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去受三坛大戒的时候,戒师训诫我们:刚出家,僧团住不下来,就不是一块料子,朽木不可雕,粪土之墙不可圬。所以,有的根器够,有的根器不够。所以,我们一个人刚出家,不能在外面,尽量不要在外面游荡,要住僧团,要保护住。佛制的「僧」,「僧」,它就是一个团体,一个人怎么叫做「僧」?因为后来把这个「僧伽」变成一个出家人的专有名词,special noun 就变成「僧团」,「僧团」变成「僧」,专有名词;但是,「僧」其实是指团体。所以,真正的出家人要住团体,这是第一个。我们都是佛子,要讲内心的话,为了正法,要这样讲,我没有针对任何一个法师、和尚,绝对没有任何批评,我的心诸佛明鉴。
要半月半月诵戒,如法如律,如佛所说。万一这个团体佛事多了,没办法诵戒,你有苦衷,也可以私人诵戒,私下,那个是没办法的,因为没有这种风气。每年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,应当结夏安居。诸位!比丘应做比丘事,比丘应当懂得什么时候是止持;什么时候是作持;什么时候戒律的开遮持犯;罪的轻重,什么时候是忏罪;什么时候应当出罪;什么是五篇;什么是七聚;什么是十三犍度,比丘应做比丘事。我这样简单念一遍,你就知道做比丘、真正的比丘尼,是多么的不容易,这是一件庄严的事情,不是随随便便的。比丘应当和合无诤,居士也应当和合无诤。比丘不应该生嫉妒心,这个会坏了你的法身慧命,你看到人家得到供养,记得!不要毁谤,要起欢喜心,这个出家众修养,这个是很重要的,是非常重要的!
有一个人来见师父,他说拿钱要供养师父建讲堂,他说这个人经济很好,要帮助师父建讲堂;刚好我在忙,没有见到,他就把这三亿,三亿,拿去帮助这个老和尚建道场。这个事情,人家说:哎呀!法师啊!他来没见到师父,他把这个钱转过去供养另一个老和尚,总共三亿,前前后后花三亿。我第一句话就告诉他:这是老和尚的福报,我没有福报。我建讲堂都还要去贷款,人家拿了那么多钱来,我却常常不在,又忙,我真的没福报,我要求忏悔;忏悔也是没钱!那个人(出家众)很赞叹师父,说:法师!您真的不生嫉妒,我很敬佩您的胸量!我跟他讲;每一个人冥冥当中都有一定的福报,福报不可强求,强求的福报会是灾难的!所以,在座诸位!你庙盖得很大,我赞叹你;你很有德行,我赞叹你;你今天有很大的供养,我也赞叹你!为什么?因为这是佛叫我们这样做的,要随喜、要赞叹,要放大胸量,要容得下天地,要与世无争,要慢慢这样子。该是你的东西逃不掉,不是我们的东西求不来,随缘安分过日子。我们比丘不可贪求供养,我们今天是为了求道,不是求名、也不是求利。所以,佛在律学里面制定我们,我们在上睡醒,要常常摸摸我们的头顶,我们为什么剃一个光头要来出家、要学佛道?为什么?当然是为了道而来嘛,难道为名利来吗?是不是?心要常常问自己:你为什么要出家?刚刚讲的:要做一个大比丘,事实上是很不容易的,不能说你看了一本经典、看了一些注解就上台,披着袈裟上台说:我就是大和尚!披着一个大红祖师衣,就说:你们要供养我。这个是错误的观念!
现在的注解写得那么好,对不对?那你如果没有见性,没有见性,说法,那就是像瞎子摸象、隔靴搔痒,你搔不到痒处啊;心灵的故乡,你没回到故乡,你怎么可以有办法讲到你心灵的故乡的风景是什么?你都没回过故乡,你怎么有办法讲你家乡的风景?见性就是心灵的故乡,开悟的人,就是回到自觉圣智的故乡;你都没开悟,没有办法,所以,你讲不出所以然。见性的说法,是心性中流露出来的,看注解,注解写错,你也不知道,很简单的一句话,你就不知道它的含义。譬如说:缘起性空,缘起,当下求其体性不可得,就是性空,这是佛的意思。缘起当体即空,就是性空,缘起等于性空,可是,你讲随缘等于不变吗?诸位!随缘,有什么东西等于不变的?你说说看。缘起,它就是生灭、就是因果、就是无常法,它是败坏之相,你说说看,随缘怎么会等于是不变呢?不明佛意,落入无明,不知道佛的意思是什么,没开悟,不知道,注解都这样讲嘛,所有的大乘经典都是这样讲嘛:随缘不变,不变随缘。我问你:什么东西不变?佛陀讲缘起法,最主要在强调什么?他在强调缘起空无自性;这个空无自性很难很难体会,说有不对,说空不对,说中道也不对,统统不对!你讲缘起法什么东西不变?应当知道缘起法在强调什么?在强调空无自性。所以,缘起等于性空;但是,随缘不可以等于不变。这个不变,人家说:师父!您这样讲,心的体性不是不变吗?我说:你没有听过叫做涅槃妙智吗?心体如果不变,怎么起作用呢?你不晓得佛性非常非无常吗?佛性,无常是对小乘根器讲的,为了让你契入佛道,所以,佛劝这些小乘人:你要观无常。这些小乘人觉得:观无常,我空无所有,那怎么办?佛陀说:有一个常、有一个涅槃。所以,小乘只有一个名词,叫做涅槃;大乘的名词就很多了。你要进趣涅槃,进趣涅槃,所以,佛又立一个常;当他在追求常的时候,到最究竟义的时候,佛告诉他:佛性非常非无常,佛性如果是无常,就是败坏之相;佛性如果是常,就一潭死水,不能起妙用,你没有听过涅槃妙心吗?实相无相无不相吗?
