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德堂
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百法明门论表解▪P10

  ..续本文上一页,大家每一个都知道这个柱子是他寄付一百万的,这个就是有漏善。而佛法,释迦牟尼佛也是善,释迦牟尼佛,十方三世那种佛,你用这种善的种子来形容,我觉得很不恰当,为什么?会给人家误会是有漏。

  所以,这个善不适合,应该加一个净,净善,清净的善。那就是没有分别、没有执着,透过平等心、大智慧所透脱出来的那种洒脱自在的善,这样形容就正确。再来,种子分成本有的种子,还有新熏习的种子,本有的种子有有漏还有无漏,新熏的种子也有有漏还有无漏。有漏就是名言,这个名言就表义。什么叫表义名言?简单说就是第六意识的认识,一种想象的名词,对名字、文章的认识,声音的认识,然后存放在你第六意识的那些文字相。显境就不一样了,显境就是由六道的见闻觉知,眼睛看到桌子,那就是真的桌子,是实实在在的境界,不是你脑筋里面那个文字的桌子,是桌子就在你面前的。所以,表义名言,就是单靠第六意识的文字、名声、句子等等这一些表义,无形的落在第六意识印象里面的名相。显境是实实在在的,六根对这个六尘存在的境界,那当然会有一些名言。等流习气,习气就是有这个习惯性。

  哪些习惯性?名言;我们对名字上的执着,我们对我执,对执着上的看法有一点不一样。比如我们中国人喜欢吃什么?喜欢吃茶,冻顶的乌龙、铁观音、普洱茶,普洱茶很贵的,都是几十年的,我虽然没吃过,但是也闻过。我们中国人喜欢吃茶,吃习惯了,他很容易就会常常出生在中国。因为,中国人在吃茶,外国人也不吃茶,你看过美国人吃茶吗?我以前泡了一杯茶,美国人来泡了茶叶放着。他不会吃茶,他把那个茶叶拿起来嚼。那是树叶,他不懂,他没听过那个吃茶是什么东西,我说:那个不能吃,喝而已。

  还有这个我执也很重要,我们讲实在话的,如果我们今生今世做中国人,生生世世做中国人的机会就大了,为什么?因为你讲的都是中国话,你习惯于中国人,因为你中国的习气就很重,所以,一投胎差不多变成中国人。除非有一种人,恨不得剥皮易发,比如,头发黑的就黑的嘛,你为什么要烫成金黄色?然后,又长出来一半是黑的,后半段又是金黄色的,那又不象猴子,母猴一样的,何必要这样子。崇洋也不是崇这个样子。黑的头发多好看,中国人,东洋人的魄力。我们讲实在话,我走了一、二十个国家,我觉得这个中国的女孩子还是最漂亮的,真的,当然,出家讲这个,是比较不好听,但是,实在是赞叹我们中国人的小姐。其实你不必羡慕美国人,美国人小时候很好看,美国人小孩子很可爱,但是,到老的时候,鸡皮鹤毛(发)。你注意看他们的皮肤,因为他们牛肉吃太多了,那个一个洞一个洞,一个疮,你注意看看,上面都画地图。美国人年纪大了多难看,那个皮肤,还是东方人好看。有的人还去隆鼻、烫发,何必呢?不需要这样。

  名言、等流,还有这个我执,那是对认知不同,产生执着不一样。名言底下对这个共相,就是我们大家所运用的,比如这个叫茶杯,这是共相,麦克风、桌子、灯光、窗户,大家共同运用这个名词,叫做共相。但是对这个感受就会不一样,不共相;不共相就是看法不一样,有的人很喜欢看火车,这火车看得很高兴。可是爱迪生就很怕火车,瓦特发明蒸气,你晓不晓得瓦特耳朵是怎么聋的?他有一次,就是被这个火车声吓到,结果这个耳朵整个聋掉,爱迪生耳朵都聋掉了。所以,我们对事物的感受,生生世世的感受,都会不一样。

  就像我来讲的话,我对这个佛经是爱不释手,看到这个佛经,就是一直想要把它看完,不能控制的力量。孔老夫子说: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。但是,这个对我们来讲,好象不是这样子,我觉得天仙美女的力量好象也不会比我看经典的力量大,这是什么力量?就是一种前世对佛法的名言深深的喜欢,所以,对这个佛法的名相上,就特别的执着。也算是执着,但是,你不执着这个佛法,那你哪里有一天能解脱呢?执着于不执着?所以,你对这个外境的名言,那是共相,可是,你我执,各人的执着是不一样的。业,一种叫做有漏业,业的底下异熟习气,我们这个第八意识经过一段的时间会成熟,要遭受这个果报,完全是因为习气而来。那你想要不让它去转世投胎,就只有一种办法,那么就是少起心、少动念,就是所谓的无念。

  无念就可以转这个异熟的习气不去投胎。有,就所谓的有来世的业力,有生生世世的业力,这个有就是业的意思。有又分共业、不共业,共业就是大家所认同的山河大地,不共业,比如说你的房子、你的衣服,那是你各人用的。无漏;生空无漏,法空无漏,二空无漏。见道无漏就是生空无漏,因为你见道。再来,法空呢?是属于断这个法执,是属于尘沙惑,所以,见道无漏就是断见思惑,修道无漏就是断尘沙惑,无学道无漏就是断根本无明。

