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的是他的法,)佛与诸比丘及诸菩萨,共同地踏着这个宝阶到龙宫里去,受诸龙众的供养,并为龙众说法。依据此说来看,不特佛及声闻并诸大菩萨有其神通,就是海中的龙王亦有其神通,(所以大乘佛法,如果用神通都讲得通,它都是用这样解释都叫做神通,)所以龙王能变化宝阶,佛等能循这个宝阶而行,在没有得神通的我人,当然是做不到的。 《佛说十善业道经》的这个龙宫,叫做娑竭罗龙宫。娑竭罗是印度话,中国译为咸海,因为其龙常住在咸海中,而其龙宫亦是在咸海的下面,所以称为娑竭罗龙宫。娑竭罗龙王,是很多龙王的一种,如《法华经》就说有八大龙王。(《法华经》里面的八大龙王,我读给你们听一下:一、难陀龙王;二、跋难陀龙王;三、娑伽罗龙王;四、和修吉龙王;五、德叉迦龙王;第六、阿那婆达多龙王;七、摩那斯龙王;八、优钵罗龙王。这个在《法华经》里面有,你不必作笔记,读一遍了解一下就可以了。)龙在印度叫做那伽,是一种身体很长的动物,而且是没有足的,其形态有点像蛇,不过比蛇长得多,还有相当的神力,可作种种的变化。佛法承认有龙,龙亦作为佛教的护法,列为天龙八部之一,所以说“天龙八部皆护法”。(龙在中国来说是吉祥物,譬如说十二生肖,你知道这些都有可能,十一个生肖有可能,唯独龙不曾见过,鼠、牛、虎、兔、龙、蛇、马、羊、猴、鸡、狗、猪,你看有十二生肖,唯独龙你不曾见过,为什么龙不曾见过?而十一生肖都见过,唯独龙不曾见过,不过十二生肖里面其中又有龙,对不对?叫做龙,你要否认牠,对不对?中国人也都承认有龙,是不是?因此我看天龙八部这个天龙,可能也是一种业力,跟我们人间不太相同,在某一个时刻它会显现出来,会显现出来,好像不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人,就像鬼道一样的会变化的一种,牠是列为畜生,所以我认为牠是一种,属于会变化的一种畜生,这个可能比较合理化,要不然我们那些鼠牛虎兔龙,中国人不曾见过龙,但是他就有这个龙。)不过龙虽有神力变化,但在佛法,仍把它归纳在畜生的一类中,如猪马牛羊一般。可是不要以为是畜生,就小看了它。老实告诉诸位,很多畜生的福报,比我们人类还要大,因为嗔心大的关系,始堕到畜生去,龙就是有大福德的。(畜生有的比我们人福报大,像狗这样的畜生如果长得漂亮,被有钱人饲养这只狗就好命了,真的,它也不必要看门,整天帮它梳毛还绑两个人蝴蝶结,主人回来这只狗就跟他舔两下,这样主人就高兴了,尾巴摇两下,对不对?狗就很好命了,你看像我们有的当乞丐,寒流来的时候没地方住,台北市就有很多睡地下道、铁道旁要不然就睡火车站,要不然就睡公路局的,没地方睡,你看人不如一只畜生,那只畜生他又弄最好的给它吃,还有“宝路”,看是一只狗而已却疼爱有加,一个人比不上一只狗,真的就是这样子,说真的就是这样子,所以狗的狗的福报,人有人的业力。) 【与八千大比丘,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】:这是指出闻法的大众,亦即等于出席会议的人数。闻法的大众分为两类,就是大比丘众与大菩萨众。比丘众有八千这么多,而且都是已有相当果证的,即是已证圣果的大比丘,不是刚出家的新比丘。比丘是男人出家已受具足戒的通称,如果女众出家而受具足戒的,就称比丘尼。 比丘是印度话,中国译为乞士,乞是乞求的意思,士是人的代名词,用通俗的话说,就是乞化之人。佛所定的出家僧团制度,在僧团中住的出家众,不可做政府的官吏,不可做士农工商的事业,(都不可以,)所有一切生活所需,都向信徒乞化而来,所以叫做乞士。(这个在佛在世时可以,泰国也可以,台湾行不通,在中国大陆就行不通了,中国大陆,冷到零下二、三十度,零下二、三十度,在零下二、三十度,比丘僧团如何出来外面托钵,我问你:什么人要煮给丛林三百个人吃饭,丛林甚至有五百个比丘,五百个比丘在零下二、三十度出来托钵,像黑龙江,我们教授说的:黑龙江,零下都四十几度,你怎么出来托钵?打到耳朵,耳朵掉下来,打手,手断掉,你没有办法托钵,所以这种生活在佛在世,今天的泰国也可以,比较热的地方可以,太冷的地方根本没有办法,所以中国大陆我们那些祖师大德都没有办法用乞食的,所以就自己煮,因此我们中国修行就比较好修,为什么?关起门来你不必去攀缘信徒,你也不必怕去犯众,也没有讥嫌罪,为什么?我只要跟众生保持距离,我就不可能犯众或者犯到讥嫌,这个根本不可能,没有在接触,对不对?所以说,我们中国的法师修行就很轻松,像法观师他们去泰国,他说泰国每一个都要托钵,去那里亲近每一个都要托钵,他说四、五点就要出门了,三个比丘走到一个地方要分叉路,他从东边走,他从南边走,他从西边走这样子,分开去托钵,你不能三个都在同一间托钵,他煮来不及给你们吃,没有那么多,一趟出去,回来都两个多小时,两个多小时。我说:你去如果尿急要怎么办?