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▪P49

  ..续本文上一页台湾以前有一个叫做什么将军,九十几岁娶了好几十个老婆,娶了好几十个老婆,所以身体好也是有困扰,身体不好也有困扰,身体不好难修行,生病、感冒、腹泻、肠炎,身体好也很难修行,整晚都睡不着,整晚都睡不着,所以我们自己要发道念、道心,自己要拿捏、自己要调伏,调伏。底下,所以说家庭最低的限度,远离邪行,)邪行实是人类社会中的一大罪恶,我们从历史上去看,古今来的人群,在这上面的失败和生命的牺牲,真是不知多少!(你看皇帝为了女色,你看看,败国,败国。)可是,愚痴的人们,不接受教训,仍在这上面,继续不断地,表演着身败名裂的悲剧!我们稍微向社会的各个角落看一看,不难发现很多社会的罪恶,都是缘此而来,所以这是值得我人警惕的! 佛经中说有这样的一个故事:过去有位独角仙人,(这一段是出自《大智度论》,这一段他是引用《大智度论》的故事:过去有位独角仙人,)修行已经得到神通,一次他上山时,刚刚碰到下雨,雨天山路难行,他走得很辛苦,而且跌了一交,所以动了嗔心,就运用其神通,命令龙王说:(我命令你,)十二年内不得下雨!诸位知道,天不下雨,农作物不得生长,人民便没有饭吃,岂不是全体要饿死?因此,国王很为怖畏,于是下命令说:如有谁能破坏那仙人的计划,我将国家分一半给他。命令发出之后,全国上下人等,没有谁敢答应。后来有位极为漂亮的淫女,去接受国王的命令。国王见她是个美丽的女子,便答应让她去试试。该女上山唱歌跳舞给那仙人看,(他说得比较简单一些,《大智度论》说的是她先搬到仙人的旁边,住在他的旁边,他说得比较简单一些,她搬到仙人的旁边住,这是《大智度论》讲的,)并亲自地侍奉仙人,由于常常接触的关系,仙人的欲心慢慢生起,终于与那女人发生关系。 仙人原本是有五神通的,因与女人发生关系,所有神通便都失掉,因他没有神通,龙王便不听话,乃又继续下雨。女人最初去时,曾对国王说过,不但可以破坏他的计划,而且可以骑在仙人颈上回来。当她去时,带了很多美味的水果,每天供养仙人,后来鲜果吃完,仙人仍然要吃。女人便对他说:“你喜欢吃这样的果子,但是这个山上没有,如你一定要吃,我可以带你去”。仙人为了贪吃,便跟她下山来,快走到都城时,女子对仙人说:“我的肚痛,不能走了,骑在你的颈上走好不好?”仙人说好的,就给她骑在颈上。她又派人暗中去通报国王,到了国王那里,他已是一个普通的人而不再是仙人了。一个仙人尚因男女关系失去神通,可见我们要远离邪行。(《大智度论》说这一段,它说这个仙人就是释迦牟尼佛的过去,是在说他过去的因缘,过去的因缘。) 【复次,】佛又叫声【龙王】说:【若】人能够远【离邪行,】那他【即得四种智所赞法。】赞即赞叹,普通人的赞叹,没有什么了不得,因他根本不知你有什么功德利益,不知而赞就不能赞得恰到好处;要有智慧的人来赞叹,才是最极希有难得的,因有智慧的人,了解你的功德,赞得恰到好处。同样是赞叹,赞多了就成为过誉,(这样就不好,过誉就是名誉超过实质,赞叹太多超过了实质,所以叫做过誉,超过实质的赞叹,)如你只有五种功德,他却赞成十种功德,这就使你受之有愧;如你有五种功德,我就赞你五种功德,使你受之感到无愧!所以不论赞叹人,或受人赞叹,都要恰如其分,(恰如其分,不要称赞得实在是……,你是菩萨,我看你的脸已经佛陀的脸了,称赞得令他起鸡皮疙瘩,会吓到人,所以我们要称赞人家,恰如其分就好,不要称赞得过分,称赞得那个人坐在椅子上立刻摔下来,马上吓着,所以赞叹也不可以过分,)既不可太过,亦不可不及,这实在是最要紧的!一般人不了解这个道理,往往过甚其辞(过甚其辞就是言过其实)的赞美,反而使人受不了!所谓四种智所赞法,是哪四种呢?所以说【何等为四?】 【一、诸根调顺】:(一听到诸根就知道是六根,眼耳鼻、舌、身、意调伏得很好,)调顺,是调和安顺的意思,诸根,即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根。(不去行邪念,你对外在没有邪念,眼耳鼻舌身,你也不必看什么了,对不对?你也无需去欺骗什么,)六根是外向的,很难予以调伏。如说这不好听,你不要去听,但偏偏去听。如说一般小说不可看,看了会起种种不正当的妄想,你要他不看,他偏偏要看,甚至一直看到天亮。(这个有很多,)若说无事多看看经,但他却说眼痛;或请他去听经闻法,但他却说事忙。人类就是这么一种古怪的动物,你说希奇不希奇?即以男女之间的关系来说:如见到一个漂亮的男子或女人,如说不要看不要看,(如说不要看不要看,)还要偷偷地看一下。众生的六根就是这样难调难伏的。经说调伏六根,要像调马一样,必须经过一个长时期,才能如法地调伏好。