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,就是五根;意是心,是一,就是意根;色境就是法境,这色法是六(六尘);眼识到意识,心法就是六(六识),五加一加六加六,就是十八。心法总共多少?意根一个,还有眼识到意识有六个,所以,心法是一加六,等于多少?七。色法是五加六(五根加六尘),等于多少?十一,十一加七就是十八界。
看《楞严经表解》,心色开合表,为迷心重者说五阴——一、色就是色法;受、想、行、识归纳成心法。为迷色重者说十二处,十二处——六根(就是六入)——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只有[意]是心法;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,是色法,前面五根加六尘就是十一,十一种色法,一个心法。第三、为心色俱迷者说十八界——六识、六根、六尘,六识:眼识、耳识、鼻识、舌识、身识、意识;六根: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。那么六识,还有六根里面的意根,总共加起来七,这是心法。六尘——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,六根前五根,还有六尘,五加六,色法就是十一,十一加七就是十八界。为心色俱不迷者,就是比较轻一点,就只要说:万法都是心法跟色法,万法不是精神就是物质,说心色二法,即可了知。
好!现在再来看原来的经本,这下来就好谈了,要不然,什么是开?什么是合?就会很迷糊。有了这样的基础,再讲下来就非常的快。
[因缘和合,虚妄有生者:即指四科],四科就是:五阴、六入、十二处、十八界。[心、色诸法,不离因缘。先约心法释:夫真心绝待,寂湛常恒,不假因缘;而六种染心,虚妄生灭,必借因缘]。六种染心,这个在《大乘起信论》讲得非常清楚。[一、以真如不守自性为因],诸位!这一句语病非常严重,真如如果会不守自性,成佛以后就会又再变成众生,这一句语病非常的重!你只能说,祖师大德为了说明无明一念不觉,所以,不得已作如此的开端来解释,那么,无可厚非。是为了解释最初的一念妄动的无明,所以,不得已只好讲:真如不守自性。真如不守自性,那成佛以后,就有一天会变众生,不守自性就变众生,守自性又变佛,变佛以后又会不守自性又变众生,所以,这一句有语病,语言、文字就不是见性,真如,从来不生、从来不灭;从来不增、从来不减;从来不生、从来不死;从来不迷,从来不悟,问题是你有没有发现。真如不会不守自性,就象虚空,无量亿劫来,它老是站在那边,问题你有没有去发现。说:是法住法位,世间相常住,诸位!看看这里我举个例子,真心绝待,不假因缘,真如不会不守自性。看这里我比喻,开不开悟看这个关键,在这里。我现在拿着个杯子,这个杯子里有什么?有虚空对不对?这杯子里面有虚空。我的杯子捞一下,把这个虚空捞一下,拿到左边来,诸位看:我从右边装了虚空,拿到左边来,杯子有没有虚空?有。好!我把它倒下来,你有没有看到虚空掉下来?为什么虚空没有掉下来?你不是承认我盛了一个虚空,拿到左边来?盛了虚空,右边虚空有没有少一块?我在右边挖了虚空,拿到左边倒下去,你有没有看到虚空跑出来?没有!虚空从来不生不灭、不增不减,不管你用哪一个杯子,大、小,它永远就是这样。是法住法位,世间相常住,虚空从来不增,从来不减,虚空有没有不守自性?有没有因为杯子大跟小,变大变小?没有!如此才是见性、佛的心。
学佛的人很容易被语言、文字误导就是这样,这一句就是语病。真如会不守自性,成佛以后还是会不守自性啊,真如是从来没有增减、生灭的,不会不守自性的,都安住在它的本位,无论你相怎么变化,虚空从来没有增减。知道吗?好,这样来体悟。喔!原来这一句仍然是问题。是的!所以,看经典,一定会死在经典里面,因为经典是文字,不是悟道的人心性流露出来的法。那以前祖师大德应该讲是慈悲、方便。这一句有没有语病?真如不守自性?佛有没有真如?佛当然有真如。如果有一天佛的真如不守自性怎么办?又变众生了,那糟糕了!好!