在座诸位!没有彻底的见性,就是分不清楚究竟义,什么是善巧义?什么是方便说?所以,注解写错,你也不知道!为什么?你没有回到心灵的故乡。经典写错,因为以前的人注解都是这样写嘛,因为你没开悟,你没有亲证到佛陀的本怀,所以,注解写错,你也跟着这样讲,我照本宣科。所以,我已经告诉诸位:法师们!一定要放低调,不是说你今天你拿了一本注解上台,我照着注解这样念,叫做大法师,错了!若不见性,说法无本,修行无依;你说法根据什么而来?根据注解,那注解写错,你怎么知道?不知道!对不对?若不见性,说法无依;若不见性,修行无本,水有源、木有本,那你根据什么来讲经?当然要根据本性了,本性一直流露,喔!原来!因为你悟到跟佛一样的心性,知道佛的含义原来是这样子。所以,在律学当中,要做一个大比丘是很不简单的,要做一个真正有勇气、有志气、有骨气的出家人,是很不容易的!
我的根器也比较差,所以,用了三十年,学历。。。。。。还附带说明的,我这个智商还158,这个算是世界上。。。。。。人家讲的,世界上算是顶级的头脑;茶叶,茶叶有普普通通的茶叶、有顶级的茶叶,我这个脑筋算是顶级的,你看,都要下真功夫,去真参、去实学!
所以,为了正法,我们今天来了这么多的出家人,我是真的很高兴,诸位护法居士要为今天的法师鼓掌一下!法师要自我期许,为了正法要自我勉励,为了正法。好!刚刚讲的:若不见性,说法无本,修行无依,为了正法,要说几句内心的话,有的法师上台弘法,听起来很像在说法;但是,他的观念是足以毁灭整个正法。我们今天如果坚持依法不依人,依了义不依不了义;现在的人都是依人不依法,依人不依法,有时候佛陀和祖师大德从来没有这么说过,却加上自己的知见,加上自己的知见,不是佛的正见,不是佛的观念,不是佛的正见,有时候,佛跟祖师没有这样讲,在说法当中,加上自己的种种的观念和知见,困死徒弟,困死徒弟,不得解脱!不晓得无有少法可说,无有少法可立,无有少许知见可立;佛法是绝对的东西,不可立任何的知见,不见一物,名为见道;不见一法,名为正法。所以,我们应当了悟佛的心性的时候,我们就不为所有的讲经说法的人所欺骗。尤其现在,穿着出家衣服,上台要讲什么法,你不知道,你不知道!附佛外道也多,有时候他的说法,有时候为名,或者是为了利,或者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,讲一讲的时候,让全世界的人恭敬他就好,不要恭敬释迦牟尼佛,释迦牟尼佛的正法也不重要,你只要听一听,听完最后,他就是超级明星了,super star 了!诸位!这个是很严重的出家人,出家人说法,要往上推到佛陀的究竟法,自己要知道,自己是平凡的人,你只要依法说,就算是好法师了!一定要这样子。我们要讲经说法的时候,一定要依法师、依有证量的祖师大德,这样讲跟着这样讲,千万不要加上自己的恶知见,因为你如果不是大悟见性的,这个下去,会害死众生的法身慧命的!真正的法师要敬佛,要教导一切的出家、在家,要敬佛、敬法、敬僧;尊敬的敬,也要尊敬在家居士。一个真正的上台弘法的法师,一定要教导一切众生赞叹佛、赞叹法、赞叹僧,也要赞叹护法居士,因为佛法只有这样子,才能够兴盛。
佛法的出家人,当然会有一些水平上的问题;有一次,我听了很难过,有居士来,到我的前面,他在某某地方,我们不讲,参。。。。。。师父!我可以讲内心的话吗?我说:可以,你讲!他说:我到某某的地方、某某的时间,看到某一些少数的出家人的行为举止,我这个头实在拜不下去,实在磕不下去!我说:我能理解。我说:我现在要打开你这个关节。他说:师父!我要不要讲哪个道场?我说:不需要!你的心境、心情,我可以理解;不过,我有几个重要的观念要传达给你:第一、任何一个团体,都有比较高超、优等的,也有一些是平平的,有的出家人是真为了生死,发大菩提心;但是,有的实在是可能种种因缘,或者是挫折,在不是真正了解出家的前提之下出家了,所以,他的行为举止,这个习气就控制不住了。这第一点,要原谅、要宽恕。第二点,只要没有成佛的,一切的法师和护法居士,都一定多多少少会有缺点。第三点,如果你实在磕头磕不下去,你有几个办法:一、远离;二、要不然你就观想,顶礼他身上那一件袈裟,那一件袈裟叫做福田衣,福田衣。最后一点,求你宽大、宽宏、了解,不看僧面看佛面,毕竟不是每一个出家人。…
《《信心铭》慧律法师主讲(2010年香港弘法大会)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