(我跟诸位讲过需要时间,修行是点滴的功夫,一点都假不了,真的假不了,假的真不了,你要这样想,修行是点点滴滴这样磨练出来的,没有一蹴即成的,没那回事,就六祖来讲,他也是生生世世、点滴累积起来的,才有六祖的根器,对不对?我们现在人那有捡便宜的,哪有那种事情,没有那种事,要慢慢一步一步来,经典说调伏六根就像调马上一样,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如法调伏。)当然,以佛法调伏六根,起初是很困难的,但慢慢地调伏下去,还是会听我们指挥的。(是你肯不肯而已,)如以听经为例:最初听时,既没有什么兴趣,也不知讲的什么,坐在那儿实在难受,但若常常地听闻,(来到佛堂,)得到佛法的法益,要你不去听亦非去听不可,(你知道会得到很大的启发,你知道这是了生死根本的法门,没有听法就像瞎子一样,人生不知道要走什么路,所以我们如果听惯了,)不听好像有所失的样子。(这就是善根已经扎下去了,扎下去了。)为人能远离邪行,诸根便可调伏。能够引起我人欲行的,主要还是五欲境界。或因见色,或因闻声,或因嗅香,或因身触,于是原来平静无波的一念心,不禁因此而妄起欲念,向欲乐方面奔驰,造成邪行的行为。假定心如止水,不为欲境所转,自然不会产生欲邪行的行为。但这必须在平时多多调伏六根,(其实可以,夫妻如果都学佛,其实我们可以跟先生好好地讨论,次数慢慢减少,慢慢减少,慢慢减少。释迦牟尼佛在戒律学也是叫居士这样子做,叫居士这样做,慢慢一步一步减少减少,乃至使这个欲望自自然然地断,刻意地断很困难,从保持通话一个距离,发心为三宝的事情,所以有很多人欲望很强,都会来请教师父:师父,我妄想很重,要如何来调伏这一关?有几个关卡:每一、远离。你欲望如果很重,譬如说你远离俊男,远离美女,先远离。第二、你把所有的时间,发心在公益事业,譬如说做义工、清洗厕所、煮饭,做种种的服务,只要三宝的工作他都义不容辞,把你的心,服务的心发挥在公共的慈善事业里,就就有时间想这种欲望了。再来,如果说这样子还不够,第三点,观死亡、观无常、观不净观,还是实在抗拒不了到殡仪馆去,殡仪馆,殡仪馆,殡仪馆还不够刺激,什么最刺激呢?要人死后土葬,经过半年尸体要烂不烂的,打开棺材,打开棺材那个时候,所有的血水、流脓,所有的虫这样地啃食,这一招很有效的,降伏欲望。佛陀在经典里面教导我们:每一个,譬如说观照我们死亡的时候,再来观照死亡的时候烂掉,烂掉,烂掉之后流血水、虫啃食,血肉淋漓,这是很漂亮或者是很英俊的人,这样子美只是一层皮,美不过是一层皮,慢慢我们的欲望就……。再来,忏公教的是每一个睡眠要减少,睡眠减少,第二个晚餐吃得少或者是不吃,过午(不食)最好,早餐要少,午餐要饱,晚餐不吃也很好,忏公教我们持午的口号,所以欲望就会慢慢……,减少食物,减少睡眠,然后全力以赴地服务三宝,这样欲望很快就抗拒过去了,久而久之就是没有了,久而久之就是没有了,方法都已经教诸位了,应该不会很困难,假设说:师父,我还是抗拒不了,抗拒不了你就是多拜佛求忏悔,跪在佛的前面大大的求忏悔,我的业障怎么那么重,别人都抗拒得过,我却抗拒不过,妄想怎么这么重?佛陀当时在世的时候,有一个比丘在修行,欲望都抗拒不了,他就是拿一把刀,要把那个地方割掉。佛陀说要割那个地方,不如割我们的心。割我们的心,如果欲望没有断,你割哪里都没有用的,这样说也对,所以还是以心为主,以心为主,这一关很难修行,很难修行。所以生死大关,你叫他不杀生,保证做得到,吃素食,没问题,你叫他不要偷盗,打死他也不会去偷人家的东西,我身为佛弟子,还去偷人家的东西,对不对?你叫他不要妄语,你不要跟人家说,你阿罗汉果、证圣果,我从来就是不曾说证什么果,顶多吃苹果而已。第五、我不饮酒,五戒里面不饮酒,这个很简单,我从小就是不曾饮酒了,滴洒不沾唇,唯独第三点这一点,不是说我不饮酒它就能够……,它是由内心发出来的,由内心,身体长大了荷尔蒙就是充满了,男性的精液充满,女性的荷尔蒙充满了,欲望是自然的,这种事情不是你要不要的问题,它是先天的,自然的,生死根本的欲望,他长大就是很自然的,很自然的,所以说,为什么这种事情不容易抗拒?譬如说你们夫妻吵架,怎么会一直吵架孩子却一直生,为什么?欲望没有办法,我们中国人想一个很好的理由,说: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。你为什么要结婚?他说:我为了传后代。讲得很好听,你结婚我叫你不要传后代,你有办法吗?他说:No,I can not.也是要传,Why?控制不了,I can not control my mind anytime.我没有办法控制,为什么?欲望的事情非道德、非理性,不是用法一下子,没有办法没有没那么简单,所以这个叫做:修行是点滴的功夫,点点滴滴这样一直一直来,所以…

《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