底下也是语病,[无明风动为缘],无明风,意思是风一动,无明就产生,风动就是境界。无明象一阵风,来无影,去无踪,无明风一动,[因缘和合]。风不动的时候叫做真如,风动的时候叫做无明,那请问你:风什么时候才会不动?这个又是一种生灭的法,要诠释绝对的真如自性,这个仍然是语病。[于如来藏海,妄有三种不相应染心生]。为什么叫做不相应染?诸位,在这一段虽然有语病,只能说:他为了解释一念无明,最初那一念妄动的无明,作如此的分析,因为语言也只有这样,已经尽力了,只能这样理解!知道吧。所以,观念要听师父的,语言,我们就按照他写的去解说。
妄有三种不相应染,什么叫做不相应染?会染污,可是不相应,不相应的意思是说:不跟外在的粗的境界相应,完全都在内心里面的妄动、微细的妄动,不与外境相应,完全是在内心里面。这三种不相应染,在《起信论》里面讲:叫做根本业不相应染、能见心不相应染、现色不相应染。什么叫做根本业不相应染?根本业不相应染就是最后的无明,最初一念无明,如来才有办法破,叫做如来地破,今依无明而有,叫做根本业不相应染。二、叫做能见心不相应染,就是说微细到内心里面能执着那个见分,微细的见分,不是面对粗境界的见分,是面对内心那一种能所的精神执着心,叫做能见心不相应染。意思就是:那没办法观察,除了佛菩萨,能见心不相应染,要九地菩萨才有办法破。意思就是那些微细的执着,要到九地菩萨才有办法破。
再来,现色不相应染,现色就是妄现种种的境界,叫做现色不相应染。无明业相是相分,能见心不相应染是见分;现色不相应染就是说:这个境界这样显现出来,你却不知道山河大地、日月星辰、花草树木,完全是心性所显露出来的,不知道那是唯心的境界,叫做现色不相应染,也就是说难以觉察,这个要到八地菩萨以后才能破。好!妄有三种不相应染:一、根本业不相应染;能见心不相应染;现色不相应染,这三种不相应染。
[二、以业识内熏为因],就是微细熏到更粗的境界,叫做[境界风动为缘],境界就是大家可以感受得到的,有能缘、很清楚的粗糙的外缘。[亦是因缘和合,于第八识海,妄有三种相应染心生]。相应染心就是比较粗,众生很容易可以感受到,一、叫做执相应染,二、不断相应染,不断就是众生的染污从来没有间断过,众生的执着,到死放不下。执着名、利、色,夫妻的恩爱,财富、房地产、汽车,乃至于彼此不愉快的事情,兄弟不愉快的事情、分财产的事情,一直到死,你断不了!没有办法断,因为众生不晓得什么叫做放下。三、叫做分别智相应染,这个[智]不是智慧的智,叫做分别心,这个分别心是从来没间断过的。换句话说:相应染就三种,执着相应染,执相相应染是绝对不会停止的;二、不断相应染,就是不间断;三叫做分别智,就是分别心的相应染,看什么执着什么、看什么分别什么,看什么不断的执着、不断的分别,这种相应染,对外境的执着分别,从来没停过。
我们对生命不了解,生命对我们来讲是一种惩罚;人之所以痛苦,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,我们因为没有智慧,我们的生活,一个人一辈子没有听到佛法,他的生命只有两个字:煎熬,日子不晓得怎么过,到最后,逼到最后没办法,就去死,要不然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自杀?歌星、影星到最后得重度忧郁症!你看韩国的影星也很多人自杀,得忧郁症,为什么?就是没有佛法啰!所以,世间要有因缘听到任何一句佛法的人,这个人是非常幸运的人,因为他知道如何来解脱息。幸福从心的解脱而生、从智慧而生,不是从金钱。金钱能用于一时,金钱能用于一世;可是智慧不一样,智慧能用无量劫、无量世,因为它叫做法身慧命。所以在座诸位,你坐在这里,哪怕一堂课,绝对功不唐捐,听得懂、不懂都已经熏成八识的金刚种子,生生世世一定会开花结果。
[次约色法释:夫佛界真善妙色,性本清净,不假因缘;而九界依、正],除了佛界叫做九界,六凡、三圣就是九法界。依、正[虚妄生灭,必藉因缘。一、染法以种子为因,现行为缘,熏彼事识],事识就是相,在相里面造作,叫做事识。就是身、口、意的意思,身、口、意拼了老命造业,从来没停止。[妄有六凡法界,染色生]。我们这个世界就是污染的世界。[二、净法以本觉内熏为因,圣教外熏为缘,熏彼业识,妄有三圣法界,净色生]。所以,佛菩萨住的地方跟我们的地方是不一样的,他住的是净土,我们住的是秽土。这个地方坑坑洞洞,全球暖化很严重,暖化非常严重了!为什么非常严重呢?因为地球只有一个,我们能开采的很有限,象捕鱼的人大量的捕捞,使生态破坏平衡。人类为了栽种,砍伐森林;砍伐森林以后,一下大雨,泥土没有办法含水,没有办法留住水分就冲,冲的时候会刮掉表皮的土壤,流到大海,把营养的、能够保湿的土壤全部刮到大海,剩下来光秃秃的一片,没有办法保水,破坏森林!森林就是整个地球的冷气,它会调节温度;森林就是地球的肺,一个人的肺是呼吸的地方,整个地球的森林被破坏,它就是肺部会坏掉。森林会吸入二氧化碳,制造氧气,是人类活命的地方、是降温的地方,森林如果保住了,它可以含水,因为树叶可以承受很多的水分;现在树木全部砍掉了,一下雨来,花草树木没有,树木不能承载,全部掉下来,掉下来的时候,这个水变成洪水,洪水就开始冲,人类就被淹没,死的死,逃的逃!
不幸的事情一直产生,大地它一定会反扑!这个整个循环,今天报纸登的,北极的冰帽,从卫星照下去一直在崩塌,而且融化得非常严重!南、北极融化很严重,冰帽消失的时候,它没有办法反光,知道吗?什么叫没有办法反光?譬如说南、北极全部都是几百万年、几千万年的冰冻层,冰帽,阳光下来的时候光线会折射出去,这些冰…
《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五阴本如来藏 妙真如性 第一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