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教家来讲的话,他知道我们纵然要争什么,最起码的修养一定要做到,所以佛告诉我们,我们众生都弄错了,他都是想要控制别人,想要去操纵别人,想要去改变别人,可是一直没有想到要改变自己。这样一个观念,永远的存在这个内在里面,他就永远束缚。
释迦牟尼佛他就是修行,就先证悟自己,改变自己,把自己修养到极点的时候,用他的德行去感化别人,用他的智慧去教化别人。那么所有的什么地理、什么风水,都动摇不了他。当然佛陀是一个圣者,我们是一个凡夫,所以地理风水还是会有影响,但是佛告诉我们要自转因果,要控制自己。所以佛教徒他不算命的,他要认命!所谓认命呢,就是儒家所讲的「知天命」。要知天命,那么我们知天命,我们认命了,就会解脱,得到大智慧的解脱。
再来,请问师父:“不知道师父你对感情的看法如何?”我们一个知识青年,想要了解佛法,佛法对感情的看法是什么?这个每一个宗教,不是讲爱就是讲博爱,要不然就是讲慈悲。那么我们要从人的最底处的地方谈起,人有欲望,欲望就是一种自私、占有。可是人为什么有欲望?因为他想延续自己的生命,想传宗接代,想要养活自己,就在现实社会里面,就产生一种欲望,佛讲的这个叫做行尸走肉。从来没有关心到这个世界以外的人,关心自己。
欲使一个人迷茫,欲的一点点升华叫做爱。我自己好,我的孩子啦,我要我的妈妈好,我要我的朋友好。那么又限制于这个小的范围里面,所以欲望的升华那就是爱,有先天性的母爱,母亲就爱这个孩子,可是这个爱她还是有自私的观念,为什么?爱我自己的孩子,就不想爱别人。神爱世人没有错,就是不爱佛教徒。你不信神,她不会救你的,这一定的道理。神爱世人,可是不会爱佛教徒的,你放心。既然神是一个万能的上帝,我们又是祂创造出来,当我们不认识祂的时候,她又不爱我们了,这个范围还是有自私,还是有自私的。
那么爱的升华叫博爱。博爱就是范围稍微大一点,像国父所讲的博爱。可是这个博爱的范围呢?却限制于国家,我爱我们的中华民族,对不对?我们唱歌“我爱中华,我爱中华”,就不会“我爱美国”。博爱,可是这个博爱,还是一个国家的限制,一个区域性的。博爱。要是世界有那么多博爱,为什么常常战争呢?大家都会想保卫国家,博爱,还是有一个区域性的分别。
博爱的升华叫做慈悲。慈的意思就是与乐,悲就是拔苦。对于困难的众生,我们就是给他快乐,给他慈悲的心态救济他,慈就是与乐、悲就是拔苦,救拔他的痛苦,去掉他的痛苦。可是我们人慈悲一阵子而已,没有办法像佛,佛就是最高超,就是大慈大悲,加一个“大”。这个大就是绝对的意思,就是无缘大慈、同体大悲。无缘就是没有任何条件的慈悲,对一切众生只要佛做得到的,他倾全力以赴的。大慈大悲。
像我就没有办法大慈大悲了,台北工专,我去台湾大学上课的时候,台北工专就说:“师父,你来台北工专给我们上个课。”现在台北工专、东吴大学,什么四海工专、什么云林工专,请啊,还有什么声宝牌的,声宝牌的说什么,那些女的员工要听的...很多。美国还有加拿大、日本、菲律宾、泰国,还有马来西亚、新加坡、欧洲的西德,这个几乎常常有收到来信,像我就没有办法大慈大悲了,我的能力有限。就以一个清华大学来讲,这个清华大学以前,早些年他是说,请师父每个礼拜到我们清华大学,来讲十四讲表,那是以前好几年前。我就没办法大慈大悲,我就说开车子开到这里,三个半钟头,讲了一、两个钟头,又开车开回来高雄,三个半钟头,开了七个钟头,讲两个钟头,这不划算。就没有办法大慈大悲了,这个会很疲倦的,很累的,I”m very tired。很累的,要赶回来,对不对?
讲实在话的,我们众生要做到佛这种心境,几乎实在是不可能的事情,就无条件的,没有条件的。那么我现在有做到一点好处,就是说我去所有的大学上课,我都不拿他们的钟点费,这一点是一点点优点,从来不拿人家的钟点费的。不过,他如果这样,师父拿去没有关系,我推回去他推过来,如果他推得太久,我觉得很烦,我就收下了。没办法,盛情难却。
站在修行人的角度,来讲感情的问题。好,我们来讲到这个,年轻的男女的感情,最主要他就是要讨论这个,年轻人他要讨论这个。你问说:“师父,感情是个什么样的东西?”出家人也谈爱也谈情,可是他的爱跟情里面都有理性的支配,我们的爱跟情里面都有理性的支配,我们一直希望众生能够离苦得乐,我们爱他,就灌输他佛法,告诉他怎么是生死,怎么样修行。我们不会像世间人,一爱下去就爱得死去活来的,没有他就一定会自杀,要不然就是会死。如果今天,我这样子的话,我不会,你放心,我还是要继续活下去。对不对?
