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五阴本如来藏 妙真如性 第一▪P4

  ..续本文上一页帽如果没有的时候,那会很惨!冰帽融化,阳光照射下来会吸热,海水会吸热,冰会融化更快。吸热以后温度上升,全世界的珊瑚没有办法活,珊瑚对海里面温度最敏感的,海水只要上升一度、二度、三度,要存活很难!如果海水温度上升六度,这个地球所有的珊瑚全部都要死掉!珊瑚美化整个海底,是鱼类食物和家的地方。没有珊瑚,鱼类没有家,食物渐渐没有,为什么?海底温度愈高,含氧量就会愈少,会产生毒气,没有办法含氧气,鱼类没有办法活!

  譬如水缸里面正常温度养金鱼的话,这个鱼会活。如果一直给它加温,你看这个鱼会活吗?当然不会活。大海的温度一直上升,藻类释出毒气,污染的地方就会产生大量的水母,水母把鱼统统吃光光,人类在食物链的最顶端,人类也没得吃!看动物频道和新闻报导就说:所有的物种现在最希望的一件事是什么?最渴望的一件事情就是把人类杀掉!人类会制造二氧化碳、会制造工业废水、会滥砍树林、丛林,使这些栖息地一直破坏。人类的人口一直膨胀,为了填饱肚子把丛林砍掉,种大豆、香蕉、橄榄树,制造橄榄油,种椰子,那个没有办法含水的,那个根很浅的,没有办法伸入地底下的,保不住地下地层的水份,没有办法!种这些根很浅的,大水一来就没有了!所以,人类为了活命,把丛林的大树砍掉,变成人类栽种的稻、米、大豆、橄榄树、香蕉等等这些。所以,我们这个地方是秽土,讲到这个地方顺便分析一下,大地一定会反扑的!

  [因缘别离,虚妄名灭者:亦先约心法。若众生依本觉内熏,发起始觉之智,于所缘境,不执实有,离一切法差别之相,则境风既息,识浪自澄,因缘别离,三种相应染心灭;若更了知一切心念,皆依无明而有,由无明不觉,生起三细],三细的[细]就是难以觉察,前面讲的:业相、转相、现相。[皆是不觉之相;无明不觉之相,不离本觉之性,则无明风息,觉海波澄,因缘别离,三种不相应染心灭。上之生灭心法,摄尽五阴中后四阴,六入中意入,十二处中意根处,十八界中意根及六识界]。

  [次约色法释:若众生始觉有功,了知身、心、世界,无我、我所,则观智现前,事识已转,因缘别离,六凡染色灭;若更了知,不但生死染色本空,即涅槃净色亦非实有,则无明梦破,业识还源,三圣净色亦灭。上之生灭色法,摄五阴中色阴,六入中前五入,十二处中前十一处,十八界中六尘及五根界]。

  [总论心、色诸法,唯心所现。本经云:“汝身、汝心,皆是妙明真心中所现物。”又云:“不知色身,外洎山河虚空大地,咸是妙明真心中物。”俱属依他起性],依他起就是缘起。[依他似有],缘起似有,我们现在就是这样子。我们现在,人生、宇宙,尽一个宇宙都是缘起,缘起就是依他起,依他起就是似有,但是非有,求其本体确实是空。[观相元妄],好好的了解佛陀的那一句话: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;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。[于本无生灭中妄见生灭];为什么叫妄见生灭?因为动念,动到执着、分别的念,就把内、外四大全部切割,一点都不慈悲,只想杀生,取众生的滋养自己;只想偷盗别人,拿别人的东西来变成自己的拥有,所以,杀盗淫妄酒从来没停止过。[合能例中,幻妄称相,若执实有,则成遍计执性],遍计执,简单就是:缘起幻相看错了,还加上一层执着,本来是圆满的清净自性所影现出来的缘起假相,他却把假相当作是真相;遍计,[计]就是执着,遍计执性就是遍计所执性,这个遍计就是到处,没有一处不执着,叫遍计所执。把缘起、幻化的缘起生灭性,误认为是有追求性,所以,追求到最后是空幻的。[若能了知,依他起性如幻,遍计执性本空,则当下即是圆成实性矣]。

  [殊不能知,生灭去来,本如来藏,常住妙明,不动周圆,妙真如性]。你完全不知道这些生相、灭相、去相、来相,其实本不可得,完全都是在本如来藏,常住妙明,不动周圆,妙真如性所显现的幻相的生灭相。如果说用这样来比喻,譬如真如自性它是一面镜子,你如是这样照镜子,这个外相显现到镜子的中间,它只有影像,但莫住着。你看镜子照这个相,你摸摸镜子,镜子有没有相?没有!可是,就是会影现到镜子。人的心如果清净像镜子这样子,一样这样照相,一样不执着,很清楚的种种相显现在镜子当中,镜子不执着,也没有分别;虽分别不作分别想,种种的相显现,镜子不颠倒,所以,心净如镜,慢慢的体会看看。

