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佛教心理学▪P6

  ..续本文上一页么几万个人一下子下去,就刚好死了你,对不对?人家飞机坐了几百趟也不会死。所以说这个命,有命有因果,认命。

  第三点叫观心无常。观照我们这个心,它是剎那、剎那生灭、剎那生灭的。我们今天是受时间跟空间的支配,那么为什么会有时间跟空间的支配呢?是因为我们自己把它创造出来的。这话怎么讲呢?要让一个人开悟的时候,他自然从自性流露出来。把时空化归于一种执着,因为时空是建立在立体,那么那个立体的本身是因为有我执的观念,所以产生X轴、Y轴跟Z轴,加上时间是四度空间,要是没有那个zero,零点,那么X轴、Y轴跟Z轴就产生不了三度空间的东西。那么这个zero,是怎么样产生的呢?是因为我们给它假设,in case,if case。这是zero,点一点这是zero,有什么理由?没有理由,就是假设。如果连原点都没有的话,你怎样产生三度空间呢?点是什么?原点就以自我为中心,就产生你我他的观念,就产生平面产生空间,产生一切的众生的念头,如果开悟的人,用不着我说明,他自然会了解。如果不开悟的人,那我只好用比喻的。

  譬如说我们在睡觉,当我们在睡觉的时候,你知不知道你睡到几点?你会睡到一半起来看表吗?说我昨天睡着的时候,刚好是一点四十分五十五秒,那就是还在看表,还没有睡觉,当你睡觉的时候,你根本没有时间的观念,你也不知道你是睡在榻榻米,还是弹簧床、还是地上。如果你有这个念头,那还没有睡着,整个晚上彻夜难眠,翻来覆去的。只要我们一醒过来,一看我是睡在这个房间,现在几点了,房间就是一个空间,那么时间就是一个抽象的观念,所以时空是由心所创造出来的。时间跟空间,是由我们内心里面自己去创造出来的,然后自己去执着,佛就没有所谓的空间的观念,量周沙界,心包太虚。

  譬如说我们今天这个海洋馆,是容纳差不多三百多个人,今天我们演讲了三、四百个人,三百多个,这空间就容纳这么大,那么台湾大学就容纳更多的。可是有一个范畴,因为它有一个范畴,所以它的数量就有限度,如果没有一个范畴,与空相应,心如虚空,你说这个界限有多少?虚空有没有界限,虚空没有界限。虚空没有界限的时候,我们的胸量如虚空,无所不包容,那你痛苦什么?所以我们讲空间,事实上是讲我们的心。我们的心建立了时间跟空间,而空间是我们的胸量问题。

  观世音菩萨称为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,是为什么?因为他把一切的众生当做是自己的儿子,他没有所谓的亲疏的观念。亲就是亲戚,亲情比较慈悲,不是亲情就比较怎么样?疏远,比较不慈悲。观世音菩萨不是这样,所以他是一个解脱的人,在他内在里面没有产生一种点、线、面的观念,也没有所谓的仇视的观念,也没有所谓的善恶的观念,也没有所谓的好坏,统统平等。自然内在里面,高达到这种超越时空、去掉分别的人,他一定没有束缚的,什么事情都束缚不了他。

  因此我们要了解,观心无常,剎那、剎那之间变化。我告诉诸位,今天如果你在谈恋爱,假设说你今天非常、非常地喜欢他,但,也许有一天他是你非常痛恨的人,因为我们的心都是在变化的。所以我们的心要平稳,那个学佛的人最高的境界,最高的境界就是没有境界,空!一切法不能动到他的念头,他不可能会痛苦,因为他的感性里面跟理性是一直线的。我们众生不是的,我们众生是感情高理性就低,理性高感情就低,就整天在那边起伏,波浪是大得不得了,欲望是那么的重,一天到晚都在追求,然后创造这些痛苦的业因,来世又继续投胎,就是这样让这股力量一直推动,万劫不能解脱。没有办法把它会归到感性跟理性的一种balance,一种平衡点,他没有办法。所以他没有办法去掉这个执着,没有办法去掉这个得失的观念。

  再来就观法无我。这个法是一切事理的总称,这个杯子也是法,法的一种;这张桌子也是一个法;这个麦克风也是一法。为什么观法无我?这一句话很多人都误会了,以为说观照我们这个身体是没有我的。对,但是这只是局部的,因为身体也是一个法。就是观照一切的,譬如说这张桌子,这张桌子我们看有一个个体,可是这个个体,是我们用板子把它钉起来,组合起来的,把这板子一拆开来又没有了,叫做法,缘合即成。因缘和合,就有这张桌子,缘散就分开了。所以这个观法无我,是每一个事相你都透视它,那你就绝对的理性。换句话说,学佛就是学怎么样?学人家没有办法骗得过我们。学佛就是学什么?学宁静的那份念头,学习人家没有办法骗我们,这世间也骗不过我们。为什么?因为我们太了解了。

  如果当我们了解观法无我,麦克风不是真的,桌子不是真的。所以佛在《金刚经》里面讲的,佛说:世界即非世界,是名世界。佛说:桌子即非桌子,是名桌子。《金刚经》就是这个意思。佛说,世界,世界就是众生讲世界了,即非世界,实在讲不是世界。为什么?世界只是微尘里面,颗粒微尘所构成的,就不能讲世界,因为那是假的。佛说:桌子即非桌子。实在不能讲它是桌子,因为桌子本身是假的,是名桌子,因为众生大家都讲它是桌子,所以我们叫它桌子。换句话说,佛说,桌子,是说众生大家都是讲桌子,即非桌子,就是你要透视它,桌子的本身没有实在的本体,没有永恒的东西藏在桌子里面,是名桌子,是因为大家要讲它桌子,所以我们要讲一个名字,让他来叫。

