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饱受痛苦,除此之外别无选择,这就是我们众生的可怜之处。若要斩断无明之因,唯有高擎般若宝剑,否则本来佛性无由显现。
寅二、以意义宣说逆次清净缘起之理:
智慧理门方便本,皆由殊胜般若生,
众缘聚合极生智,般若无尽亦无增。
前面讲依靠无明会产生轮回的幻觉和痛苦,反过来说,如果我们修习般若、斩断无明,出世间的智慧就可在相续中产生。颂词说:修学佛陀的智慧及相应之理的修道,以及成为其门的见道、生起它的方便——加行道、彼之根本的资粮道,都是由殊胜般若波罗蜜多产生。或者说,资粮道、加行道、见道、修道、无学道等五道智慧的来源就是般若波罗蜜多。为什么这么讲呢?因为,通过闻思修行逐渐了达般若的教义后,上述这些世间和出世间的智慧便可在相续中产生。
而当闻思修三种智慧,以及依止善知识和积资净障等一切因缘具足后,相续中就能产生非常甚深的出世间智。而作为其根本的般若波罗蜜多,其本体却无尽无增,就像刚才所讲的无明一样,不过这是从胜义角度来讲的。(从世间的角度来讲,依靠不同因缘就会产生不同智慧。)《虚空藏请问经》中也说:“如若尽了知,依因生诸法,彼藏无穷尽,法藏不可思。”其意是说,所产生的智慧是不可思议的,般若的本体也是不可思议的。在《文殊师利问经》中也有类似教证,即:“此法不思议,离于心意识,一切言语断,是修行般若。”其意是说,真正的般若境界依靠分别念没办法思维,用世间语言也无法描述或诠表,其实这种境界就是通过修行般若产生的。
所以大家皆应观察:自相续到底有什么样的智慧?正因为一切智慧、快乐、功德的来源就是般若空性,所以对有智慧、有心识的人来讲,不得不希求般若。如果没有希求,光是希求包括世间有漏财产在内的人天福报,那就不是智者的选择。
当然,对每一个人来讲,自己的意乐不同,选择哪一个道是自己的自由,我们也不可能强迫让所有人必须要学般若。包括现在学会里面,学般若的人可能40%都不到。不过这也是正常的,因为佛陀在世讲特别甚深的般若时,有时候眷属也很少。但我们也不能强迫让谁一定要学般若(包括密法的空性),因为他的根机根本没办法相应,而且对说法者也会带来染污。
为什么对甚深般若起信心的人不一定很多呢?因为,这与依止上师、积累资粮、所接触的法门等种种因缘有关系,所以不可能无缘无故中遇到般若,也不可能无缘无故修学般若。故我认为,我们现在遇到这样的法门确实来之不易,当然这并非赞叹自己讲得如何如何好。
这次大家共同学习的几部法都很重要,有时候想起来心里也很欢喜,如果没有遇到其他违缘,我觉得讲完后效果一定很不错。比如《藏传净土法》,对当前很多人来讲,都是比较完整的学习资料。因为我在讲的过程中,翻阅了藏汉《大藏经》及众多高僧大德的教言,虽然自己没有很高的智慧,但翻阅所得到的资料却很殊胜。可能以前大家也听过一些光盘、看过一些书,当然每位上师的讲法都有自己的特点,也有非常好的窍诀,但我们这样共同学习,也许对很多人会有一点帮助,而这也是依靠各种因缘形成的。
子三、摄义:
菩萨知晓此缘起,无生无灭此般若,
如日无云放光芒,除无明暗获自然。
首先我们应该了达上面所讲到的这些甚深缘起法,如果完全通达,就懂得了佛陀最珍贵、最甚深、最稀奇、最微妙的法要;如果真正证悟,轮回就从此斩断。为什么这样讲呢?因为从本体上讲,这样的缘起法就是无生无灭的般若。所以,只要我们通过闻思修行了达了般若的本体,漫漫长夜的轮回黑暗就可一并遣除。《父子相会经》中说:“无明生死长夜中,智慧摩尼能显照。”意思是说,在无明生死的漫长黑夜中,如摩尼宝般的般若智慧明灯能显现、照亮前程,也就是说能遣除一切无明黑暗。《中论·观四谛品》最后总结时说:“若人能现见,一切因缘法,则为能见苦,亦见集灭道。”(此乃讲者由藏译汉。鸠摩罗什大师译为:“是故经中说,若见因缘法,则为能见佛,见苦集灭道。”与罗什大师所译相比,藏文中没有能见到佛的意思,可能大师翻译所依的梵文原本就有。)其意是说,如果见到一切万法由众因缘生,那就见到了佛法的核心——苦集灭道四谛。所以大家一定要通达缘起,这非常重要!
