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讲…如果以我个人来讲的话,加持着魔的众生,不知道几百次了,没有一次不感应的。如果这个在基督教来讲,这个是奇迹。
在我们佛法来讲: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。若见诸相非相,即见如来。这个也没有什么。物理学家讲的,只要你诚心的念佛持咒,它就是一种频率,在宇宙当中就散发这种频率,感应了佛菩萨,那也是你自己的能力,也是佛菩萨的加被,这没有什么。在佛教来看这是很正常的,这没有什么很不得了的。可是在外道里面讲,大肆渲染啊,以为这个神通是不得了了,或者说能够跟鬼神通灵,以为这个就不得了。没有什么,我们佛法要求的不只是心灵上的那一份不可思议的能力,而是告诉你,现在正确的人生观是什么,宇宙的真实相是什么。我们要去除一切的迷惑,你的内心里面,灵光就自然显现出来,就自然不被污染了。
像维摩诘居士,他结婚生了好几个儿子,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,有两尊佛,一尊是释迦牟尼佛示现出家人,一尊是维摩诘居士。他还是结婚,他跑到妓女户去度众生。你有办法没有?所以佛告诉我们境界没有好坏。境无好坏,唯心所造。境界好、坏,不是境界什么好坏的,没有的。为什么?你心里面忍不过,这个境界就坏了;你心里面忍得过,这个境界就是好的。再大的境界现前的时候,在圣者来讲,他连动到念头都没有,境界对他哪里有什么好跟坏的东西?因为我们没有办法control,没有办法控制它,所以我们被牵着走,然后我们产生烦恼,就说这个境界是不好的。在圣者的心态没有所谓的善、恶、好、坏。
你说:“圣人没有所谓的善恶,那就胡作非为了。”错了。圣人行善不认为那是善,认为理所当然的,圣人绝不造恶。所以说没有善恶的观念,就是不会执着他行善的东西。所以说我们一定要了解。灵修,佛教不讲灵修的,外道才讲灵修。佛教讲本性,我们的本性,菩提自性,讲灵修是外道的,大部分都是一贯道所讲的,灵修到后来回理天。那么灵修是方便讲,是外道讲的,我今天讲灵修是一种方便,佛教不讲灵修的,那么讲灵修,大家就比较容易了解,就讲灵修了。就讲灵修好了,那么佛教也不讲灵魂,它讲第八意识,我们为了方便起见,就讲灵魂,就讲灵修,让大家更方便的去了解。那么灵修这种东西,大家以为是很困难的,其实这并不是很困难,只要你的心能够定得下来,能够如如不动,你就自然发出无量的神通。
很多人,他不明了这个道理,他就一直想要追求这个神通的东西。我去拜什么师,拜什么师来学咒语,然后显现出我们这个神通。当然这样也可以得到一点点讯息,但是这样子不究竟。释迦牟尼佛告诉你,要得到最大的神通很简单,什么事情就放下,最简单的。什么事情都不要执着,放下,在你的本份岗位上做好。你演什么角色,你今天是学生,你就演好你的学生;你现在是一个家庭主妇,你就做好你的岗位。把一切不应该烦恼的,不应该执着的,全部都放下,神通就自然出来了,不要修就自然出来了。
如果说我今天发一个心,我要求得神通,产生一种神秘的力量,就是这一念还是执着。想要炫耀别人,这一念还是执着,你还是得不到解脱的境界。所以“执”为禅之大病。譬如说我们要灵修,我们一般人都是心外求法,所以这个叫外道。他以为说这个灵修,去拜什么师父,然后教你几个咒语,或是教你一些打坐,就以为可以得到一点神通力量,然后用来治病、炫耀,这个当然也可以达到。但是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,这个不究竟。我们要灵修以前,第一个,心一定要绝对的清净。心要绝对的清净是怎么做?
第一个,要不能有恨。恨是世界上最大的症结所在,不能有恨。你有恨的话,或者是有嫉妒心的存在,那没有办法修行。因为你本身已经跟自己过意不去了,我们刚刚所讲的仁者无敌,不是说我去外面竖立敌人,而是你已经跟自己过意不去了。我不原谅你,就是不原谅自己,不原谅自己。佛教讲的慈悲、忍辱,对什么众生慈悲?对自己慈悲。对一切众生慈悲,就是对自己慈悲。原谅众生就是原谅自己,这才会快乐的。你不原谅他,就是痛苦自己,一定的道理。所以我们佛教讲要升华自己,你要达到神通,要灵修,第一个最重要的工作,就是要反观自性,随时要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,不要去仇视,不要报复,不要拘泥于区区儿女的私情,不要拘束在我们这个世间的一切的欲望里面。那就要观察这个无常。
世间是无常的,不是究竟的。虽然说我们没有办法一下子放下来,可是我们总有一天慢慢的放下,哦,世间是无常的。那么观了以后,我们对一些世间的得失、世间的贪念、世间的执着,就会慢慢的放下。我们没有办法一下子放下,还是会慢慢、慢慢的进步。我们了解世间是空性的,世间是无常的,它是因缘和合的,只是暂时的短暂的而已,暂时、短暂的而已。我们内心里面充满着理性,就会冷静的去透视,每一个时空所产生的动点上的东西是什么,我们就会慢慢的去觉悟这个世间的无常、苦空、无我。痛苦的世间,不实在的世间,迷茫的世间。
如果说今天我念了台湾大学,那么我感觉很安慰,台大四年总是要过去,就算给你念医学院七年,牙科六年,时间总是要过去的。总是要过去,再来是什么?你台大念完做什么?也许出来就结婚,或者攻读硕士、博士。再来呢?做厂长。再来,女孩子就做家庭主妇了,还是煮饭。再来呢?生儿育女。再来呢?就把孩子养大,事业做得愈来愈大了。再来呢?老了,就牵一条狗到公园走一走了。再来呢?再来就准备棺材了。再来,不晓得要做什么了。人生就这样子吗?
