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▪P53

  ..续本文上一页相信,但说了五六次,你便对他怀疑起来,不再予以信任,是为坏信。世间的人要想得不坏信,是很不容易的。(这是真的,)这里说的得不坏信,是约对三宝的信仰说的,而且要到初果以上的圣者,才能真正得(四种)不坏信,(四不坏信,)就是到了这个时候,自己亲亲切切地体验到三宝的功德,对三宝再也没有怀疑,(所以不退转要到初果,四不坏信就是四种不坏境,或者四正境,用无漏的智慧,如实知四圣谛的道理,藉此自己证到果位,而信心不退,信心清净,对佛法僧对戒律生起坚固不坏的净信,叫做四不坏信,佛、法、僧、戒叫做四不坏信,所以要证初果才有办法,)不论别人对三宝怎样破坏,而自己总是深信不疑的,(了解我今天能亲近三宝是我的福报,这是无量劫来得到的福报,你怎么说我就是不听你的,我就是要听经闻法修行,这样就是动摇不了你了。)为什么能如此?顺于自己本来所修的善业,所以因煽惑而动摇自己的信念。 【四、得不坏法行,所修坚固故】:法行,是指我们所修的法门和道行。修行,如真精进勇猛地修,是会发生种种的魔障,而使所修的法门,不能继续地修下去,这个便叫做坏法行。单以吃斋来说:有很多人吃了一二十年的长斋,偶因身体上的小病,经过别人的劝诱,就又开斋而吃荤,是为坏法行。推究起来,还是由于两舌的罪恶感来。如能远离两舌,不论修什么法行,都不会遇到破坏,即使魔鬼要来破坏,也是破坏不了的;因你对于自己所修的法行,修得是很坚固的,深信这是出生死的唯一要道。如我不想解决烦恼,出离生死,当然可以不修法行,然而我学佛的目的正是为此,怎么可以不修?怎么因别人的破坏而放弃自己所修的法行?能够这样,就真得不坏法行了。(不受人影响听经闻法修行,绝对不受人家影响。) 【五、得不坏善知识,不诳惑故】:学佛修行,亲近善知识,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课题。如亲近到真善知识,那比自己的父亲还重要,因为他是长养我们法身慧命的。不过所亲近的善知识,有的最初的确是很难得的,不论关于个己的修持,不论是对学人的教导,都是很认真的,十足够做善知识的资格。可是有时由于环境的变迁,或者由于宿业的来追,善知识本身退了心,不能再如过去那样地堪为依止,则所是的善知识是就可坏。现在这位行者,由于过去没有以两舌欺诳或诱惑别人,所以今生所亲近, 到的善知识,是不可破坏的,道心极坚固的,诲人不倦的大善知识。行者亲近到这样一位大善知识,对于自己德行的增进是有很大助益的。如是,是为五种不可坏法,所以说【是为五。】 上面所说的功德利益,都是属于世间的,【若能】将之【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,】那你【后】来自己【成佛】的【时】候,便可【得正眷属,】如随佛修学的四众弟子或七众弟子,皆是佛所得的真正眷属。天魔最喜欢的,就是魔子魔孙魔眷属多,一旦佛的正眷属多了起来,魔王的眷属就会相对地减少下去,所以魔要来破坏扰乱。外道亦是宗教的团体,凡是以宗教姿态出现的,总希望自己的宗教信徒会多起来,现在见到佛的弟子多,当然也要想方设法地来破坏你。假如你在因中修了远离两舌的胜因,到了成佛的时候,不论有多少正眷属,【诸魔外道】纵然要想破坏,也是【不能沮坏】的,如释迦牟尼佛的眷属,尽管提婆达多破坏,但是破坏不了的。 丙六 明离恶口功德 (底下说离恶口。恶口,骂人,恶口。) 复次,龙王!若离恶口,(女人又咒又骂,男人骂粗话,动不动就是骂粗话,开口就要和他妈妈结婚(骂粗话),这样讲比较好听,出家人不可以学这些,对不对?开口就是我要和你妈妈结婚(骂粗话),对不对?开口就是这样,恶口、恶口,)即得成就八种净业。(我们若能离恶口成就八种净业,)何等为八?一、言不乖度;(乖就是违背,度就是尺度,说话不会违背尺度,尺度就是分寸,讲话不违背分寸,就是讲话很有分寸。)二、言皆利益;(讲出来的话就是对众生有利益。)三、言必契理;四、言词美妙;五、言可承领;(承领就是承受、领纳,指被人所以接受,言可承教就是说,我所说的话别人可以接受,别人能相信。)六、言则信用;七、言无可讥;(言可讥就是不能批评,讥就是批评,我所说的话因为离恶口,他没有什么好批评我的。)八、言尽爱乐;(爱乐就是受人欢迎,爱乐,尽为就是为一切,说话为一切人所以喜欢,叫做言尽爱乐,就是说出来的话都受人欢迎。)是为八。(言尽爱乐:是为八。)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,后成佛时,具足如来梵音声相。 离恶口是对恶口说的。世间有很多的人,喜欢用粗恶凶暴的语言骂人,使人听了承受不了,感到很大的难过,其难过的程度,犹如“三百矛刺心”一般。