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解的,[即错矣]!不是针对月亮有跟没有来讨论的,是针对月亮是真、假来讨论的,这一段很重要的![当作谁是真月?又谁非真月]?意思就是:妄识里面不可讨论的,妄识本空,一直讨论,更糟糕!妄上加妄,歇即是菩提。所以,当作谁是真月,又谁非真月,意思是:不可讨论是与非。[文殊但一月真,中间自无是月非月者:此三句喻真以一月,方出是非],此三句是比喻真就是一个月,绝对的一个月,里面没有是跟非。[佛呼文殊,而告之曰:但识得一月为真,则惟一体,本无二轮,中间自无是月非月之可言;自可超出妄拟之戏论。二别举真妄二喻竟]。
在佛法里面,这个[戏论]有很深的含义,就是一切不能了生死、断烦恼的,统统称为戏论。包括今天我们的学者,把佛法当作学术来研究,这个就只是一种兴趣,跟了生死是两码事。了生死是真枪实弹的断烦恼、了生死的,不是把佛法拿来当作学术研究,去拿到一个什么佛学的博士论文。诸位!佛法不是这样子。你写下一个硕士、博士论文,我给你一个文凭,佛法不是这样的。六祖不认识字、广钦老和尚不认识字,你叫他们怎么写论文啊?我们现在变成把佛法学术化了、把佛法学位化了,不是说不好,佛法当作学术来研究,可以促进佛法学术的增进,很好!但是,这个学术一定要配合真心、真性,这样学术就化作有意义的真心。如果把佛法当作学术来研究,最多只能成就一个学者,不能成就祖师的,永远没办法大悟。写得头头是道,境界一现前,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。
[未三 以法各合二喻]
[是以汝今,观见与尘,种种发明,名为妄想,不能于中,出是非是]。
是因为你阿难,现在观这个见分跟这个相分;这见分当然就是妄见了。这妄见只要你懂得悟到空,就了悟;这个妄见当体即空,就是真见,就是一念不觉,从真起妄的妄见。见与尘,[尘]就是六根、六尘、六识,统统包括在里面。种种发明,名为妄想,不能于中间,没有办法在妄想当中超出这个是,是见,或者非是见。意思是:只要落入意识型态一直讨论;所以说:与其能辩,不如能忍,就是这个道理。悟到空寂之法,心性进入绝对的真空状态的时候,这个人即心就是圣、与世无争,你要跟他争,他还不跟你争呢!别人冤枉他,他也笑一笑;别人不认识他,他也笑一笑,因为他早就与佛同在了,他哪得在乎你众生对他有什么看法呢?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,哪在乎你这些。见性就与佛同在了,夜夜抱佛眠,他了解尘自生灭,自性不动。所以,你认识他也好,他就这样自在;你不认识他也好;你赞叹他,头上安头;你毁谤他,也是头上安头了,诸法本自寂,本来就是空了,无可言说,悟入绝对的心性的时候,此人从此不与假相为伍。所以,禅宗里面讲:二六时中,不倚一物。所以,禅是整个佛教的灵魂!我讲的禅是真实的禅,不是野狐禅、口头禅、语言文字禅,是真枪实弹那种禅,就是见性大法,这是佛教的灵魂。因为明心见性,见性才能成佛啊!如果我们懂得这一层的道理,我们念佛味道就出来了,所有的佛号,统统是心性;所有的拜佛,统统是心性;所有的朝山,统统是心性;所有的诵经,统统是本性在诵经,诸法回归一性,不可得。如是不可得,如是诵经、如是念佛、如是拜忏、如是放生、如是八关斋戒、如是佛七、如是禅七、如是法会,如是不可得。如是修,如是无可修;如是无可修,如是修,全修即性,全性即修,无有一法修行不是本性,没有一样本性可以离开修行,这最高境界,就是这样子。
不可废事相说:诸法本来就空,我本来就佛了!好了!你坐在那边试试看,看你能不能成佛啊?你开什么玩笑?你就是要听经闻法、拜佛、念佛,就是要参啊,这个就是要进入这种状况啊!是没有错啊,本来是佛,不修,不修不得啊!哪那么简单,开什么玩笑!所以,很多女众来问师父,我都告诉她:放下,放下!她就会感叹说:师父!放下很难啊!要放下很难,叫众生布施钱,还有办法,叫众生舍掉这个烦恼的执着,可难了,他一定会借理由:我的儿女还没有长大;我的债务缠身;我的责任未了!他一定会假借任何一个理由,来告诉自己:我烦恼的原因是什么。不知道那个烦恼当体就是空,那个假借理由就是不是理由,就是你不肯放下而已,就这么一回事。有一个女众,那更搞不清楚状况,她就说:慧律法师!那我就像您这样子跟您出家,那我那三个孩子怎么办?我这样放下,跟您出家?我说:你搞错了!那个收做放弃,不叫做放下。我说:你来这里剃度出家,你会放得下那三个小朋友吗?她说:放不下!是啰!不是剃头叫做放下,剃头容易剃心难啊!
