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大日经疏讲解 第36集▪P2

  ..续本文上一页不能照西半球,照南半球就不能照北半球,所以它有方位的分别。乃至于太阳也很偏心,怎么偏心?南极、北极,半年以上是照不到太阳的。我在美国留学时候有一个同学是芬兰来的,他说芬兰北边就在北极圈,半年以上,都是黑夜,那个大地区叫Lapland。我说,那你们怎么知道天亮了要起床呢?天永远不会亮,那半年永远不会亮,他说只能靠钟了。

  所以孔子在论语里面说,“宰予昼寝”,白天睡懒觉,可是在北极圈或者南极圈,永远都没有白天睡懒觉的事,因为永远都是黑夜,永远可以睡觉,所以你看多好,爱睡觉者的乐园。若照其外不能及内,如果世间的太阳照一个建筑物的外面就不能照到里面。明在一边不至一边,这个明,就光明、光源,光源、明源如果是在一边的话就不能照到另外一边。又唯在昼光不烛夜。还有呢?“唯在昼”,主词省略了,太阳啊,只是在白天有太阳。“光不烛夜”,太阳光是不能照晚上的。下面,如来智慧日光则不如是。但是如来的智慧日,智慧日就是慧日,它的光就不是这样子的。遍一切处作大照明矣。如来的智慧不管是哪里,它都可以照得到。无有内外、昼夜、方所之别。佛的大日,佛智大日没有内外,没有方所。里面也可以照,外面也可以照,外照身、语,内照心识。没有方所,你不管是哪一个地方的人,都可以照。也没有昼夜之别,没有时间的差别。复次日行阎浮提。“阎浮提”,梵文叫Jambu-dvipa。我们这一个地方叫阎浮提洲。那为什么称为阎浮提洲?佛经上说我们这一洲有阎浮提树,这个洲上有一种阎浮提树,因为这个树很多,它所生的果子,掉在河里面,河里面的石头都染成金色,阎浮提果会把石头染成金色,就变成阎浮提金。所以我们这一个洲以阎浮提树和阎浮提金而得名,称为阎浮提。这个“阎浮提”是翻译梵文的音。复次日行阎浮提。这个“阎浮提”是属于娑婆国土的一部分。一切卉木,卉就是花了,花卉。卉木丛林。随其性分而得增长。太阳照在阎浮提上,我们这个阎浮提洲,所有的一切草木、丛林,乃至于花卉啊,就随着它本身的性以及分,这个应该念fen(四声),分是什么意思呢?就是所应得,所应得的。它所应得的那一份就各得增长,这个份呢,就如男女有份,那个份一样。不是说男女有分(一声),而是男女有份,就是男女各自有它的一个范畴,叫做份。又说男女各随其份。世间众务因之得成。所以不仅是无情的草木花树因为太阳得到增长,因为有太阳光合作用,所以树木可以生长。乃至于世间的一切事情,世间人所做的事情,也都才能够成就。为什么?因为没太阳的话就不好做事了。如来日光遍照法界。如来的佛日,慧日啊。亦能平等开发无量众生种种善根。令众生的种种善根都能够增长,就好像世间的太阳,能令世间的植物、花卉等等都能够生长是一样的。乃至世间出世间殊胜事业,莫不由之而得成办。世间的殊胜事业,不仅是好的,而且是殊胜事业,都要由佛的智慧之日来照射才能够成办。如果没有佛日的照射,即使成就事业也不能殊胜,不管是世间的或是出世间的都不能殊胜。乃至于很缺乏佛的智慧的话,世间所成的事业可能就是坏的事业,恶业。又如重阴昏蔽日轮隐没。如果说天地很昏暗的时候太阳就暂时地隐没。

  亦非坏灭。太阳虽然说隐没,但太阳也不会坏掉。猛风吹云日光显照。而当猛风吹隐蔽太阳的、日光的云,把它吹散了以后,日光又显现出来而且照耀大地。亦非始生。当风把云吹掉了以后世间的太阳又在照着整个大地的时候,不是说这个太阳刚刚才生起的,因为那个太阳本来就有,只是被黑云挡住而已。所以它不是始生,才刚刚生出来而已。这个就是说日隐不灭。佛心之日亦复如是。佛心,智慧的日也是一样。虽为无明烦恼戏论重云之所覆障。而无所减。佛心之日,这是指一切众生的佛日。因为众生的心本来是佛心,有一个本觉,但是这个本觉被无明烦恼戏论重云,把它覆障住了。但是虽然自心佛日被烦恼重云覆障住了,自心佛日也没有所减,也没有减少,它还是那样子,只是看不到。究竟诸法实相三昧圆明无际。而无所增。反过来呢?所以虽然被烦恼所覆障,但自心佛日一点都没有减少,究竟诸法实相,但是如果开悟以后,已经达到究竟诸法的实相,三昧圆明无际。证到了三昧圆明没有边际的时候,而无所增。自心佛日也没有增加,所以不增不减。以如是等种种因缘。世间之日不可为喻。以这样种种的因缘,世间之日,世间的太阳,也不能跟佛日喻,就是相比。所以你看,这个就是大日经的好处。它是进入密教,真言密法的一个很重要的,为什么?你看看,这讲得都是所谓性宗,禅宗里面最高的道理,但是可怜的是一般学密宗的人都没有去深究这一部经的道理,所以知见就不能正。

