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續本文上一頁(就是我們的色身很端正,)見者無厭。(見到我們的人有歡喜心,不會厭惡。) 佛陀講到這裏,特別勸告我們:生存在這世間的【智者,知】道心無主宰諸法如幻【已】後,那就【應】該多多地【修善業】,做好事,不要把(這麼難得)這大好人生空過。所修一切善業是能生因,【以是】業因,(因爲這個業因,)將來【所生蘊、處、界等】的果報體,一定是【皆悉端正】而爲【見者】生歡喜心,百看【無厭】的。(看了再看,看了再看,怎麼看都很莊嚴,有的人就是長得這樣子,愈看愈順眼,愈看愈漂亮,)不到這世間來做人便罷,(如果沒有來這世間做人便罷,)來到世間做人,總希望自己的身體,(這個身體,)特別是自己的面貌,(當然是希望)生得端正莊嚴,但要達到這一願望,現在必須修諸善業,有如是因方有如是果,並不是勉強得來的。 經文所說的蘊、處、界,是佛教的叁個專有名詞。蘊指五蘊,就是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的五者,爲組合我們生命自體的五大要素。蘊是積聚的意思。色的定義變礙,(質礙,變礙這個變畫×,改作質礙。色的定義叫做質礙,有障礙的東西。譬如說樹木、木材、牆壁,這些都是有障礙的東西,)受的定義領納,(領納,也就是接受的意思,接受的意思,)想的定義取像,(像本來就是因緣和合的東西,本來就是假的東西,他就它當成是真的。譬如說見到一個美女,回家就寢食難安,學佛的人見到一尊佛相莊嚴,就一直想要頂禮,一直想要頂禮,雖然這是著相,但是這是好的,心中有佛,心中有佛,)行的定義造作,(造作就是起心動念的意思,這個行的定義造作,造就是身口意造作,)識的定義了別,(就是分別心的意思,分別心的意思,八識都有分別心,)這如通常所說,不再詳細分別。將這五蘊歸納起來,實不外于色心二法。色是等于現代所說的物質,心是等于現代所說的精神。處雖可說十二處,但在這裏是指六處講,就是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的六根,根據《阿含經》看,這也是組合我們生命自體的六大要素,而爲精神物質的演繹,(演繹就是推演的意思,或者是指組合或者是指分類,爲精神、物質的分類這樣子,或者是組合,)即前五根是屬于物質的,第六意識是屬于精神的。處是生長義,(六根,六根,就是六處。)謂由根境的和合,(因緣如果和合,)可以生長認識的活動作用,所以這在生命的組織上,亦有其重要的意義。 界以一般來說,就是指的十八界,這裏仍以六界來說,就是地、水、火、風、空、識六者,爲組織生命自體的另一要素說明,雖則說有六界,而仍爲心色,即前五界爲物質性的東西,第六識界爲精神界的要素。根據上面所說,我們的生命體,不外五蘊、六處、六界的和合,亦即生理與心理的組合。(生理是我們的生理,心理這是一體兩面的東西,所以女人的生理期,就會影響到她的心理,心理也會影響到她的生理。譬如她上班會緊張,她身體裏面的卵巢的激素,她的排卵或者是黃體激素就會變,所以她的周期就會變,時間長太緊張要不然就是吃藥,她的周期就會太快或太慢,所以心就會起煩惱,所以女人一輩子從青春期開始到老,都沒有一天是輕松的,每天都在變化,變來變去,)生理機構的身體,是人人所能看得到的,當以端正莊嚴爲最理想,沒有哪個人願意相貌醜陋的。所謂端正莊嚴,就是一般說的五官端正,(所以我們的面貌很重要,五官在端正,)佛法說的六根完具。假定一個人,眼睛生得斜斜的,(所謂的斜視,脫窗(臺語),)鼻子長得扁扁的,(鼻子扁扁的,講話就咬字不清,鼻子扁扁的,看起來怪怪的講話又聽不懂,鼻子扁扁的講話就咬字不清,講話又聽不懂,怪怪的,)乃至缺口露齒的,(一看是兔唇這裏缺一角,就是說眼睛斜視,鼻子扁扁的還有嘴缺角,那種如果長大結婚要接吻,還沒有接吻就看到牙齒,你敢吻她嗎?牙又沒刷,嘴裏又有一陣風吹出來臭臭的。所以)你說這是多麼難看?(如果長成這樣就很悲哀了,)誰願意有這麼一副面孔?(人看了就嚇一跳,人家看到她的面貌,就要很精進了,爲什麼?深怕來世像她這樣就糟糕了,所以那樣也是有好處,)但要相貌端嚴,不是心想就可得到的,必須修諸善業,所以佛陀特別要人多做善事。 所生是對能生說的,所生的是業力,(把這個“所”畫×改成“能”,能生的是業力,)所生的是身體,(這個能所這個所字打錯了,能生的是業力,所生的是身體,)如能生的業力是善的,所生的的蘊等報體,一定是端正的,若能生的業力是不善的,所生的蘊等報體,自然是醜陋不堪。或有人問:“一個人爲什麼要生得好看?”因爲衆生在世界上,是要給人看的,而人又有審美的特性,(審美就是欣賞。這個很簡單,你如果到文殊講堂的流通處,佛相雕刻得很尊(莊)嚴,一下子人家就請走了,真的,或者畫得很莊嚴,人家就請走了,如果他畫的觀世音菩薩比世間人更醜,擺在那裏很久,說這尊比我還糟糕,如果是這樣不發我拿一張照片,讓你拜還比較快活,畫成這個樣子能看嗎?