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《普贤行愿品》讲记▪P19

  ..续本文上一页净土的回向。有许多人念经念佛之后,他的回向,要求佛、菩萨保佑儿子平安、考上大学、媳妇生一个男孩,保佑生意兴隆等等,当然这也是回向,只不过是小回向。一个人的心量小,回向也小。有些人因为比较自私的关系,他说我好不容易花钱做了一些好事,干嘛要把自己的功德回向给别人呢?那不是太不划算,太可惜了吗!如果你舍不得把你的功德回向给别人,出于一种自私的心态去做好事,去回向,那你的功德只有一点点。反过来说,你的心量无限,你所作的功德也就越大,把你所做的一切好事,回向给十方三世一切众生的身上,那么你的功德也就无限的大!所以回向有大回向、小回向。

  如何回向效果好

   如何回向效果才更好呢?普贤菩萨告诉我们:"言普皆回向者,从初礼拜,乃至随顺,所有功德,皆悉回向,尽法界,虚空界,一切众生"。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,从第一大愿礼敬诸佛到第九大愿恒顺众生,所修的一切功德全部回转来,归向到尽法界、虚空界一切众生身上。也就是说,我们学佛不仅是为了自己,同时也是为了一切众生。"愿令众生常得安乐,无诸病苦。欲行恶法,皆悉不成,所修善业,皆速成就,关闭一切诸恶趣门。开示人天涅槃正路,若诸众生,因其积集诸恶业故,所感一切极重苦果,我皆代受。令彼众生,悉得解脱,究竟成就无上菩提"。将我们所做的一切功德,回向到哪里去呢?记住:不是回向给自己,而是回向给一切众生。

   一定要发愿,愿把自己的种种功德回向给一切的众生,愿众生常常得到安乐,没有种种的病痛和苦恼。众生如果有不善的念头,要去干坏事,愿他们都做不成。众生如果修善业,要去做好事,愿他们立即就能办到。如果众生造下了恶业,要堕落到三恶道里去,愿恶道之门关闭起来,不让众生进去。愿为众生打开人道、天道、佛、菩萨、声闻、缘觉等涅槃正当大门,让众生走入光明大道。假如众生,因为无始以来,积累了许多的恶业,招感极大的苦果,我愿意代替他们受罪。我愿众生脱离苦海,我愿众生登上涅槃的彼岸,早日圆成佛道!我们倘能用普贤的心量,去回向所作的功德,那么,我们所得到的功德,将会像虚空一样广大。

   "菩萨如是所修回向,虚空尽,众生界尽,众生业尽,众生烦恼尽,我此回向无有穷尽。念念相续,无有间断;身语意业,无有疲厌"。菩萨所修回向,不是一天两天的事,而是尽未来际的。这一段经文,同前面各大愿的归结处相同。

  第十三章 受持利益

   【善男子!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大愿,具足圆满。若诸菩萨,于此大愿,随顺趣入,则能成熟一切众生,则能随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则能成满普贤菩萨诸行愿海。是故善男子,汝于此义,应如是知。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,以满十方无量无边,不可说不可说佛刹,极微尘数一切世界,上妙七宝,及诸人天最胜安乐,布施尔所一切世界所有众生,供养尔所一切世界诸佛菩萨,经尔所佛刹极微尘数劫,相续不断,所得功德;若复有人,闻此愿王,一经于耳,所有功德,比前功德,百分不及一,千分不及一,乃至优波尼沙陀分,亦不及一。或复有人,以深信心,于此大愿,受持读诵,乃至书写一四句偈,速能除灭五无间业;所有世间身心等病,种种苦恼,乃至佛刹极微尘数一切恶业,皆得消除。一切魔军、夜叉、罗刹,若鸠盘荼,若毗舍阇,若部多等,饮血噉肉,诸恶鬼神,皆悉远离;或时发心亲近守护。是故若人,诵此愿者,行于世间,无有障碍;如空中月,出于云翳。诸佛菩萨之所称赞,一切人天皆应礼敬,一切众生悉应供养。此善男子,善得人身,圆满普贤所有功德,不久当如普贤菩萨,速得成就微妙色身,具三十二大丈夫相。若生人天,所在之处,常居胜族。悉能破坏一切恶趣,悉能远离一切恶友,悉能制伏一切外道,悉能解脱一切烦恼;如狮子王摧伏群兽,堪受一切众生供养。又复是人临命终时,最后刹那,一切诸根悉皆散坏,一切亲属悉皆舍离,一切威势悉皆退失。辅相大臣,宫城内外,象马车乘,珍宝伏藏,如是一切无复相随。唯此愿王不相舍离,于一切时,引导其前。一刹那中,即得往生极乐世界。到已,即见阿弥陀佛,文殊师利菩萨,普贤菩萨,观自在菩萨,弥勒菩萨等。此诸菩萨色相端严,功德具足,所共围绕。其人自见生莲花中,蒙佛授记。得授记已,经于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劫,普于十方不可说不可说世界,以智慧力,随众生心而为利益。不久当坐菩提道场,降伏魔军,成等正觉,转妙*轮,能令佛刹极微尘数世界众生,发菩提心。随其根性,教化成熟,乃至尽于未来劫海,广能利益一切众生。善男子,彼诸众生,若闻若信,此大愿王,受持读诵,广为人说。所有功德,除佛世尊,余无知者。是故汝等闻此愿王,莫生疑念,应当谛受,受已能读,读已能诵,诵已能持,乃至书写,广为人说。是诸人等,于一念中,所有行愿,皆得成就。所获福聚,无量无边。能于烦恼大苦海中,拔济众生,令其出离,皆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。】

