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就是尘劳。我们为什么会活得很累?自己给自己执着,给自己压力;自己给自己执着,给自己劳碌、辛苦,我们执着,就象挑这个重担,要走很遥远的路程,一切众生就是肩膀挑了很重的担,要走完这一趟人生。执着跟分别就是很重的担子,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,【自性本无一法可得,若有所得,妄说祸福】,若有所得,妄说世间人的祸福,【即是尘劳邪见。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。】
经文,【善知识,无者,无何事?念者,念何物?无者,无二相,无诸尘劳之心;念者,念真如本性。真如,即是念之体;念,即是真如之用。真如自性起念,非眼耳鼻舌能念。真如有性,所以起念;真如若无,眼耳色声当时即坏。】
【善知识,无者,无何事】?没有什么事呢?【念者,念何物?无者,无二相,无诸尘劳之心】。了解这些都是缘起如幻的东西,总有一天会消失,你现在看不开,就是苦了自己。所以,为什么要叫你了悟缘起无自性?一切无我,就是三藏十二部经典的精要啊!好好的体悟无诸尘劳之心。【念者,念真如本性。真如,即是念之体】;念念就是清净的真如自性。【念,即是真如之用】。用就是大般若智慧。【真如自性起念,非眼耳鼻舌能念。真如有性】,这个真如怎么有性呢?真如有不动之性,真如自性是如如不动的,叫真如有不动之性啊!【所以起念】,起念还是真如啊!【真如若无,眼耳色声当时即坏】。
我们这个色身很重要。有一个护法居士,女众,她也学出家人日中一食,刚开始她是过午不食,后来就日中一食。我们看了就很心疼,她就来拜访师父啊!来讲堂见到师父,坐下来,浑身是病,因为吸收的能量不够开销,四十岁的人看起来象老太婆,象我高中的奶奶。她就说:哇!师父!您这么年轻,我就跟她讲:是啊!我也控制不住啊!它就这么年轻,我有什么办法呢?我一直不好意思说:你怎么这么老?四十岁,而发苍苍,而视茫茫,而齿牙动摇,我就问说:哎呀!当然那时候,没有象六祖这样讲:善知识!我说:这位女菩萨,居士大德啊,你修什么行啊?她说:我现在持戒清净,我每天都持八关斋,我过午不食。我看她有气无力,然后很难过,脸都发白了,坚持自己的理念,这样叫做修行。我告诉她说:居士啊!你是不是要调整一下呀?晚餐是不是要吃一点呢?因为这个能量还是很重要嘛!因为我们看了《六祖坛经》,身心不二的嘛,身安而后道隆,你身体不健康,正念提不起来啊!对不对?
人,心里想要修行,可是这个身体一直病,找不下来,承受不下来,没有办法,没有能量啊!手又发抖,然后就坐在那边,寝食难安,很痛苦!她回答一句话,我说不下去了,她说:我过午不食,打死不开缘。再来就讲不下去了。打死不开缘,这个理念,就象我刚刚出家那个时候的理念,我跟她是同路人,我持午持了八年啊!严格的持午,有时候,十二点以前要吃饭。在高速公路开着车子,为了赶回高雄吃那一顿午餐,我告诉你,因为时间来不及了,亲近广化律师(当时在台中南普陀佛学院),晚上锅盖统统翻过来盖的。广化律师那个持律很精严的道场,碗、锅、鼎统统倒盖。倒盖是什么意思?叫做动弹不得,想要炒一盘什么东西那没办法的,统统盖起来的啊。我在高速公路,开一百多,一直赶着要回来过午不食,结果开了一百二十七。外省人说的:你奶奶!速度,那个时候真的没有想到,就是:我要持午,我要持戒,结果,开到彰化那个地方,一个大转变,好死不死,那个警察躲在旁边,一支红旗子,唰!就停,没办法了,因为很急,要过午啊!一看,和尚,哇!很popular,和尚开一百二十七!因为他不知道我过午不食,好了,没办法了,他说:师父,您知不知道您开多少啊?我说我不知道。您开一百二十七喔!我说:那很快吗?啊?当然很快啊,一百二十七,那有什么办法?
罚单就要开了,这个警察就内心不敢讲,意思就是说:师父您有没有背景?师父!我要开罚单了喔!开就开,警察就很可爱,还要一直问我,我要开罚单了!师父你想一想喔!我给你开罚单好不好?意思就是说:您有没有背景,随便报一个。我说:赶快开,赶快开!他说;好了,就开!六千。结果开了以后,那没办法了,再继续要赶回高雄,赶回高雄的时候,因为严格的持午,那个观念很严重,非常严重,就是这样叫做修行。一开到高雄,一坐下来刚好十二点。没得吃,放下!那个时候是这样,到晚上发抖,因为我还要吃一些西药。就这样一直在那个观念里面,我不是说持午不好,没有这个意思,要看个人知道吗?象我这个吃得少的,又没有什么体力的,就这样子持了八年,胃溃疡、胃酸过多,胃下垂、十二指肠溃疡、幽门阻塞、呕吐、头痛、胃肠不能蠕动、心肺功能衰竭。那种以前的观念非常严重,认为这样叫做修行,人家给我建议听不进去的,那个悲情的故事,自己给自己一个多美好的前景:我是持戒啊!开玩笑!卡住那个观念,这个女众就是这样子,卡住那个观念,我叫她开缘,四十岁,完全不成人形,烦恼没有断,晚上不吃有什么用?
