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们以前对佛教的观念,或者是你执著的某一种背景的观念,很彻底地放下、放下、再放下,先听我的,你一定要放下这一些自己以前所拥有的意见,主观意识形态的一种意见,这样才有办法,所以说我们要先放弃自己的意见,再来听听佛法的正知正见是什么,这样才可以有办法。就像一个瓶子里面装毒药,我们一定要把毒药倒掉,才有办法装甘露,我们内心的毒药是什么呢?贪、嗔、痴、嫉妒、占有、攻击、伤害、毁谤、批评、分别、烦恼、无惭、无愧、没有信心、整天浑浑噩噩、醉生梦死,这个就是众生的心态,不是太狂妄就是太自卑,就是这样过一生。所以要先牺牲,所以请大家要先放掉诸位以前的观念,先听听正知正见——佛法的、正法的观念。学佛,我们最终的目的是什么?就是离苦得乐。因为这个世间不究竟,有了车子、烦恼!死了以后火化,车子不是我们的;洋房、大楼、在纽约华尔街股市,或者※※※的洋房、大楼,那也不是你的,短暂的,也是短暂的。既然我们没有办法拥有,简单讲:我们只是错觉,所以说世间为我所用,非我所有。世间就是万法都是让我们,短暂地让我们用一下,房子短暂地用一下……。世间为我所用,非我所有,世间什么都是暂时让你用一下。佛陀告诉我们:我们要冷静,一定要思惟这个世间的正见,他才有办法过着超越的日子,否则我们这个生命很快就结束了,既然世间为我所用,那么我们在执著什么?我们在执著什么?问题就开始发生了,这个就是我们为什么会拥有金钱、拥有洋房、大楼,却拥有无量无边的烦恼,我们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烦恼跟执著?这个就是佛法的核心,解决那一些科学家没办法解决的问题,解决哲学家没办法解决的问题,解决心理学家没办法解决的问题,解决物理学家、艺术学家所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,解决外道所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,所以佛教称为究竟的宗教,其实也不是宗教,佛教非哲学、非宗教,这个讨论起来又很多的问题,又很多的问题。
我们来了解什么是离苦得乐。世间人茫然,所以说世间人茫茫然,杀人、放火、吸毒、贩卖枪枝,什么统统来,为什么?他为什么会做危害社会的举动?就是没有正确的人生观,没有正确的看法,有正确的看法就不一样了,就不一样,就会改观了。所以,佛陀说: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快乐,但是没有一个人真正了解快乐是什么?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快乐,问你:快乐是什么?讲不出所以然,你告诉我:什么叫快乐?
台湾有一个叫做PUB(pub[pʌb]酒吧、酒馆。PUB也是酒吧歌手或艺人,这些人逐渐成为一种演绎风格,表演随意随性、自然朴实。)的,把电灯关得暗暗的,喝一杯咖啡,对不对?叫一条牛郎(男公关、男妓的意思),牛当然算条的。(众笑)好,叫一条牛郎来坐着,然后来一点music,电灯关的很暗,是不是?来一点music,就这样子:澎恰澎澎恰,澎恰……(歌舞拟声)这样很快乐。佛陀讲世间是无常的,有开始一定有结束,那是一种错觉、气氛,我们因为要感受到这一种气氛,气氛中feeling,所以想尽办法,譬如说布置,然后是灯关暗暗的,然后喝一杯咖啡,台湾咖啡一杯,来一点music,两百、三百,来一点蛋糕五百,对不对?(众笑)我给它衡量起来那一杯咖啡,一包麦斯威尔咖啡才十块钱,拿来家里自己泡,把家里的电灯关暗暗的,(众笑)就省了四百九十块,为什么要花五百块去把电灯关掉?(师父有表演,众笑)人也是很奇怪,在家就没气氛吗?一定要浪费吗?五百块!五百块可以买“三一” (牌)冰淇淋买几个?
好,生命就这样子:听一听以后,快快乐乐的,tomorrow morn-
Ing,morning call wake up,(早上)起(床)来,烦恼一样存在,不是听听音乐,问题、烦恼解决了,对不对?它还存在,我们每天想尽办法要让自己快乐,问题快乐在哪里?找不到,我们找不到快乐的。如果像开悟的圣者大不相同,万法唯心所造,就像《楞伽经》里面讲:万法唯心现量,无所谓来,无所谓去,无所谓增,无所谓减,一切本性一法不可得,一下就开悟了。六祖惠能大师讲: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?本来就是无。《楞严经》讲的更详细:但有名相,都无实义。《楞严经》讲得更清楚:但有“名相”,(“名相”)就是名词。全世界都是缘起法的东西,在缘起法里面就安排一个假相,这个假相变成我们的观念,观念化做一种强烈的执著,生命因为它而存在,也是我们因为学习了外在的语言、文字这些符号,这些符号化做我们一种观念,由累积的传统几千年的文化,一直到我们今天执著了这种观念牢不可破,一直没有办法破,所以人活在观念里面,也死在观念里面。所以佛陀告诉我们:文字只是一种工具,语言只是一种工具。把它分析起来是无实性的东西,它只是短暂的一种缘起,你不要被它迷惑了。不要被它迷惑了,譬如说人家骂你:你是猪!你很生气?对不对?你会很生气。佛教里面讲“你是猪”,可是过了,一刹那之间已经过了,可是我们执著、我们的回忆这种符号——你骂“我是猪”。《金刚经》里面讲:过去心不可得。那只是符号,对不对?你是一头牛,牛就牛,猪就是猪,是不是?我们一直活在观念里面,也一直死在观念里面。佛陀说“观念”只是一种工具。譬如说这是杯子,释迦牟尼佛当然也讲这个也是杯子,对不对?可是我们从小教育到大,这个杯子不能说这是一棵树。这是table.This is a table.但是不能说椅子,这是桌子就不能讲椅子,这是电灯就不是墙壁,所以,我们一直用这个观念的存在,万法有所指陈,就是有所指指点点,安上种种的假名,假名以后开始妄想、开始颠倒,颠倒。我们开始计划今年要做什么,明年要做什么,都没有计划,当我有一天死亡的时候:我要做什么?没有!