如果说,生命是连锁性的,怎么办呢?我们的生命如果是连锁性的怎么办呢?生命如果不是断灭的,生命并不是说,我现在死了的时候,什么都了了,什么一了百了,那这样好做。对不对?大家都像李师科,怕什么?去抢啊。为什么?大不了一死,对不对?可是我们晚上在睡觉的时候,还是会作梦,人在休息的时候,这个意识不会休息的,人死了以后,他意识的惯性作用还继续作用。它是一种能量,它不是你死了以后,什么都解决了。没有,如果是这样子的话,什么事情都做,没有关系。我劝你这样子,没有关系,可是佛教讲因果,对不对?就是这样子。
前几天台中来了一个信徒,她来告诉我,见到师父就哭,哭得很凄凉。她说:“我先生被人家杀死了。”我说:“怎么会这样子呢?”她说:“晚上敲门的时候,只有问说:你们这里三楼有没有住人?”他说:“没有。”敲得很大声,她先生也不跟人家为敌,门一开也没有讲第二句话,马上冲进去武士刀,当场就一直杀,杀死了,连讲第二句话统统都没有。就一直拚命的哭,然后就说:“我先生很好,为什么遭此下场?”或怎么样子,我说:“这个就没办法解答了。基督教讲的是,上帝赐给你这样死的,上帝赐给你血溅五步,你还要感谢上帝的创造。佛教讲的它讲三世的,在这个世间有很多的道理,你没有办法解释的。”怎么会发生这种事情呢?对不对?坐飞机,走了,连尸体都没有,要盖往生被也没有机会,要撒金光明沙,连尸体都没有,要撒什么统统没有机会。对不对?所以如果说临命终单靠金光明沙、往生被,这很危险的,万一找不到尸体,怎么办呢?所以我这一次不敢坐飞机,就是这样子,怕被爆炸了,我上飞机都是念《大悲咒》的。为什么要念《大悲咒》呢?因为还没有来台大上课。
我们言归正传,心如果清净的时候,我们就有定力,我们的灵性就会自然放出光明,就有不可思议的力量。不假外求,观心就是。如果你要产生不可思议的力量,只要观照你的内心里面,让他起心动念当中合乎中道,去掉贪、瞋、痴,符合大慈大悲的心,二十四个小时里面,就是这样观照,这样子的话,将来所产生出来的神通,那不可思议的。神通不是求的,只要放下。譬如说我们如果用一盆水,这个水如果不动的时候,它就自然照出我们的本来面目。如果说这一盆水一动的时候,就照不出本来的面目。为什么?因为我们心如果动的话,动到这个念头,所有的贪念、瞋念、愚痴的念头,就产生了,做什么事情就没有办法理性化,就没有办法客观,就产生一种偏颇的标准性,就产生一种对别人的攻击性。占有、攻击,为什么?因为我们内在里面的标准不一样。他只要动到这个念头。
禅宗里面讲的“动念即乖”。乖就是违背的意思,只要你动到一个念头去分别,或者去执着这个东西,就不对了。所以禅宗里面告诉我们:虽分别而不做分别想,是名本性。就是虽然我们分别,但是我们不在分别里面产生一种痛苦压力,可以用理性去支配我们所有的感情,在任何的身口意的行为之下,不产生内在里面的压抑,也不产生境界的执着,那一念就是清净的自我。那么没有那一念的执着,我们就不会产生惯性的意识,我们就不会产生世间的执着的惯性意识,那么来世的生死就断了。“所作已办”,所要修行的事情全部都办完了,就没有再落入这个因果。所有的因果,都是因为我们的起心动念。起心动念,然后长时间的一直累积,一直累积这个种子。这个种子就放在我们的意识里面,然后将来碰到又产生种子。
我这样讲诸位不了解,我举个例子给你听:如果现在你恨一个人,很恨他,譬如说你恨你的男朋友,因为牵了你三、四年的手,竟然把我甩掉,是吧?你很恨他。那么他如果离开,离开以后好几年已经忘了。你去美国留学,回来又看到他,本来已经忘了又看到他,那一把火又升起来了。为什么?因为这个种子是深藏在你里面的,没有抹杀掉的。你那一份执着跟恨,就是你生命的根源,来世再继续执着下去。就这样子。所以我们要了解,一切的事情都孕育在我们无形的心态里面。等到有机会就起这个种子的现行出来,生生世世这样一直六道轮回。
那么要谈佛教的心理学,可以从好几种角度来谈,譬如说唯识、中观。…
《佛教心理学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