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▪P19

  ..续本文上一页厅,素食馆吃一吃这样子,讲不出所以然,也不知道要说些什么,世间人他在说什么?所说的都是生灭法、是非,对不对?如果是好几年没见面的女众,好几年没见面的,所讲的就是:我的老公怎么样,我的儿子怎么样,如果生个聪明的儿子,我的儿子现在得到奖状。一说起她儿子就满面春风,说起她儿子就满面春风,是不然就是她老公的事业,要不然就说到我现在病苦怎么样的。都是讲这个东西,不相信你作笔记看看,不然不要说三两个相约去谈天,电话拿起来跟你家里的人说看他说什么话题,到最后你就两个字:无聊,无聊,不知道说什么好,对不对?无聊。众生迷茫、无聊不知怎么熬,不懂生命,生命对他来讲是一种惩罚,他惩罚自己,每天在那里惩罚自己,所以虽说真正弥漫于世间,但一般人所说的话不合真理,)但佛对众生说的,不论是说的(说的是,是说的,也不论说的是)怎样一句话,(这三个字是“说的是”那个“是”排在下面,那三个字的排列组合是也不论说的是怎样一句话,佛不论说哪一句话,)没有不与真理相应的,不与真理相应的话,佛陀根本就不会说。(所以他一辈子开口就是真理,我们现在不必说开口就是真理,我们现在开口就说好话,这样就不错了,开口就说好话这样就算不错了。)世间众生的根性,是各式各样的,如国人常说的“百人百性”,一百个人就有一百种个性,(一百个人就有一百种个性,)每一个人的个性,真是极不相同。(所以)普通人说话,要想适合每个人个性,这是绝对做不到的,(你再怎么做,做到每一个对你赞叹,有可能吗?有可能吗?不可能的。美国总统就最伟大了,姓克的,姓克的出一个能人就是克林顿,对不对?克林顿总统,对不对?你看美国的报纸,也是把他批得一无是处,是不是这样子?所以你绝对无法做到合每一个人的个性,)但佛所说的话,不论是说那句,使得人听了,都以为是对自己说的,所以佛所说的话,能契合众生的根机。具足这两个意义,所以名为契经。真正说来,经是线的意思。如一粒粒的佛珠,本来是散着的,用一根线把他贯串起来,不但可以作为念佛之用,而且不会再行散失。佛在世时说法,是没有经本的,只用金口讲出,到佛灭后,由佛弟子将佛所说的话,用文字组织起来,使佛所说的话不致散失,并且一直流通到未来,所以说经是线的意思。 经字通题解释过了,现在继续来讲别题。(别题只有这一部经有而已,)于别题中,我想先讲“十善业道”四字,十善业道是对十恶业道说的,众生的一切行为活动,要不外于在善恶两方面转来转去,不是行善就是作恶,我想这是一般人所能体会得到的。(不是善就是恶,)有人以为佛教忽视,甚至否定偷道德的,这对佛教真是最大的误解,影响佛教的弘传很大。其实,现在流行世界各地的各大宗教,最重视伦理道德的,敢说没有超过佛教的,(可以说没有超过佛教的,)这在佛教各经论中,可以找一最大的证明。特别像本经所说的十善业道,可说完全在人本位上,发挥伦理道德的,果真大家能本此十善业道去行,不特个人的道德完整无缺,而且社会道德的促进,亦将发生极大的效力,所以现在有些接触到佛教的西洋学者,亦肯定了佛教的这点。 十善的“善”,年纪稍大的人,对这个字是不会陌生的,如我们常听人说,你要做善事,或说“为善最乐”。出生在这世间上的人,大都是喜欢做善事的,认为做善事是最快乐的。我们中国人,对善事亦是很重视的,特别是在华侨社会中,一般侨胞们,更是踊跃的,做种种善事。但善字的定义究竟怎样,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,不免有点模糊不清,只知做善事,不知善的定义,是就如中山先生说的“知难行易”了。(知难行易,知道,要真正彻底知是很困难,但是你只要肯去做,其实很容易的,)其实我们要做善事,最好能够了解善的定义,如对善的真义不明,有时出发点虽是善的,但结果却做出与善相反的事来,这实在是最不值得的。(我为你好,我为你好这样而已,要儿子好整天把他关着,叫他不可以出去参加party,要好好地准备联考为他好,也不偶尔让他透透气,到最后严重地失眠,严重地失眠,所以为他好还要方法对,适合他的个性,还要适合他的体力,他如果没有能力来挑这个担子,你为他好有时候反而害了他,反而害了他,对不对?所以说如果为他好,要了解他本身(的条件),要了解他本身(的条件)。以前有一个婆婆,也是为了她孙子好,怕她的孙子噎死,她就嚼一嚼、嚼一嚼,以前的人才有,现在的人可能没有了,嚼一嚼、嚼一嚼,怕她的孙子不会嚼去噎到,拿起来嚼一嚼喂他吃,现在乡下可能还看得到,比较少了。