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济群法师开示问答▪P24

  ..续本文上一页天亮的时候,所有的灯都灭了,只有这一盏灯还没有熄灭。阿难尊者看到之后,就去请问佛陀,佛陀微笑着说:因为他在点灯的时候,有很大的愿心在里面,愿以这一盏灯的功德让世界上一切穷苦的人能够摆脱痛苦、摆脱黑暗。这盏灯大风吹也吹不灭,大海也浇不灭。所以说,功德的大小不是在于财物的多少,而是在于心量有多大,不要花了五块钱就想着自己的名字写上去没有?或者说,我要当无名英雄,境界虽然高了些,但也是著相,心量还是不够。《金刚经》告诉我们:“若菩萨不住相布施,其福德不可思量”。如果我们能够不住相布施,无所求地布施,所得到的利益是不可想象的。佛陀接着说明:“东方虚空可思量否?”虚空是无穷无尽的,当然不可思量,南、北、西、上、下的虚空同样如此,而菩萨若是不住相布施,功德就象这虚空一样广大。

   问:修行的过程中妄想特别多,怎么办?

   答:我们诵经念佛,修习止观,主要都是为了对治妄想。在妄想现起的时候,要以“止”的方法把心止在佛号或某种境界上,让心专注一处,就能对治我们散乱的心。

   问:智慧与成佛有什么关系?自性是一种智慧体,如果成佛了,自性与识的关系怎样?皈依是怎么一回事,它是如何帮助我们修持佛法的?

   答:成佛就是智慧的成就,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面都蕴藏着无尽的智慧,一旦将智慧开发出来,就是成佛了。那么,智慧和识有什么关系呢?识就是我们现有的虚妄的生命,成佛就是要将真实的生命开发出来,它是一个转化的过程。

   皈依就是学习佛法的开始,是寻求一种可靠的依赖,以真理为依赖,以三宝为依赖。然后通过对法的接受,解脱人生的痛苦和烦恼。对学佛的人来说,皈依是学佛的开始。

   问:佛教是种信仰,有人说共产主义也是一种信仰,但却是无法实现的。法师对此有何看法?

   答:共产主义是不是信仰,能不能实现,我们在这里就不作评论了。至于佛法,它不纯粹是一种信仰,它还是一种智慧。佛法是“以信为能入,以智为能度”。如果我们对佛法的学习只有信仰而没有智慧,那么只能增长愚痴,永远都得不到佛法的真谛。

   问:为什么通过修行便能认识宇宙的真理?修行的本质是什么?

   答:人为什么会修行?为什么能认识宇宙的真理?要认识宇宙的真理,就需具备认识真理的能力。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否真实,是否全面,都是取决于我们的认识能力。就像有的人视力比较好,无论远近都能看得一清二楚;有的人是近视眼,稍微远一点的地方就看得模模糊糊。当我们戴上黄色的眼镜时,看到的世界就是黄色的;而当我们戴上绿色的眼睛时,看到的世界就是绿色的。同样的道理,要正确认识世界,就必须具备正确的认识能力。所以,西方十八世纪以来的哲学非常注重认识论。如果不注重认识,直接以本体论,以我们的经验和理性去认识,而这种经验和理性又是错误的,那无论我们怎样认识,永远都处在错误之中。为什么通过修行能够认识宇宙?宇宙是无限的,要认识宇宙,就需要无限的智慧。我们现有的认识是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,而我们的知识又是经验的积累,它永远是有限的。一个人能学多少知识?哪怕是学到八十岁、学到八百岁,能将整个宇宙和世间的东西都学尽吗?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。我们以这种有限的知识去认识宇宙,永远都是局限的!怎样才能开发出无限的认识能力?只有依靠般若智慧,修行正是为了开发这种我们本自具足的智慧。

   我们不是为了修行而修行,修行的目的是为了断除烦恼、了脱生死、开发智慧,这才是修行的真正意义所在。

   问:既无自性,那轮回者是谁呢?

   答:既无自性,那下面在听法者是谁呢?你们虽然没有自性,但不是说你们就不存在。佛教讲无我,因此,生命的延续像流水一样不常不断。以佛教的观点来看,是由阿赖耶识在决定我们的生死流转。本来这次还要讲《佛教心理学》,是有关精神主体的状况,其中探讨到也包括这一问题。

   问:人从何而来?如何看待达尔文的进化论?

   答:佛教认为人是从太空来的,这不是我说的,而是佛经里记载的。当我们这个世界进入住的阶段后,其他星球的人觉得他投生到我们这个世界的业力已经成熟,就凭着神通的力量来了。

   那么至于达尔文的进化论,科学界也是众说纷纭,因此不需要我去解释去了,你们大约会比我更清楚。

   问:能否谈一下佛教对于未来中国将起到什么样的作用?

   答:佛教应该对未来中国社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。人类从十六世纪以来,一味地偏重物质文明的发展,因此,社会就成了经济和科技的社会,对物质的过分重视,造成了人类精神领域空虚迷茫和道德的堕落,而佛教的理论正弥补这方面的不足!科学注重的是物质世界,而佛教注重的是精神世界,所以佛教对于净化社会人心,将起到重要的作用。

   问:极乐世界是否永恒?修行得解脱是否就是跳出轮回?是否也是求得永恒?

