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▪P10

  ..续本文上一页远,迩就是近,不间断的……意思就是不分别远近都可以听到法师的法,像我们现在就是这样子,录音带按下去,对不对?要切菜也好要煮饭也好,在美国也好,现在在郑国听说很流行,美国,现在郑国都有来申请,有的台湾人回来都带过去,美国塞车都塞得很严重,说他一次去开车出去,三个钟头都在塞车,他在车上都放录音带,录音带,以前塞车都发脾气,发脾气,接着就说fuck,F、U、C、K,F、U、C、K像台湾骂人的那句话,说英文你听不懂比较没关系,如果美国人来会被他揍,你知道吗?会被他揍,塞车就骂,后面就发脾气叭、叭……,我接到那封信说,自从听到慧律法师的录音带,前面塞车他最高兴,为什么?他说顺便听录音带,他说去到那个地方,如果迟到有正当的理由,因为塞车,塞车,反而听经典听得愈多,所以他现在不怕塞车了,还很喜欢塞车,甚至没塞车他还故意开慢一点,听到法,法喜充满,他说:法师,你如果到美国来,绝对会有很多很多人听你演讲,很多,不晓得有多少?佛法这个录音带、录影带,尤其是靠人的传递,法说得好再加上人的热心,为了佛教的兴盛,把录音带一直扩散出去,吓死人,吓死人,所以现在的中秋节、端午节,你不要买什么饼送人,你用录音带送人,买书送人最合适,【决不至因路隔二三里,时隔二三天,而不能听到的。现在就此告别了。 谛观全集论释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 演培法师释 目 次 序 佛说十善业经讲记 题前概说 一 闻法胜利 二 诸善根本 三 经题略释 四 译者简介 正释经文 乙一明世出世业果 乙二正明十善业道 乙三明十善业功德 乙四明十善业胜行 乙五明十善业殊胜 翻开序文: 序 《四十二章经》云:“众生以十事为善,亦以十事为恶。何等为十?身二,口四,意三。身三者:杀、盗、淫。口四者:两舌、恶口、妄言、绮语。意三者:嫉、恚、痴。(贪、嗔、痴,)如是十事,不顺圣道,名十恶行。十恶若止,名十善行耳”。佛法以因果为宗,因果不出善恶二类:善因乐果,恶因苦果。(学佛的人最重要的两样事,就是因果要守住,)故十善与十恶,可括尽(就是包括全部,一切)杂染因果之事理。(杂染就是千千万万的差别叫做杂染。杂染就是正因或者是恶因,善的因果或者是恶的因果,一切都包括在内,)是故佛法教人: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” (坏事不要做,众善要奉行)。佛教行门,以十善法为大宗,(大宗就是大要、纲领的意思,)以其近为人天乐果之正因,(我们常常要快乐,我们一定要行五戒十善,十善,做人的基本要行十善,要升天的基本要行十善,)远可为三乘菩提之基本。一切戒法,虽条陈数十百千,要其大旨,(要就是总括,大旨就是纲领。总括他的纲领,)不由此十善业道。(意思是说你如果持十善业道,无论是比丘戒,无论是在家居士五戒、菩萨戒、八关斋戒,可以说差不多都很圆满了。) 声闻戒防在身口,心想无形,不约心而论犯。(这个不是说不对心,声闻戒、比丘戒他也是有论心,也是有论心,他犯戒死后他是发什么心?开、遮、持、犯,譬如说你杀人,你杀人的时候是发什么心,对不对?对方被我们害死,我是发嗔恨心,你明明知道他是人,他对不起我,我一定要让他死,发这种决定的心,断命,这样就犯。譬如说,我在盖房子刚好在叠砖块,叠砖块砖块不小心掉下去,打下去头破掉,没错,他是我害死的,不过我没那种心,我是在盖房子叠砖块的时候,掉下去打到他的头,这样不犯,所以小乘也是论这个心,是说不像大乘专攻心法,所以意思是说小乘的偏重于身口的论断,但是还是论心,大乘可以说完全站在心的角度来论断犯不犯戒,你说杀人有犯戒,释迦牟尼佛他做菩萨的时候,为了救那五百个商人,他照样杀人,释迦牟尼佛照样杀人。底下,)菩萨戒重在不忘菩提心,既现于身口,必已作动于心意。(作动就是动念,现于身口一定是在动念的念头,)故《华严经》云:“忘失菩提心,修诸善法,是名魔业”。(《华严经》,八十华严第卷五十八,或者是六十华严卷四十二“离世间品”的经文里面:“忘失菩提心,修诸善法”,把这从此善法改成善根,那个“法”改成“根”,真正的经典翻译是这样:“忘失菩提心,修诸善根,是名魔业。”是根本的根,)以是菩萨戒法,约心而论犯。(这一句是正确的。偏重于心,)倘其心善正,纵使身口不克如律,(不能完全像戒律这样,戒律很微细,意思是说他的心正,这个正是有正念,简单讲就是悟道了,他的心如果悟道有正念,就是说他的心跟口,不能完全像戒律这样,那么微细做得那么圆满,)不但无过,且增功德。(为什么?他的心已经不生不灭了,他是悟到正念的人,他做什么事情都是功德,会归到心性,)身口易防,而此意难调,(心不容易调整,所以我们为什么要说一系列禅宗,为什么?