他说有时候尿急,急得回来袈裟一丢就跑厕所了,托钵一次要两个多小时,哪像我们文殊讲堂早课结束,一坐下去,引磬拿着,供养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。放下,开始吃,就这么轻松,佛在世就是这么苦的日子,亲自去体会到那种艰苦,那一种冷眼甚至碰到恭敬的,也有碰到轻视你的,也都有,侮辱你的,所以在托钵当中动心忍性,磨练你的个性,我就是一个乞丐,降伏你的傲慢,你出家人没有什么了不起,你跟乞丐一样跟人家托钵,低声下气,但是伟大的地方,外表很穷不过内心很富有,向佛陀乞法,向众生乞食,所以他走路托钵,也有很大的用意,很大的用意。底下:所以说除了乞以外还乞正法,所以说不可做政府的官吏,不可做士农工商的事业,所有一切生活所需二种我见信徒乞化而来,所以叫做乞士,)如更深一层地说,就是乞法。出家之人,最要紧的,还是乞法,即常常地向佛乞求正法,唯有乞求正法,才能听到正法,这样说来,比丘叫做乞士,是向两方面乞化的:外向社会的群众乞化饮食,以资维持色身,内向慈悲的佛陀乞化法食,以资长养法身,唯有如此,出家的生活,方可算是正命,(所以正命就是佛弟子依从正法,远离咒术、占卜等等,五种邪恶的谋生之法,如法如律求此饮食、衣服等生活资具称做正命,正命就是用正当的方法养活自己的生命,不从事咒术、占卜、算命等等,)而不至于过着邪命不正当的生活。 比丘除了乞士一义以外,还有破恶与怖魔的二义,顺便再为一谈。恶在这里,主要指内心中的种种烦恼,出家以了生死得解脱为目的,若不解决生死根源的烦恼,无论如何不能达到目的的,所以当修戒定慧的三学,扑灭贪嗔痴等烦恼,是为破恶义。魔在这里,主要是指六欲天的天魔,(这个天魔是他化自在天子魔,住在欲界第六天,他化自在天人天魔,魔王跟他的眷属叫做天魔,)天魔最大的希望,就是一切众生,皆为魔子魔孙,永远受他控制,如有欲跳出三界,不愿再为其掌握,那他就要来作种种破坏。(你要修行他就破坏,制造种种的逆境给你,)设若不为所动,那他就要害怕起来。(他就会害怕,你若为所动他就高兴,)出家的佛弟子,大都认真修行,而以解脱为期,(为期就是期望、目标,)天魔外道扰乱,不能发生作用,于是魔宫震动,魔王怖畏起来,所以称为怖魔。修行能使魔王恐怖,这就真的有了相当功夫。如果马马虎虎地修,(马马虎虎地修就是随随便便,)纵然出家,魔王亦不会怖畏的。(他也不会怕的。) 菩萨的听众,超过比丘三倍,共有三万二千那么多,所以说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。菩萨是“菩提萨埵”的简称,中国译为觉有情。佛法将人以及畜生等,都名有情,虽然同样的叫做有情,但觉悟与不觉悟,就有很大的差别。觉有情,是指觉悟了的有情说的。怎样称为觉有情?我们知道,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多得很,而这众多的事物,依佛法看,无时无刻不在生灭变化中,甚至刹那刹那的在生灭变化中,(所以阿姜查说一句话:一切万法唯有两个字,生跟灭而已。万法唯有这两个字而已,生跟灭而已,你如果体会到阿姜查这句话,你就开悟了,不是生就是灭,没什么好讨论的,世间没有什么叫做高兴,没什么好伤心的,该灭的灭,该生的生,就是这样子而已,)所以说:“一切诸法,生灭无常。”可是世间上的一般人,很难体认到这点。如以重建的妙法精舍来说,因为它是刚刚修好,大家觉得它是新的,今天来看到的是新的妙法精舍,明天来看到的还是新的妙法精舍,似乎一点变化都没有,殊不知这样看法错了!事实上,妙法精舍时刻都在变的,不特现在不可说它是新的,当建楼上时,楼下已开始变化而向旧的方面迈进了,(新的一盖好就向旧在变化,)昨天与今天的绝对不同,后一小时的绝对不是前一小时的,如有这样的领悟,是就叫做觉悟,世间难得有人体悟到这点,所以只叫做迷昧的有情。但菩萨已确切的领悟到无常的定律,深知诸法刹那刹那的在变化不息中,向毁灭的路上推进,决不再对演化的万有诸法,(演化就是迁流变化,)生起常住的妄执。(意思是说我们对于生灭演变的假相,我们都很清楚地去透视它,我们千万不要在这生生灭灭的无常的世间,生起一念虚妄的执著,明明知道这是假的东西,怎么如此死执不放,这样痛苦到自己,痛苦到自己,)由于有了这样正确的领悟,所以称为觉有情。(觉有情。) 菩萨在佛教中说来,是个很重要的修学佛法的人,亦是积极推动救人救世的行者。世间有很多不了解佛教是觉世救人的宗教,以为修学佛法的行人,对于人类社会的事情,不闻不问,(都没有在关心,)似乎有点近于消极,其实,佛教在世界各大宗教中,可以说是最积极的宗教,(地藏王菩萨说:地狱不空,誓不成佛,众生度尽,方证菩提。观世音菩萨说:千处祈求千处现,苦海常做度人舟。我问你们:哪…
《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