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《普贤行愿品》讲记▪P12

  ..续本文上一页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,任何人也无法逃脱得掉,正所谓"公道人间唯白发,贵人头上不曾饶"。世间尽是不平等的事,惟有在衰老面前,人人平等,不会因为你是有钱有势的人,就把你放过了。

   三、病苦:人自出生以后,就与疾病结下了不解之缘!从生至死,有谁没有生过病?纵然身体再健康的人,头疼脑热,伤风感冒也是有过的。人类的病五花八门,生病的滋味是苦,从来没有哪一个人说过:他最喜欢生病,生病不苦是乐。古代诗人有许多咏病的名句。如宋朝有名的诗人杨万里,曾写下这样的诗句:"准拟今春乐事浓,依然枉却一东风,年年不带看花眼,不是愁中即病中。"这首诗的意思从字面看,为春逝而伤感。诗人因为忧愁伤感,体弱多病,多少年来都没有游春赏花的机会,满以为今年春天可以玩赏一番,饱览春景,结果辜负了美丽的春光;多年来不曾有过赏花的眼福,因为不是在愁中无心看花,便是在病中无法看花。这首诗说出心里的愁苦,也道出了身体上的病苦。其实,我们每一个人,在自己的人生中,曾经不止一次经历过这样的感受。当一个人心情不好,或身体不舒服的时候,面对良辰美景,也就无福消受了。所以说生病是苦。

   四、死苦:谁也不愿意死,人从落地那天起,就向一个古往今来绝对不变的目标迈进。这个目标的终点站,是死亡,是坟墓。谁也不愿意死,但是我们每一个人,迟早总要面对死亡这个现实,那是没有办法的事。不管你是总统、是皇帝,抑或是乞丐,死亡面前人人平等。且不说死亡如何痛苦,只要想一想,一个有声有色的人,终有一天要走进坟墓,化作泥土,足以令人无比悲哀了。更何况有很多人,壮志未酬,就已一命呜呼。像诸葛亮"出师未捷身先死",使千年之后的人们,还为他一掬同情之泪。南朝江淹作过一篇有名的《恨赋》,写美人高士,极尽描述了死亡的痛惜。

   五、怨憎会苦:人的一生中,常常会碰到自己所憎恨和厌恶的人和事,本来不想看见的人,却偏偏要见到,正所谓:怨家路窄,低头不见抬头见。比如说经商,我开了一家服装店,生意不错,街对面又开了一家,抢走了不少生意,本来同行多嫉妒,偏要挤到一处来。再如一个家庭中婆媳、姑嫂、妯娌,本来带有天敌的味道,由于因缘所限,偏住在一个院子里,一天到晚吵得鸡犬不宁,真是怨憎会苦。

   六、爱别离苦:这是指人们与自己所爱的人或事物离别的痛苦。任何一个人,在自己的一生中,都经历过这种痛苦。"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",与情人、亲朋好友、妻儿、父女、故乡的别离,总是悲伤痛苦的事情。这种依依惜别之情,是文学艺术最常见,也是永恒的话题之一。写情人之间人天永隔,如白居易的《长恨歌》,"此恨绵绵无绝期",是表现死别之苦;如柳咏《雨霖铃》:"执手相看泪眼,竟无语凝噎",是表现生离的诗句;又如李白怀念故乡的"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";杜甫的"丛菊两开他日泪,孤舟一系故园心"。诸如此类的文学作品,从古到今,表现离情别绪的,多得很。爱别离苦可以说它是人生中最常见、最普遍的一种悲哀,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吧?

   七、求不得苦:当你爱上某一个人,人家却不爱你;你想买轿车,可是没有钱;想安装电话,想买彩电......但是连吃饭都成问题,这就是求不得苦。人只要活在世上,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、欲望、爱好,但往往得不到满足。尽管追求有高低、大小的分别,如有的人追求丰衣足食;有的人追求名利地位,绞尽脑汁想当官,想挤进官场;有的人想方设法谋取一个赚钱的职业,使自己的日子过得好一些;还有的人像古代秦始皇、汉武帝,按理说这些皇帝,天下都得到了,还有什么值得追求和不满足的呢?可是偏偏没有满足,还想长生不老,派人到处求取仙丹妙药,他们怕死,怕失去江山。但怕老不等于不老,怕死还是要死,这些都是求不得苦。

   八、五阴炽盛苦:五阴炽盛苦也称五蕴盛苦、五取蕴苦。这种苦是人生一切苦的综合,前面所说的七种苦都由此而生。五蕴和合的生命体,像火一样炽热地燃烧,心理上有贪嗔痴等烦恼的扰乱;生理上地水火风一旦不调,引起病痛,走向衰老,甚至死亡。譬如心情烦躁不安,苦闷孤独,空虚无聊,忧伤焦虑......五蕴炽盛,使得人生充满着痛苦,正所谓:没钱痛苦,有钱痛苦,有事没事也会痛苦。《红楼梦》里形容贾宝玉的性格有这样的一句话:"无故寻愁觅恨"。其实,我们每一个人在生活中,或多或少都有过这种感受。这是五蕴炽盛大苦。

   苦苦的八苦可以分为两大类:一、生、老、病、死是肉体上、生理上的苦;二、爱别离、求不得、怨憎会三苦,是精神上、心理上的苦。五阴炽盛苦总结了身心诸苦。由于身心活动都是造业,这又牵连着下一世的痛苦。所以,五阴炽盛苦不仅是聚集各种痛苦的根源,而且也是痛苦连续不断、永无止期的根源。

