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續本文上一頁是每個人的必經之路,任何人也無法逃脫得掉,正所謂"公道人間唯白發,貴人頭上不曾饒"。世間盡是不平等的事,惟有在衰老面前,人人平等,不會因爲你是有錢有勢的人,就把你放過了。
叁、病苦:人自出生以後,就與疾病結下了不解之緣!從生至死,有誰沒有生過病?縱然身體再健康的人,頭疼腦熱,傷風感冒也是有過的。人類的病五花八門,生病的滋味是苦,從來沒有哪一個人說過:他最喜歡生病,生病不苦是樂。古代詩人有許多詠病的名句。如宋朝有名的詩人楊萬裏,曾寫下這樣的詩句:"准擬今春樂事濃,依然枉卻一東風,年年不帶看花眼,不是愁中即病中。"這首詩的意思從字面看,爲春逝而傷感。詩人因爲憂愁傷感,體弱多病,多少年來都沒有遊春賞花的機會,滿以爲今年春天可以玩賞一番,飽覽春景,結果辜負了美麗的春光;多年來不曾有過賞花的眼福,因爲不是在愁中無心看花,便是在病中無法看花。這首詩說出心裏的愁苦,也道出了身體上的病苦。其實,我們每一個人,在自己的人生中,曾經不止一次經曆過這樣的感受。當一個人心情不好,或身體不舒服的時候,面對良辰美景,也就無福消受了。所以說生病是苦。
四、死苦:誰也不願意死,人從落地那天起,就向一個古往今來絕對不變的目標邁進。這個目標的終點站,是死亡,是墳墓。誰也不願意死,但是我們每一個人,遲早總要面對死亡這個現實,那是沒有辦法的事。不管你是總統、是皇帝,抑或是乞丐,死亡面前人人平等。且不說死亡如何痛苦,只要想一想,一個有聲有色的人,終有一天要走進墳墓,化作泥土,足以令人無比悲哀了。更何況有很多人,壯志未酬,就已一命嗚呼。像諸葛亮"出師未捷身先死",使千年之後的人們,還爲他一掬同情之淚。南朝江淹作過一篇有名的《恨賦》,寫美人高士,極盡描述了死亡的痛惜。
五、怨憎會苦:人的一生中,常常會碰到自己所憎恨和厭惡的人和事,本來不想看見的人,卻偏偏要見到,正所謂:怨家路窄,低頭不見擡頭見。比如說經商,我開了一家服裝店,生意不錯,街對面又開了一家,搶走了不少生意,本來同行多嫉妒,偏要擠到一處來。再如一個家庭中婆媳、姑嫂、妯娌,本來帶有天敵的味道,由于因緣所限,偏住在一個院子裏,一天到晚吵得雞犬不甯,真是怨憎會苦。
六、愛別離苦:這是指人們與自己所愛的人或事物離別的痛苦。任何一個人,在自己的一生中,都經曆過這種痛苦。"人有悲歡離合,月有陰晴圓缺",與情人、親朋好友、妻兒、父女、故鄉的別離,總是悲傷痛苦的事情。這種依依惜別之情,是文學藝術最常見,也是永恒的話題之一。寫情人之間人天永隔,如白居易的《長恨歌》,"此恨綿綿無絕期",是表現死別之苦;如柳詠《雨霖鈴》:"執手相看淚眼,竟無語凝噎",是表現生離的詩句;又如李白懷念故鄉的"舉頭望明月,低頭思故鄉";杜甫的"叢菊兩開他日淚,孤舟一系故園心"。諸如此類的文學作品,從古到今,表現離情別緒的,多得很。愛別離苦可以說它是人生中最常見、最普遍的一種悲哀,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體會和感受吧?
七、求不得苦:當你愛上某一個人,人家卻不愛你;你想買轎車,可是沒有錢;想安裝電話,想買彩電......但是連吃飯都成問題,這就是求不得苦。人只要活在世上,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、欲望、愛好,但往往得不到滿足。盡管追求有高低、大小的分別,如有的人追求豐衣足食;有的人追求名利地位,絞盡腦汁想當官,想擠進官場;有的人想方設法謀取一個賺錢的職業,使自己的日子過得好一些;還有的人像古代秦始皇、漢武帝,按理說這些皇帝,天下都得到了,還有什麼值得追求和不滿足的呢?可是偏偏沒有滿足,還想長生不老,派人到處求取仙丹妙藥,他們怕死,怕失去江山。但怕老不等于不老,怕死還是要死,這些都是求不得苦。
八、五陰熾盛苦:五陰熾盛苦也稱五蘊盛苦、五取蘊苦。這種苦是人生一切苦的綜合,前面所說的七種苦都由此而生。五蘊和合的生命體,像火一樣熾熱地燃燒,心理上有貪嗔癡等煩惱的擾亂;生理上地水火風一旦不調,引起病痛,走向衰老,甚至死亡。譬如心情煩躁不安,苦悶孤獨,空虛無聊,憂傷焦慮......五蘊熾盛,使得人生充滿著痛苦,正所謂:沒錢痛苦,有錢痛苦,有事沒事也會痛苦。《紅樓夢》裏形容賈寶玉的性格有這樣的一句話:"無故尋愁覓恨"。其實,我們每一個人在生活中,或多或少都有過這種感受。這是五蘊熾盛大苦。
苦苦的八苦可以分爲兩大類:一、生、老、病、死是肉體上、生理上的苦;二、愛別離、求不得、怨憎會叁苦,是精神上、心理上的苦。五陰熾盛苦總結了身心諸苦。由于身心活動都是造業,這又牽連著下一世的痛苦。所以,五陰熾盛苦不僅是聚集各種痛苦的根源,而且也是痛苦連續不斷、永無止期的根源。
