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,桥下放了二十二枚炸弹要引爆,要引爆,打算教宗经过的时候要遥控把他炸死,你看若望保禄二世他那么善良,他等于是天主教的领导者,他祈求世间有爱,把这个爱……,教宗说过一句话,说:如果一个人在世间不认识爱就是不认识自己,说我们来到世间如果不认识爱,就是不认识自己,所以说他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宗教家,以世俗法来讲,当然不能与佛法相比,佛法是超世间生灭的,这样人家也是要置他于死地,也是要置他于死地,八十几岁了手一直抖,讲话手一直抖一直抖,祈求这个世界和平,波斯尼亚内战,所以说我们老了就没有办法了,老了就没有办法了,老了我们要像什么呢?性梵老和尚在四年前我看那张遗书,在四年前,观世音菩萨就告诉他了,因为性梵老和尚,观世音菩萨现前,老和尚问:观世音菩萨,我几年……,性梵再过几年可以往生极乐世界?观世音菩萨跟他说四年,四年,今年刚好四年,遗书都写得很清楚,四年前他就知道四年后要往生,那是何等的修行,净土法门是何等的殊胜,清清楚楚的一年不多也不少,所以有人说:小乘说大乘是迷信,大乘是非佛说,你想想看,达到自知时至,老和尚一生伟大的地方就是办佛学院培育僧才,极力地弘扬净土、写书,因为座下的人力不够,所以书都送到这里来,接着经费上也可能有困难,送到这里来,我们都替他完成这个心愿,因为我们这里徒弟多,所以你想想看,我看到那张遗书感触很大,我今生没有走错路,我从一听到净土法门到现在,从来没有失去过信心,再看到性梵老和尚四年前观世音菩萨就告诉他,四年后要来接引他,今天想一想要拼了,要拼了,要用功,事实上就是有极乐世界,事实上就是西方三圣,二十四小时都在我们的心中,所以老和尚,他在那一张(遗书)里头,又写了一句话很令人感动,他说对净土法门如果深具信心,一念回光返照,一念回光返照亦得往生,就是说我们对净土若有信心,就是临命终你一念回光返照,深信不疑你照样往生,就是那一念之间,就是一念之间,他还没有往生就写好等着了,写好等着了,修行的重要,那一了百了,他的癌症扩散,一直扩散一直扩散……,我们现在的人临命终不得到癌症很困难,吃素食都喷洒农药,吃荤食却是打针,鸡、猪都打针,如果说鱼,海鱼是重金属污染,重金属污染,所以这种东西在我们现在的人要不得癌症还真难,还真难,这是跟诸位勉励一下,勉励,就是说虽然是迟钝,老了迟钝没有关系,但是我们心不迟钝,我们的念力不迟钝,所以佛陀一直开示我们,包括这些祖师大德,所以有一句话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,这句话对我们的修行很重要,它说如果执著割舍不下,我们会把一念,化做无量亿劫的生死,如果我们这一念决定放下,可以把无量亿劫的生死缩成一念,意思是说我们这一念的执著,如果放得下,无量无边劫来的生死,就在这一念放下当中,生死就解决了,你放得下,修行到成佛就是放得下便是,放得下,我们若放不下,会将一念具足清净的本性,化做无量无边劫来生死的执著,简单讲要不要成道,就在放下二字的功夫而已,所以阿姜查说:放下这份的执著,是修行人一生一世的功课,是时时刻刻的功课,讲得真棒,一百分,放下我们这一念的执著,是我们修行人今生每一分每一秒的功课,每一分每一秒,你统统要回归当下,你统统要回归当下,这一念本自具足的无所得的清净本性,你才有办法修行,我跟诸位讲过,了生死其实一点困难都没有,是要与不要如此而已。今天性梵老和尚的遗书,我就感触很大了,你要了生死其实并不困难,就是你要不要放下这样而已,就这样子而已太简单了,不放下,你就留着继续生死,要放下生死就了了,对不对?所以老和尚那张遗书,可以激发我们的道心,乃至一念回转即得往生极乐世界,跟佛说的都一样,所以以前你造得多恶,放下,你造得多善,放下,只要你对净土有信心,一念回光返照,即得往生极乐世界,老和尚也是这样写,这是说老了会迟钝,但是我们修净土的人不怕,极乐世界等着我们,不怕。)可见身体好与不好,与说话流利不流利有关。然辩才的具足无缺,与不偷盗有怎样的关系?如现在有人问我:我东西是不是你偷的?如我没有偷,我的胆便大,可以说出很多理由,证明不是我所偷的;若是我偷的,我就要心虚,什么话也说不出来,要辩白也无从辩白,可见偷盗不偷盗,与辩才具足不具足,实有很大的关系。 【九、常怀施意】:(施意就是布施的心,常常怀着布施的心,)施即布施。做人如不贪图别人的钱财,对自己的钱财就自然看轻,(我告诉诸位,钱财你如果不看轻,临命终你别想要往生,对娑婆世界所以发生的事情,名、利、色看不开,有一件事情把你绑住了,你就跳脱不了,随便一件事情,感情绑住了你跳脱不了,钱绑住了你绝对跳脱不了,你稍微想想看一个臭皮囊,到临命终什么都没有,我们能够往生极乐世界,我们知道有这一条路,我们为什么不下定心,真奇怪,所以祖师大德对净土法门说:明明清清楚楚一条路,拖伊就是不肯走。