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香港理工大学问答▪P2

  ..续本文上一页直很痛苦,这几年没有敢运动。几个月前,我再做运动时,竟然又断了同一条韧带。为什么我这个身体这么弱,好像经常都有病,我该怎么解决呢?希望您可以给我一点建议。

  答:任何一种病,都要依靠中医或西医来治疗,这是佛教也很提倡的。然后在这个基础上,再应该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。

  我个人而言,10年前得过强直性脊柱炎,很多医生都说这没办法治,一辈子会非常痛苦,同时我还有肝炎、慢性胃炎。曾有一个医生,看了我的检查报告后说:“你这个人很倒霉!这么多难治的病,全部出现在你一个人身上。”如果我没有学过佛,可能心里会非常痛苦。但因为学了大乘佛法,说实话,我并没有把这些当回事,觉得这个身体再怎么保养,迟早也会腐朽的,不管自己能再活多少天,都应该做些有意义的事情。

  所以,当医生看了我的报告后,说我可能活不了很久时,我就赶快在厦门找个地方,以闭关的方式翻译《释迦牟尼佛广传》。这部论没有译完之前,我很担心中途会离开世间,如果能善始善终的话,我就没什么遗憾了,这些我在日记《旅途脚印》中也写过。结果过了这么多年,这几个病奇迹般地全部好了,现在就没有什么了。

  所以,我们作为病人,不要老想着自己痛苦怎么办,不要太把它当回事。正如我刚才所说,生病也可以,不生病也可以。假如这个病总好不了,那是自己前世的业障,以此可观想代众生受苦。平时有这种心态的话,遇到什么都会快乐。甚至到了一定时候,你的病会不药而愈。退一步说,就算它好不了,这个世上也不只有你我会死,所有的人最后都会离开。没办法,轮回就是这样。

  (十) 问:我是香港理工大学的毕业生,也是宁玛巴佐钦传承的。请问,立断跟顿超有什么分别呢?

  答:立断、顿超,实际上是大圆满的两大修法,又名本来清净、任运自成。本来清净,主要讲了心的本体空性;任运自成,则是讲了光明部分。修大圆满时,这两个要诀不可不知。但我们在具体修之前,必须要得过灌顶、修过加行。

  关于这二者的区别,我在口头上也会讲,毕竟自己用了人生一半的时间,经常思维这些道理。但今天在座的人当中,有些对密法不一定有信心,有些连灌顶都没得过,所以可能没办法说。但我以前翻译过很多这方面的书,你最好是私下了解一下。

  问:弟子非常喜欢法王如意宝,希望他很快乘愿再来。可否请您传一下他的祈请文,让我们祈请他快点回来?

  答:法王如意宝曾经也来过香港,当时他老人家去美国、去印度时,回来都经过这里,住在白玉中心。刚才我路过理工大学的门口,他们给我指了一下白玉中心。本来我比较熟悉这条街,但现在香港变化太大了,我都不认识了。刚才来的时候,我心里也非常伤心,想当年法王如意宝还健在,现在却离开了这个世间。

  不过,法王如意宝离开时,只是说“暂时”不转世,并没有说“永远”不转世。所以,我也非常希望他老人家尽快乘愿再来,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。

  下面,我念一下法王的祈祷文:

 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

 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

 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

 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

  巴美特这多杰德炯杰 莲师心子降魔金刚尊

  哲波南若利饶朗波嘎 化现列绕朗巴游舞身

  芒图隆当热波华吉协 多闻教证功德悉圆满

 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晋美彭措足下诚祈祷

  特杰功博辛拉酿拉耶 意传密意加持入心间

  特耶吉德这巴辛吉洛 心意融合一味祈加持

  谢谢!

  (十一) 问:我是香港公开大学工商管理的硕士毕业生。我每年只有几天时间,在深圳、广州与上师会面或开法会,从上师那里学密法的机会非常少,这是一种痛苦。如果您是我的上师,会怎么处理这个问题?

  答:如果说、假设说我是你的上师,那么我可能跟你悄悄地商量,看怎么办?(众笑)

  不过,你的这个问题,现在也比较普遍。尤其是有些上师的事业越来越大了,弟子亲近他的机会就越来越少。你一年中跟上师在一起的时间,如果只有几天的话,就不能把所有希望,都寄托在与上师见面上。

  其实,与上师见面并不是很重要,修学上师所传的法,经常看一些上师的法本、教言,这才是最关键的。亲近上师固然好,但上师只有一个,弟子却成千上万,上师肯定很难让所有人都满意。因此,作为一个合格的弟子,应该不断学习上师的教言,同时要精进地修行。

  问:去年我恭请上师在广州为约十个香港弟子讲授佛法,共四个星期六、日,这样做对吗?是否应该主动向上师要求传授密法,或者放生等等?还有什么可以做的?

