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續本文上一頁,橋下放了二十二枚炸彈要引爆,要引爆,打算教宗經過的時候要遙控把他炸死,你看若望保祿二世他那麼善良,他等于是天主教的領導者,他祈求世間有愛,把這個愛……,教宗說過一句話,說:如果一個人在世間不認識愛就是不認識自己,說我們來到世間如果不認識愛,就是不認識自己,所以說他也是一個很了不起的宗教家,以世俗法來講,當然不能與佛法相比,佛法是超世間生滅的,這樣人家也是要置他于死地,也是要置他于死地,八十幾歲了手一直抖,講話手一直抖一直抖,祈求這個世界和平,波斯尼亞內戰,所以說我們老了就沒有辦法了,老了就沒有辦法了,老了我們要像什麼呢?性梵老和尚在四年前我看那張遺書,在四年前,觀世音菩薩就告訴他了,因爲性梵老和尚,觀世音菩薩現前,老和尚問:觀世音菩薩,我幾年……,性梵再過幾年可以往生極樂世界?觀世音菩薩跟他說四年,四年,今年剛好四年,遺書都寫得很清楚,四年前他就知道四年後要往生,那是何等的修行,淨土法門是何等的殊勝,清清楚楚的一年不多也不少,所以有人說:小乘說大乘是迷信,大乘是非佛說,你想想看,達到自知時至,老和尚一生偉大的地方就是辦佛學院培育僧才,極力地弘揚淨土、寫書,因爲座下的人力不夠,所以書都送到這裏來,接著經費上也可能有困難,送到這裏來,我們都替他完成這個心願,因爲我們這裏徒弟多,所以你想想看,我看到那張遺書感觸很大,我今生沒有走錯路,我從一聽到淨土法門到現在,從來沒有失去過信心,再看到性梵老和尚四年前觀世音菩薩就告訴他,四年後要來接引他,今天想一想要拼了,要拼了,要用功,事實上就是有極樂世界,事實上就是西方叁聖,二十四小時都在我們的心中,所以老和尚,他在那一張(遺書)裏頭,又寫了一句話很令人感動,他說對淨土法門如果深具信心,一念回光返照,一念回光返照亦得往生,就是說我們對淨土若有信心,就是臨命終你一念回光返照,深信不疑你照樣往生,就是那一念之間,就是一念之間,他還沒有往生就寫好等著了,寫好等著了,修行的重要,那一了百了,他的癌症擴散,一直擴散一直擴散……,我們現在的人臨命終不得到癌症很困難,吃素食都噴灑農藥,吃葷食卻是打針,雞、豬都打針,如果說魚,海魚是重金屬汙染,重金屬汙染,所以這種東西在我們現在的人要不得癌症還真難,還真難,這是跟諸位勉勵一下,勉勵,就是說雖然是遲鈍,老了遲鈍沒有關系,但是我們心不遲鈍,我們的念力不遲鈍,所以佛陀一直開示我們,包括這些祖師大德,所以有一句話我們一定要認識清楚,這句話對我們的修行很重要,它說如果執著割舍不下,我們會把一念,化做無量億劫的生死,如果我們這一念決定放下,可以把無量億劫的生死縮成一念,意思是說我們這一念的執著,如果放得下,無量無邊劫來的生死,就在這一念放下當中,生死就解決了,你放得下,修行到成佛就是放得下便是,放得下,我們若放不下,會將一念具足清淨的本性,化做無量無邊劫來生死的執著,簡單講要不要成道,就在放下二字的功夫而已,所以阿姜查說:放下這份的執著,是修行人一生一世的功課,是時時刻刻的功課,講得真棒,一百分,放下我們這一念的執著,是我們修行人今生每一分每一秒的功課,每一分每一秒,你統統要回歸當下,你統統要回歸當下,這一念本自具足的無所得的清淨本性,你才有辦法修行,我跟諸位講過,了生死其實一點困難都沒有,是要與不要如此而已。今天性梵老和尚的遺書,我就感觸很大了,你要了生死其實並不困難,就是你要不要放下這樣而已,就這樣子而已太簡單了,不放下,你就留著繼續生死,要放下生死就了了,對不對?所以老和尚那張遺書,可以激發我們的道心,乃至一念回轉即得往生極樂世界,跟佛說的都一樣,所以以前你造得多惡,放下,你造得多善,放下,只要你對淨土有信心,一念回光返照,即得往生極樂世界,老和尚也是這樣寫,這是說老了會遲鈍,但是我們修淨土的人不怕,極樂世界等著我們,不怕。)可見身體好與不好,與說話流利不流利有關。然辯才的具足無缺,與不偷盜有怎樣的關系?如現在有人問我:我東西是不是你偷的?如我沒有偷,我的膽便大,可以說出很多理由,證明不是我所偷的;若是我偷的,我就要心虛,什麼話也說不出來,要辯白也無從辯白,可見偷盜不偷盜,與辯才具足不具足,實有很大的關系。 【九、常懷施意】:(施意就是布施的心,常常懷著布施的心,)施即布施。做人如不貪圖別人的錢財,對自己的錢財就自然看輕,(我告訴諸位,錢財你如果不看輕,臨命終你別想要往生,對娑婆世界所以發生的事情,名、利、色看不開,有一件事情把你綁住了,你就跳脫不了,隨便一件事情,感情綁住了你跳脫不了,錢綁住了你絕對跳脫不了,你稍微想想看一個臭皮囊,到臨命終什麼都沒有,我們能夠往生極樂世界,我們知道有這一條路,我們爲什麼不下定心,真奇怪,所以祖師大德對淨土法門說:明明清清楚楚一條路,拖伊就是不肯走。