  我们以上所解释的,下面就解释的更清楚。等流习气是什么?是由于七转识的善业、恶业、无记业等等的作用,等是因,流就是果。因果的习气所熏习的种子,这是指能生八识三性,诸法的亲因缘的种子,要注意听!普通人看不太懂,这句话是什么意思,就是我们第八识里面,万法的种子都有,万法的种子会产生什么?产生眼识、耳识、鼻识、舌识、身识、意识、末那识、阿赖耶识,能生八识。意思是第八识的阿赖耶可以生出里面的那些种子,可以生出八识,还有三性:善、恶、无记,诸法的亲因缘的种子。为什么讲亲因缘?亲因缘就是当下就要受用的叫做亲因缘,不是离我们很远的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、末那识、阿赖耶识,就是你本身现在用到,那个就是八识田中你生起来的。

  比如你变成猪的话,你那个八识就跟我们人的八识就完全不一样,人的亲因缘的种子跟猪的亲因缘的种子又不一样,现在是以人的亲因缘种子而变现出来的是八识,善、恶、无记,三性的诸法的亲因缘种子。所以,亲因缘种子就是直接生起果报来。等流习气,这个等字是相似义,类似的意思,是对因来讲的,是名于因,是对种子来讲的。流是流类的意思,流出同样一类的,当然这是安插这个果的名字,是名于果。这是依主得名,依主,依照前世的,依照这个根本的种子来命名,这些无量劫来前世生生世世所造的这个种子的名字来命名的。所以,依主得名也就是从果,从这个似果之因,为什么讲似果?因为还没有结成果以前是相似果,因为[因]跟[果]要有类似,所以,讲似果就是还没有发生果以前,因就是相似于果,才能变现 同样的果。所以,就是似果的因,到最后才会发生真正的果。

  比如由善因引这个善业,由恶因引恶果,善因引善果,恶因引恶果,由无记因引无记果,等等就属于此类。为什么无记因引无记果?比如说:他喜欢在山上很静的,他来世一投胎他继续就是喜欢住在山上;这个人喜欢海、喜欢看海,他一出生就到海边去,喜欢山、喜欢海,这不是什么善,也不是什么恶,但是,这个无记业里面,它就有一种力量存在。有的人很喜欢自己坐在那边沉思,沉思他没杀人、也没放火、也没行善布施,你说他善也不对、说他恶也不对,他前世就是喜欢这样,习惯于这样子。所以,这个无记业就是因引这个无记果,无记,一个人的个性,喜欢的环境有关系。前世他喜欢赌博,你今生今世把他十个手指头砍掉,他也是喜欢赌博。所以,同学们,那些坏的习气要早日断除,为什么?它会影响到你的来世,好的,佛法的种子,要多多的灌进去,就算你没有成道,没有往生极乐世界,来世也能听到佛法继续修行。

  无记因引无记果就属于此类的,这又有两类,第一个叫做表义名言,一个叫做显境名言。表义名言是依音声所产生的名相、句子,更长一点的就是文章等这些言语,来解释、表达色法、心法等等诸法的体。而在心上浮出的相分,熏习的种子,比如我喜欢阿弥陀佛,在我心中浮出六个字:南无阿弥陀佛,其实,我也没有见到佛。我的心很想要往生极乐世界,那我就观想到极乐世界,可是,我确实没有见到极乐世界的真实相,可是,我心中已经浮出这个相分的熏习种子。熏习久了,八识田中也就清净了。比如,相应的寻跟伺,寻就是粗糙的第六意识分别心,伺就是比较微细的分别心。寻、伺心所的第六意识,它能攀级其他的名言,熏习善、恶、无记的种子,因此叫做名言种子。

  显境名言与表义名言刚好相反,这是不依照名相、句子、文章等等的言语来了知一切心识,它必须靠什么?六根。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就会构成见闻觉知,见就是眼睛,闻就是耳朵,觉就是觉察到,知就是第六意识的知道。见闻觉知就是等于六根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所以,以后见到见闻觉知,就是我们所说的六根。由六根的作用所熏习的种子,它虽然不依照名言,但是,它的功能就像名言的诠表的解释,就是显境名言。桌子、墙壁、麦克风、电灯、花盆、木鱼,这境界马上现前,这代表名相。一看到就是名相统统存在,不是自己观想的。所以,对显境名言的熏习,遍及了七转识的心、心所。表义名言的熏习,只限于第六识的寻、伺相应两心所,因为缘这个名言是属于第六识相应的寻、伺心所的职责之故,等流习气。

  再来,异熟习气,什么叫异熟习气?有漏的善、恶的前六识所熏习的种子,这是指从善能招感异熟果的增上缘的种子,这句话什么意思?从善能够招感异熟果的增上缘,比如说,你今生今世行善,你前世也布施,或是你前世发心印佛经,很奇怪!因为你发心印佛经,你生生世世就很容易听到佛法,为什么?因为你爱好这个佛法。你帮助人家印经,印善书让大家看,你把这个法一直普遍出去,你来世不学佛也不可能。因为你就是印二十本,那二十个人学佛,这个功德多大!你布施,你今生今世也不必为了三餐,冒生死还赚不到钱;你穷得要死,你怎么学佛?你三餐都不济,冷热都不知道,家徒四壁,朝…

《百法明门论表解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