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續本文上一頁帽如果沒有的時候,那會很慘!冰帽融化,陽光照射下來會吸熱,海水會吸熱,冰會融化更快。吸熱以後溫度上升,全世界的珊瑚沒有辦法活,珊瑚對海裏面溫度最敏感的,海水只要上升一度、二度、叁度,要存活很難!如果海水溫度上升六度,這個地球所有的珊瑚全部都要死掉!珊瑚美化整個海底,是魚類食物和家的地方。沒有珊瑚,魚類沒有家,食物漸漸沒有,爲什麼?海底溫度愈高,含氧量就會愈少,會産生毒氣,沒有辦法含氧氣,魚類沒有辦法活!
譬如水缸裏面正常溫度養金魚的話,這個魚會活。如果一直給它加溫,你看這個魚會活嗎?當然不會活。大海的溫度一直上升,藻類釋出毒氣,汙染的地方就會産生大量的水母,水母把魚統統吃光光,人類在食物鏈的最頂端,人類也沒得吃!看動物頻道和新聞報導就說:所有的物種現在最希望的一件事是什麼?最渴望的一件事情就是把人類殺掉!人類會製造二氧化碳、會製造工業廢水、會濫砍樹林、叢林,使這些棲息地一直破壞。人類的人口一直膨脹,爲了填飽肚子把叢林砍掉,種大豆、香蕉、橄榄樹,製造橄榄油,種椰子,那個沒有辦法含水的,那個根很淺的,沒有辦法伸入地底下的,保不住地下地層的水份,沒有辦法!種這些根很淺的,大水一來就沒有了!所以,人類爲了活命,把叢林的大樹砍掉,變成人類栽種的稻、米、大豆、橄榄樹、香蕉等等這些。所以,我們這個地方是穢土,講到這個地方順便分析一下,大地一定會反撲的!
[因緣別離,虛妄名滅者:亦先約心法。若衆生依本覺內熏,發起始覺之智,于所緣境,不執實有,離一切法差別之相,則境風既息,識浪自澄,因緣別離,叁種相應染心滅;若更了知一切心念,皆依無明而有,由無明不覺,生起叁細],叁細的[細]就是難以覺察,前面講的:業相、轉相、現相。[皆是不覺之相;無明不覺之相,不離本覺之性,則無明風息,覺海波澄,因緣別離,叁種不相應染心滅。上之生滅心法,攝盡五陰中後四陰,六入中意入,十二處中意根處,十八界中意根及六識界]。
[次約色法釋:若衆生始覺有功,了知身、心、世界,無我、我所,則觀智現前,事識已轉,因緣別離,六凡染色滅;若更了知,不但生死染色本空,即涅槃淨色亦非實有,則無明夢破,業識還源,叁聖淨色亦滅。上之生滅色法,攝五陰中色陰,六入中前五入,十二處中前十一處,十八界中六塵及五根界]。
[總論心、色諸法,唯心所現。本經雲:“汝身、汝心,皆是妙明真心中所現物。”又雲:“不知色身,外洎山河虛空大地,鹹是妙明真心中物。”俱屬依他起性],依他起就是緣起。[依他似有],緣起似有,我們現在就是這樣子。我們現在,人生、宇宙,盡一個宇宙都是緣起,緣起就是依他起,依他起就是似有,但是非有,求其本體確實是空。[觀相元妄],好好的了解佛陀的那一句話: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;一切有爲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。[于本無生滅中妄見生滅];爲什麼叫妄見生滅?因爲動念,動到執著、分別的念,就把內、外四大全部切割,一點都不慈悲,只想殺生,取衆生的滋養自己;只想偷盜別人,拿別人的東西來變成自己的擁有,所以,殺盜淫妄酒從來沒停止過。[合能例中,幻妄稱相,若執實有,則成遍計執性],遍計執,簡單就是:緣起幻相看錯了,還加上一層執著,本來是圓滿的清淨自性所影現出來的緣起假相,他卻把假相當作是真相;遍計,[計]就是執著,遍計執性就是遍計所執性,這個遍計就是到處,沒有一處不執著,叫遍計所執。把緣起、幻化的緣起生滅性,誤認爲是有追求性,所以,追求到最後是空幻的。[若能了知,依他起性如幻,遍計執性本空,則當下即是圓成實性矣]。
[殊不能知,生滅去來,本如來藏,常住妙明,不動周圓,妙真如性]。你完全不知道這些生相、滅相、去相、來相,其實本不可得,完全都是在本如來藏,常住妙明,不動周圓,妙真如性所顯現的幻相的生滅相。如果說用這樣來比喻,譬如真如自性它是一面鏡子,你如是這樣照鏡子,這個外相顯現到鏡子的中間,它只有影像,但莫住著。你看鏡子照這個相,你摸摸鏡子,鏡子有沒有相?沒有!可是,就是會影現到鏡子。人的心如果清淨像鏡子這樣子,一樣這樣照相,一樣不執著,很清楚的種種相顯現在鏡子當中,鏡子不執著,也沒有分別;雖分別不作分別想,種種的相顯現,鏡子不顛倒,所以,心淨如鏡,慢慢的體會看看。
[上明相妄,此論性真。以身、心、世界,乃屬依他起性,從緣生滅,虛妄無體;然當知妄不離真,全體即是圓成實性。按唯識叁性解,依他起性如繩,圓成實性如麻],麻就是製造繩子的。[繩依麻有],繩子是什麼造成的?當然是麻,沒有麻,哪來的繩?[故曰依他,離卻麻即無繩可得。若于依他法上,不了如幻,更起遍計執性,如夜間見繩],晚上看到一條粗粗的繩子,誤[認作是蛇]。嚇一跳,叫[遍計執性,情有理無];情有就是一般執著,噢!那是一條蛇。事實上它不是蛇,理無,事實上沒有蛇,只是一條繩子而已。我們看的緣起性好象有,事實上它是沒有,因爲萬法無體性。[依他起性,相有性無];追求分析其體性,空無自性。[相有是幻有,性無乃本無,此明無性之性,即如來藏性。 生滅去來,乃指心與器界,似有生滅之相;衆生根身,似有去來之相;相依性起,不離當處,如空]中[華、鏡]中[像、夢]中[境,華性即是空性,像體即爲鏡體,夢人本屬醒人],只要你醒過來,還是那樣的人。[衆生迷而不覺],所以,晚上做夢的時候,雖然是在做夢,醒來的時候,還是原來那個人;我們今天迷了,有一天悟了,還是原來那個如來藏性,並沒有二個如來藏性。[故曰:“殊不能知,身心世界,生滅去來之相,本即如來藏性也]。”
禅宗祖師講的那一句話,八個字,體會得出來,哇!一輩子都受用不盡:修學佛道,守心第一。一針見血!心,守住這個心不起妄,你想要修學佛道嗎?守住那一顆清淨心,不被汙染。但莫汙染,別無聖解,就這樣子,說佛道很難,也很簡單!
