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离开这个思想的中心,缘起就是性空。好,缘起性空,你体会不出来,诸位!注意看!这个是什么?叫做抚尺。诸位听喔!如果我把这个磨成粉末状,磨成粉末状,这个抚尺不存在。诸位看看这个供佛的供桌,这个供桌是大理石的,也不晓得哪里搞来的,这么大一个!好,把它磨成粉末状,桌子呢?也不存在。我们现在的音声,注意听喔!这个是关键,一念开悟,一下子,你就会恍然大悟,你注意听喔!你们现在有没有听到声音?好,注意听喔!我都还没拍,你就喊“有”?(众笑)好,注意看,缘起,要注意看,听。(师父把抚尺在桌上一拍:啪!)听,咚!又消失了。注意听!(师父把抚尺在桌上一拍:啪!)缘起,立刻消失,咚!刹那之间生;刹那之间住;刹那之间灭。生、住、异、灭……没有办法停留,这个就掌握了学佛的重心。注意看!缘起性空,(师父把抚尺在桌上一拍:啪!)声音一显现,消失,诸位,我们的色身就是这样,没有一分、没有一秒停得住。世尊在唯识学里面,世尊有这样子开示:如灯,在《阿含经》,佛这样……以前没有蜡烛,以前点这个油灯。诸位,我们的生命就是这样,点这个灯,啪!这个灯芯一开始燃烧,燃烧,咻(师父学灯芯燃烧的拟声词)……烧尽了。生命,用我们来讲就是油灯,点亮了,同时继续燃烧,总有一天会尽的时刻。对不对?我们现在用蜡烛来比喻,蜡烛。生的开始,就是死亡的开端;死亡是另外一个生命的开始,不是一切的结束。你注意看,这是一支蜡烛,啪!啪的意思就是点燃的意思,要会观想。啪!点了,点燃了,这一根蜡烛开始烧了,咻……开始烧,诸位,你们现在看的这个色身,就是蜡烛正在烧。知道吗?叫做五阴炽盛,叫做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,没有一分、没有一秒不在燃烧。但是,这样燃烧既然无常,是不是没有意义?错了!无常反而更有意义,因为无常,所以,你可以转识成智;因为无常,会变嘛、会转变嘛,因为无常,你可以转烦恼成菩提;因为无常,你可以转执著变成不执著;因为无常,你可以转分别变成不分别;因为无常,你可以转颠倒变成正知正见,都是无常的功劳,如果不会变,那就是一潭死水,那个不是佛法。
佛法说变也得,因为它是缘起;说不变也得,因为它是性空;说如如不动也得,因为它是自性清净,本来就具足。
好,常跟无常同时存在,也得,因为常就是缘起,无常就是当体……无常就是缘起,常就是性空。讲无常跟常,都是方便说,也行,因为本来就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?哪里有什么常跟无常?常跟无常是相对虚空比喻,衬托出来的观念,相是无常,虚空是常,那是衬托,比喻出来的东西。
世尊说:见性的人,没有什么常跟无常这种观念的,那个还是意识形态。如如不动,不取于相,性相一如,就是我们本来的面目,清净自性,本自寂然,没有生、没有灭,没有增、没有减,对一切境界本来就如此,不可得。悟到万法不可得,就是开悟的人。
钱放在我的口袋……所以,人家:哎呀!师父,您这个讲经说法……有一个人打电话来说:师父,您这个讲经说法,就不要讲到供养嘛!我说:讲供养有什么关系?讲供养,又不是我拿去花。对不对?都那些法师拿去吃啊,(众笑)他们吃得还比我多;都是这些法宝在运作啊!是不是?我看有的法师吃的一钵,我可以吃有三天三夜。所以,我收红包不会说脸红,就是因为那不是我在用。真的!一切万法随因缘,我们帮你拿去做功德。我告诉你:师父乖到什么程度?我们文殊讲堂旁边那个大乐,里面长什么样子,我到现在都没去过,真的!我开了一个素食超市,是方便我们讲堂的法师,还有佛弟子,我们那一些讲堂的法师跟佛弟子,都不跟我买,都跑去大乐。所以,你供养,我很高兴,就说:哎呀,你懂得尊敬三宝,功德无量!我是替你高兴,不是我的问题啊!是不是?所以,有的人家里很穷;而有的人家里很有钱,供养,那么,师父就把里面的一千元抽起来,红包袋再拿给他。他说:喔!师父不用了,就供养您!我说:不是!是下次你再包给我(众笑),你那么快干什么?一直那么紧张呢?师父,不用,不用!我把钱抽起来,是说你下次再供养的意思。说:喔!我是开玩笑的,你们的钱,都把你们拿去印经典,把你们拿去刻VCD、买花供佛,去救救众生,没有我一个人在花,我一个人在花,吃那么一点点,一个馒头、一个包子就饱了,不是我在用的。所以,讲到红包,我一点都不会脸红,(众笑)不会的,因为不是我在用的。
所以,我们文殊讲堂三千佛,我就是做最辛苦的工作,我们法观师声音很好,就唱:至心归命礼……大家唱三千佛,是不是?大家都很辛苦,我去做一件最辛苦的工作,就是什么?就是等红包,(众笑)你知道吗?那个很辛苦的!