最近我们学院慈诚罗珠堪布正在讲宗喀巴大师的《缘起赞》,以前我也很想讲,虽然已经翻译了好几年,但一直没有讲成,以后在方便时也想讲一下。不仅要讲宁玛派的教法,其他宗派的法也应该讲,以前益西彭措堪布就讲过《菩提道次第广论》。有些国外的上师也要求我:最好能讲一些格鲁派的法,所以在因缘成熟时,我们也应该学一学《缘起赞》。通过对佛陀照见、阐演缘起而赞颂,我们也可了达甚深的缘起法门,当生起缘起空性的正见时,所有轮回的黑暗就会消失。
以前,毗婆尸佛在印度金刚座成道后,讲了这样一段话:“如此诸法生(指十二因缘),梵志勤思禅,普照诸世间,如日住虚空,破坏诸魔军,觉诸结解脱。”这段《杂阿含经》中的内容很重要!其意是说,就像太阳住在虚空时,所有世间黑暗全部无余遣除一样,佛陀的智慧日轮可以破坏所有魔军及贪嗔痴烦恼,让众生彻底从轮回中解脱。如毗婆尸佛所说,后来的尸弃佛、迦叶佛、释迦牟尼佛等七佛也如是宣说。
因此,大家在有时间、有兴趣时,对这些具有加持力的佛陀金刚语还是要经常唱诵,并在心里反反复复串习,这样在临死之前就有可能通达缘起空性的甚深意义。若真正通达缘起空性,就会像光芒万丈的太阳照耀世界,无余遣除所有黑暗一样,以自相续的智慧光芒就能遣除世间各种无明烦恼,并将与之结缘的无量无边众生引入解脱道。
其实,很多人完全是凡夫,但依靠上师的窍诀,在即生中也获得了圣者的果位。那时,天龙夜叉人非人等一切众生都会竭力支持他,其事业也会广大无边。有些虽然没有获得圣位,但因完全放下了自私自利的心和实有耽著的心,而一心一意弘法利生,其所作所为无量无边众生也不得不生起信心。
因此,在座的道友皆应依靠传承上师的加持、般若空性的威力、自己的善心和发愿力,在短暂的人生中,获得出世间的空性智慧境界。这是我们每个人最需要的,也很容易得到,因为我们有很好的因缘,即不仅获得了人身,还依止了上师、遇到了妙法,同时也具足修行的顺缘。在这么多的愚痴众生中,应该说是不幸中的万幸,因为已经拥有寻找光明日轮的殊胜机会。在此时,大家一定要珍惜宝贵的时间,而废寝忘食、夜以继日地修学大乘妙法!
回向偈:
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
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
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
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
[1] 即后魏勒那摩提所译的《究竟一乘宝性论》。
[2] 《佛光大词典》:“《稻秆经》,全一卷,译者不详。又作稻芉经。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。本经系弥勒应舍利弗之请,宣说因缘生法有内因缘与外因缘二种,并以稻芉之由种生芽、由芽生叶,乃至由华生实,比喻十二因缘之次第生起。三国吴之支谦所译之了本生死经、唐代不空所译之慈氏菩萨所说大乘缘生稻秆喻经、北宋施护所译之大乘舍黎娑担摩经,皆为本经之别译。”
[3]《稻秆经》云:“如秤低昂之理,若何刹那种子谢灭,即彼刹那有芽生起。”(此乃法尊法师由藏译汉。)
[4]《佛说大乘稻芉(同秆)经》:“云何不断?非过去种坏而生于芽,亦非不灭而得生起,种子亦坏。当尔之时,如秤高下而芽得生,是故不断。”
[5] 蕅益大师在《阅藏知津》中说:“《大乘舍黎娑担摩经》,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。佛在鹫峰告诸必丘,若于十二缘生而能见了,是名见法见佛。舍利子以问慈氏菩萨,慈氏细为解释十二因缘甚深之义。乃性相二宗要典。”
《般若摄颂释 第四十七课》全文阅读结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