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佛教心理学▪P7

  ..续本文上一页。没有一个开始。”他说:“没有一个开始的前面是什么?”我说:“傻瓜,没有开始,还要讲一个从哪里开始。那圣经讲的七千年前上帝创造天地万物,七万年以前是什么?不要七万年,七亿年以前是什么?七亿年以前,七百亿年以前是什么?时间根本就是一种假相,是一种醒过来的意识,创造出来的东西,哪有什么时间?时间是因为阳光,然后地球旋转,有明暗的观念,才划分二十四个小时。”他慢慢能够接受这个。

  佛法讲的无始无明。我说:“圣经讲的上帝在七千年前创造天地万物,那北京人已经五十万年了,北京人从哪里来的?”他说:“对、对,我怎么没有想过这个?”我说:“对啊!”他说:“佛教的道理实在是很好。不过,我还是要信仰我的上帝。”你就拿他没有办法。他知道你讲得很好,也辩不过佛教,可是他还是要信仰他的上帝。一本初衷(初中),高中或者是大学,像这种人就是争也没有用,他信仰他的,对不对?我就说愿上帝保佑你。因为基督教可以给你快乐,你就信仰基督教,对不对?

  你看我们佛教的胸量有多大,我不会一直拚命要把他度过来。有的众生,听了师父的录音带以后,一直想要度那个,一直想要度,度不过来,就是很气愤,你不要被度走已经很不错了,还要度人家?经典都不看,又没有智慧,又没有辩才,对不对?以后不要度了。人家不要跟他辩论,我叫我师父跟你辩,拿录音带给他听就好了。对不对?外省人讲的,辩论没啥意思,没什么意思。所以斗争心强、逞强,优越感、自尊心这个都会构成我们一种主观的意识。

  人的background不一样,背景不一样,一个人的背景不一样,他所教育的,社会教育不一样,家庭教育不一样,学校教育不一样,所产生的智慧,所判断的能力有产生各种阶层面。就像蚂蚁它只有知道二度空间,对不对?蝴蝶只知道一点点的世界,或者是厕所里面的臭虫,那么人懂得这个世间就比较多了。如果说佛菩萨呢?他懂得无量无边的层次面,多元性的空间,他知道这个世间,不是只有三度空间,不是只有四度空间,还有无量无边的层次空间。为什么?譬如说鬼,鬼大家都看不到,他是另外一个层次面的空间,他有这个色身,鬼有色身,鬼是微细的四大色身,可是我们却看不到,摄影机有时候摄得到。为什么?高频率跟我们不一样,它所产生的光粒子也不一样,频率不一样。我们看不到,他看得到我们。

  所以说我认为逞强,斗争心、优越感、自尊心,实在是尽可能不要,因为这些会产生强烈的我执。强烈的我执,他会设置一种主观意识的标准性,所有跟他不合的,他就认为对方不对。众生就是这样。所以我们为什么整天跟人家争吵呢?骂人家主观。可是你骂人家主观,你自己不见得很客观。什么叫做主观呢?无量的客观构成这个主观。什么叫做主观?因为我们以前,接受了无量的客观条件,我们肯定这样讲的主观,主观你也可以把它解释做自信,我对这个事情很有自信,主观里面所产生一种痛苦的争夺现象。所以因此我们不要跟人家辩论,你的看法不一定比别人高超,能度的就度,能感化的就感化,包括师父今天我这样做,,在普度一切众生,能度的我就度,不能度的就放下。你与其要度一个顽强不冥的人,度一个不如去度一千个、一万个,用那个精神去度更多的众生。

  有的女众很不懂得这个,她来找师父,“师父,师父,我先生都不信佛,师父,拜托你到我家,度我先生好吗?”头壳坏掉。你先生不信的时候,我去你家跟你先生辩论吗?度了老半天,大家闹得不愉快,然后怎么样?我回来吃自己。哪有这个道理的?你先生不信佛,那是他的因缘,不是我不慈悲,不是这样子的。每一个人都讲,她老公不信佛,叫我去她家度众生,我今生今世能度几个?我办讲座,他要来听就来听,不来听就随缘。就是这样子嘛!你要跑到她家去,讲了老半天,他还不一定信仰。对不对?“师父,你现在不是在盖讲堂,如果你度得了我的先生,他会拿一大笔出来。”我说:“你弄错了。”对不对?饿死不化缘,冻死不求缘,你放心,我们出家人也是很有骨气的。不是说我去你家的时候,拿一包一、两千块这样供养,就收买我,跟你先生辩论,你拿我当什么?当机关枪,打第一线的?哪有这个道理的。