有一个人拿来供养红包的时候,要下去的时候,我要下去拿,他拿上来;我拿上来,他红包压下去,(众笑)他又一直拜,我要压下去,他又拿上来。(众笑) 哎呀!这个等红包的很辛苦!我说:好了啦!你一直高高低低的,要叫我怎么拿?那也没办法!是不是?有的人,这个信徒也没什么脑袋,跑了很远的时候,他就:顶礼师父!一个红包拿在那个地方。我跟他讲:那么远,红包我怎么拿得到?那么遥远的地方,你在那么遥远的地方,那么遥远,你这红包怎么拿得到呢?是不是啊?要拿近一点嘛,拿近一点。是不是啊?
好了,底下,怕诸位打瞌睡,所以,说说笑笑,我们再十分钟,给大家休息一下。
底下说:一念不生,诸缘自断;一心不生,万法无咎。就是你这个妄想心不要生,一切的因缘就断,禅宗讲的:二六时中,不倚一物,就是这个道理。说:不见一物,名为见道。记得!因为色即是空,你看到任何的相,就知道它是空相的东西。记得!《楞伽经》叫你作如是观想,把你看到的相,晒干了磨成粉末状,化作颗粒微尘,你就会发现,菩萨无我相、无人相、无众生相、无寿者相,凡所有相,都是虚妄。人,人死了以后,把他烘干,把他晒干,晒干以后,用机器啪……表示在磨,磨成粉末状,做肥料,大美女不见了!是不是?
底下。不行一行,名为佛行。行一切善,而不执著,虽度无量无边众生,实无众生可度。诸法毕竟空相,花无花相,杯子无杯子……这意思就是不永恒的意思。这个花会不会烂?会,会坏嘛!是不是?空相的东西。是不是啊?柱子会不会烂?一百年、一千年,给你一万年好了,佛兴寺也会化为灰烬。一万年不够,一百万、一亿万,那不可能的!是不是啊?生命是很脆弱的。所以,记得!口袋里面的金钱,永远比不上脑袋里面的智慧。Knowledge is power. 我如果不讲两句英文……底下一句你们知道吧?(众笑)底下一句你们知道吧?智慧就是力量,智慧就是力量,Knowledge is power.智慧就是力量。所以,有智慧的女人最漂亮;有智慧的男人最勇敢,敢面对生死嘛!是不是啊?世间人的勇敢,就打打杀杀、动刀动枪,那个不是勇敢,那个叫做匹夫之勇。你看,释迦牟尼佛了生死,大雄大力大慈悲,有大智慧的人,敢面对现实,敢面对这个生老病死的问题,最勇敢的就是佛!大雄大力大慈悲,希更审除微细惑,令我早登无上觉。是不是啊?所以,没有听到佛法就不知道,现在听到佛法了,就不会过着无聊的生活。
小时候不会佛法,就去看人家打牌,打牌的时候,我们做弟弟的人,就站在那边,他赢了就:弟弟,给你五毛钱去买冰棒!小时候就是呆呆的,就是……(师父学小孩子在旁边看打牌的那种呆呆的表情)长大一点了,好奇,去公园,八月十五中秋节,去看人家亲嘴,打赌五毛钱。(众笑)你知道吗?从晚上六、七点就去等,我说:这一对会kiss。他说:这一对不是,不会!我们就在后面一直等,(众笑)从七点、八点……都没有,你知道吗?到十一点的时候,这个男的终于亲了那个女的,赚了五毛,等了五个钟头!(众笑)你不知道这五毛有多难赚?(众笑)这五毛钱很难赚的,哎呀!因为没有学佛啊!你稍微帮我想想看,这样有没有很笨?(众笑)你替我想想看!这个没有听到佛法的生命观,生命真的没有任何的意义,不会,就是不会,也不懂,好奇。
大彻大悟的人,没有神秘;大彻大悟的人,没有好奇,他看的心境,跟你完全不同。“佛说世界,即非世界,是名世界”,就是这个道理。在妄的角度,站在众生的角度,佛说世界,佛说三千大千世界;即非世界,就告诉你:三千大千世界都是空相;是名世界,就方便说:这是三千大千世界。这是站在迷惑的角度。佛说世界,即非世界,是名世界,站在大彻大悟的角度功入,就不是这样,佛说的清净实相的这个世界,即非世界,不是凡夫看到的妄想、颠倒的世界;是名世界,这个才是佛见到的清净实相的世界。两个角度切入,角度不一样,解释也不一样,看你站在什么角度切入佛法。
所以,不见一物,名为见道;不行一行,名为佛行;不见一法,名为正法。
不见一法就是说:当你见到了永恒的真理的时候,就是大彻大悟。所以,大彻大悟,悟到什么?于刹那中,即见永恒,在刹那当中,就见到永恒。为什么?刹那当中就是尘,尘自生灭,自性不动,见一切相,心如如不动,就是永恒,那一颗如如不动的心性,就是永恒。看到刹那变化,于刹那间,即见永恒。譬如说:这个花,这个花,一见到刹那生灭,刹那生灭的花,心如如不动,于刹那间,即见永恒。看到刹那生灭变化的花,知道这个是缘起的假相,放下;这一句也是多的,本来无一物,休息惹尘埃?没有什么东西放下,有东西,你才放下嘛!对不对啊?本来无一物,放下什么东西呢?这一句也是多余的,只好这样讲了。所以,法是绝对的,不是相对的,相对的是相,绝对的是我们的清净自性。所以,一见一物,名为见道;不行一行,名…
《智慧开——莲花朵朵开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