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▪P63

  ..续本文上一页到这里,今天TVBS报导,电视有报导,他调查国中的国三生,调查好几百对,国三、国二就交女朋友,国三、高一,国三就交女朋友,就去调查,调查:你们交往了超过一年或者是两年的举手,就有很多人举手,有过性关系的举手,统统举手,百分之百,现在的人你看,百分之百,算说现在交男女朋友,没有一个没有性关系的,等于像吃饭,一个老师在朝会,他们在朝会,朝会的时候外面在升旗,是国中的,国中的,色心包天,在教室里面就跟那个女同学,就共修念起大悲咒来,朝会外面在唱国歌,里面在共修、打佛七,你看有多可怕,现在的人吓死人了,我们是一个佛教、佛法里面说,我们要保守不非梵行什么的。现在外面是一团糟一团糟,你看国中而已,国中而已,你知道吗?报纸刊登的,说有一次有一个年轻的老师去教导小学生的女同学,这小学的女同学在日记里面写,说她已经爱上她的老师,结果她的家长发现很惊讶的时候,去同班同学开家长会,一坐下,调查起来有二十几个同时爱上这个男老师,小学五年级,五年级而已,情窦初开,该大的也还没有大,该小的也还没有小,统统不行,这样就是情窦初开,你想想看,人那个无量劫来的欲望,小学五年级就开始在……,对不对?所以说要出家,小女孩跟我说:师父,我以后要出家。我说:慢一点,慢一点。这样子,她说:等到什么时候?等到你有那个定力,定力,就是说她二十几岁的时候,那个时候,对不对?精神很好的时候,看看能不能突破不会迷惑,这样才有办法,没有那么简单,讲到这个,今天电视一直在报导这种东西,我跟诸位讲像我们佛弟子,一直在谈论不非梵行,一夫一妻制怎么样子,在西洋人,尤其在日本,在日本,对不对?很可怕,但是那是他们,我们学佛的人,还是做我们的工作。)【其家贞顺;母及妻子,无有能以欲心视者。】是由离非梵行所得的结果。其家,就是指的妻子,如你不去侵犯别人的妻女,那你自己的妻子,一定是很贞操或贞节的,绝对不会做出违背丈夫的事,不特不会做出使自己丈夫难堪或羞辱的事,而且很顺从自己的丈夫,如古代女子所遵循的三从四德。(三从四德,三从,大部分的人都知道,四德,大家比较不清楚。三从就是在家从父,就是在家的时候以父亲意见为意见;出嫁从夫,嫁人之后要听众丈夫的,要听从丈夫的,不可以抗拒不是男女平等;夫死从子:丈夫如果死了,就以儿子的意思为意见,现在女权高涨,没有人信这一套,现在是反过来,说现代的男子所以必须遵从的三从,在家从母,结婚从妻,妻死从女,这是现在的三从,三从。如果学佛就多加一个叫做到处乱闯(台语谐音),三从。四德,一般人比较不清楚,一般人比较不清楚,四德,讲一下,妇德、妇言、妇容、妇功。妇德,妇女要有德,要有德,所谓德就是一大早起来端洗脸水给她的长辈盥(guàn)洗,然后就吃饭……,爸爸吃饭,婆婆吃饭,公公吃饭,大家都吃饱了,做媳妇的才可以去吃,以前的人男女没有一起吃饭的,我们家就这样子了,我们这一家是大家族,我们如果吃饭,是所有的男人都吃饱了,女人才可以去吃,我们这一家族是说林厝(cuò)寮,不是说台北,在林厝寮我们是大家族,一定要所有的男人都吃饱了,女人才可以去吃,妇人的这个德行是美德,美德。现在的人哪有可能,听说有一个媳妇,婆婆把鱼煎好了打算晚上要吃,转个身她的媳妇把鱼都吃光了,她的媳妇,这个人我认识但不方便说,妇德,妇德,这哪有德?没有德,所以现在大不相同了。再来第二就是妇言,妇人说话要注意要保守,保守,不能像机关枪或是不能像老母鸡似的咕咕叫,老一辈的人才会这样子,老一辈的,老一辈的就像师妈那一辈的,或是六、七十岁,还稍微有一点,妇人在说话要保守一点,怕人家笑,现在的人没有这样子了,现在的人女权高涨,都讲求男女平等,有时候你说话说不过她的,你说话说不过她的,为什么?她这招不讲理你就受不了,还跟她说什么,对不对?她说不过你就耍赖,没有办法,妇言。再来就是妇容,妇容就是我们身为一个女人,出动要打扮,化妆,不只是我在讲而已,符合美德要化妆,要化妆,有的人一修行以后,整个脸就任它蓬头垢面的,好像得了肾脏病,要不然就像熊猫,妇容这样看起来很难过,学佛不是这样学的,学佛就是照样要化妆,头发要梳得……这样,照样要保持整洁,妇容。再来就是妇功,妇功就是要有一技之长,以前是刺绣样样会,盥(guàn)洗、养儿育女、教育孩子,样样都会,煮饭没有一样不会,现在工商精神时代没办法了,包括女众她们每一个都在上班,以前农业时代都在家里,对不对?足不出户,所以现在说三从四德,好像不太可能,也不曾看过这种妇人,不曾看过,不曾看过这样的。)为什么能如此?主要还是由于丈夫的远离非梵行,没有做对不起自己妻子的事情。