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《信心铭》慧律法师主讲(2010年香港弘法大会)▪P13

  ..续本文上一页思议的力量,这个不是凡夫有办法妄测的。

  因此我们今天听经闻法,也是为了了生死,对不对?但是,这个见性大法,不只是了生死,你平常活着的时候,有这个法沾上一、二句边儿,都不得了!你今天听二天听了以后,你回去过的那个日子,完全一百八十度的不同!有一个笨徒弟还真不会形容,他说:我听了慧律法师的法,很法喜、很高兴,我人生观三百六十度的改变!我说:你三百六十度不是回归原点?笨死的徒弟,这么不会讲话!一百八十度才有转嘛,三百六十度不是回归原点吗?这种笨徒弟不教也罢!他说:我啊,我听了这个佛法,三百六十度的改变!我说:三百六十度哪里有改变?三百六十度又回归原点啊,再笨的人都知道,三百六十度不是这里吗?不相信,你在那边转一圈,三百六十度是不是转回来?那就有听跟没有听是一样的!这个例子就让我们了解,了解我们的发心很重要的,今天每一个人都有能力了生死;但是,就怕自己放弃,对佛失去信心、对三宝失去信心。如果你想往生极乐世界,你只要今天听我一句话,你这个嘴巴要守口如瓶,一句恶口都不能讲,一辈子都要这样坚持,「大修行人不见众生过;大居士绝不说僧过。」要记住师父这一句话!底下,

  一种不通,两处失功,谴有没有,从空背空,如果你要谴除这个有,那么,就会死在这个有里面,多了一个念头:要谴除的念头,有本来就是空,不要谴除。所以,谴有没有,就是当你要谴掉这个有,你就会加一层,就会死在有的观念里面:我要把这个有谴除,我要把这个有谴除。。。。。。对不对?譬如说二个人的婚姻,台湾有发生这种事情,夫妻不美满,这个女的外面有外遇,外遇,她想办法,她的观念里面就是说:我把这个老公杀掉的时候,我们就可以比翼双飞,双栖双宿,我们就恩爱长久。就想办法要干掉她的先生!结果怎么样?真的把她先生谋害了,她认为一切OK了,处理得干干净净的,没有人会怀疑了。结果在处理的时候留下遗迹,为什么?那个电话里面有通联记录,抓到了!你!她就是谴有,她想要把她的先生干掉,然后认为:我的幸福就来!错了!这种方法错了。如果你有佛道的这个功夫,不用谴,了解有就是空。有一个女众,哭,哭得很厉害:师父啊!您要帮帮我,我那个老公很可恶,每天打我,看看您有什么咒可以念,念了让他早一点死!哎呀!这。。。。。。这种事情也找我!我三藏十二部经典,也没有说令老公早一点死的咒,喔!你的心肠还真坏,你这个事情不要找我!再来,

  从空背空,从空背空,从空就是一念趣向空,叫做从空,「我要跟着空跑。」就违背了空的道理。这整句的意思就是说:一种不通,两处失功,谴有没有,从空背空,整句我把它贯串起来,就是说:这个有跟空,其中一种你不通的话,不知道空就是有,有就是空,那么,你就会失去两边,都是损失了。意思就是:两处失功,空跟有你都不能理解,你谴有,要谴除这个有,不晓得有就是空。从空背空,你趣向于空,你就违背空的道理,因为空,有的当下它就是空,它不可以离开有。所以,你离开这个世间的现实法,找不到出世法。所以,世法出世法,本来无二法,佛法既现实又超越,既超越又现实,这个就是佛法。倘使你不能契入,假设你不能契入不二法门,执着两边的任何一边,这个修行就徒劳无功。当你一念要把这个有谴掉,便执着那个。。。。。。更执着一个有,而被有所束缚。所以,你谴有没有,你要谴除这个有,被有所困住了;当你一念趣向空的时候,把这个空变成一个概念;空,当下就是啊,不需要趣向啊!从空背空,一念趣向空,就违背了真空的道理,因为真空就是当下,就是不离有,有就是不离空。所以,我们要真正与空相应,也就是说:空跟有不可以打断,空就是有,有就是空,当下不二,这个才是真空。如果你把空变成一种系统、一种观念去执着、去处理,那么,这个空就变成观念境,不是解脱的真实境,所以,空就变成不是空,反而变成有,不但空不了,反而比有更可怕!所以说:从空背空,所以,空是解脱的真实证量境界。

  【多言多虑 转不相应】你讲愈多,有时候愈不相应。为什么?愈多,他的意识心就愈强,因为语言跟文字,如果是清净自性流露出来的说法,讲到文字,谴除文字;讲到思想,破除思想。那么,禅是不立文字的,这个文字包括了语言、文字、思想,思想本身就是没有声音的一种语言,你想一想,它内心里面也是一种语言,只是没有声音;而文字呢?它只是语言的一种符号,符号,这个也是一种观念。而我们原来的这一颗清净心,是没有这个语言、文字、观念,没有这些符号的,恢复心的原态。所以,我们不执着语言,是因为语言是人类创造、后天创造的;我们不执着于文字,是因为这个文字也是观念所产生的,各国,每一国的语言都不同、每一国的符号都不同。对不对?像中文,四四方方的,对不对?英文的ABCD对不对?像阿拉伯,阿拉伯从左边写到右边来,你看,哇!又像蚯蚓一样的,阿拉伯文,。。。。突然冒一点,看不懂!对不对?印度有梵文、西藏有藏文,藏文是梵文演化的一种,它像梵文,可是不像啊!对不对?藏文,可是,又不是梵文,看起来又像梵文。所以,藏文是藏文,梵文是梵文,藏文是由梵文演变过来的。那么,这个都是符号。所以,过多的语言、思虑,反而跟根本智不相应,根本智就是我们空慧的思想。所以,多言多虑,转不相应,如果你执着语言,或者是执着某一种思想;「虑」就是思想,那么,跟见性大法是不相应的。