  功德无量

   这一段经文主要的内容,是说修习普贤十大行愿的殊胜果报。修学普贤十大愿王到底有哪些利益和好处呢?主要有以下几种:

   1能得到不可思议的殊胜功德。

   2能消除业障,远离邪魔。

   3能于世间无所障碍,诸佛称赞,人天礼敬,受到众生供养。

   4像佛、菩萨那样,具备三十二相。

   5出生高贵,不堕恶道,远离恶友,制伏外道。

   6能解脱一切烦恼,得大自在。

   7临命终时,立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上品上生,马上见到阿弥陀佛及各位大菩萨,蒙佛授记,最终成佛度化众生。

   这里把修学《普贤行愿品》十大愿王的殊胜果报,作一个简单的归纳和总结。以下讲解经文的内容。

   "善男子,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大愿,具足圆满"。善男子,是普贤菩萨对法会里边闻法人的称呼。菩萨摩诃萨,是指大菩萨。我们要想成为一个大菩萨,就要修习普贤的十大愿,只有这十种功德都具备了,你才能成为一个大菩萨。

   "若诸菩萨,于此大愿,随顺趣入"。对一个初发心,修学佛法,行菩萨道的人来说,能够遵照普贤十种大愿去修行,把这十大愿变成自己的愿望和行动,那么,就能够"成熟一切众生"。成熟一切众生的意思,是说按十大愿去做,才能使你的发心得到落实,为众生带来利益。"则能随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",修习十大愿,才能与圆满佛果相应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前面讲过,就是无上正等觉,是佛的果位,是最高的觉悟,所以叫无上菩提。如果学佛的人按普贤十大愿王去修行,既能普度众生,同时也能够圆成佛果。学习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成佛过程就是"自觉",学习佛陀度众生的精神和行为就是"觉他"。自觉和觉他两者相结合,"则能成满普贤诸行愿海"。我们只有这样去修行,才能够成就圆满普贤菩萨的十种行愿之海。"是故善男子,汝于此义,应如是知"。所以说,学佛行菩萨道的人啊!你们要知道这十种大愿的种种意义和道理,能够使得一切众生成佛。

   "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,以满十方无量无边,不可说不可说佛刹,极微尘数一切世界上妙七宝,及诸人天最胜安乐,布施尔所一切世界所有众生,供养尔所一切世界诸佛菩萨,经尔所佛刹微尘数劫,相续不断,所得功德;若复有人,闻此愿王,一经于耳,所有功德,比前功德,百分不及一,千分不及一,乃至优波尼沙陀分,亦不及一"。不管善男人,还是善女人,把十方无量无边,不可说不可说的佛刹,化成极细小的微尘,像那么多的七宝,拿去布施供养,世界上所有的一切众生和一切诸佛、菩萨。世界的宝物多得不能用数目来计算,怎么只说七种呢?的确,世界上的宝物很多,但我们要挑选宝物里边最好的七宝,即金、银、珊瑚、砗渠(白玉)、玛瑙、赤珠(红色的珠)、摩尼。摩尼,是梵语,译为如意珠,这种宝珠又光又洁净,污秽染不上去,放在污水中,污水也会变清。如意宝珠,你要什么就会有什么,它出在龙王或摩竭鱼的脑子里,是一种极其稀少的稀世珍宝,人得到它,毒药、火烧不能伤害性命。所以,这里特地提出"上妙七宝",别的宝贝,与七宝相比,就不能相提并论了。

   我们拿世界上像微尘那么多的七宝,去布施供养无量无边的一切众生和佛、菩萨,还有再把人天最胜的安乐,像人间的富贵荣华,天宫的种种快乐,用来布施给前面所说的那么多的一切世界所有的众生,供养一切世界上的诸佛、菩萨。并且这种布施、供养不是一天两天的,而是要经过佛刹极微尘数劫那样长久的时间,并且没有间断。按理说像这样大的功德,当然是大得不得了了。但是比起你听闻到普贤十大愿所得的功德,比起上面所说的布施众生、供养诸佛的功德,百分不及一,千分不及一,那怕大到优波尼沙陀分,也不及一分。可见听经、念经、读诵《普贤行愿品》的功德,实在是大得不得了。所以,能够听闻普贤菩萨的十大愿品的人,所得到的功德,超过其它任何功德。

  消罪业离魔障

   "或复有人,以深信心,于此大愿,受持读诵,乃至书写一四句偈,速能除灭五无间业;所有世间身心等病,种种苦恼,乃至佛刹极微尘数一切恶业,皆得消除。一切魔军、夜叉、罗刹,若鸠盘荼,若毗舍闍,若部多等,饮血噉肉,诸恶鬼神,皆悉远离。或时发心亲近守护"。如果有人用非常虔诚恳切心去相信普贤的十大愿,并把这十种大愿,领受记住,受持读诵。那怕只受持读诵、书写一个四句的偈,就能够灭除五无间业的苦刑。持是把握住,看书叫做读,诵是不看书。持在这里是记住的意思。

   古代印刷业不发达,佛经的流通靠人书写。现在印刷业发达了,你可以出一些钱,或者大家都出些钱,印刷几万册,这跟书写的功德也是一样的。因为你出了…

《《普贤行愿品》讲记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