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(就是我们的色身很端正,)见者无厌。(见到我们的人有欢喜心,不会厌恶。) 佛陀讲到这里,特别劝告我们:生存在这世间的【智者,知】道心无主宰诸法如幻【已】后,那就【应】该多多地【修善业】,做好事,不要把(这么难得)这大好人生空过。所修一切善业是能生因,【以是】业因,(因为这个业因,)将来【所生蕴、处、界等】的果报体,一定是【皆悉端正】而为【见者】生欢喜心,百看【无厌】的。(看了再看,看了再看,怎么看都很庄严,有的人就是长得这样子,愈看愈顺眼,愈看愈漂亮,)不到这世间来做人便罢,(如果没有来这世间做人便罢,)来到世间做人,总希望自己的身体,(这个身体,)特别是自己的面貌,(当然是希望)生得端正庄严,但要达到这一愿望,现在必须修诸善业,有如是因方有如是果,并不是勉强得来的。 经文所说的蕴、处、界,是佛教的三个专有名词。蕴指五蕴,就是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的五者,为组合我们生命自体的五大要素。蕴是积聚的意思。色的定义变碍,(质碍,变碍这个变画×,改作质碍。色的定义叫做质碍,有障碍的东西。譬如说树木、木材、墙壁,这些都是有障碍的东西,)受的定义领纳,(领纳,也就是接受的意思,接受的意思,)想的定义取像,(像本来就是因缘和合的东西,本来就是假的东西,他就它当成是真的。譬如说见到一个美女,回家就寝食难安,学佛的人见到一尊佛相庄严,就一直想要顶礼,一直想要顶礼,虽然这是著相,但是这是好的,心中有佛,心中有佛,)行的定义造作,(造作就是起心动念的意思,这个行的定义造作,造就是身口意造作,)识的定义了别,(就是分别心的意思,分别心的意思,八识都有分别心,)这如通常所说,不再详细分别。将这五蕴归纳起来,实不外于色心二法。色是等于现代所说的物质,心是等于现代所说的精神。处虽可说十二处,但在这里是指六处讲,就是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的六根,根据《阿含经》看,这也是组合我们生命自体的六大要素,而为精神物质的演绎,(演绎就是推演的意思,或者是指组合或者是指分类,为精神、物质的分类这样子,或者是组合,)即前五根是属于物质的,第六意识是属于精神的。处是生长义,(六根,六根,就是六处。)谓由根境的和合,(因缘如果和合,)可以生长认识的活动作用,所以这在生命的组织上,亦有其重要的意义。 界以一般来说,就是指的十八界,这里仍以六界来说,就是地、水、火、风、空、识六者,为组织生命自体的另一要素说明,虽则说有六界,而仍为心色,即前五界为物质性的东西,第六识界为精神界的要素。根据上面所说,我们的生命体,不外五蕴、六处、六界的和合,亦即生理与心理的组合。(生理是我们的生理,心理这是一体两面的东西,所以女人的生理期,就会影响到她的心理,心理也会影响到她的生理。譬如她上班会紧张,她身体里面的卵巢的激素,她的排卵或者是黄体激素就会变,所以她的周期就会变,时间长太紧张要不然就是吃药,她的周期就会太快或太慢,所以心就会起烦恼,所以女人一辈子从青春期开始到老,都没有一天是轻松的,每天都在变化,变来变去,)生理机构的身体,是人人所能看得到的,当以端正庄严为最理想,没有哪个人愿意相貌丑陋的。所谓端正庄严,就是一般说的五官端正,(所以我们的面貌很重要,五官在端正,)佛法说的六根完具。假定一个人,眼睛生得斜斜的,(所谓的斜视,脱窗(台语),)鼻子长得扁扁的,(鼻子扁扁的,讲话就咬字不清,鼻子扁扁的,看起来怪怪的讲话又听不懂,鼻子扁扁的讲话就咬字不清,讲话又听不懂,怪怪的,)乃至缺口露齿的,(一看是兔唇这里缺一角,就是说眼睛斜视,鼻子扁扁的还有嘴缺角,那种如果长大结婚要接吻,还没有接吻就看到牙齿,你敢吻她吗?牙又没刷,嘴里又有一阵风吹出来臭臭的。所以)你说这是多么难看?(如果长成这样就很悲哀了,)谁愿意有这么一副面孔?(人看了就吓一跳,人家看到她的面貌,就要很精进了,为什么?深怕来世像她这样就糟糕了,所以那样也是有好处,)但要相貌端严,不是心想就可得到的,必须修诸善业,所以佛陀特别要人多做善事。 所生是对能生说的,所生的是业力,(把这个“所”画×改成“能”,能生的是业力,)所生的是身体,(这个能所这个所字打错了,能生的是业力,所生的是身体,)如能生的业力是善的,所生的的蕴等报体,一定是端正的,若能生的业力是不善的,所生的蕴等报体,自然是丑陋不堪。或有人问:“一个人为什么要生得好看?”因为众生在世界上,是要给人看的,而人又有审美的特性,(审美就是欣赏。