  铅笔、钢笔、原子笔,是不是?如果说没有名字的时候,怎么样?你不能说:“拿过来。”他说:“拿什么?”没有名字你怎么拿呢?对不对?所以要借假修真。佛告诉我们名字虽然是假的,但是如果你要观照,就变成真的。名字文字本身就是实相,实相本身就是般若。那么这句话怎么讲呢?如果说文字是假的,你就说什么都不要执着了,那就什么都放下了。你没有那个能力,所以佛为什么叫你念南无阿弥陀佛、南无阿弥陀佛,为什么要这样念呢?因为他知道,他知道众生要执着,我就让你执着得更专更精,南无阿弥陀佛、南无阿弥陀佛,你的妄想太多,是不是?你念到南无阿弥陀佛,这是一个圣者,或者南无释迦牟尼佛,这是一个圣者,他的名就代表他德高望重的人,对不对?所以这个文字本身,就能够通达我们的心性,就是实在的。

  墙壁写「南无阿弥陀佛」,你可能跟它下跪顶礼的。如果写「南无崔苔菁」,南无崔苔菁,你念什么想到崔苔菁,对不对?金钟奖颁奖,她是崔苔菁,她是演艺人员,很了不起的演艺人员,你的观念就这样子。那么南无释迦牟尼佛,他是教主,你称到耶稣,他是一个圣人,孔子是儒家的圣者,就是这样子。名字本身是假的,但是在众生来讲就是真的。所以观法虽然无我,但是不能否认它的存在性,不能否认它的存在性。换句话说,存在性本身是存在,但是我们要去透视它,它是假的。那么这样子的话,就不会迷惑了。

  有一次,我们在大学的时候,在毕业旅行。因为我在四年的大学里面,绝对不跟他们出去郊游的,我四年的大学里面都是在图书馆的,他们在期中考、期末考,他们都抱书去读书,我也抱,《印光大师全集》去看的,我也是很用功的。到毕业旅行的时候,他们说一定要去,一定要去的时候,他们要整我,点名要唱歌。他说:“阿弥陀佛唱一首歌嘛。”阿弥陀佛唱一首歌嘛,他说:“阿弥陀佛不会唱歌?”拿来,唱一首「王昭君」,就唱给你听嘛,对不对?唱一首,他说:“安可,安可。再来一首,once more。”再来就再来,唱一首「港都夜雨」,真的,(日语)没有问题,(日语)所以这个没有什么。这是众生相,你要叫我唱,我就唱给你听。

  我今天是出家,当然不能唱歌,我今天出家我唱歌,明天报纸马上出来,慧律法师在台湾大学演讲,竟然唱起歌来,现代的和尚,股票明天马上跌停板。对不对?这个看情形的,我们的身分就是普度众生,不能破坏形象的,我们的原则就是这样子。如果你观法无我,你就知道你会万事随缘。不勉强这个缘分,你就不会痛苦了,跟我们有缘的,他逃不掉,跟我们没有缘分的,你追也追不到。观法无我,没有一件事情是永恒的,没有一件事情是肯定的,你就活得更快乐了。

  再来我们从主观跟客观,因为标准性的不同,所以众生会互相攻击。六祖大师告诉我们:诤与道相违。诤,要加言部,如果两个人在争论,与道相违,没有意义的辩论,那是永远没有结果的。有一个基督徒他来找我,他就说:“林益谦...”他叫我的俗家名字,那时候是在家,念大学的时候都会碰到这些,他说:“你们佛教讲,生从哪里来?”我说:“生从十二因缘来。”他说:“十二因缘是什么?”我说:“这要讲很多,换我问你,你们基督教讲人从哪里来?”“人是上帝所创造的。”我说:“那上帝从哪里来?”“上帝他自己造的。”“上帝自己造的?上帝站在哪里创造天地万物,他从哪里跑出来的。”他说:“我们是被创造的,我们不能辩论,我们只有听命于他。被创造出来的不能辩论的。”我们不能用理性去反驳,我们不能用智慧去分辨,因为我们人的智慧是有限的,上帝是高高在上,所以他这样的言论,是说叫我们不要透过理性,直接用感性去信仰它。你只要祷告就自然会感应,你不要了解上帝,上帝自然会保佑你,只要你对他有虔诚,信者得永生,不信者下地狱。你只要匍匐在他面前讴歌、赞诵,愈显示自己的无知、痛苦,乃至于说罪恶,愈能够显耀上帝的荣耀,把一切荣耀归于上帝。

  我说:“人是怎么来的?”他说人是上帝创造的。我说:“上帝从哪里来?”他说这个不能问的。不能问的,这个什么答案?你说这是什么答案?他说:“释迦牟尼佛怎么讲?人从哪里来?”我说:“人是从无明来的。就是没有智慧,去造业来的。”他说:“从什么时候开始?”我说:“没有开始。佛教讲:无始无明…

《佛教心理学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✿ 继续阅读 ▪ 谈初发心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