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佛教心理学▪P3

  ..续本文上一页唯识的究竟的八识、七识、六识,它讨论中观的无自性,禅宗的顿悟,天台的中观、空观、假观。今天我们是来台大上课,算是民国六十八年那时候台大来请过一次,今天民国七十七年,已经有十年之久了。这么久没有来过台湾大学,所以今天算是第一次,这么长的时间,以前不算的话,这一次算是第一次。今天来的时候有的是初学,如果说谈了一些唯识、中观、禅宗、天台,那么多的名相的时候,时间也有限,而且也收不到什么,什么利益的,得不到什么利益的。因此我们今天,只能从重心点去讨论它。

  一般的心理学,是从长期的临床试验、调查报告,做统计归纳的一种结果。因为这些人,还没有破除我执跟法执。“我执”是对人生观的不能透彻,对这个本身不能透彻。“法执”,我执、法执,法执是对宇宙的不认知,环境的不认知,没有办法去了解,去确定它、肯定它、透视它,这个叫法执。所以就会执着这个境界,以为是真实的。那么这些心理学家,并没有破除我执,也没有破除法执,他不是像释迦牟尼佛,或者是这些佛菩萨是证悟的,去掉这些主观的意识,纯粹是讲出这个怎么样?——清净的自性所讲出来的话——不能算是真理。不是真理,那是会改变的。

  譬如心理学家说:这些孩子的自卑感,大部分是来自于父母亲婚姻的破裂。是不是绝对的呢?父母亲的婚姻破裂是不是一定造成孩子的自卑感?不一定。所以说心理学家所做的调查,只能做为演绎、归纳,一个概括性的原则性,那只是在几千个人做样本的调查,所产生的一种累计的曲线,the curve,大致上是这样子。释迦牟尼佛所讲的法,就不是这样子了。

  释迦牟尼佛他并不是经过问卷调查的,不是的。他告诉你生命是无常的。你相不相信?这个不必相信跟不相信。这个不相信,你还是无常,还是要死。说:“我相信无常的。”还是要死。为什么?释迦牟尼佛把真实相告诉我们,不管你信跟不信,这个真理就是存在的。不管你用感性,不管你用理性,他不容许你辩驳,世间就是怎么样?无常的,到最后都是归空的,人生宇宙统统是这样子的。暂时的学问,只能赚得一些钱来养活我们自己,这个不究竟的。众生一定要觉悟,我们慢慢的去体会。

  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,世间是痛苦的。那我们慢慢也去体会。一下子,隔壁的发生车祸;一下子,母亲发生事情;一下子,公公去世了;一下子,女儿发生什么肝癌。这个事情实在是太多了,每天都有发生的事情。如果说你们不是医生,要是说是医生的话那就…当医生的话就应该觉悟了,释迦牟尼佛,学医的人要入佛道是最快的。学医的人。所以医生要入佛道是最快的,为什么?医生每天都在那边解剖,看病人看得实在是太多了。如果说医生不觉悟的时候,还在迷茫,那真是麻醉自己了。释迦牟尼佛就告诉你,随时二十四个小时,你统统要准备死亡的来临。你不要以为,今天诸位在台大这里集合,我告诉你,明年如果台大再请我来的时候,不晓得死几个了。真的,也许是我。真的,就是这样子嘛!你也不知道要活多久的。对不对?不知道的。

  这个什么?叶启田是吧?爱拚才会赢。不过,他唱这一首歌真要命。那个抢银行的说:“要抢才会有钱。”如果签大家乐的说:“要签才会赢。”反正世间人总是改来改去的。因此我们要了解,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听闻这个真理呢?以前我也不懂,也是活得很迷,计较这些繁琐的事情。后来我发现这个佛法,真不得了,是一门究竟的学问。所以我们今天要研究这个佛教的心理学,我们要正确的去透视人类的种种错误的心态,从迷惑一直达到觉悟,从痛苦去解脱出来。

  这个究竟的解脱,是指怎么样?是指现在当下,你能够过得很自在。你能够体悟到这个禅。这个禅不是中国字的,禅是印度语,应该讲是两个字的,是“禅那”。我们出家人在大殿里面,拿引磬的,很多出家人都念错,他是念维那(na)师。这个不对的,维那师(维纳斯之谐音),又不是雕塑像的,什么维那师,要念“维那(nuo)”。一定要念维那(nuo),怎么念维那(na)呢?这个不懂发音,念得全台湾省都这样。你今天当维那,今天、后天当木鱼,这不是这样子。要念维那(nuo),维那。我们念一剎那、一剎那,是不是?所以我们要体悟到禅那,禅那的境界。那么我们中国人好简,就只有写一个字「禅」,比较简单。

  这个禅大家已经惯用了,事实大家对禅根本不了解。所能了解的,也是意识上的体会而已,根本不是发自自性上的,产生的这个光明的智慧出来,只是说禅是个什么东西?它是一个名词,禅代表定、代表慧,代表解脱,代表怎么样子最高的境界,就是只能这样,慢慢的去体会而已。所以我们研究心灵、研究禅,或者是研究我们所要了解的人生宇宙的真正道理,是要体悟到现在要过得自在,未来能够超越六道轮回,是我们研究佛教心理学最终的目的。不管你是修行人或者是非修行人,都可以得到利益。今天你是出家修行,或者在家修行,你还是要听闻佛法,今天就算你不是修行人,我只想我今天刚大一进来,fresh men,新鲜人,然后我对什么都不了解,你来听听佛法也可以,也可以得到解脱。

