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不来不去,一切法本自不生,本自不灭,这样子,你不必建立观念再去破除它,你不必立一切法,就不必除一切法,你无一切心本自具足,你都无须起心动念,事情就解决了,事情就解决了,所以妄见就是虚妄之见,)本来不是这样的,硬要说是这样的。如不是常住的,虚妄分别以为是常;不是快乐的,虚妄分别以为是乐,不是自我的,虚妄分别以为是我,不是清净的,虚妄分别以为清净。众生的分别妄见,虽说是很多的,但若得到智慧,一切分别妄见,都可辨别出来,予以彻底破除,不容让其存在。智慧是破妄见,(妄见,简单讲我们在心中建立什么相,只要我们在心中建立一个相,假相的对与不对,是与非,这个都叫做妄见,本来就没有,我们一直建立这种观念,这种观念又困扰着我们自己,所以根深蒂固习性难断,)二者绝对不能同时存在。(智慧现前妄见就消失,我们的分别、妄见愈强,我们就失去智慧,没有智慧。) 丙二 明众行 丁一 四无量心(慈、悲、喜、舍) 慈庄严故,(慈就是给众生快乐,)于诸众生不起恼害;(于诸众生不起恼害,这个很难,这个很难,你说众生一直要害我们,一直要找我们算帐,你还不起恼害,这个要有相当的功夫,我们一般学佛的人,人家不欺负我们,我们不会去反击人家,这个我们做得到,尊重,但问题是你若碰到不讲理的,硬要伤害我们,你还不起恼害那很难,佛有办法有这种能力,所以要学佛你要从无常下手,从空性下手,这样才有办法,根本治疗这一切的烦恼,你若了解这是缘生缘灭的事情,你没有办法,有的忍耐接受,我这是业力是果报,他能够拉这样就没有苦恼,所以这个不起恼害,这是说众生没有伤害我们,我们才有办法这样子,他如果真的伤害我们,你有办法做到不起恼害吗?不简单,不简单。他如果要挖你一颗眼睛,你不起恼害,你要挖我一颗眼睛,我就先让你死,对不对?所以要做到佛陀这种大牺牲,又没有埋怨,很难,菩萨很难做,说捐赠骨髓就好了,明明抽他的骨骼,可以救人,几千百万人里面,配一配才配到他,他就是不想捐赠,他就没有那种慈悲心,所以不简单,要行菩萨道确实不简单,要牺牲自己,)悲庄严故,愍诸众生,常不厌舍;(悲愍众生拔众生种种的苦,常不厌离,他不厌舍,)喜庄严故,见修善者,心无嫌嫉;(见人行善都随喜赞叹,心无嫉妒,这种功夫确实不简单,确实不简单,在座诸位,你稍微想想看,我们有没有嫉妒心,见到人家好我们受得了吗?受不了,做师父的剃度两个徒弟,剃两个女众徒弟,每天都:吃饭了,今天叫这个明天叫那个,有一天你只叫这个,你突然没叫那个,那个就不是味道了,为什么?为什么师父只疼她,有叫她吃饭没叫我吃饭,单单吃饭就好了,心情就不爽快了,整天就板着个脸不说话了,你问他:你在生气什么?没有,我哪有生气,没有。你有什么事情?没有,没有事情,板着个脸,没事是没错可是板着个脸,对不对?所以我们人要达到没有嫉妒心,那真的是很难,很难,别人好我也替他高兴,这样子,别人的成就、美貌,他得到别人的重视,我的内心都很自在,不会起心动念,不简单。)舍庄严故,(这个舍庄严,)于顺违境,无爱恚心。(这个舍不是布施,在这里要特别注意,这个舍不是布施,这个舍的旁边要写“平等心”,这个很重要,慈悲喜舍的这个舍,不是布施的意思是平等心。为什么?从它的解释我们就能了解,说于顺违境,顺就是顺境,违就是违境,无爱恨心,可见这不是布施的意思,一般人,慈悲喜舍把它解释为布施,这舍解释做布施,这个比较不合宜,意义不是这样子,所以这个舍是平等心,于顺违境无爱恚心,安住在平等的境界。) 以十善业而六度,已如上说;以十善业而修众行,今当再说。六波罗蜜,虽为菩萨所修的主行,除此还有很多法门需要修学的,如四无量心、四摄法、三十七道品等。现在先来说明如何修四无量心。慈、悲、喜、舍,名四无量心,为什么说为无量?无量,显示没有限量的意思。世间诸法,有的是有限量的,有的是无限量的,现在菩萨所修的慈、悲、喜、舍,就是没有限量的,名四无量心。 【慈庄严故,于诸众生不起恼害;】这是菩萨所修的慈无量心。发广大心的行者,(修行者,)时刻这样地想到:生存在这世间的有情,不论是属那一类的,总是苦多乐少,或者乐尽苦来,所以见到众生没有快乐时,就要想办法给众生的快乐,而且这样的给与众生乐,不只是给一个众生快乐,或者是给少数众生快乐,而是给与无量无边众生的快乐。这样的将一念心扩大普遍到一切上去,名慈无量。