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我的先生事业顺利;第二我的儿子大学考上;第三点希望我青春永驻。(众笑)我说:哪一尊(佛),不要说释迦牟尼佛,包括药师佛、阿弥陀佛、观音菩萨都不敢吃,(众笑)哪有这样保险的投保,吓死人了。哪一个人吃你三颗水果,要这么多的愿,要求这么多我也不敢吃,吓死人了。她还念念有词,念……结果回去她老公打电话来:我这个老婆拜佛回来,常常跟我吵架,一天到晚跟我吵架要吃素、要怎么样怎么样。一天到晚吵架,他的老婆脾气也是很大,拜佛吃素有什么不好,两个人一天到晚冲突,没办法!有的人学佛有时候会有逆境,现在她在佛前很认真拜的,很用功地拜,用功地拜、很认真地拜,她拜,要消灾,她希望拜佛消灾。我现在问大家:她现在认真地拜佛希望消灾,回去跟隔壁邻居吵架、跟老公吵架;然后去菜市场买菜,看到没有人看到的时候,一块姜放进她的袋子里面。老板没看到一转眼:我的姜呢?老板这一点点送给我好了。邻居合不来,老公合不来,跟谁都合不来,她说她在拜佛,我呢?我没有像她这么认真,一天到晚头磕得快破掉。对不对?我跟人家也不吵架,处处宽恕人家,我也不需要念什么经,也不得罪任何众生,我就是学多赞叹少批评,现在问大家:你看一直拜佛,又跟人家争吵不停,争吵不停,一个虽然没有天天这样认真拜佛,但是他彻底地觉悟,彻底地把贪嗔痴去掉,和每一个人都相处得非常好,这两个人你看哪一个人会消灾呢?是一号那个天天吵架会消灾,也很认真拜佛(会消灾),还是二号那个内心无所执著,开始一直修养会消灾呢?二号,一定是二号!
什么是修行?注意!修正错误的观念,改掉错误的习气叫做修行。再讲一遍,One more time:改变、修正错误的观念,使他有正知、正见、正法,使他了解佛陀的大慈大悲,平等的空性思想,修行,修正观念这个很重要的,这个叫做修行。而不是说一天到晚来道场拜忏、打佛七、来八关斋戒。在座诸位,你们不要误会:我从明天起不要拜忏了。误会了!去没有关系,尽量拜忏、打佛七没有关系,打八关斋戒没有关系,但是记住!不要回来就跟人家吵架,拜托;不要回来就跟左右邻居不和,为了几块钱,对不对?跟人家吵个不停,你说这样怎么消灾解难呢?所以学佛修行要先修养自己,修行,要讲修行要先谈修养,所以说内心要没有取舍心。再来,空就是涅槃,涅槃翻译成中文叫做不生不灭,空不是什么都没有,它是无相存在的大智慧,拿,拿不出来;用,大用现前。若论体,空无自性,若论用,随处随时大用现前,因为内心充满了大智慧。你说我们佛性是什么?拿不出来,什么都不是,凡所有指陈统统不是,但是处处统统是,讲话也是佛性,听经闻法也是佛性,走路也是佛性,佛性遍满整个宇宙,哪里统统是我们的佛性,山河大地也是我们心中的一部分。
所以一般人把出家人死亡(称为涅槃),把涅槃当做是死亡是错误的,证得空性的人,证得空性的人叫做进入涅槃;你现在证到空性,这个人就是涅槃,而不是等到死亡。一般出家人死亡,他就会写一个“进入涅槃”,“寂灭涅槃”,这个是不对的!不是死亡叫做涅槃,是证到不生不灭的空性叫涅槃,这个要先厘清这个观念。再来,悟到空性的人他懂得退让,常常退让,不跟众生计较,不计较也不比较,所以如果我们悟到空性,我们很容易懂得退让,让给你赢没有关系,你要赢我就让给你、退让。悟到空性的人冤亲平等,他不会很执著只有疼爱他的爸爸、妈妈,他不会说我只有尊重我的爸爸、妈妈,不会的!《华严经》讲的:每一个人都是我们前世的父母,(《华严经》讲的:)天下男人皆我父,天下女人皆我母。这个就是说我们生生世世互为兄弟姐妹,这样互相残杀是不对的,互相不尊重也是不对的,也是不对的!所以说一个真正大修行人,大修行人,他尊重自己的父母亲,也尊重所有的众生,还有尊重那些很恶劣的众生,恶劣!台湾有的人国语念得不是很标准就念“很恶劣”(师父学不很标准的发音为“二劣”)。不管怎么恶劣的人,佛……我们打开三藏十二部经典,释迦牟尼佛从来不生气。不是打开《圣经》,It”s not open the Bible. Bible《圣经》一打开,上帝常常生气,上帝常常生气,还降灾给子民。我打开了三藏十二部经典,阅藏阅了三次,我从来没有看过释迦牟尼佛很生气降灾给人民,没有看过的。(众鼓掌)单单这一点,佛的伟大就无人能够比了,释迦牟尼佛从来不生气的,你无知,佛宽恕你;你恶劣,佛陀感化你;你对佛法无缘,佛陀就合掌让你欢喜,不结恶缘;你有缘佛陀度你,全世界的众生在佛的心里面都是恩人,都是应该感恩的人,感恩的人。为什么?都是我们前世的父母,兄弟姐妹。