广钦老和尚座下有一个比丘尼,她是打饿七,七天不吃饭喔!这样一直用功,不吃饭、不喝水、不睡觉,就这样子。《广钦老和尚开示录》里面写的,自己打饿七,自己死掉了!《广钦老和尚开示录》你要看的呀!很有意思的,晚上好好的吃,吃得饱,好好的做常住的功课,广钦老和尚在回答很直截了当的。师父!我念佛念了以后总困,念佛很累、很想睡觉,师父!我怎么办?广钦老和尚在回答很直截了当:去睡饱再起来,再起来念。他没有跟你讲很多,很累,你就去好好的睡一觉,起来再继续用功,就不要地那边一直熬……,熬坏掉了。就这样,修行就是平常心就是道。我们观念错误,就是用这个教化众生,以前就是这样子。所以,这个持午,我们不能说持午不好,要看个人的能力。
这个女众回去以后没有多久,送加护病房,出来,每二次又来讲堂,我看她还是不行。她就说:慧律法师,你帮我加持一下。我就跟她讲:吃饭比加持更重要啊!她就是转不过来,她就说;嗯!我还是要持午。我就给她讲一句:你死定了!你一卡住持午这个观念,没有办法的,我是不会那么残忍:你去死好了,不管你了!不是这样子,你现在是没有体力啊!又不是卡住什么阴、什么亡魂。对不对?你要卡住那个亡灵,我们还有一点办法,你这不吃饭没有能量,还叫我加持?没办法了。我说:我先去吃饭,再来跟你加持。你不要能量,我要啊!修行不是这样子的。
经文,【善知识,真如自性起念,六根虽有见闻觉知,不染万境,而真性常自在。故云:能善分别诸法相,于第一义而不动。】
【善知识,真如自性起念,六根虽有见闻觉知,不染万境,而真性常自在】。所以有见闻觉知,不染万境,而真性是常常自在,你只要不被万境所污染,就是不要起心动念,了知万境本空。【故云:能善分别诸法相,于第一义而不动。】你善于分别六根六尘六识所显现的万法,但是,对这个真如自性如如不动,第一义谛不动。
【教授坐禅第四】
经文,【师示众云:善知识,何名坐禅?此法门中,无障无碍。外于一切善恶境界,心念不起,名为坐;内见自性不动,名为禅。】
【师示众云:善知识,何名坐禅?此法门中】,我们这个见性大法当中。【无障无碍,外于一切善恶境界,心念不起】。多了不起啊,六祖一句话就解决了。我们上面讲的那个蛋饼,在那边打转,我举这个持午的例子,看个人。诸位!这个统统叫做相上打转的。晚餐还有没有吃的!晚餐还是要吃一点。我看过《印光大师(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)全集》七册,看了三遍,全部都做满了笔记,我今生今世受到印光大师的影响最大。尔后,在三十二、三十三岁时,看到《六祖法宝坛经》,自己顿悟,没有人讲过。出家,大学,研究院毕业以后,将近十年的时间,一直没有办法悟到清净自性,我认为我的烦恼一直没有断,我认为修行绝对不是这样子,一定有更好的东西,我来自己找找看。因为二、三十年前,根本没有人在讲经说法,有人讲经说法,就是讲《地藏经》、《药师经》、《普门品》!就这样子,哪有讲什么见性大法的?你听我的课,我告诉你;你睡不着,你想睡觉了,我讲笑话,嘻嘻…吵醒了。就这样子。所以,这个讲经还是要收到效果。【内见自性不动,名为禅】。
经文,【善知识,何名禅定?外离相为禅,内不乱为定。外若着相,内心即乱;外若离相,心即不乱。本性自净自定,只为见境思境即乱;若见诸境心不乱者,是真定也。】
【善知识,何名禅定?外离相为禅,内不乱为定。外若着相,内心即乱;外若离相,心即不乱。本性自净自定,只为见境思境】,我们看到外境就攀缘执着,【即乱】,意思是:着境就乱,你着一物就乱了。【若见诸境心不乱者】,了悟境不可得,唯在起心动念当中,【是真定也。】这个就是真正的定,若见诸境心不乱,是真定啊!
经文,【善知识,外离相即禅,内不乱即定。外禅内定,是为禅定。《净名经》云:“即时豁然,还得本心。”《菩萨戒经》云:“我本性元自清净。”】
【善知识,外离相即禅,内不乱即定。外禅内定,是为禅定】。外离相就是禅,内心不乱就是定,外境内定就是禅定。【《净名经》云】:就是《维摩诘经》了。【即时豁然,还得本心。】哎呀,原来我们的清净自性是离一切相、如如不动、本不生灭的,因为你妄动产生生灭。【《菩萨戒经》云:我本性元自清净。】
经文,【善知识,于念念中,自见本性清净。自修自行,自成佛道。然此门坐禅,元不着心,亦不着净,亦不是不动。若言着心,心元是妄;知心如幻,故无所着也。若言着净,人性本净;由妄念故,盖覆真如。但无妄想,性自清净;起心着净,却生净妄。妄无处所,着者是妄;净无形相,却立净相,…
《<六祖坛经>讲座第三天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