当然要做到即心即佛,这个当然很困难,不过你要提升佛教,要给他们因缘、机会,你看我们讲过几本禅宗的书,你看《六祖坛经》、《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》,禅宗的永嘉大师禅宗集,《永嘉大师的证道歌》,达摩大师的《四行观》、《破相论》、《悟性论》、《血脉论》,五祖的《最上乘论》,对不对?还有现在的《传心法要》,黄檗山断际禅师《传心法要》,最后是玄妙法师的《圆顿心要》,禅宗的思想看讲了多少,彻底地打下这个根器,但是我们也要回过头来,有的人不受益,你一直要他悟,他不悟你也没办法,要等待因缘你不能怪他,不能怪他,你讲那个他真的听不懂,没有关系,三年好好地在僧团用功,五年慢慢去体会,有一天他就会悟到,急不得,所以师父讲这些,就是要制造你们开悟的因缘,制造你们这些不生不灭、清净本性的因缘,一直制造、一直制造,你有一天听,薰习、薰习、薰习……,突然间杯子拿起来喝一口茶:这是梅子茶,这样开悟,梅子茶,梅子茶,开悟,真的。了生死有条路,第一就是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,第二就是怎么样?修十善业,一心念佛,第二条路就是这样,按部就班守住因果,按部就班念佛,这样就一定会往生的。第二条路是比较稳当,第二条路是比较稳当,心也不贪,所以我们这些法师心要不贪,孩子如果不喜欢把钱放在身边,这个孩子妄想就会比较少,一定的。譬如说他的钱多,他就想:我买辆车子来开;我以后如果住茅蓬,可以盖一间小木屋;我以后如果到别的道场挂单;我身体如果有病苦就留一点钱,都会这样想,都会这样想。其实在我的讲堂,你不必有这种想法,你真的生病了也不必担心,你开刀要花多少钱?而且现在又有健保,有我这里出家,钱对你是没有用的,说真的,存钱是自我安慰而已,自我安慰,你生病开口向师父要钱,我怎么会不给你?不可能的。说:师父!工要去看我的父母要坐飞机。我说:你要看你的父母坐飞机,我不给你钱你要怎么坐飞机?对不对?所以说在这里存钱的,其实都是多余的。师父什么都给你们,你们担心什么?底下。所以说你如果心正,心正不能像戒律那么微细,不但无罪过,而且有功劳,所以我们身口易防,意难调,意如果调好身口就没有问题。)今此十善业道,虽与五戒同科,(同科就是同类,)属人天乘法,然论其内涵,不但可总持声闻戒法,(声闻戒法就是比丘戒,)亦可概摄菩萨(摄就是涵摄、涵括。菩萨)三聚净戒。是以诸大乘经论,明戒波罗蜜多,(这个“密”打错了,那个山改成一个“虫”,虫子的“虫”,波罗蜜多,波罗蜜多,怕个应该是用虫部,自古以来都是用虫部,当然用这也……,这是翻译而已,波罗蜜这个蜜是虫,底下是个蜜蜂的那个蜜字,)多以十善为宗趣,吾故曰:“十善为佛教行门之大宗”。 (也就是说你要修行,不要说大彻大悟,你不管要修什么?就是要以十善为根本。) 众生升沉于六道,既视善恶之轻重以为断;(断就是决定、判断,)圣贤游履于三乘,亦以修善断恶之浅深以为定。(众生升,譬如说做人升天,这个就是浮起来,如沉下去就是三恶道,如果阿修罗就不分哪一道了,这个就是看你善恶的轻重,来做决定的判断,圣贤游履在三乘就是声闻、缘觉、菩萨,也是以修善断恶的深浅来做决定,)由此观之,十善法乃凡圣高下之权衡,(权衡就是衡量的标准,)佛子生活之指针。法友(因为这一篇是续明法师跟他写的序文,他的法友就是演培法师,)演培法师,(演培法师是一九一六年到一九九六年,可以说活八十岁,活八十岁,一九一六年到一九九六年,去年往生的演培法师很有名,很有名,)比年宏法于海外,(比就是近,那个念作bì不是bǐ,近年宏法于海外,)广长舌,演微妙音,普度有缘,凡有讲说,多由弟子笔记成书,印行流通。由于文字浅自,义理深入而浅出,颇为时众所欢迎。(因为现代人文言文看不懂,没有相当的功夫文言文看不懂,)夸净洲、净莲仁者又在南越(南越就是越南,)妙法精舍宣讲之十善业道经笔记成书,(所以要把宣讲的笔记成书,)以飨(这个饗跟享受的享是一样,意思是说没有听到的人不能亲自听到的人,他可以看到这部经典,跟听到一样来享受这个法益,法的利益,以饗)远近未闻法音之同道,问序于予,(问序于予,就是说希望我写一篇序文,)因略述如上。(简单来描述一下。) 岁次(就是几年)甲辰(就是西元一九六四,民国五十三年,甲辰年,西元一九六四,民国五十三年,)夏六月续明(续明这个人生命很短,一九一九到一九六六年,活了四十八岁,)客于星洲(就是新加坡,新加坡。) 所以卢医师说新加坡的信徒,那一次卢医师有去,他说新加坡,师父,新加坡是值得你再去的一个地方,值得我再去,因为那里的人很虔诚,你看他们请师父出来,从这边要走到那一边讲经,几千人都是用跪的,不是用站着的,拿蜡烛点灯都是用跪的,两…

《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