   再来说说坏苦。坏苦是依乐受建立的痛苦,因此,一般不易察觉得到。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,发生在四川西昌。有一个青年人,从外地到西昌去打工,到了那里找不到事情做,正在焦头烂额的时候,身上还有六元钱,他去买了三张奖券,一下中了头奖,得到一辆十几万的小轿车。他喜出望外,高兴得没办法!把这辆车卖了十万零八千元,没有料到,钱到手的第二天,就被人杀死,把钱抢走了。此事成了该城电视台的头条新闻,一时哄动整个西昌城。这是一件十分典型的乐极生悲的活生生的事实。这件事充分地说明,坏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,经常发生。

   也许有的人会说,我喜欢跳舞,当那些优美的曲子响起的时候,有一位理想的舞伴跟自己搭档,使人感到无比的轻松愉快,令人忘却了一切烦恼。假如规定你必须每天连续跳上十几个小时,不让你歇气,跳到后来,简直就要累死,你恐怕以后见到舞厅,就会生厌,再也不想跳舞了。还有的人会说,我特别喜爱看电视,尤其是看国际篮球比赛。最令人兴奋、激动的莫过于看世界超级球星,美国公牛队的主力队员乔丹的投篮表演,只见乔丹灵活、机智、迅速躲开三个队员的封锁,转身弹跳,一个反手投篮,那球便稳稳当当地进入篮圈,真令人赞不绝口,拍手称快!当比赛从电视上结束,睡在床上还回味乔丹精彩的动作。对于一个篮球迷来说,看这样的比赛,确实令人快乐。如果硬性规定你一天看上十几个小时,看到后来,你就会头昏脑胀,眼睛酸胀,痛楚不堪。还有,肚子饿的时候,吃两个馒头,感到快乐,假如继续让你吃上三个、四个、五个、六个,甚至更多,这时你还快乐得起来吗?这就不是快乐,简直是在受罪,是不是?

   上面所举的仅仅是生活中的几个例子,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令人快意的事,何尝不是这样?比如洗澡、亲友见面、走路时间长了坐下休息等。这些快乐有一共同的特点是:一是时间短暂,二是把握不好就会引起痛苦。为什么会这样呢?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快乐问题的反思。首先我们要问一问,我们所认为的快乐,是不是客观存在的?假如这种快乐是客观存在的,那么它应该在任何时候、任何情况下,都是快乐的;假如不是这样的话,足见这种快乐并非客观的真实。因此通常的所谓快乐,只是因为人有了某种欲望之后,在得到适当满足的情况下,产生了快乐的感觉。反之,假如没有某种欲望,让你去享受某种境界,就不会有快乐的感觉。有时不但不会快乐,还会产生痛苦。在享受的时候,快乐的时间很短暂,时间一长了,就会生起厌倦的感觉;某种物欲的享受培养出来之后,一旦成了嗜好,需要付出很大的力量,去创造条件,来满足这种需要,而在不能满足的情况下,则是痛苦的;人在享受欲望时,总是很难把握好自己,往往会放纵欲望,而纵欲的结果后患无穷。由此看来,欲望带来的快乐,实在是苦多乐少,因此佛家称乐受为坏苦。

   第三种叫行苦。行苦依舍受建立。行苦本身并不是苦,只是因为人有了错误的认识和执著关系,才有了行苦。什么叫行呢?行,是迁流转变的意思,是指世间一切因缘和合的现象,都是变化无常、迁流生灭、不遑安住的。《金刚经》说:"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"。当我们希望自己的生命永恒,就无法去面对绝症和死亡;当我们希望事业成功,就无法面对挫折和失败;当我们希望爱情永恒,就无法面对爱人的变心和离去。事实上,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事物是永恒的,一切都要受到无常的支配。无常的风在不断地吹,无常的火在不停地燃烧。无常是无始无终的,人有生老病死,生命无常。整个世界、一切事物,也在经历着成、住、坏、空,周而复始相续变化的过程。在生灭变化不停的时光中,才见冬去,春又来临,今日花开,明日花谢,美好的事物往往昙花一现。正所谓"人生如梦,转眼百年"。无常的变化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痛苦。

   人类面对着这许多痛苦,如何去改变它呢?当个人的欲望和追求未能实现时,人就会感到痛苦和失落。对于人生来说,所谓的幸福,是意志达到它的目的的状况,而意志在追求目的时受到的压抑则是痛苦的。所以,人生的幸福是暂时的,痛苦是经常的。因为人的追求没有最后的目标,人的欲望永远无止境。人生命意志的本质,决定了人生的痛苦和缺陷。人生是悲惨的,因为人生不仅受到生、老、病、死等八苦任意的抛掷,而且还要受到个人意志和欲望的支配。

   佛法认为要解决人类的痛苦,不能只从外界的环境去寻找原因,如果通过改善外在环境来解决人的痛苦,这只是扬汤止沸。真正解决人生痛苦的办法,要从人的生命内在着手,找到痛苦的根源,才能解决问题。导致人生痛苦的根本原因,就是集谛。集,是生起痛苦的根本原因,也是生命内在的无明、烦恼。解决生命内在的无明、烦恼,是解决人生痛苦的根本办法。这…

《《普贤行愿品》讲记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