  有的大一的进来说:“师父,听你讲经,要不要吃素?”我说:“不必。”他说:“可以吃肉吗?”我说:“吃啊。”他说:“那我要来听,没有关系。”你要跟他讲听经,马上要吃素,他umbrella,雨伞,“我不来了。”他不敢来听。“师父,皈依以后可以不可以赌博?”可以,去赌博没有关系。这个方便善巧,等到他慢慢学佛了,他才不会认为赌博有什么快乐。赌博哪有什么快乐?四个人赌五个人要拿钱,怎么会赢呢?赌大家乐的人,是最笨的,四个人赌博,你都赌不赢了,你想想看这个特奖,特仔是一千支里面才中一支,换句话说,从000开始到001、002,这一千支,你想想看一个人要跟九百九十九个人赌博,你怎么赌会赢呢?四个人,你都赌博赌输他了,一个人要跟九百九十九个人赌博怎么会赢呢?所以签大家乐的人,统统没有什么头脑的,你说不对吗?对不对?四个人轮流赌博,你都赌不赢了,一个人跟九百九十九个人赌博怎么会赢呢?就是这样子。你算算概率也知道,这个中奖率有多少的,你去问问看赌大家乐的,赢的到底有几个?赌到后来不是倾家荡产吗?都是组头拿去,然后组头被抓去关,这样子。因此我觉得众生很没有智慧,他很少说,我今天坐着冷静去想想看,这个世间所产生的什么事情。

  我们要静虑一得,我们要用禅定,我们要用理性,去观照这个世间。那么换句话说,学佛就是说透视了解心理,清净我们的心灵,真正解脱现在,超越将来的时空。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一门学问!对不对?要不然,我们也不会走上修行这条路线。怎么打那个两下的呢?鼓掌的话...要嘛就用力,不要鼓那个...看人家没有鼓掌,哎哟,怎么...又收起来了?连这个鼓掌都不肯布施,那当什么佛呢?所以演讲不是来谈玄说妙的,也不是来卖弄自己的学问有多好,而是如何告诉我们同学们,今天怎么样才能得到最大的利益,这是最重要的。

  那么现在我们要晓得,我们要从各种角度,来研究这个佛法是什么?佛陀告诉我们,大家都在追求快乐,但是没有一个人真正了解快乐。大家统统在追求快乐,所以佛告诉我们,我们都是苦中作乐。如果你是热恋中的男女,我讲一些给你听,你就知道了。今天要是男孩子追你,追得很紧,对不对?你要小心,男孩子没有一个是好蛋的,不过这里面是好的,这里面来听演讲都是非常好的。等到他得到你的时候,好,结婚,结婚以后你就知道,生育、养育、教育,这个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。我不是叫诸位不要结婚,就是你要有心理准备,谢雷所唱的那一首歌「负心的人」,你要记住,随时都会发现在我们的心中的,随时都会发生在我们的身上的。所以你不必气馁,本来就是这样子的。是吧?如果这个男孩子爱你的时候,什么事情他都敢发誓;如果这个男孩子不爱你的时候,马上就抛弃了。对不对?那么恋爱以后就结婚,结婚以后还有孩子的教育呢?这一段路走起来...

  佛告诉我们,众生只想要去追求快乐,快乐是剎那之间变灭的,生灭的东西,得到的东西很快就没有。他永远没有办法破除得失的观念,就在世间的错觉当中,一直强烈的执着,追求。佛在《四十二章经》讲的那是非常棒的,释迦牟尼佛讲的,那一句话的比喻实在非常棒。他说:一个追求名利的人,就像一枝香在燃烧,每一个人都闻到这个香味,但是这一枝香渐渐的烧尽了。这个比喻是什么呢?就是说,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名跟利,今天我当什么院长,今天我当什么立法委员,当国大代表,当什么...名声远播四方,可是我们的生命呢?一天一天的减少,一天一天的接近死亡的阶段。

  今天是我老人家的生日,三十七大寿。真的,很凑巧,今天来台大上课,怎么那么凑巧呢?来到贵娑婆世界,虚度三十五年,虚度三十五年,体会满多的。怎么那么凑巧,今天刚好生日。那么人家讲:“师父,你又多一岁了。”我说:“不对,少一岁了。生命又减少一岁了。”对不对?就这样子。人家做生日的时候,是不是,唱生日歌,切蛋糕的时候,实在笑不出来,应该痛哭流涕。生命又少一年了,今年又虚度过去了,对不对?就这样子了。我们唱生日歌的时候,“祝你生日快乐!”哪有什么快乐可言的?我都不知道生日有什么快乐的。对不对?只吃一些猪…不能讲猪脚,吃那个面线这样子,这也没有什么。所以,在一个大修行人的心态里面,在这个世间里面就没有一件事情,什么叫做快乐的,就是保持内在里面那份清净,大智慧的透视每一件事情,不要被迷惑,这是世界上最快乐的。

  什么是最快乐的?向你内心里面去求得真正的宁静,不要让它起伏,那一念…

《佛教心理学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✿ 继续阅读 ▪ 谈初发心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