所谓“广大无量,善修慈心,得解遍满”,正是这一慈无量心的写照,在这样地用心下,想给与众生的快乐还来不及,哪里还会去恼乱或伤害众生,(你不必说给众生快乐,也不要说恼害不恼害,就以最基本的说,那个人走出去他整天都跟着你,你就苦恼无边了,他都不要讲话,你走到哪里他跟到哪里,你走到讲堂他跟到讲堂,他那种跟是整天都跟在你身边的,他什么也没说,也没打你也没骂你,就是整天跟踪你,你就烦死了,跟踪你,你就烦死了,所以我们不要说给众生快乐、不快乐,最重要的是要他能接受,对方要能够接受,每一个人都要人家尊重,尊重,英文叫做respectable, respectable尊重的,形容词“adj.”,尊重的,你需要去尊重一切人的方式,这样对方就快乐了,)以增加众生的痛苦?不但不给与恼害,而且要给与安全感,(这是菩萨,一般的菩萨就是要这样做,)使获得生命安全,快快乐乐地生存下去,名为与众生乐。 【悲庄严故,愍诸众生,常不厌舍;】这是菩萨所修的悲无量心。修此悲心的主要目的,在拨众生的种种痛苦。(就像观世音那样,像观世音那样,像观世音都在拔众生的痛苦,)一个真正行菩萨道的人,看见众生的痛苦,总是悲不能已的,(已就是停止。他的悲心都一直发出来,悲心一直发出来,)要想办法替他拨除。对诸众生的痛苦,怀有悲愍心,不是短时期的,而是常不厌舍的。(就是一直要帮助他,)原来众生,常时陷溺在苦痛深渊中,这个痛苦刚刚拔除,那个痛苦继续又来,(因为扬汤止沸,没有办法停止痛苦,众生是每天一直造恶业,一直想要离苦,不可能,所以我们学佛的人所做的就是菩萨畏因,众生畏果,我们现在要做以前,你要稍微冷静想一下,这样做下去是不是有后遗症,痛苦是不是随后就到,对不对?既然随后就到那就不需要了,这个时候就可以停了,就可以停了,是不是?譬如说我要出国,我都第一个跟旅行社说:安全第一,吃好、吃好不重要,安全第一,凡是有危险的地方都不可以去,如果说我慧律法师带团出去,去到国外死了两个、三个,对不对?如果是意外就没有办法了,像今天印尼航空发生空难,印尼、雅加达,双洞轮引擎飞、飞、飞,飞到一半他要停在机场爆炸了,航空,爆炸,死了十五个,那架飞机是国内线的,坐四十八个死了十五个,整个雅加达的机场都在哭,那个你没有办法控制,要旅游你就要冒着生命的危险,坐飞机,那一种就不是你可以控制的,谁都没有办法,要发生什么事情你都没有办法,所以我们如果知道我们要去旅游,我们就是平安,快快乐乐地出门,平平安安地回家,所以说要给众生有一个安全感,因此我们做任何事情,第一个人为因素可以控制的,我们都要事先安排好。)如你对这感到不胜其烦地难以拔除,那你就会厌弃舍离众生而去,再也不会过问众生痛苦不痛苦了,可是悲心彻骨髓的菩萨,不论众生如何在长时期中受苦,总是常不厌离舍弃众生,随时随刻都在设法为众生拔苦,没有一时一刻忘掉众生在苦痛中的。(这个确实不简单,不要讲太多讲看护就好了,譬如说有一个人他的身体都发臭溃烂,你去做他的……,不要说赚钱,特别护士那种的,那是有赚钱的,叫一个病人你来照顾看看,那种身体都发臭肉都溃烂的,还有传染病的,你敢去看顾他吗?不要说长期性要解决众生的痛苦,你去看护看看,你自己就开始先怕了,我去不晓得会不会传染到我,这个味道这么臭,你看看,所以说世间并不是我们学佛的人最伟大,你不要常说我们是学佛的人,学佛的人有时候一点都不伟大,你去看基督教的,你不能跟他比的,你不能跟他比的,他有神的爱就比你厉害多了,怎么样?你去门诺医院看看,我们说起来惭愧,花莲的门诺医院,美国人,美国人来台湾牺牲,对不对?对病苦的人,他就慢慢地跟他说,他只信上帝那种爱心,我常说有时候佛陀的慈悲,胜不了上帝的爱就是这样子,佛教徒说到慈悲,具慈悲没有错,问题是你看人家基督教的爱,你不能跟他比,你不能跟他比,上次播一出《残酷大帝》,我那个时候已经学佛了,我去看《残酷大帝》,它描写一个修女,一群修女去非洲传教,还被非洲的土著强暴,再去,再去,去的那一幕每个个看了都会流泪,她们坐飞机,这些修女每一个都穿得很洁白,帽子戴起来实在很庄严很庄严,修女下飞机,下飞机车子开到半路,见到一个小孩坐在地上哭,非洲的小孩,苍蝇,地上都是雨水都脏兮兮的,就这样子没有父母在旁边,那个修女说停车,停车就马上下车,把那个小孩抱上来,整个都烂泥巴,都是泥土脏兮兮的,那个修女一走过去,就把那个小孩抱起来,抱起来靠在胸前,整个身上都很脏,她把他抱起来就这样靠着,我想上帝的爱也是很伟大,这个我们哪做得到,哪有办法这样子,那一幕令人感动,你不是说世间……,我们佛教徒常有我慢,自忖我出家人最伟大,或是说我在家学佛究竟的道理,其实我们在行为上的慈悲,有时候跟不上外道的,一点都跟不上,一点都跟不上,有的看到:脏鬼,脏鬼。修女她不但没有讨厌,还把他抱起来,抱起来,太感动了,不管他是干净或是肮脏,她就是当做她的儿子,后来那个修女死掉,有…
《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