  答:你们举办法会,具体情况怎么样,我也不是很清楚。但现在不管开什么样的法会,千万不要做对佛教影响不好的事情,比如整天募捐,弄些不如法的形象,这样不但对上师不利,对整个佛教也不利。

  我们每个佛教徒,都应该对佛教负责任,对上师负责任,对自己负责任。有些行为在不信佛的团体中行持,假如很可能对将来弘扬佛法不利,就应该尽量地制止;而对弘法利生真正有利的,我们哪怕遇到生命危险,也要尽心尽力去做。

  以前在“文化大革命”时,法王如意宝为了护持佛法,再危险的境遇也坦然面对。所以,法王如意宝传承下的很多弟子,在弘扬佛法、利益众生方面,还是有很坚强的意志。

  我非常希望在座的佛教徒,也能做到这一点。现在的学佛环境这么自由、开放,大家一定要好好珍惜,不但自己要对佛教有正信、正见,同时也应让世人真正了解佛教的本来面目。这是每个佛教徒的责任,大家务必要在这方面下功夫!

  (十二) 问:我是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。作为汉地弟子,皈依上师时,无法像藏地弟子般,有多年的观察,更多是随缘皈依。倘若上师传法皆如理如法,弟子就会对上师深具信心;可有时候,一些弟子知道上师置豪宅等事情后,就会有损对上师的信心。面对如此情况,我们应当怎么办?如何判断上师的显现?

  答:我觉得,汉地弟子应该也有观察上师的条件。你们有时间,也有各种因缘,藏人有的,汉人为什么没有?

  现在汉地很多人,听说来了个上师,不经观察就马上依止、接受灌顶,这是很草率的。世间人选择终身伴侣的话,也不可能在街上随便抓个人就去结婚,而需要经过几个月或一年的调查,至少了解一下他的家庭背景、性格如何。那希求生生世世的解脱比这更重要,观察上师就更是必不可少了。所以,汉地弟子以前不观察上师的做法,是很不合理的,今后大家应该像藏地弟子一样,对于想依止的上师,要经过多方面的观察。

  如果你上师是具德善知识,真正对弘法利生有利,那他对豪宅、财富肯定不执著,而会视如粪土,就像以前蒋扬钦哲旺波的故事一样[4]。我就遇到过一位上师,他在一个城市里,别人供养了很好的房子。我跟他开玩笑说:“你现在有车有房子,跟世间人没什么差别了。”他笑笑回答:“说实在的,我对这栋房子的执著,还不如对我那个牛粪棚[5]的执著大。”我认识这个人,他并不是在说大话。所以,对有些上师来说,不管他有多少钱财,根本不像世间人那样贪执,只是把它当成石头一样。像这种人的话,豪宅再多也无所谓,这个并不是很关键。

  但有些所谓的“上师”,根本不具足法相,比一般世间人还差,整天都在为钱财而蝇营狗苟,各种行为完全不是在弘扬佛法。对于这种人,大家就一定要远离。

  如今汉地很多城市里,有许多好的上师,令大家有皈依、学佛的机缘,倘若没有他们的话,很多人会永远沉溺在轮回当中;但也有一些不好的上师,到了最后,他们的劣迹会暴露无遗。所以说,这个世间鱼龙混杂,许多现象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去观察。

  (十三) 问:我是噶举的弟子,参加网上学习可以吗?不同传承有没有冲突呢?如果参加网上学习,要遵守哪些密乘戒律吗?

  答:可以参加网上学习。网上的这些课程,只讲了《入菩萨行论》、《大圆满前行》等,并没有讲到密宗的不共修法,故没有涉及密宗戒律。

  佛教各派,不管是噶举、萨迦、宁玛、格鲁,都是圆融一味、互不相违的。以前在香港,有些不同宗派的弟子,包括一些佛教中心之间,互相都有冲突,这是很不好的。不管你学哪个教派的法,首先都要发菩提心,中间积累资粮,最后成就佛果,这些理念完全一致,并不分什么你我。

  所以,大家在学佛时,心胸应该放大。甚至对于其他宗教,也不能随意排斥。我们修自己的就可以了,用不着去诋毁他宗,彼此间应当求同存异、和睦相处。

  (十四) 问:我是香港理工大学的职员。我刚出来工作不久,工作很忙,又要静修一些佛法,总觉得时间不够用。请问上师,是不是我学佛的诚意不够呢?您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?

  答:就算我们平时特别忙、有一些生活压力,至少也应该在早上起来时,对上师三宝磕几个头,念诵百字明等简单的咒语;白天不管做什么事情,哪怕没有修行和念经的时间,但坐车也好、出门也好,一切行为都应以一颗菩提心摄持,尽量想到利益众生;然后到了晚上,可以反省一下今天的所作所为,看有没有害过众生?有没有一颗善心?有的话,就把这个功德回向一切众生。这即是大乘经常讲的“三殊胜”教言。通过这种方式,即使你工作再繁忙,慢慢日积月累的话,功德也会积少成多、水滴石穿。

  (十五) 问:我是香港理工大学的博士生。我们这个世界,是释迦牟尼佛的刹土。佛的刹土一般都很美好,但我们这个世界并不美好,甚至充满了痛苦,这是否意味着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没发好愿呢?

  答:不是。《白莲花论》中讲了,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,发下了五百大愿。当时在一千位发愿者中,释迦牟尼佛和另一个人发的愿最殊胜。为什么呢?因为其他发愿…

《香港理工大学问答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