我现在问你一个问题:
如果你明天要面对死亡,我请问诸位,敢问诸位,你怎么办?你跑到哪里去?跑到台湾、美国、日本、大陆,跑到哪里?全世界你跑到哪里?如果明天死神要降临,那你往哪里跑?你往哪里跑?你无处可逃!
这个就是问题所在,而这个问题却是大家所忽视的。我们佛教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,它是面对现实又超越这个现实,因此转这个念头就很重要了。所以佛陀说:每一个众生都在追求快乐、追求真、追求善、追求美,真、善、美,但是没有一个众生了解什么叫做真?什么叫做善?什么是美?没有!就是转这个念头,要转这个念头。
我们这个世间两种一般都是极端,不是苦就是乐。如果在天台宗“无作四谛”里面讲苦、集、灭、道,苦,无苦的实性;乐也无自性,这个又很难,要讲到这个空无自性,这个至少要体会十年到二十年才有办法,单单要体会这个“苦”,你就要体会好几年,苦,诸位看世间有的人无病呻吟,我觉得世间真苦,苦在哪里?他讲不出什么出来,肚子饿很苦,是的,讲到苦的一点点,苦,为什么会苦?先讲这个苦,佛教苦的定义是什么?来,因为我被人家砍一刀,所以我苦,也对,身心受到重创,也对;因为我发生车祸很苦,也对;因为我很贫穷,需要靠美国的福利,也对。可是对一点点,对一点点,佛教讲的这个苦是什么?要彻底地认识这个世间的本质。
这个世间的本质就是两种:一个是变,这个世间的本质就是什么?就是无常,要悟到这个才是真正地了解了苦。譬如说你在跳舞的时候很快乐,对不对?很快乐的时候,如果一个大智慧的人讲:有开始一定有结束,因为刹那不住一直在变化,当你体悟到这个世间变化无穷,没有一定永恒的时候,所有的快乐、苦,你都会平常心去面对。当你发生不幸,你会告诉自己这是自己的业力,时间总会过去的,苦也一定会过去的,乐还是会过去的,因为它没有实体可得,没有实在的苦,没有永远的苦;乐,也没有永远的乐。慢慢地了解这种空无自性的,佛教的空性的道理,我们的生命观大不相同。
当你拥有benz的汽车,你不会觉得快乐,因为它有一天,对不对?不是你的。你开benz的,今天停得好好的,停在我家的门口,明天是不是你的?不一定,也许你晚上睡觉,脑中风送急诊,死掉了。(众笑)生命就是这么短暂、这么无奈,这个地球它是变化的,生生灭灭变化的,拥有车子,车子不是你的;拥有房子,房子不是你的,世间为我所用,非我所有。世间就是什么都是短暂的让你用,也什么东西都不是你的,我们今天为什么会活得这么痛苦?就是因为执著、错觉,错觉。我们一直认为生命是永远的,死亡离我们太遥远了,离我们太遥远了!反正常常看死嘛,今天东边死一个,明天西单死一个,反正死跟我没什么关系,却不晓得死神随时会降临,转变一个念头这个心就了解了,苦跟乐都能够入于菩提之道。佛陀说:菩提之道不离苦乐,众生都是生活在两极化的,叫极端,极端。可是佛陀生活是圆满的,人家骂他(佛陀):佛陀欢喜地接受——欠人家的该还就还。种种的侮辱、谩骂、批评、毁谤、攻击,对佛陀来讲是苦之如饴,很快乐地接受;对凡夫来讲是愈复杂、愈复杂,是不是?很复杂。彼此之间一句话就可以足以让对方毕命(结束生命(多指横死)。),我们的生命是很肤浅的、是很冲动的、是很斗争的、是非常强烈地互相排斥的,这个就是我们没有调整内在。所以当我在大学听到佛法的时候,感觉这个才是我要追求的。
拥有真理比拥有金钱更重要,所以佛陀说:没有智慧是人生最可怕的贫穷。世间上最贫穷的人不是没有钱,而是没有智慧。我们说:Knowledge is power.知识就是力量,这个是错的,这个力量是很有限的。知识,知识就是力量,是后天的学习,我们学习符号,我们背民种种的文字,英文、法文,或者是种种的技术,那也只是谋生…
《有佛法就有办法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