  你要学真正的真言密教,你必须要懂得大日经,这一切最深的教理,显密就在这里汇合了,而且把它深化了。所以我就跟你说,我讲这一部经就是让你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真言密教,而不是一般所误解的,很神秘,神奇鬼怪这样子。不是这样子的,搞神搞鬼的,一切都是,还是这样子的理、性,讲佛理、讲佛性,而且是很理性。你在修密法的时候,你本身就具备了这一些智慧,对着一些智慧的道理就理解、信受。这样你才是真正在修密法,否则你不知道在修什么,只是搞得很热闹这样子,但不知在搞什么。以如是等种种因缘,世间之日不能够跟佛日相比。但取其少分相似故。这个“但”是“只是”。只是取其中这两种:佛日跟太阳,有少分,一点点相似的地方,让大家比较了解什么是佛日。因为你看到世间的太阳就知道了,那世间的太阳什么样?有光,有热,所以佛日本身就具备了什么,光代表什么?智慧。热代表什么?慈悲。慈悲所以发热,发热令一切众生皆得温暖,不会堕入寒冰地狱。因为慈悲,也才有生命力,所以热是生命力。光是智慧,看得清楚,看得明白,不会好像有的瞎子一样。你有热就有活动力,生命力,但是没有眼睛,那活动力就乱撞、乱跑,就掉到坑谷里面了。所以有活动力,有生命力,还要有眼睛,这才完全,才能够走到目的地,哪里?究竟菩提。否则你乱跑乱撞就掉下去了嘛。掉下去还不知道还以为自己在飞翔。对不对?以如是等种种因缘,世间之日不可为喻,但取其少分相似故,加以大名。加这个“大”这个字,所以称为“大日”。曰摩诃毗卢遮那,就是大日了。摩诃就是大,毗卢遮那,日,或者日光遍照。俱云,整个讲是日光遍照的意思。所以如来这个“大”字,这个“摩诃”是称为大,那怎么样叫大呢?第一个,无量无边叫做大;第二个呢?无时空分别。佛日所照射的地方是无量无边,无眼弗见(根据发音)。但是世间的太阳,却一定要白天才有太阳。佛日是永不坠落的,永远是遍照的,所以没有时间的分别。第三个,所照的众生没有偏爱去照。它没有说,我要照谁不照谁,我要照哪一个民族不要照哪一个民族,没有这样子。所以佛日没有选民,一切遍照。有选民的话,就有偏爱,有取着、有我、有我所,但是佛无我、我所,无有偏爱,无有取着。好,然后接着,成佛者具足梵音。应云成三菩提。成佛,如果是用梵音来说的话,完全的梵音来说,就是成三菩提。三菩提的“三”,是“正”的意思。就好像Samadhi是正定,三菩提是正觉,菩提是觉。所以讲成佛就一定是正觉、正知义、是正觉、正知的意思。而且觉知都是正的,不是邪的,不是歪的,不是恶的。因为觉知也有邪觉知,有恶觉知,众生邪觉知、恶觉知、妄觉知、染觉知,这样子。只有佛是正觉正知,三菩提就是正觉知。谓以如实智,知过去未来现在。佛以如实的智慧,而能够知道,过去未来现在的一切的因果、因缘。众生数非众生数。“众生数”那个“数”是什么呢?“数”就是“其中一员”的意思,也就是属于其中的一员,所以“众生数”就是属于众生的一员。“非众生数”就是“不是属于众生的一员”。

  众生就是有情啊。所以是有情还是无情,不管佛日,成佛的时候不管是属于众生呢,是有情或是无情,他都知道,都能觉知。有常、无常,不管是有常的法还是无常的法,一切诸法皆能了了觉知故名为觉。“了了”有两个意思:一个是清楚,一个是完全。“了了觉知”,了了觉,了了知。所以你看,这个密教经典由这个密宗的大师一解释,禅味很浓啊。是不是?这个超浓,所以你不懂得禅能够习密,是不太可能的。因为它那个是基础,所以习了禅以后才能修密。而佛即是觉者。所以佛就是成就这一个“觉”的人。故就省文,“省文”就是省略的句法。但云成佛也。但是就是简单地讲,“就省文”,就是“简单地讲”。只说,这个“但”就是“只是”。只是说成佛。而如果要把它说得比较清楚一点,完全一点,应该说,成三菩提这样子,但我们平时就讲成佛。而成佛应该就是要成三菩提,成佛是外在的,成三菩提是内在的,这样懂吗?我很快就六十六岁了,不过六六也不错,六六大顺。真是可怕,不敢想象,六十六岁,我以前就曾经讲说,古典小说或是武侠小说,里面讲说,有一位五十多岁的老者,我一看,老者,五十多岁,啊,我现在六十几岁了,有一首“Old Black Joe”(注:美国儿童歌曲)知道?老黑爵啊,“时光飞逝,快乐青春转眼过。”

  好,回向。

  愿消三障诸烦恼,

  愿得智慧真明了,

  普愿罪障悉消除,

  世世常行菩萨道。

  

《大日经疏讲解 第36集》全文阅读结束。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