说明明白白的一条净土法门了生死的路,硬拖着他也不肯跟我们走,讲起来,就是说众生实在很可惜,所以我们要了生死,对钱要看得很轻,)不重视自己的钱财,便时常怀抱布施之意。世间的钱财,本是流通的,今天在你的手里,明天便流到别人的手里,后天又流到另外一个人的手里。(所以)金钱既然是流通的,你不将之流通,而将之锁起来,成为死物一样,那又有什么用?如你不想把钱变成死的,就应该拿出来帮助别人,人类本是应该互助的,你有困难的时候,我帮助你,我有困难的时候,你帮助我。这样的多想想,自然常喜布施。(我常常说:你要把钱带进棺材里吗?那有作用吗?钱沾酱油能吃吗?你不把金钱有不形相的东西,化为无形的功德,那才是我们真正的财,所以真正的财产就是布施,布施就是我们真正的财库,无量无边善的因缘,都在其中具足,)一般人不肯布施,就在贪心大和悭吝(的心,悭贪、吝啬)心重。不然的话,必定(二十四小时有因缘,他都)常怀施意。 【十、命终生天,是为十】:能远离偷盗,到临命终时,便往生天上,享受天上的福乐。这就是十大利益。 【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,后成佛时,得证清净大菩提智。】这和上面不杀生后头所说的回向,其道理是一样的。因为我们所得的,都是属于世间的,如进一步的回向佛果菩提,那你自己将来成佛的时候,一定得证清净大菩提智,此智是由远离所知障(所知障就是指执著于所证之法,而障蔽其真如的根本智,执著自己很有修行,自己知道很多,他不知道本自具足,因为所知被障碍,所以叫做所知障,本性是无所以不知,是由远离所知障)所得的,所以是最极清净的,再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染污成分在内。 丙三 明离邪行功德 (意思是说:我们若有建立夫妻关系的家庭,这个要稍微注意。) 复次,龙王!若离邪行,(邪行就是邪淫,超出夫妻以外的关系,)即得四种智所赞法。(就是赞叹。)何等为四?一、诸根调顺;二、永离喧掉;(喧就是喧哗、吵闹的意思,掉就是掉举,心浮动,你如果不邪淫,心就不会浮动,安住在你的本分,也不怕一切的众生。)三、世所称叹;(丈夫做得很好,太太也做得很好,家庭很圆满,世人很赞叹。)四、妻莫能侵;(妻就是妻女。莫能。侵就是被侵犯。他若不邪行,当然这是指对男人的角度来讲,叫做妻莫能侵,如果对女人来讲叫做夫莫能侵。莫能侵,所以说妻女莫能被侵犯,不会被侵犯,)是为四。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,后成佛时,得佛丈夫隐密藏相。(就是马上阴藏相,马平常你看不到它的生殖器,隐藏起来,隐藏起来,表示清净的意思。) 离邪行是对邪行说的。邪行,在上面已简单地说过。在世间上最重要的是家庭,在家庭中最主要的是夫妇,不但佛法重视这个(问题),(我们孔子的)儒家亦极重视这个(夫妻的关系)。人类社会一向以男众为中心,因而关于男女问题,大多数人的注意力,都集中在女众方面。如女众中有不守妇道的,便会受到社会上很多人的指责和批评,但男众方面或有什么不是,反而会得到社会上很多人的同情和原谅。其实男女是平等的,不应专责那一方面。如现社会中,有的男子拥有三妻四妾,这是绝对不合法的,应该严格地遵守一夫一妇的制度,否则的话,就会造成家庭的不和,社会的不安,所以释迦牟尼佛,特别要我们远离邪行,但这不是专对女众说的,男众也要负起很大的责任,因为关系男女双方的相处,偏责那一方面,是不公平的。 邪行,就是欲行,约男女不正常的结合说的,佛法特别将之视为罪恶。(因为会引起很多家庭的风波问题,所以打开报纸,不是先生杀死太太,不然就是太太杀死先生,有第三者出现,嫉妒,就三个统统死。报纸常常有为了情杀,这就是邪淫的果报,)众生在生死大海中漂流,不能得到生命的解脱,邪行是重要的动力之一。经说:“一切众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”。(而正性命,)如能远离邪行,不但可在世间做个好人,就是生死解脱,也不致成为问题。在家人,不论学佛不学佛,彻底的离欲,当然做不到,但最低限度,要远离邪行。(远离邪行,不过我在此再呼吁就是不但要远离邪行还要次数减少,慢慢地减,慢慢地减,譬如说你五十岁了,说实在话要有一个准备了,女的如果四十五岁,男的如果五十岁,要慢慢、慢慢地次数减少,这是说正当的夫妻,慢慢地,六十就亮起这个……,亮起黄灯,亮起黄灯,如果七十还没有断就亮起红灯了,亮起红灯了,如果八十就开始,叭、叭……,如果九十还没有断,就是救护车的那种声音,就没医、没医……(谐音),九十还没断就挂掉了,你不知道有一个洋人八十六岁再娶老婆,八十几岁再娶,所以这种淫欲,不是说年纪大了就不会,像…
《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