  【绝言绝虑 无处不通】如果你知道禅不立文字,放下这些语言,停止这些语言的分别所产生的妄想、思想的意识心,绝言绝虑,也就是放下语言、放下思惟,因为思量即不中用,那么,见性不二平等的大法就无处不通。因为当一个人停止分别、停止妄想、停止思惟意识心活动的时候,当下理跟事就消除。我们理跟事有隔阂,隔阂,内心充满着矛盾;但是,悟到的人,内心充满着安详。如果理跟事当下消除了这些分别、妄想、执着,内心就充满着喜悦,充满着安详跟幸福。所以,学佛,你想要幸福,学佛、听闻佛法是唯一一条路,世间没有哪一门会讲得比佛法更彻底的,更彻底的,更能够带给人类幸福的;带给人类解脱的,唯有佛法!所以,当然,见性大法就无处不通了。底下,

  【归根得旨】归根就是回归见性的根本大法;得旨:得到佛的心这个宗旨,叫做归根得旨。树木有根,诸位!见性大法就是所有修行的根,有了根就慢慢成长。那么,你开悟、大悟,你任何的种种的方便都是开悟,具足有正见的人,行一切法,都与佛的心相应,归根得旨。归根得旨,就回归见性的根本大法,根,见性就是我们的根本法,得佛的心这个宗旨的话,这个就不得了,就是见性开悟了。【随照失宗】如果你不这么做,随着你的照,就是能缘的根跟所缘的境,一直产生生灭的意识心,叫做随照,照,我们的根对境叫做照。如果你没有回归到没有能所的见性大法,你现在追寻于根尘生灭的缘起,那么,便失宗,失去不二法门的宗旨,叫做失宗,失去不二、当下的宗旨。再讲一遍:归根得旨,随照失宗,回归见性根本大法,就会得到了佛的心法的宗旨。如果你不这么做,让根尘攀缘不断,这个照,把这个一念清净心,化作无量的生灭意识心,就会失去不二、见性大法的宗旨。这一段的意思最重要的就是:当你穷溯到众生、一切事和一切理最究竟处的时候,你就彻见森罗万象真实的面目。所以,《楞严经》,佛讲的:一切的识心分别,跟外在的山河大地、宇宙,都是如来藏性所遗留物,遗留的东西。如来藏性本来就无一物;但是,因为我们缘起,借重四大这个色身,我们的观念错误,所以,我们活得很痛苦,我们这个色身从哪里来?向着大地借来的,父母亲,父母亲还没有结婚前,父亲、母亲借重能量;父母亲结婚以后,生了我们,我们每天要吃蔬菜啊,小时侯要喝牛奶,吃蔬菜、水果,太阳照射,然后新陈代谢,我们这个色身,地、水、火、风,是向大地借来的,而我们误认为这个是「我」。诸位!借来的东西就一定要还。对不对?这个大自然是很公平的,就像你去图书馆借一本书,这图书馆借来的书不是你的,看完这一本书要怎么样?要还人家。我们这个色身,父母生了我们以后,向大地借来的能量,蔬菜、水果、阳光、种种的养分,产生了氨基酸、蛋白质,种种的支持生命的能量;可是,有一天,你向大地借来的东西要怎么样?要归还。

  所以,死亡是大自然的常态,它是大自然的, 法则,没有任何人可以改变,包括佛陀。所以,佛陀知道说:缘起无自性,一切法无我,所以,佛陀在开采永恒的般若智慧心,就是我们所讲的法身。佛陀知道,我们的生命它不会断,因为我们有法身慧命;而这个色身,圣人来示现也要消失,不只是佛陀。所以,当你开悟见性,就彻见了森罗万象、大宇宙的永恒性相,了解大宇宙也不过是地水火风空见识;有的翻译成地水火风空根识。地水火风空见识,大宇宙的真相就是这些元素,这元素缘起了,就变成一个人;这元素缘起了,就变成一棵树;这元素缘起法,借着种种条件,就变成一张桌子,所有的动物、植物,这个物质的世界,或者是有心灵的众生,不能离开七大:地、水、火、风、空、见、识。所以,简单讲:缘起无自性,一切法无我的意思就是说:我们这个大宇宙,就是地水火风空见识构成的,不是构成动物,就是构成植物,统统是缘起,统统是无自性;而我们妄执了这个缘起的四大为「我」,所以,一天到晚要为这个色身很忙很忙,很忙!对不对?出家人就很好了,出家人,你看,也不用怎么照镜子,因为你那个三百六十度就。。。。。这边也是空,也是光光的,还是没有毛,统统光光的。女众就很辛苦了,要上班的时候就。。。。…

《《信心铭》慧律法师主讲(2010年香港弘法大会)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✿ 继续阅读 ▪ 道就在你心中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