  我们要了解,改变不了别人,一定要改变自己。要先改变自己。所以我现在过的日子,就是很宁静,师父现在过的日子非常宁静。所以有的人要出国,说:“师父,你缺少什么?”我说:“我不缺少什么。”“你需要什么?”我说:“我不需要什么。”钱,我是没有讲而已,盖讲堂要钱,但是我不能讲,对不对?你知道就好,要盖道场,你自己拿来。是啊,就这样子,我能讲什么呢?你缺少什么?我从来不缺少什么的。

  “师父,你出家有没有后悔?”我说:“当然后悔。”“出家后悔为什么还要出家呢?”我说:“后悔太慢出家了。”出家修行太好了,心态很宁静,早上起来,要不然去看医生,要不然就到道场去走一走,下午没什么事就去运动,晚上呢?持持咒,就这样子。我也不去有钱的人家里去攀缘,也不会去向人家要饭,我也从来不去打扰别人。所以一个出家人,跟在家人就保持一个距离,所以我觉得中国人很了不起,那八个字真的是第一流的禅宗的思想,公交车后面,挂哪八个字——保持距离,以策安全。这个就是禅!这一个就是最了不起的禅,你要跟众生保持一个距离,你愈不想见他,他愈想见你。

  有一个信徒来,他很高兴,他说:“慧律法师,我听了你好多的录音带,是不是?好久就想来看看你,是不是?今天我很荣幸来看到师父。”我说:“傻瓜,你看我,我也是看你,你只有看我,我不看你怎么可能呢?看是看来看去的,怎么只有你来看我,我也是看你,不是一样吗?”说:“对。”他说:“我今天是专门来瞻仰你的。”讲了老半天,我说:“瞻仰什么?瞻仰遗容?你来瞻仰遗容是吗?”他说:“不是。师父,你在录音带里面讲说,你长得很丑,其实没有,你长得好帅。”我说:“谢谢…”我最喜欢人家讲这一句话了,真的太棒了,因为个子小,没有什么优点,就喜欢人家赞叹而已,从小就得了这个大头症,没办法,这个是cancer,癌症,是吧?

  再来,我们有主观跟客观的看法不一样,所以我们人记住,不要忌妒人家的优点,千万要记住。不忌人之长,我们一个人忌妒别人的长处的时候,是很没有理性的。今天我们才干已经输人家一大截了,我们今天再怀恨在身,去忌妒别人的优点,本来输一,现在输二,double,两倍,才干已经不如人家了,对不对?我们再毁谤别人,人都这样子,听人家赞叹别人的时候,心里很不是滋味,你赞叹他,怎么没有赞叹我呢?所以自找痛苦。因此我们要了解,我们要从感性、理性的严重冲突当中,苦恼无边当中去解脱起来。什么是佛?我们今天是研究心理学,心灵学社,那么佛的心灵是怎么样?他是感情跟理性达到最高的平衡点,加上一个智性。感性、理性、智性,达到最高超的境界,这个就是佛。

  但是就众生来讲的话,执着实在是太深了。高雄前一阵子,打开报纸你不敢看的,有一个什么中钢的太太,她先生是工程师,她怀疑,她只有怀疑她老公有外遇,就把她的两个儿子丢下来,从十一楼就丢下去了,她后来就跳楼自杀。报纸不晓得你们有没有看到,怎么这么愚痴,你要死你自己,跳就好,你怎么把孩子抱了跳下去呢?这个就是没有理性。现在的老公外面没有外遇的,几乎等于zero,实在是太少了,对不对?有一个人,她先生每天都正常上班,结果后来发现,他外面跟人家生孩子,他太太也不知道,他太太还很赞叹,我老公是最遵守时间回来的。傻瓜蛋,真的。傻瓜,男人都会这样子的,你们不包括在内。