說明明白白的一條淨土法門了生死的路,硬拖著他也不肯跟我們走,講起來,就是說衆生實在很可惜,所以我們要了生死,對錢要看得很輕,)不重視自己的錢財,便時常懷抱布施之意。世間的錢財,本是流通的,今天在你的手裏,明天便流到別人的手裏,後天又流到另外一個人的手裏。(所以)金錢既然是流通的,你不將之流通,而將之鎖起來,成爲死物一樣,那又有什麼用?如你不想把錢變成死的,就應該拿出來幫助別人,人類本是應該互助的,你有困難的時候,我幫助你,我有困難的時候,你幫助我。這樣的多想想,自然常喜布施。(我常常說:你要把錢帶進棺材裏嗎?那有作用嗎?錢沾醬油能吃嗎?你不把金錢有不形相的東西,化爲無形的功德,那才是我們真正的財,所以真正的財産就是布施,布施就是我們真正的財庫,無量無邊善的因緣,都在其中具足,)一般人不肯布施,就在貪心大和悭吝(的心,悭貪、吝啬)心重。不然的話,必定(二十四小時有因緣,他都)常懷施意。 【十、命終生天,是爲十】:能遠離偷盜,到臨命終時,便往生天上,享受天上的福樂。這就是十大利益。 【若能回向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者,後成佛時,得證清淨大菩提智。】這和上面不殺生後頭所說的回向,其道理是一樣的。因爲我們所得的,都是屬于世間的,如進一步的回向佛果菩提,那你自己將來成佛的時候,一定得證清淨大菩提智,此智是由遠離所知障(所知障就是指執著于所證之法,而障蔽其真如的根本智,執著自己很有修行,自己知道很多,他不知道本自具足,因爲所知被障礙,所以叫做所知障,本性是無所以不知,是由遠離所知障)所得的,所以是最極清淨的,再不會有一絲一毫的染汙成分在內。 丙叁 明離邪行功德 (意思是說:我們若有建立夫妻關系的家庭,這個要稍微注意。) 複次,龍王!若離邪行,(邪行就是邪淫,超出夫妻以外的關系,)即得四種智所贊法。(就是贊歎。)何等爲四?一、諸根調順;二、永離喧掉;(喧就是喧嘩、吵鬧的意思,掉就是掉舉,心浮動,你如果不邪淫,心就不會浮動,安住在你的本分,也不怕一切的衆生。)叁、世所稱歎;(丈夫做得很好,太太也做得很好,家庭很圓滿,世人很贊歎。)四、妻莫能侵;(妻就是妻女。莫能。侵就是被侵犯。他若不邪行,當然這是指對男人的角度來講,叫做妻莫能侵,如果對女人來講叫做夫莫能侵。莫能侵,所以說妻女莫能被侵犯,不會被侵犯,)是爲四。若能回向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者,後成佛時,得佛丈夫隱密藏相。(就是馬上陰藏相,馬平常你看不到它的生殖器,隱藏起來,隱藏起來,表示清淨的意思。) 離邪行是對邪行說的。邪行,在上面已簡單地說過。在世間上最重要的是家庭,在家庭中最主要的是夫婦,不但佛法重視這個(問題),(我們孔子的)儒家亦極重視這個(夫妻的關系)。人類社會一向以男衆爲中心,因而關于男女問題,大多數人的注意力,都集中在女衆方面。如女衆中有不守婦道的,便會受到社會上很多人的指責和批評,但男衆方面或有什麼不是,反而會得到社會上很多人的同情和原諒。其實男女是平等的,不應專責那一方面。如現社會中,有的男子擁有叁妻四妾,這是絕對不合法的,應該嚴格地遵守一夫一婦的製度,否則的話,就會造成家庭的不和,社會的不安,所以釋迦牟尼佛,特別要我們遠離邪行,但這不是專對女衆說的,男衆也要負起很大的責任,因爲關系男女雙方的相處,偏責那一方面,是不公平的。 邪行,就是欲行,約男女不正常的結合說的,佛法特別將之視爲罪惡。(因爲會引起很多家庭的風波問題,所以打開報紙,不是先生殺死太太,不然就是太太殺死先生,有第叁者出現,嫉妒,就叁個統統死。報紙常常有爲了情殺,這就是邪淫的果報,)衆生在生死大海中漂流,不能得到生命的解脫,邪行是重要的動力之一。經說:“一切衆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”。(而正性命,)如能遠離邪行,不但可在世間做個好人,就是生死解脫,也不致成爲問題。在家人,不論學佛不學佛,徹底的離欲,當然做不到,但最低限度,要遠離邪行。(遠離邪行,不過我在此再呼籲就是不但要遠離邪行還要次數減少,慢慢地減,慢慢地減,譬如說你五十歲了,說實在話要有一個准備了,女的如果四十五歲,男的如果五十歲,要慢慢、慢慢地次數減少,這是說正當的夫妻,慢慢地,六十就亮起這個……,亮起黃燈,亮起黃燈,如果七十還沒有斷就亮起紅燈了,亮起紅燈了,如果八十就開始,叭、叭……,如果九十還沒有斷,就是救護車的那種聲音,就沒醫、沒醫……(諧音),九十還沒斷就挂掉了,你不知道有一個洋人八十六歲再娶老婆,八十幾歲再娶,所以這種淫欲,不是說年紀大了就不會,像…
《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》全文未完,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