   答:无常是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,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”,正是“诸行无常”的真实写照。西方极乐世界也是有为法,也不能摆脱这种无常规律的支配。但同样是无常,一个陶瓷杯是无常,一个塑料杯也是无常,一个金属杯是无常,它们保存时间的长短肯定是不同的。所以,极乐世界虽不是永恒的,但会随着诸佛菩萨的愿力住世很长的时间。

   修行解脱是否也是在追求永恒?世界上一切都不可能是永恒的,我们怎么会去追求永恒呢?所以这种提法是不对的。修行就是跳出轮回,一方面是转迷成悟,一方面是离苦得乐,使我们的生命从迷惑的状态转变成觉悟的状态,从痛苦的状态转变成幸福的状态,也就是说,修行所追求的是觉悟、智慧和解脱。

   问:跳出三界外之后,是否有第四界可去呢?如没有又如何解脱生死?

   答:跳出三界外,并不是真有个实在的三界可以让我们跳出去。如果那样理解的话,我们坐上航天飞机就可以跳出三界了,大可不必学佛修行。所谓跳出三界外,就是摆脱一切束缚我们的烦恼。当所有的烦恼都不能对我们发生作用的时候,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,我们都能自由自在,这就是跳出三界外的真实内涵!

   问:极乐世界是不是本来就有?

   答:不是本来就有。阿弥陀佛在因地为法藏比丘时发了四十八愿,随着他的这种愿力和功德而建立起极乐世界,所以它也有形成的阶段。

   问:“诸法因缘生,诸法因缘灭”的本身也是一法,那么它何时灭呢?

   答:“诸法因缘生,诸法因缘灭”是作为一种规律和实质而存在,具有永恒性、必然性和普遍性。所以,它不存在灭的问题,是作为共相而不是别相,这需要搞清楚。

   问:佛是人做的,蚂蚁也是人做的,那么,病毒和细菌如何解释? 

   答:的确,佛也是人做的,蚂蚁也是人做的,人能成佛,蚂蚁也能成佛。

   有人说,素菜也有生命,吃素算不算杀生呢?根据圣严法师的解释,他把生命分为几个层次,最高级的是人;其次是猪马牛羊之类,它们有记忆,也有简单的思维;至于病毒和细菌之类是属于非常低级的生物,它们只有细胞而没有神经,不懂得苦乐,所以也就不存在杀生的问题。所以,如果我们感染病毒后,要赶紧治疗才是。

   问:佛是不是永恒的?或者也要受无常规律的支配?

   答:我们说一切有为法都不是永恒的,但是佛为什么跟众生不同?首先,佛陀已成就了无限智慧,这种智慧是永恒的;其次,佛陀所证得的诸法实相,就是宇宙人生的发展规律, ,如诸行无常,诸法无我等等,这种规律是永恒的;另外,佛陀还是彻底地断除了烦恼,成就了的是圆满的慈悲和道德,所以,佛陀也我们是不同的。

   问:如何面对生死大事这一玄案?

   答:了脱生死不是让我们逃避,而是让我们了解生死的本身,这个“了”有两方面的意思:一是了解,一是解脱。所以说,学佛就是一项生命改造工程,它从认识生命开始,进而改造生命,最后达到彻底的完善,这一过程也就是了脱生死的过程。但它首先要认识开始,如果不学佛法就想了生死,那是没门。

   问:佛道本是一家?那佛对其他宗教是怎么看的呢?

   答:佛是佛,道是道嘛,不能混在一起。这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。

   对于其他宗教,如基督教、伊斯兰教、犹太教、摩尼教等等,也都有他们存在的意义和价值,也能对改善人心和对安定社会起到各自的作用。所以,我们不能否定这些宗教的价值,应当彼此尊重。当然,从教理上来说,佛教要更圆满和究竟,不久前,北大召开了一个宗教学术会议,我在会上作了题为《佛教在宗教中的独特性》的发言,对佛教和其他宗教进行了比较,我认为区别主要有四点:第一,佛教是“无神而非有神”,佛教不建立主宰神,而其他宗教普遍认为世界是神创的;第二,佛教认为人类的吉凶祸福不是由神决定,而是人自身的业力和行为决定的;第三,佛教的修行是依靠自力而非他力,而其他宗教通常都是 “因信得度”的他力思想;第四,佛教是是人本而非神本,佛教认为从修行解脱的意义上说,做人比升天好,而其他宗教都是以天堂为归宿。

   问:若无永恒,那么涅槃也应无永恒,解脱之人为什么要入涅槃?

   答:涅槃还是永恒的。涅槃是的本质是真实相,而真实相就是宇宙的本质,本质当然是永恒的。而我们所讲的没有永恒,是指世间的一切现象而论。

   问:为什么佛法是用生命来实证的?科学和佛学有什么不同?

   答:六祖惠能在《坛经》里说过,修行是“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”。

   佛教解决的是生命问题,而不是物质现象,佛教和科学解决问题的侧重点不同。我们已经有了可以观察…

《济群法师开示问答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✿ 继续阅读 ▪ 学佛与做人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