因为众生他从无始劫以来,他对这个感情,他就理不出一道思路出来,他内心里面也非常地清楚,两个人根本身分配不起来,一个这么高,一个这么矮,可是他们两个...你说他为什么会相爱?他不知道。你要问你爸爸,你要问你妈妈:“爸爸,你为什么要妈妈?”“不知道。看起来很合意就结婚了。”“妈妈,你为什么要嫁给爸爸?”“不知道。那时候他长得满帅的。”就这样糊里糊涂就结婚了。你问一百对,他就九十九对告诉你:“我不知道。”然后两个人好夫妻没关系,要是常常打架呢?“你们两个常常吵架,为什么会结婚?”“不知道。”(日语)我不知道,统统这样子的。
为什么?感情是一种矛盾的东西,它理不出一个道理出来的,所以佛就一直告诉我们,感情是一种盲目的东西。很多人,为了这个女朋友离开,哭了。我以前也哭过,也很痛苦,现在我知道了,我现在很会观想了,如果他离开的时候,我就做这样想不结…当然今天我是出家了,是讲在家的立场,“她离开也许更好,也许讨到这个老婆,一天到晚打架也不一定。一天到晚三餐都不煮的话,我都泡面吃,早一点离开也不错。对不对?”你不要一直想说,没有她我们会死,你这样做就错误了。我们要做到,她没有我她会死,这样才了不起。你做到我没有她会死,完了,你就被牵着鼻子走了。对不对?这样讲话才会大声。感情就是这么矛盾的东西。明明知道,可是就是偏偏要落下去,这个陷阱里面,没有什么理由。
在唯识学里面讲的,这个叫做先天性的,我们男女之间欲,这个欲的束缚,那就是天地之间是最大的、最难突破的,就是这个感情的问题。肉体上的需要,欲望的,一个人的身体到一个程度的时候,他就自然会追求异性的,所以在追求的时候,当中他眼睛闭上来,迷迷糊糊的,不管条件合不合,就结婚了,结婚就天天有戏看了。所以我们以前逢甲大学,有这个同学他听到了一些佛法,他很高兴,这个佛法讲四大皆空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这个太棒了。一切法无常,他就说:“我要去度众生。”就每天都到女生宿舍面前站岗,去跟女同学讲这个世间是假的,这个世间是痛苦的,这个世间是怎么样...每天讲每天讲,讲到后来两个结婚了,被度走了。他本来发一个愿,要去度他的女同学,变成被度走了。
研究了这么多道理,定力没有办法产生,没有办法产生这个定力。是不是?修行不是用讲的,不是懂了一点点皮毛,你就跑到女生宿舍那边去度众生。开玩笑!Play a joke。那么容易?稍微一点理性是不是?我们要了解,要劝人学佛,要辅导别人的感情,反而自己倒了,这个比比皆是。所以有很多菩萨就劝告我说:“慧律法师,你今天成就那么大,你长得那么英俊,小心喔!”我说:“会啦。我二十四个小时都在注意,看不对就跑了。”看不对就跑了,所以我不会去外界攀缘,我看女孩子不对,我就会注意了,看她对我们...你要研究佛法没有关系,继续来。所以我二十四个小时,都会警惕自己,没有佛的功夫。
佛讲的要讲大慈大悲,讲实在话这个就是要感情...我们欲就是一种感情作用,升华就是爱,爱升华就是博爱,博爱升华就是慈悲,慈悲升华就是大慈大悲。世界上哪一种人才能够做到这种大慈大悲呢?除了圣人。要像耶稣这种人,耶稣要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,因为人家认为他是叛动,散乱、妖言惑众,耶稣是个圣者,人家要给他钉在十字架上,他跟上帝祷告:“上帝,你要原谅他们,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。”再讲一遍,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以前,他一直还要向神祷告,要神原谅这些钉他们的人,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所做的,是残害一个圣人,不知道。别人要残害我们,我们还要请求佛去原谅他,你看这种胸量,我们怎么做得到呢?不可能的事情。
以前我的房间都贴耶稣的相片,圣人就是圣人,了不起,不得了了。我们要做到耶稣这样,根本不可能的事情,太了不起了。不过,基督教所讲的这个教义,我比较不能接受,因为他讲的只有一个上帝,上帝从哪里来的?你不能问。因为我们是被上帝所创造出来的,在基督徒里面,所有的基督徒都不能做上帝,因为我们是被创造的,永远就是上帝的奴仆。在佛法里面来讲,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佛,有一天大家就会成佛,只要你开悟有智慧就会成佛,是这样子的。
在《金刚经》里面讲,佛在过去世中修菩萨道的时候,这个手被人家断掉了,砍掉了,这个手被人家砍掉的时候,佛一点瞋恨心都没有。他说:“我是修忍辱波罗蜜的人,是一个修行人,你砍掉我的手,我也不会生气。”这个支解身体,这个身体被割了,。佛弟子在度化众生,在佛经里面有这样讲:如果人家骂我们,我们就这样观想,人家没有打我们是吧?如果人家打我们,我们就这样观想,他没有拿刀子杀我;拿刀子杀我,我们就观想没有杀成重伤;如果杀成重伤,我们就要退一步想,没有杀死;杀死我们就做这样想,刚好解脱。所以这个佛法,它就变成无限的…
《知识分子如何认识佛教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