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每三个月为一季,印度是每四个月为一季,所以这个一定要分清楚。热际就是正月十六日到五月十五日,雨际就是五月十六日到九月十五日,寒际就是九月十六日到正月十五日,)的三际。(三际,就是三个时期,)如再把区域扩大来说,世界很多国家的历法,都不能完全一致的。佛法要流传到各国去,就不能明确地指定其时间,所以就简单地说为一时。(像这样也有好处,也有好处,譬如说今天我们东边,譬如说十一月五日是我的生日,农历九月二十二日生日,生日做一做,坐飞机到美国十二个小时,到美国又做一次生日,又收一次红包,又收一次红包,因为飞到美国,刚好是九月二十二日,所以时间上就相差一天,因此没有办法肯定,喜欢做生日的人这样就最好了,喜欢做生日的人。但是我坐飞机到那边做生日会来不及。)虽没有明白地指出什么时候,但中国古来大德,往往用(什么呢?)“机教相扣之时”这句话,(机就是根机,教就是教法,根机和教法相扣就是相应的时间,根机和教法如果相应的时候,该讲经的时候,)解说一时。(一时就是相应的时候,简单讲就是因缘具足的时候,这样讲比较直接,如果因缘具足的时候就讲经,)机指众生的机宜,教指如来的言教,机教相扣为时。如佛要说法,众生不愿听,或众生要听,佛无暇说法,(就是没有空闲,)其法都是说不成的,必须一方面众生要求听,而另一方面佛陀慈悲为人宣说,如是机教相扣,说为一时。 【佛】:现代人的开会,一定有个主持会议的主席,说法当然有个说法主,这里的佛,便是指的说法主。十方虽有很多的佛,但说本经的佛,是专指在这人类世界出现的释迦牟尼佛,释迦牟尼佛,是人类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圣者,(可以说是圣中之圣,比丘戒里面讲:一切圣人当中,佛陀是圣人当中至高无上的圣人,佛陀,佛是所有的圣人里面最高超的圣人,)亦即是人间的佛陀,千万不是把佛看成是个虚无飘渺(虚无就是虚幻渺茫捉摸不到的,就是把他神话了的意思,缥缈就是若有若无,若现若隐的样子,好像有又好像没有,)的神怪之物,(大乘佛法就是这样子,把释迦牟尼佛诠释得已经有一点太离谱了,那个神通广大,太离谱了,就像电影上所演的,其实世尊是一个老老实实的比丘,和我们人一样,为父母所生有一个肉身,不过他是一个大觉者,大觉者,心二十四个钟头都如如不动,没有妄想、没有颠倒,没有执著连微细的烦恼都没有,清清净净,他就是发现到我们的觉性,每一个人的觉性,欧美发现新大陆他们就很高兴,释迦牟尼佛发现众生每一个都有佛性,这是比发现新大陆还要伟大,麦哲伦发现什么新大陆,释迦牟尼佛发现人人都有本性,还是离我们最近的,却是我们每一个都感觉不出来。底下:)否则的话,那就根本没有了解到佛之所以为佛。这点,希望诸位先要了解清楚。佛是印度话的佛陀简称,(Buddha,Buddha。)中国译为觉者。者是人的代名词,觉是觉悟的意思,合言之,就是一个觉悟的人。世界上的人,本来是很多的,如在座的诸位,每一个都是人,虽然如此,但觉悟与不觉悟,显然有着很大差别。(觉悟的人他心所散发出来的,就是真善美的解脱,不觉悟的人他处处束缚,处处执著、处处分别,他不曾过一天快活的日子,二十四小时都绑得死死的,斤斤计较总是空,但是知道不过挡不住习气,烦恼的习气挡不住。)觉悟了的人,就称为觉者,未觉悟的人,只称为迷者。迷而不觉的人,当然就流转在生死苦海中不得出离;觉而不迷的人,从宇宙人生的觉悟中,不再为世间的一切所转,(所以我们如果在这世间里面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颠倒这样我们就是佛,当下就是佛,我们可以训练什么叫做修行?时时刻刻都训练这颗心,不要被相所缚,离一切相,即名诸佛,就是你七个钟头都不要做什么工作,你提起观照这一念,不要被它所束缚,这样也是一种修行,)过着一种自由自在的真理生活。所以我们对于佛陀的认识,不要从过高和过深处去认识,只要知其是个真理的觉悟者就好了。但是现在有很多学佛的人,连这个最简单的认识都没有,不能不说是个最大的遗憾!做了个佛教徒,对于自己所崇奉的教主,不能有个正确地认识,(说起来好像天方夜谭,把佛陀神化到极点,他已经不是世间的人了,)实在是太辜负了大慈大悲的佛陀!因此,我望诸位对于这点,要牢牢地记住!(佛陀就是跟人一模一样,没有两样,是人格化不是神化,佛陀就是我们人,人就是佛。) 【在娑竭罗龙宫】:这是法主说法的地方,等于现代开会的地点。如我现在讲的《十善业道经》,(演培法师说现在)是在越南堤岸的妙法精舍,当知这就是我说法的地方。佛说法,不唯是在这个现实人间,龙宫天上无处不没有如来宣说法音的。像现在所讲的这部经,就是佛在龙宫说的。