不但你的妻子本身贞顺,而且别人对你的妻子以及母亲,不敢存有一念的轻视心,甚至想以欲心来看你的母亲及妻子,都不敢这样看。别人对你的母亲及妻,有没有存着欲心,问题本来在你自己本身,如你没有以欲心去看别人的妻女,更不去做不正当的邪行,别人看你的妻母,自亦是以清净心来看,不敢存有一念欲心。不但你的妻母丑陋如此,就是你的妻母生得极为美丽,外人亦不会以欲心来看你的妻母。这样说来,离非梵行,是多么地重要。其家贞顺,是说妻子的本身好,母及妻子无有能以欲心视者,是说别人对于他们的尊重。这都是由修离非梵行之因而得的结果,所以为人在世,不论是男是女,对这应该特别重视,不可妄行非梵行。 离虚诳语而行施故,常富财宝,无能侵夺;离众毁谤,摄持正法;如其誓愿,所作必果。(必果就是必定能达到目的。必果就是一定可以达到目的。) 以身三善业而行布施的道理,在前已经讲过,下面继续所要讲的,是语四善业而行布施的情形。 语业中第一是虚诳语,亦即前面所说的妄语。妄即虚妄,诳为诳惑。如人说话是虚假不真实的,其中便含有欺诳的成份在内。如不想欺诳他人,所说的话,一定是很老实的,不含有一点虚假成分。虚妄欺诳的话,不论怎样,在社会上是不会得到人们欢迎的,所以佛要我们离虚诳语。人是很奇怪的,尽管自己有时对别人说假话,但总不愿别人对自己说假话,如发现别人所说的话是假的,则对他的印象一定是不会好的。(意思是说自己说谎没关系,别人不可以对我们说谎的意思,这也是自私。) 【离虚诳语,】只是消极的不作恶,不能表现佛法的精神,必须进一步【而行施故,】始得称为积极地行善。假定真的能够如此,便能【常富财宝,无能侵夺。】不特如此,而且在世间上,能够【离众毁谤,】毁谤,是我们所常听到的,如别人没有做过不如法的事情,而我们却用种种方法去毁谤他,说他曾经做过这样的事。当然,假定自己曾经做过,别人这样说你,你就不能怪人,若自己实未做过,给人予以无根据的妄说,便是毁谤。受毁谤的人,虽然一时蒙不白之冤,(不白之冤就是不欲自我辩白的冤屈,不白就是没有办法辩论,不白,没办法辩白叫做不白之冤,)毁谤人的人,亦将造成很大的罪恶。众毁谤,表示是很多的毁谤,如有时用一方法不能毁谤到你,便接二连三地用种种方法来毁谤你,务必使你的声誉破产而后已,是为众毁谤。(就这一点而言,我们一般人比较没有这种能力,记者,记者就很厉害,假使他在报社上班,你这间公司得罪了他那你惨了,一个记者一天他就能让六十万人看到那份报纸,吓死人了,所以说我们自己要小心,有时候不是我们小心得了的,你如果是知名度高的人,你都逃不掉的,知名度高的人你都逃不掉的,哲学家说过一句话:你想成名吗?很简单,你就毁谤一个比你出名的人,你就很出名,你想成名吗?很简单,你就毁谤一个比你出名的人,你就很出名。所以出名的人要很注意,要不然这种人很会捕风捉影,闻风就是雨。其罪过很大,)没有一点事实根据的毁谤,经中称为“无根谤”,其罪过是很大的。但世间的人,很多喜欢说捕风捉影、没有一点根据的话,这实在是要不得的。现因一向不说虚诳语,与众生结了深切的因缘,亦建立了深厚的感情,自然就离一切毁谤,任何人亦找不出话来毁谤你。所以离虚诳与不受毁谤,有着因果的连锁关系。不唯如此,就是【摄持】如来的【正法,】亦不致成为问题。很多人对正法的摄持,发生很大的困难,不能如法地奉持,或者遗漏,或者忘失。原因正法与虚诳语是不相应的,(你说假话骗人你就与法不相应,)一个人如常说假话,自然很难摄持正法。现因离虚诳语而行布施,对于正法的摄持,自能如法地做到。 【如其誓愿,所作必果。】者,生存在这世间的人,各各有他的志愿,有的志愿成佛作祖,有的志愿弘法利生,有的志愿修行办道,有的愿在社会上做番顶天立地的伟大事业,有的志愿发一笔大财。尽管人类志愿各有不同,但既有了志愿,就得本着自己的志愿去做,依照志愿实践,那你所做的一切一切,一定能够达到目的,所以说其誓愿所作必果。原因在你平时不说假话,现在不论发了什么大愿,别人听了就会相信,而且得到很多人的帮助,使你达成自己的本愿。有的人发的誓愿等于零,一点都不能实现,即因平时说惯假话,现在纵然发的真愿,但得不到人的相信,所以你照自己志愿去做时,也就得不到别人的助力,做起来处处感到困难,不能完成自己的志愿,由此可见,虚诳语是能影响愿心的,设若你能离虚诳语而行布施,所发的志愿必能得到完成。 离离间语而行施故,(离开离间语就是两舌,)常富财宝,无能侵夺;眷属和睦,同一志乐,恒无乖诤。(乖就是违逆,诤就是诤论,都不会互相违逆、诤论。) 这是语业中的第二种,叫做离间语,亦即上面说的两舌,挑拨离间,播弄是非,破坏别人很…

《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