再來說說壞苦。壞苦是依樂受建立的痛苦,因此,一般不易察覺得到。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,發生在四川西昌。有一個青年人,從外地到西昌去打工,到了那裏找不到事情做,正在焦頭爛額的時候,身上還有六元錢,他去買了叁張獎券,一下中了頭獎,得到一輛十幾萬的小轎車。他喜出望外,高興得沒辦法!把這輛車賣了十萬零八千元,沒有料到,錢到手的第二天,就被人殺死,把錢搶走了。此事成了該城電視臺的頭條新聞,一時哄動整個西昌城。這是一件十分典型的樂極生悲的活生生的事實。這件事充分地說明,壞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,經常發生。
也許有的人會說,我喜歡跳舞,當那些優美的曲子響起的時候,有一位理想的舞伴跟自己搭檔,使人感到無比的輕松愉快,令人忘卻了一切煩惱。假如規定你必須每天連續跳上十幾個小時,不讓你歇氣,跳到後來,簡直就要累死,你恐怕以後見到舞廳,就會生厭,再也不想跳舞了。還有的人會說,我特別喜愛看電視,尤其是看國際籃球比賽。最令人興奮、激動的莫過于看世界超級球星,美國公牛隊的主力隊員喬丹的投籃表演,只見喬丹靈活、機智、迅速躲開叁個隊員的封鎖,轉身彈跳,一個反手投籃,那球便穩穩當當地進入籃圈,真令人贊不絕口,拍手稱快!當比賽從電視上結束,睡在床上還回味喬丹精彩的動作。對于一個籃球迷來說,看這樣的比賽,確實令人快樂。如果硬性規定你一天看上十幾個小時,看到後來,你就會頭昏腦脹,眼睛酸脹,痛楚不堪。還有,肚子餓的時候,吃兩個饅頭,感到快樂,假如繼續讓你吃上叁個、四個、五個、六個,甚至更多,這時你還快樂得起來嗎?這就不是快樂,簡直是在受罪,是不是?
上面所舉的僅僅是生活中的幾個例子,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令人快意的事,何嘗不是這樣?比如洗澡、親友見面、走路時間長了坐下休息等。這些快樂有一共同的特點是:一是時間短暫,二是把握不好就會引起痛苦。爲什麼會這樣呢?這就不得不引起我們對快樂問題的反思。首先我們要問一問,我們所認爲的快樂,是不是客觀存在的?假如這種快樂是客觀存在的,那麼它應該在任何時候、任何情況下,都是快樂的;假如不是這樣的話,足見這種快樂並非客觀的真實。因此通常的所謂快樂,只是因爲人有了某種欲望之後,在得到適當滿足的情況下,産生了快樂的感覺。反之,假如沒有某種欲望,讓你去享受某種境界,就不會有快樂的感覺。有時不但不會快樂,還會産生痛苦。在享受的時候,快樂的時間很短暫,時間一長了,就會生起厭倦的感覺;某種物欲的享受培養出來之後,一旦成了嗜好,需要付出很大的力量,去創造條件,來滿足這種需要,而在不能滿足的情況下,則是痛苦的;人在享受欲望時,總是很難把握好自己,往往會放縱欲望,而縱欲的結果後患無窮。由此看來,欲望帶來的快樂,實在是苦多樂少,因此佛家稱樂受爲壞苦。
第叁種叫行苦。行苦依舍受建立。行苦本身並不是苦,只是因爲人有了錯誤的認識和執著關系,才有了行苦。什麼叫行呢?行,是遷流轉變的意思,是指世間一切因緣和合的現象,都是變化無常、遷流生滅、不遑安住的。《金剛經》說:"一切有爲法,如夢幻泡影"。當我們希望自己的生命永恒,就無法去面對絕症和死亡;當我們希望事業成功,就無法面對挫折和失敗;當我們希望愛情永恒,就無法面對愛人的變心和離去。事實上,世界上沒有任何一件事物是永恒的,一切都要受到無常的支配。無常的風在不斷地吹,無常的火在不停地燃燒。無常是無始無終的,人有生老病死,生命無常。整個世界、一切事物,也在經曆著成、住、壞、空,周而複始相續變化的過程。在生滅變化不停的時光中,才見冬去,春又來臨,今日花開,明日花謝,美好的事物往往昙花一現。正所謂"人生如夢,轉眼百年"。無常的變化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痛苦。
人類面對著這許多痛苦,如何去改變它呢?當個人的欲望和追求未能實現時,人就會感到痛苦和失落。對于人生來說,所謂的幸福,是意志達到它的目的的狀況,而意志在追求目的時受到的壓抑則是痛苦的。所以,人生的幸福是暫時的,痛苦是經常的。因爲人的追求沒有最後的目標,人的欲望永遠無止境。人生命意志的本質,決定了人生的痛苦和缺陷。人生是悲慘的,因爲人生不僅受到生、老、病、死等八苦任意的抛擲,而且還要受到個人意志和欲望的支配。
佛法認爲要解決人類的痛苦,不能只從外界的環境去尋找原因,如果通過改善外在環境來解決人的痛苦,這只是揚湯止沸。真正解決人生痛苦的辦法,要從人的生命內在著手,找到痛苦的根源,才能解決問題。導致人生痛苦的根本原因,就是集谛。集,是生起痛苦的根本原因,也是生命內在的無明、煩惱。解決生命內在的無明、煩惱,是解決人生痛苦的根本辦法。這…
《《普賢行願品》講記》全文未完,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