有形的箭矛,射到人的身上,固然令人极为难过,无形的恶口骂人,使人觉得更加难过,甚至令人三五夜都睡不着。“所以发言一怒冲口烧心,(我们若愤怒,冲口而出烧我们的心,)损害前人痛于刀割;乖菩萨之善心,(违背菩萨的善心,)违如来之慈训”,(所以我重复跟诸位讲过,说:你要修行,这张嘴巴你要守住不要乱讲话,讲话不要有攻击性,不要挑拨离间,不要挖苦,要留口德,多多念佛,要讲好话不要讲别人的坏话,)实在是要不得的。学佛的人较好一点,不致口不择言地漫骂,社会上的人有时骂起来,真不堪入耳,所以佛要我们远离恶口。《增一阿含经》说:“宁可利剑截割其舌,不以恶言粗语堕三恶道”。(宁可以刀剑把他的舌头割下来,也不愿以恶口骂人堕三恶道。)《智度论》中说有一鬼,头似猪头,虽然身上有金色的光明,但是口中常有臭虫不断地吐出。原因就是他在过去生中做比丘的时候,曾以恶口骂詈一个外来的客比丘。(客比丘就是外来的,)因为他能严持如来的净戒,所以身有金色光明;因为他出粗言骂詈客比丘,(就是这个外来的比丘,不能一视同仁,)所以口中有臭虫吐出。持戒有持戒的果报,骂人有骂人的果报,因果真是分毫不差的。所以出言吐语,务必小心谨慎。不可任意的,要怎样地骂人,就怎样地骂人。在你或者是逞一时的口快,但是未来的果报是很长的,(现在骂人会很爽快,不过将来的果报是很可怕的,所以你)不可不惧!(你不要不怕,要时时警告自己。) 再说一个故事:佛在世的时候,印度波斯匿王,生个丑陋女儿,(她的女儿很丑陋,丑陋到什么程度?丑陋到)名字叫做金刚。(金刚护法算很丑了,丑到……,护法都摆在外面,见了就是怕的那种叫做金刚护法,光见到就是怕,女人长成这个样就是很惨了,)不但一般人觉得她丑陋难看,就是她的父母都不喜欢她。可是后来经她向佛求哀忏悔,却又变成一个最极漂亮的女儿。大家觉得很奇怪,就去请问于佛。佛说出她过去的因缘:谓于过去迦叶佛出世,有一位辟支佛,常到一个长者家托钵,但这位辟支佛的相貌长得是很丑陋的。一天,辟支佛又来长者家托钵,其女见他丑样,就以恶口骂道:面貌这样的丑陋,身皮这样的粗糙,为什么长得这样使人憎恶?辟支佛听了其女的恶言,欲入涅槃,便现神通力作十八变。其女见了,知道自己错了,立刻就向辟支佛求哀忏悔。因骂辟支,所以常感丑陋;因还忏悔,所以又得端正,可见一切都有因果关系。 【复次,】佛又叫声【龙王】说:为人【若】能远【离恶口】而常说柔软语的话,(这个很重要,柔软语就像棉垫一样,躺下去很柔软,很柔软,让人听了很安慰,)那他【即】可【得】到【成就八种净业。】清净业,这是很不容易得到的。普通对于恶口漫骂的人,常常这样地警告说:“你口里不要老是这样不干不净的!”可见用污秽的话骂人,就是不清净业;现在既然远离恶口,当然就得种种净业了。 【一、言不乖度】:度就是分寸,(乖就是违背,)乖度就是没有分寸。(有的人讲话没有分寸,)吾人说话,各各都有其一定的分寸,如儿女对父母的说话,(要有分寸)士兵对长官的说话,(也要有分寸,)假定超过分寸,说了不是自己身分所该说的话,是为乖度。远离恶口的人,不论说什么话,都有其一定的范围,决不超过自己所应守的本分,所以说言不乖度。 【二、言皆利益】:出言吐语,有的是有益于人群的,有的是无益于人群的,(有的是利益众生,有的是没有利益众生,)看你是个怎样的讲法。如我国说的:“一言兴邦,(邦就是国家。一句话能使国家兴盛,)一言丧邦”,(能使整个国家灭亡,做皇帝或是做总统,有时一句话就会很惨,)其得失就很大。特别是站在国家的立场,如一句话说得好,可以使国家得到很大的利益,如一句话说错了,国家就要蒙受很大的不利。即使对人而言,也有这样大的关系。如你说一句鼓励人向上的话,就是有益于人的,如你说些引诱的话,诱惑人们走上歧途,就是无益于人的。(无益于人。)不要以为随便说话没有关系,说好说不好,对于别人的影响是很大的。然而如何能使所说的话,皆对大众有其利益,依据本经的意思,唯有远离恶言,然后说出来的话,方能不至于对人无益。(方能不至于对人无益,所以)我们说了有益人的话,人们不知要怎样地感激你! 【三、言必契理】:一般说的“言不及义”,(所讲的话于理不合,)就是说些没有道理的话。人在心平气和的时候,说出来的话,不但温柔有礼,而且合乎道理。有道理的话,契真理的话,(合理的话,)具有不可抗拒的雄力,(他讲得很有道理,)使你不得不五体投地地佩服。说话不讲理或不合理,令人听了乏味,(强词夺理,硬要强辩,你跟他讲不通的,所以讲话也要有默契,修养要好,)越听越不要听。常以恶口骂人的人,由于有团怒火在内心中燃烧,理智被这忿怒蒙蔽起来,所以说出来的话,很难契合于正理的。如果远离恶口,要么他不说话,说了必契于理,(要不他就不说话,讲了一定合道理,)使…

《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