所以今天我们很有缘,很有缘,来这里体育馆,几万人集合在一起,我们前世无量劫都是兄弟、父母、姐妹,所以我也很高兴能够来这边跟大家结缘。所以佛弟子要记住!冤亲平等。你很讨厌的人就是冤、怨,亲就是跟我们很亲近的人,统统平等。见可度的众生说法给他听,见不可度的众生合掌让他欢喜,不跟众生结恶缘。记住师父的话:永远不要跟众生结恶缘,看到穷凶恶极的人避开来,不要跟他相处,避开来。如果我们没有那一种定力,就避开来;如果我们有佛陀的大神通,大智慧力,我们可以度他。但是没有,我们远离就好。
再来,空,悟到空性的人要有容忍的心,容忍的心,容忍。佛陀曾经问弟子,有一次在大法会的时候,来了很多……因为印度女人不都打扮,印度,很多的女众居士、很多的法师(来参加)大法会,然后佛陀就说:弟子们,你们从右边这样慢慢地看、看……看到左边哪一个人最漂亮?弟子就看了,看、看……有的人指这个最漂亮,一号、二号,不,这个最漂亮三号、四号,佛陀就笑一笑,说:不对,有忍辱心的人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,有忍辱心的人是世界上最漂亮的人,(而)不是在外表里面说漂亮、说丑。有一个人长得很漂亮,可是她嫉妒心很重,她嫉妒心很重;所以容忍、忍辱是佛陀在经典里面最赞叹的,叫做忍辱第一义谛。就是忍辱的人,有忍辱的人接近第一义谛,所谓第一义谛就是空、绝对,或者叫做中道,因为第一义谛是不可思议、是无相、是绝对、是平等,在《华严》讲的“一真法界”,在《法华经》叫做“实相”,在唯识学叫做大圆镜智。各个讲的角度都不一样,小乘的讲空,大乘讲圆满菩提,讲的角度不一样,但是忍辱,忍辱是佛陀在经典特别赞叹的一种德性,佛陀讲过一句话:一个精进的人,是比不上一个有忍辱心的人。就是你一天到晚念佛:阿弥陀佛……很精进用功念佛,比不上一个能够忍的人,比不上一个能够忍辱的人,就是什么事情都可以忍,什么事情都用智慧去观照空,什么事情都放得下——碰到好人,欢喜;碰到极端的恶人也忍辱;受到委屈也不解释;受到赞叹笑一笑;受到严重的攻击、伤害、毁谤也不解释,这个是真正修行人,了不起的人。
所以我们今天来学佛,昨天跟今天我们讲智慧的重要,现在准备要结束了。智慧的重要重点讲什么?缘起无自性,悟到空的人放下、能够放下,悟到空的人彻底地解脱、悟到空的人无所执著、悟到空的人进入中道、悟到空的人没有分别心。大智慧的人、悟到空的人有平等心,悟到空的人懂得随缘,不会处处设障碍,悟到空的人没有得失心,得到了也不欢喜,因为是暂时的,没有所谓拥有跟失去的观念。悟到空性的人没有取舍,悟到空性的人就进入涅槃,不必等到死亡。悟到空性的人懂得退让,悟到空性的人心中没有特别的爱、也没有特别的恨,因为他冤亲平等,总有一天我们要离开这个世间,把生命往后推,你现在的执著都没有任何的意义,因为执著你也带不走。有空的人、悟到空性大智慧的人是绝对有忍辱的人,忍辱的人,他不会在意别人的赞叹,也不会在意别人的毁谤、批评,因为他认识了真正的自我,最后一句话,要准备做结束了。悟道的人——内心充满智慧的人,天下无不可原谅的众生。如果你的心中还有一个众生没有去原谅他,你没有办法学佛,你也没有办法成道,记住!我们今生今世一定会碰到很多恶劣的众生,很不讲理的众生,我们要永远地记住,天下无不可原谅的众生,再恶劣的众生你都要宽恕他。
今天讲到了十点,两天谢谢大家,谢谢!
(本辑讲座已圆满)
回向偈
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。若有见闻者,
悉发菩提心。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。
愿生西方净土中,上品莲花为父母。
花开见佛悟无生,不退菩萨为伴侣。
《智慧的重要》全文阅读结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