结果阿妈有肺病,孩子承受不了死了,死了检查起来觉得奇怪,这个孩子好好地怎么突然死了,这么严重的肺病,以前肺病是没救的,会死的,孩子承受不了,承受不了,所以说为孙子好,但是没想到你会传染给他,所以“我是好意的”,这一句话要讲得很有智慧,我是好意的,没有错你是好意的,问题是你的好意适不适合他,单单这一句“好意”,有时候会误到一切,我是好意的,但是我们有没有衡量,好意的轻重、次第、先后,我们如果没有衡量次第、先后,我们的好意有时候会害到对方,因为你不了解他的立场,不了解他的立场,譬如说她的儿子,带女朋友回来,他家里的人不喜欢,不喜欢,不喜欢这个女孩子的脸很大,脸圆嘟嘟的像猪头,又塌鼻没有福报什么的,颧骨太高又克夫种种的,他家里的人只看外表,不过她的儿子很喜欢,她就阻止他们两个人交往,这个男孩子心都在女友身上,他的父母不准他交往,他的父母是好意,怕他娶到坏老婆,好意,问题是他们两个很好,就这样问题就出来了,问题就出来了,后来这个男孩子没有办法,无法相爱,以死明志而割腕自杀,割手腕自杀,割手腕自杀,对不对?后来死了他妈妈说就后悔,后悔来不及了,死了,死了,对不对?师父要徒弟好也是一样的,也是一样的,他不能接受的方法,没有办法,拿他没办法,所以就等待因缘,这是一定的,这个就是智慧要拿捏得恰到好处实在是很困难。底下:所以说,)佛教对于善字所下的定义,是很严格的,所以现在特别来分析给诸位听。 善,根据佛陀给予我们的指示,可从三方面来说明其定义: 一、(你说你行善想想看,)从内心的动念说:(从你内心的起心动念是善或是恶来诊断善恶,)每一个人都有其心理活动,而这心理活动的纯洁不纯洁,就有很大的分别。清净而纯洁的心理活动,没有烦恼夹杂在里面,而仅与无贪、无嗔、无痴、惭、愧等的善心所相应,(这个)就是善的;反过来说,杂染的而不纯洁的心理活动,经常与贪(心)、嗔(恨心)、(愚)痴(心)、(我)慢、无惭、无愧等的烦恼纠缠在一起,就是恶的。(就是恶的。)善恶的分别,完全是看内心的清净不清净。这是很重要的一点,因为吾人的所有一切行为活动,都是由于内心的驱使而活动的,如果内心的不净因素多,所表现出来的行为,自然是不善的;如果内心的清净因素多,所表现出来的行为,自然是属善的。 二、从行为的影响说:我们知道,人与人之间,都是相关的,(息息相关,)因而任何一个行为的表现,都会影响到别人,从影响是好或者不好,就可分别出是善或者是恶。如有一个患肺病的人,(肺病,)其痰内是含有肺病菌的,设若将一口痰吐在大街上,经过太阳的曝晒,由风飞扬到空中,使细菌传染到别人的身上去,影响到别人的,是属坏的方面,就可说是不善。一个真正重视道德的,患了肺病不可随地吐痰。(第二个角度)从好的影响说,如我来越南后,堤岸西贡,(这是地名,就是越南,)前后发生了三次火灾,尤其是这次西贡永会区的灾情特别惨重,我们从报章、从听闻或亲自看到凄惨的情状,发出救济火灾的呼声,影响广大社会人群,都来做这救灾工作,其影响是好的,就可说是善的。所以我人不论讲一句话或做一件事,先要考虑我这话与事情,是有利益于社会人群的?还是有害于社会人群的?(要先想想看是有益还是有害,)如果是有利的,我们便多去做,假使是有害的,我们便不要做。再说,一个人的行为活动,不但影响社会人群,亦复影响自己本身,是以行为所发生的影响,对个己身心,对社会人群,假如都是好的,这是最理想的善行;设若我人的行为活动,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,甚而至于还要有所牺牲,如出钱出力,流血流汗,但对广大的社会人群,是有极大利益的,依佛法说,这还是关于善;(这还是属于善。)但如我们所做的事情,对自己虽有很大的好处,使自己的生活享受美满,但对社会人群,(有害,)不特没有利益,反而有所损害,这在佛法认为是属恶的。所以行为的善恶,主要是约影响社会人群的利害来分的。 三、从时间的前后说:世间上的一般人,大都是重视现实,要求把握现实,但在佛法讲,(在佛法讲,)不但有现在的时间,还有未来的时间,如再向前看,还有过去的时间,佛法是将时间,分为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世的。我们现在做人,(眼光)不能短视,(太短视,)只顾现在,应该还要想想未来,如一想到未来,现在行为活动,就不敢随便了,(这样做下去会身败名裂,这样做下去会被抓去关,犯法的事情你也做,这样就不要,)即当表现一种行为时,先得考虑一下,我的这个行为活动,是否对于现在未来都是有利益的?假定对现在的生命有很大的利益,对未来的新生命亦有很大的利益,无疑这是属于善的行为。假定只对现在有好处,如以不正当的方法,求得现实生活上的满足,而对未来的新生命,不但没有好处,而且还会感受很大的苦痛,这在佛法中说是恶。(譬如说现在的绑票就是这样子,拿到钱,用不正当的手段拿到钱,拿到钱以后犯法以后被抓去关,甚至被抓去枪毙被世人唾弃,我们不必要拿这种肮…

《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