  [上明相妄,此论性真。以身、心、世界,乃属依他起性,从缘生灭,虚妄无体;然当知妄不离真,全体即是圆成实性。按唯识三性解,依他起性如绳,圆成实性如麻],麻就是制造绳子的。[绳依麻有],绳子是什么造成的?当然是麻,没有麻,哪来的绳?[故曰依他,离却麻即无绳可得。若于依他法上,不了如幻,更起遍计执性,如夜间见绳],晚上看到一条粗粗的绳子,误[认作是蛇]。吓一跳,叫[遍计执性,情有理无];情有就是一般执着,噢!那是一条蛇。事实上它不是蛇,理无,事实上没有蛇,只是一条绳子而已。我们看的缘起性好象有,事实上它是没有,因为万法无体性。[依他起性,相有性无];追求分析其体性,空无自性。[相有是幻有,性无乃本无,此明无性之性,即如来藏性。 生灭去来,乃指心与器界,似有生灭之相;众生根身,似有去来之相;相依性起,不离当处,如空]中[华、镜]中[像、梦]中[境,华性即是空性,像体即为镜体,梦人本属醒人],只要你醒过来,还是那样的人。[众生迷而不觉],所以,晚上做梦的时候,虽然是在做梦,醒来的时候,还是原来那个人;我们今天迷了,有一天悟了,还是原来那个如来藏性,并没有二个如来藏性。[故曰:“殊不能知,身心世界,生灭去来之相,本即如来藏性也]。”

  禅宗祖师讲的那一句话,八个字,体会得出来,哇!一辈子都受用不尽:修学佛道,守心第一。一针见血!心,守住这个心不起妄,你想要修学佛道吗?守住那一颗清净心,不被污染。但莫污染,别无圣解,就这样子,说佛道很难,也很简单!

  [如来藏,即众生同具本觉性体。本觉者本有之佛性,众生迷位,本觉在缠],在缠就是束缚了。[此性隐而不显,如来之性,含藏众生心中,故曰如来藏。又即不生不灭之真如心,一切如来,恒沙净德,无不含藏于此,故曰如来藏。常住妙明,不动周圆,即藏性德相。本无去来曰常住;不属迷悟曰妙明];为什么不属迷悟呢?因为加一个悟,就头上安头了。[本无生灭曰不动;无处不遍曰周圆;合此四德,为妙真如性。妙者不可思议之谓也,以其全妄即真故,一切皆如故,无有一法不真],因为开发了如来藏性出来,万法都在如来藏性当中。[无有一法不如],这个[如]就是毕竟空,没有一法不是毕竟空,[如]就是空。[合能例中,其性真为妙觉明体,如《法华》所云:“是法住法位,世间相常住”是也]。任何的法都安住在它的本位,因为它与空相应,是不二。世间相常住,世间相看起来是生灭,其实是常住的空性,叫做世间相常住。

  [性真常中,求于去、来,迷、悟、生死,了无所得]。相是妄,相妄本不可得,相不可得就是性。

  [上明妄元是真,此明真本无妄。由不知万法唯心,宛见差殊,而有彼此去、来,圣、凡、迷、悟,始终生死等相,犹如翳眼,妄见空华]。诸位!这个很重要,好!为什么去来、圣凡、迷悟?这是面镜子例如我们的清净自性,本自具足!这是灰尘,安一个去,镜子上面多一粒什么?灰尘。安一个来,镜子上面又多了一粒灰尘。说:我是凡夫太自卑,镜子上面又多了一个灰尘。说:我是圣!诸位,性相本来一如,还有圣吗?安一个圣吗?对凡夫才讲圣啊!对不对?性相一如,说:我是圣,镜子上面又多了一粒什么?圣,叫做头上安头,圣本不可说,平等性相不二,还安一个圣,又着圣见;安贤着贤见;安凡夫着凡夫见;安悟着悟见,清净自性里面本无如许多见,安什么都不对!所以,不可以安,去来、圣凡、迷悟,都不可以。

  [然既知相妄性真,于藏性真常之中,求其去来等相,了无所得;如梦行千里,一经醒寤,不离床枕,岂有去、来之相可得哉?如迷东为西,忽然有人指示令悟,岂有迷、悟之相可得哉]?在迷的说迷,悟了以后,不着一个悟。[如梦生人间],就象做一个梦,从出生来到人间。[自少而老,报尽命终],说实在话,[岂有生、死之相可得哉]?所以,为什么要悟父母亲未生前本来的面目?爸爸、妈妈没有生你的时候,你在哪里?没有!现在有也是等于没有,所以,生是幻、死是幻、病是幻。对众生来讲,这个可都是真的,因为你的能力有限。

  比如你现在五脏里面有一个要开刀的,譬如说肿瘤要开刀,很痛很痛,它是幻没有错,可是,我们人类的能力,所能承受的痛苦的能力他有限,这个时候就必须借重医生了。虽然我们讲是幻,只是叫你看透,不是说叫你不过现实的生活。现在的生活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,你难道可以说胃生肿瘤,或者子宫生肿瘤,或者脑瘤,你不开刀行吗?不行。只要投胎成人,他所能承受的这个力道就有一定,虽然我们佛性是珍贵的,可是,我们受业力的牵引,因此这个人所能受的撞击有限的。一个人如果车子开快,碰!没有了,生命消失了!为什么?你是业力所生的这个色身,我们的能力它就是局限在这个地方。你也没有办法像鱼跳进去水里面生活,因为你是人,你的业感缘起就是这样子。

  一出生你的能力就受限制,不是佛有大神通,飞行自在,大神通,你没有办法。千变万化,你杀不了佛,我们人没办法,人一出世,他就这样子而已。所以,正常的生活、吃、睡,不要受到伤害。譬如你这个人在烧热水,不小心打翻了,你皮肤所能承受的烫的,一百度下去,烫伤了!你要赶快送医院,为什么?…

《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五阴本如来藏 妙真如性 第一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