  这个众生很可怕的,感情跟理性一剎那之间,转不过去造成不幸,三个人,一个她的儿子重伤,手、脚全部都折断了,她跳下去当场死亡,死亡没关系,还两辆轿车被压扁了。从十一楼丢下去,轿车都压扁了。修行人也是谈感情跟理性,修行人的感情,佛是最会谈恋爱的人,佛是世界上最有感情的人,可是他的感情是建立在理性之上的,理性之上的,怎么样慈悲。所以感情的升华就是慈悲,慈悲的升华就是大慈大悲。

  因此我必须要告诉诸位,年轻人最难看破的就是感情,今天你以为结婚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,你可以试试看,当你结婚以后,如果要走到极端,那你就必须要离婚。我告诉诸位,人都是自私的,夫妻之间吵架,大家都是为了自己,现在的甜言蜜语都是暂时性的。所以没有结过婚的人,是很想跳进来,结过婚的人是很想跳出去,师父刚好站在墙壁上。没结婚的是很想跳进来,手牵手,对不对?在台大校园走一走,他还不知道好戏在后头,三年后就知道,有的人根本不要三年,一年就知道了。史艳文跟藏镜人,天天,时时刻刻争吵不休,到后来就论及离婚了,可是孩子已经生了。

  我们要准备结婚,或者是恋爱中,准备走向结婚的路线的时候,当你在恋爱或者要准备结婚,心理一定要有所准备,我是不是能够宽恕对方的缺点,要是不能,我劝你长痛不如短痛,赶快溜之大吉。没有骗你的,真的是这样子。所以不要想去改变对方,如果今天你实在不能宽恕对方,那你爱他什么?“师父,我不知道。”我已经不能宽恕对方,那就赶快停,如果你剎不住脚的话,你就继续,continue,继续到每一个创伤都是一种成熟的时候,你的内心里面就感触,在三年前师父已经讲过了。这样也好,莎士比亚告诉我们,一个人谈恋爱失败,纵然经过千辛万苦痛苦的磨练出来,也比一个没有谈恋爱的人,来得有意义、有价值。为什么?他才知道爱的真谛。所以尽量去失败,去失恋没有关系,没有谈过恋爱的人,他根本不懂得世间真正的感情是什么,他也散发不出慈悲的心态是什么?没有结过婚的人,没有经过冲击性,讲话就会狂妄,是不是?这是我太太,太太是我娶的,太过分就揍她。她如果离开,才来痛哭流涕,还揍什么?所以感情这种东西,很难用理性去解释的,非常难。

  佛是感性、理性、智性的登峰造极,佛悟了缘起性空,所以他是随缘。心理有所准备,就是一切法无常。那么研究禅学,能够帮助我们灵性的开发。所谓禅,不是打坐,这个很多人都误会,很多人都认为禅是一种坐,这是严重的错误。禅是一种悟,是觉悟。所以从内在里面去体验,那一种大智慧的存在,大智慧的存在,而并不是说,单单在那边打坐;单单在那边打坐,不能成佛的。对不对?死的时候,你怎么坐?死的时候你要躺下去,没有力量的时候,你怎么坐?坐下去东倒西歪的,对不对?所以真正的禅不在坐,禅是每一分每一秒,保持你内在里面最宁静、最安详,远离是非、远离善恶,远离主客二观,远离能所的对立,远离一切世间的时空,能够透视一切烦恼,当下就是证得菩提。譬如污泥里面的莲花。

  佛经里面讲,不怕境起。不怕境界,只怕念止。只怕你这颗心,提不起念头。有的人讲:不怕念起,只怕觉迟——有两种讲法。不怕境起,就怕你心觉悟太迟了。所以禅是离相对的观念,所谓动念即乖,动到这个念头就不对了。所以修行人要战胜自己,控制自己,不要一天到晚讲别人。广钦老和尚一直劝告我们,讲自己就好,不要讲别人,你自己不见得做得多好。

  回向:

  愿以此功德,庄严佛净土

  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

  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

  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

  

《佛教心理学》全文阅读结束。

✿ 继续阅读 ▪ 谈初发心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