这个很简单,你如果到文殊讲堂的流通处,佛相雕刻得很尊(庄)严,一下子人家就请走了,真的,或者画得很庄严,人家就请走了,如果他画的观世音菩萨比世间人更丑,摆在那里很久,说这尊比我还糟糕,如果是这样不发我拿一张照片,让你拜还比较快活,画成这个样子能看吗?观世音菩萨,这张照片放在那里没人来请,怎么样都没人来请,摆整年都没人敢请,看了会吓到,怎么会有这么丑的观世音菩萨,对不对?至少也要能看的,是不是?所以说我们人说不著相很难的,非常地难,我们人要不著相很困难的,要相当有功夫的人才能无所著,世间人说不著相相当困难,)如果相貌生得端正,别人看了对你不会生厌,如果相貌生得不好,别人看了就会对你生起厌恶之情。在人与人相互接触的广大社会群中,相貌端严与否,有着很大的关系,不要以为是无所谓。佛陀已明白地告诉我们,端严的身相是由修善业而来,因此,修诸善业才是最根本的,至于最基本的善业,就是本经所说的十善业道,果能本着这个十善业道去行,未来的生命相貌,没有不端严的。(当然我们不要再来了,对不对?万一再来的时候,连照镜子都不敢照那就惨了。) (下面讲一个故事:)相貌的丑陋,实是人生的一大憾事,(这里就要讲个故事给你们听,)现在说个故事给诸位听:过去波斯国有个国王,名字叫做帖木儿,相貌生得真是丑陋到极点,(丑陋到极点,台湾话就是十分丑陋,)既瞎了一只眼睛,又跛了一条腿。(人丑又瞎了一眼。)有一天朝臣乔特夏,侍奉在国王的左右,见到国王用手搔头,便想到国王须要理发,立即命理发师来为国王理发,等到理发完毕,理发师拿了一面镜子给国王照照,国王从镜中看到自己的丑陋相貌,不禁悲从中来放声大哭,大臣乔特夏,见国王哭得这样悲伤,(因为见到自己这么丑陋,)居然也随国王痛哭起来,君臣相对而哭,哭了两个钟点不止,其他的大臣看了,觉得不是办法,轮流地来为国王讲故事,以消除国王的悲伤,国王听诸大臣讲故事,过了没有一会,果然不再哭了,但乔特夏大臣,仍然大哭不止。国王觉得很奇怪,就问乔特夏说:(我照镜子被自己吓着而哭,)“我已经不哭很久了,你为什么还在哭?”乔特夏很俏皮地回答说(幽默轻松地跟他讽刺,):“国王,你第一次见到自己的面孔,就已哭了两个钟点,(那是你见到的,你自己见不到自己的脸,)我天天见到你的面孔,叫我怎能不哭?”(算是很严重,每天见到国王的脸每天都哭,每天见到丑脸,我的国王怎么丑,每天都哭就对于了,这实在是……。长得丑实在不是你的过失,但是你也不能天天叫人家哭,国王又不能躲起来,长得丑每天都令人家哭,这个很严重。)这虽是一个笑话,但可见相貌的重要。真的,一个人生得太难看了,别人见了,纵然不会大哭一场,但也立刻掉头而去,不愿多看一眼的。所以希望诸位发心修善业,以期得到身相端严,使人见了生敬爱心,不至见了讨厌。人生在世,对于身体上的缺点,很容易发现,亦易感到不安,而对于内心的缺点,不特不易发现,即或被发现了,亦不至于不安,其实,外在的缺点,是由内在的缺点(宿世)来的,(宿世来的,)所以现在常听人说,做人不仅要有外在美,还要有内在美,因此,如何净化自心,美化自心,是更重要的一着!(因此,我告诉诸位,我跟这些女众和这些男人讲,我们男众学佛也要穿得庄严,可以西装笔挺打领带,要不然也不能穿得邋邋遢遢,女众,我主张一定要化妆,一定要化妆,我很坚持,因为你如果不化妆,这样会度不到众生。再者,在家居士,你要上班不擦个口红哪能看,女人三分天生七分打扮,对不对?七分打扮,不相信的话,女人睡醒的时候你看看,嘴唇如果没有擦口红就像死人,跟殡仪馆那个差不多,没有一点血色,说真的女人擦个口红就差很多,真的,就是说你都不必擦什么粉,擦个口红就差很多了,你看人死后,没有化妆整个脸黑黑的,死人化妆以后,你看,死人又好像能讲话,相貌也是很庄严,所以说化妆很重要,因此,我都鼓励我们讲堂这些女众,恰到好处,恰到好处,不必做到……,对不对?重要的就是说如果有黑斑,青春痘稍微修饰一下,脸稍微修饰一下,注重一下外表,我看很多学佛的都不注重外表,注重外表,连罗汉衣、罗汉裤,女人穿了也去买菜,这个不行,如果碰到不懂的人家,说:菜姑,菜姑,来、来跟我买菜,人家都叫她菜姑,所以说我们家里穿的罗汉衣、罗汉褂不要穿出去,不要穿出去,女众要有女众的威仪,简单地擦个粉擦个口红,服装就是要整齐,学佛就是要这样子。) 丙四 举果相证 丁一 以佛果证 龙王!汝观佛身,从百千亿福德所生,(你现在看佛身,举果相来证明,以佛果来证明他的善业到不可思议。汝观佛身,从百千亿福德所生,)诸相庄严,光明显曜(显曜就是光明,)蔽诸大众(因为他很光明遮蔽了一切大众,);设无量亿自在梵王,悉不复现。(大梵天王都有光明,见到了佛陀光明统统遮蔽了,被佛陀的光所遮蔽了,)其有瞻仰如来身者,莫不目眩!(莫不目眩这个目眩意思…
《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