[如來藏,即衆生同具本覺性體。本覺者本有之佛性,衆生迷位,本覺在纏],在纏就是束縛了。[此性隱而不顯,如來之性,含藏衆生心中,故曰如來藏。又即不生不滅之真如心,一切如來,恒沙淨德,無不含藏于此,故曰如來藏。常住妙明,不動周圓,即藏性德相。本無去來曰常住;不屬迷悟曰妙明];爲什麼不屬迷悟呢?因爲加一個悟,就頭上安頭了。[本無生滅曰不動;無處不遍曰周圓;合此四德,爲妙真如性。妙者不可思議之謂也,以其全妄即真故,一切皆如故,無有一法不真],因爲開發了如來藏性出來,萬法都在如來藏性當中。[無有一法不如],這個[如]就是畢竟空,沒有一法不是畢竟空,[如]就是空。[合能例中,其性真爲妙覺明體,如《法華》所雲:“是法住法位,世間相常住”是也]。任何的法都安住在它的本位,因爲它與空相應,是不二。世間相常住,世間相看起來是生滅,其實是常住的空性,叫做世間相常住。
[性真常中,求于去、來,迷、悟、生死,了無所得]。相是妄,相妄本不可得,相不可得就是性。
[上明妄元是真,此明真本無妄。由不知萬法唯心,宛見差殊,而有彼此去、來,聖、凡、迷、悟,始終生死等相,猶如翳眼,妄見空華]。諸位!這個很重要,好!爲什麼去來、聖凡、迷悟?這是面鏡子例如我們的清淨自性,本自具足!這是灰塵,安一個去,鏡子上面多一粒什麼?灰塵。安一個來,鏡子上面又多了一粒灰塵。說:我是凡夫太自卑,鏡子上面又多了一個灰塵。說:我是聖!諸位,性相本來一如,還有聖嗎?安一個聖嗎?對凡夫才講聖啊!對不對?性相一如,說:我是聖,鏡子上面又多了一粒什麼?聖,叫做頭上安頭,聖本不可說,平等性相不二,還安一個聖,又著聖見;安賢著賢見;安凡夫著凡夫見;安悟著悟見,清淨自性裏面本無如許多見,安什麼都不對!所以,不可以安,去來、聖凡、迷悟,都不可以。
[然既知相妄性真,于藏性真常之中,求其去來等相,了無所得;如夢行千裏,一經醒寤,不離床枕,豈有去、來之相可得哉?如迷東爲西,忽然有人指示令悟,豈有迷、悟之相可得哉]?在迷的說迷,悟了以後,不著一個悟。[如夢生人間],就象做一個夢,從出生來到人間。[自少而老,報盡命終],說實在話,[豈有生、死之相可得哉]?所以,爲什麼要悟父母親未生前本來的面目?爸爸、媽媽沒有生你的時候,你在哪裏?沒有!現在有也是等于沒有,所以,生是幻、死是幻、病是幻。對衆生來講,這個可都是真的,因爲你的能力有限。
比如你現在五髒裏面有一個要開刀的,譬如說腫瘤要開刀,很痛很痛,它是幻沒有錯,可是,我們人類的能力,所能承受的痛苦的能力他有限,這個時候就必須借重醫生了。雖然我們講是幻,只是叫你看透,不是說叫你不過現實的生活。現在的生活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,你難道可以說胃生腫瘤,或者子宮生腫瘤,或者腦瘤,你不開刀行嗎?不行。只要投胎成人,他所能承受的這個力道就有一定,雖然我們佛性是珍貴的,可是,我們受業力的牽引,因此這個人所能受的撞擊有限的。一個人如果車子開快,碰!沒有了,生命消失了!爲什麼?你是業力所生的這個色身,我們的能力它就是局限在這個地方。你也沒有辦法像魚跳進去水裏面生活,因爲你是人,你的業感緣起就是這樣子。
一出生你的能力就受限製,不是佛有大神通,飛行自在,大神通,你沒有辦法。千變萬化,你殺不了佛,我們人沒辦法,人一出世,他就這樣子而已。所以,正常的生活、吃、睡,不要受到傷害。譬如你這個人在燒熱水,不小心打翻了,你皮膚所能承受的燙的,一百度下去,燙傷了!你要趕快送醫院,爲什麼?…
《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五陰本如來藏 妙真如性 第一》全文未完,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