觀世音菩薩,這張照片放在那裏沒人來請,怎麼樣都沒人來請,擺整年都沒人敢請,看了會嚇到,怎麼會有這麼醜的觀世音菩薩,對不對?至少也要能看的,是不是?所以說我們人說不著相很難的,非常地難,我們人要不著相很困難的,要相當有功夫的人才能無所著,世間人說不著相相當困難,)如果相貌生得端正,別人看了對你不會生厭,如果相貌生得不好,別人看了就會對你生起厭惡之情。在人與人相互接觸的廣大社會群中,相貌端嚴與否,有著很大的關系,不要以爲是無所謂。佛陀已明白地告訴我們,端嚴的身相是由修善業而來,因此,修諸善業才是最根本的,至于最基本的善業,就是本經所說的十善業道,果能本著這個十善業道去行,未來的生命相貌,沒有不端嚴的。(當然我們不要再來了,對不對?萬一再來的時候,連照鏡子都不敢照那就慘了。) (下面講一個故事:)相貌的醜陋,實是人生的一大憾事,(這裏就要講個故事給你們聽,)現在說個故事給諸位聽:過去波斯國有個國王,名字叫做帖木兒,相貌生得真是醜陋到極點,(醜陋到極點,臺灣話就是十分醜陋,)既瞎了一只眼睛,又跛了一條腿。(人醜又瞎了一眼。)有一天朝臣喬特夏,侍奉在國王的左右,見到國王用手搔頭,便想到國王須要理發,立即命理發師來爲國王理發,等到理發完畢,理發師拿了一面鏡子給國王照照,國王從鏡中看到自己的醜陋相貌,不禁悲從中來放聲大哭,大臣喬特夏,見國王哭得這樣悲傷,(因爲見到自己這麼醜陋,)居然也隨國王痛哭起來,君臣相對而哭,哭了兩個鍾點不止,其他的大臣看了,覺得不是辦法,輪流地來爲國王講故事,以消除國王的悲傷,國王聽諸大臣講故事,過了沒有一會,果然不再哭了,但喬特夏大臣,仍然大哭不止。國王覺得很奇怪,就問喬特夏說:(我照鏡子被自己嚇著而哭,)“我已經不哭很久了,你爲什麼還在哭?”喬特夏很俏皮地回答說(幽默輕松地跟他諷刺,):“國王,你第一次見到自己的面孔,就已哭了兩個鍾點,(那是你見到的,你自己見不到自己的臉,)我天天見到你的面孔,叫我怎能不哭?”(算是很嚴重,每天見到國王的臉每天都哭,每天見到醜臉,我的國王怎麼醜,每天都哭就對于了,這實在是……。長得醜實在不是你的過失,但是你也不能天天叫人家哭,國王又不能躲起來,長得醜每天都令人家哭,這個很嚴重。)這雖是一個笑話,但可見相貌的重要。真的,一個人生得太難看了,別人見了,縱然不會大哭一場,但也立刻掉頭而去,不願多看一眼的。所以希望諸位發心修善業,以期得到身相端嚴,使人見了生敬愛心,不至見了討厭。人生在世,對于身體上的缺點,很容易發現,亦易感到不安,而對于內心的缺點,不特不易發現,即或被發現了,亦不至于不安,其實,外在的缺點,是由內在的缺點(宿世)來的,(宿世來的,)所以現在常聽人說,做人不僅要有外在美,還要有內在美,因此,如何淨化自心,美化自心,是更重要的一著!(因此,我告訴諸位,我跟這些女衆和這些男人講,我們男衆學佛也要穿得莊嚴,可以西裝筆挺打領帶,要不然也不能穿得邋邋遢遢,女衆,我主張一定要化妝,一定要化妝,我很堅持,因爲你如果不化妝,這樣會度不到衆生。再者,在家居士,你要上班不擦個口紅哪能看,女人叁分天生七分打扮,對不對?七分打扮,不相信的話,女人睡醒的時候你看看,嘴唇如果沒有擦口紅就像死人,跟殡儀館那個差不多,沒有一點血色,說真的女人擦個口紅就差很多,真的,就是說你都不必擦什麼粉,擦個口紅就差很多了,你看人死後,沒有化妝整個臉黑黑的,死人化妝以後,你看,死人又好像能講話,相貌也是很莊嚴,所以說化妝很重要,因此,我都鼓勵我們講堂這些女衆,恰到好處,恰到好處,不必做到……,對不對?重要的就是說如果有黑斑,青春痘稍微修飾一下,臉稍微修飾一下,注重一下外表,我看很多學佛的都不注重外表,注重外表,連羅漢衣、羅漢褲,女人穿了也去買菜,這個不行,如果碰到不懂的人家,說:菜姑,菜姑,來、來跟我買菜,人家都叫她菜姑,所以說我們家裏穿的羅漢衣、羅漢褂不要穿出去,不要穿出去,女衆要有女衆的威儀,簡單地擦個粉擦個口紅,服裝就是要整齊,學佛就是要這樣子。) 丙四 舉果相證 丁一 以佛果證 龍王!汝觀佛身,從百千億福德所生,(你現在看佛身,舉果相來證明,以佛果來證明他的善業到不可思議。汝觀佛身,從百千億福德所生,)諸相莊嚴,光明顯曜(顯曜就是光明,)蔽諸大衆(因爲他很光明遮蔽了一切大衆,);設無量億自在梵王,悉不複現。(大梵天王都有光明,見到了佛陀光明統統遮蔽了,被佛陀的光所遮蔽了,)其有瞻仰如來身者,莫不目眩!(莫不目眩這個目眩意思…
《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》全文未完,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