宫是宫殿,如过去的君主时代,一个国家有个国王,国王所住的地方,(不是)叫做王宫或(不然就叫做)皇宫,现在所讲的龙宫,表示是龙王所住的。人间的国王住在王宫,显示其有福德,海中的龙王住在龙宫,亦显示它是龙族中有大福德者。龙宫的所在之处,中国古籍及佛经所说,(都)是在大海的下面。(大海的下面,)不过实际说来,佛经所记载的龙,是有天龙、空龙、陆龙、海龙的四类,现说龙宫在海的底下,是约海龙说的。(针对海龙说的。以前的人龙宫有很大的争议,很大的争议,如此要到龙宫说法,就不是用我们这个色身了,因为我们人要呼吸,竟然跟八千比丘要到海底,这八千比丘要证到意生身才有办法,可见这个问题很大,问题很大,所以有的人说:龙宫这个地方不是在海底,它是一个皇帝住的地方,皇帝住的地方就像龙,叫做龙宫,所以从以前探讨佛教历史的人,认为龙宫不是在海底,《华严经》像龙树菩萨入龙宫,看到《华严经》,不能不是在海底下,是地名,龙宫,它是一个地方名字,不是真的在海底下,真的在海底下来说,用色身下去你没有办法,因为你要呼吸,你要呼吸,那个都是水你没有办法,要不然龙王他会变化,这样就要用意生身下去,比丘他没有办法,他顶多证到初果,有的是阿罗汉果有的是凡夫,他怎么会有意生身,他要怎么跟世尊下到海底,没有办法,没有办法。所以有的人是这样讲,经典如此记载而世尊又不在了,到底龙宫真的是在海底,或者真的在人间只是一个地名,地名,譬如说世尊在鲤鱼潭说法,你会想鲤鱼潭可能在潭底,花莲有一个鲤鱼潭,可能在鲤鱼潭的潭底,但是不是这样,鲤鱼潭只是个地名,对不对?它是个地名,像我现在在鱼池乡买的叫做莲花池,有一天慧律法师去莲花池说法,说:慧律在莲花池内讲经,其实不是,那是地名,鱼池乡里面,我买的那块土地叫做莲花池,莲花池段,刚好在莲花池,西方极乐世界的莲花池这样子,所以我比较相信考据学家所说的,龙宫是个地名不是在海底下,我比较倾向相信这个角度,经典这样写这样注解,我们就跟它这样读,所以大乘佛法有很多都没有办法解释,因为讲到很多神通就不符合,不符合现在的解释,你说八千个比丘要怎么下海底,都不要呼吸吗?不然穿潜水衣跟氧气筒下去,要不然他们怎么下去,世尊当然没问题,世尊上山下海他什么都没问题,他神通自在穿墙走壁,意生身,他坐在那个地方不动,三千大千世界任他遨游,因为他有意生身,我们没有,我们没有,就是没办法,不然就戴氧气筒下去,如果戴氧气筒也没办法听,以前的科学有这么发达吗?有戴氧气筒,氧气筒的底下要怎么讲经?那也没有办法,所以我比较偏重相信龙宫是个地名,我才不相信在海底下。) 龙王的宫殿,在大海底下,(叫演培法师再活起来,他如果再活过来,我就问他:大海底在哪里?可能也无法回答。真的,换我问他,他就无法回答了,所以经典这样写,我们中国大乘佛法就是这样子,以前人讲的我们就这样读,读到矛盾的地方,它就多一句:不可思议。讲一句不可思议就带过去了,没有办法解释,以前释迦牟尼佛说右肋而生,我当时看到这一句,说:奇怪,佛陀的母亲,这个地方怎么生得出佛陀来,到底怎么回事,我打了一个大问号。我就去问老和尚:师父,为什么佛陀是从母亲的右肋而生呢?老和尚:傻孩子,不可思议嘛。我就止住了,他说不可思议,师父既然说不可思议,你就要默不作声了,这个地方会生小孩,真奇怪,这个地方会生小孩,我实在很不相信,后来我们到印度去探讨,再向考据学去研究,好好地去了解到底为什么佛陀会从右肋而生?原来印度的种族分得很清楚,阶级分得很清楚,大梵天王是从口生,他们的相传是这样,贵族是从胸口而生,贵族,刹帝利、首陀罗是肚子跟膝盖,是肚子跟膝盖,嘴巴生,大梵天嘴巴生婆罗门,贵族从胸口生,刹帝利由肚子生,首陀罗从脚生,世尊是贵族,他是贵族胸口生,右肋刚好跟胸口是平等位置,所以说佛陀是右肋而生,原来佛陀是贵族而生的,出生是贵族,在右肋而生表示他是贵族,不是从这里生出来的,我问了好几十年,没有一个法师说的使我满意,每一个回答我都不满意,我非常不满意,打破沙锅问到底,可是问老和尚,老和尚没有一个有明确地回答。如果说龙宫,这样解释能清楚吗?也不可能,没办法,所以我相信龙宫它是个地名,绝对不是海底下。龙王的宫殿,在大海底下,)为龙王的神力所化作。《海龙王经·请佛品》说:有次龙王上来人间,到灵鹫山去听佛说法,听了佛说法后,对于佛法有所领悟,便对佛陀垂直欢喜信敬之心,要请佛陀到大海去应供,佛陀慈悲地允许它,龙王即入大海化作大殿,用无量的珍珠宝贝,种种庄严其上,且自海边通至海底,(就像在画卡通影片一样,)造作三道宝阶,恰如佛于过去化七宝阶自忉利天下降到阎浮提来的那样,(他怎么写你就怎么想像,像在演卡通影片那样想像就好了,不必想太多,我们要…
《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