灯边。客即呼之,而女不来。客谓此女羞,故不来,便前以手牵之。乃知是木,便自惭愧,心念口言:“主人诳我,我当报之。”于是画师复作方便,即于壁上画作己像,所著被服,与身不异,以绳系颈,状似绞死,画作蝇鸟,著其口啄。作已闭户,自入床下。天明,主人出,见户未开,即向中观,唯见壁上绞死客像,主人大怖,便谓实死,即破户入,以刀断绳。于是画师从床下出。木师大羞。画师即言:“汝能诳我,我能诳汝。客主情毕,不相负也。”二人相谓:世人相诳惑,孰异于此?时彼二人信知诳惑,各舍所亲爱,出家修道。”
[2] 《金刚经》云:“须菩提!在在处处,若有此经,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,所应供养。当知此处,则为是塔。皆应恭敬,作礼围绕,以诸华香而散其处。”
《般若摄颂释 第四十四课》全文阅读结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