诸位!台湾二千三百万,才多少出家人?全台湾省,就少数一、二万出家人,最多,也许有更新的统计。我们那一届三坛大戒,比丘、比丘尼,三百多人。好!给它乘以十年,三千六百个人;给它乘以二十的受戒,七千多人出家;给它三十年,才一万人啊,三十年才一万个人剃度啊,何况那一些死的、还俗的,剩下活的有几个?很少。再来剩下活的,要修学佛道,他常住法会很多,很想修学佛道,法会很多,他没有办法,他很想修行,可是,又是师父的命令,又没办法。变成说:他很想修行,有时候道业又很难兼顾。再来,修行了五年十年,能够不脱下袈裟还俗的,到底剩下几个?修行了二十年的以后,不脱下这件袈裟,成为弘法的、大悟的,到底有几个?难喔!出一个总统简单,出一个转大*轮的法师,难!你知道吗?总统选就有,我告诉你:法师选,选不出来的,他是真枪实弹的东西,他不是用选的,他是用真悟的!
[是以二字,正承上文,乃谓是以上来所说法喻,研究起来,汝今观见与尘,任从种种发明,无非妄想。汝非指文殊,乃指阿难;观见即见精;尘即内之身心(此心乃妄识属尘影),外之万物。承上汝今不悟妙明真心,故观见与尘,不了元是何物。任从汝种种发明],因为他是用生灭意识心,[如对万象而言,云何知是我真性?对身心而言,见性实我,而身非我]。而这个见性就是我,反过来,身却变成不是我。你在绝对的心性里面[说是说非,总属分别计度,名为妄想。于依他法上,起遍计执,纵饶说到驴年],驴年,没有这种年,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,驴年就是没有这个年,十二生肖里面没有这个年,永远不可能到达![亦不能于中超出是与非是]。意思是:一切众生,绝对没有办法超越是非、对立、恩怨,绝对没办法![此合二月妄计是非之喻]。
[由是真精,妙觉明性,故能令汝,出指非指]。
由是悟入,你只要肯,你只要肯由是悟入真精,真精就是如来藏性,你由此了解,一切法不可得,于中没有见分、相分、所建立的一十八界,了解根、尘、识统统脱落,由是悟入真精,这个妙觉明性,所以,这样子就能让你,只有超悟的人可以怎么样?出指非指,[出]就是超越,[指]就是指有见性可指出,[指]就是能指出见性;[非指]就是不能指出见性。意思是:我们的如来藏性,就像虚空的绝对性,不可以指是与非;不可以定位;虚空本来就没有东南西北,那是因为你地球定位、太阳定位,才定位东南西北;有定位就有妄执,你只要定位这个[我],一切痛苦就会从后面跟着来。
[由是返迷归悟,会妄归真,了知见之与尘,元是一真,则能超出是非之外。真精者,无妄离垢之体;妙觉明者,圆照法界之性。悟此体性,则能远离依他起性,及遍计执性,则根、尘、识三,无非圆成实性],所以,广钦老和尚讲那句话,你要好好领悟:修行人要把有化作无的力量!这个广钦老和尚真是了不起,我体悟了好几十年,这一句话真是受益!一切修行人都必须把有化作无的力量;现在有,就统统烦恼了。有执着、有无明、有分别、有颠倒,统统是有;把它化作无,无生无灭,无来无去,无增无减,非一非异,歇即是菩提。
[悉无自他之别,安有是非可指耶?故能令汝,出指非指者:此指字,与前佛问阿难,既有方所,非无指示句],这一句是[相对。若悟一真法界,见、相二分俱属空华,万物、见性本来一体,故能令汝超出是非,岂复于万象中,谓何者是见可指,何者非见可指耶?亦如但知一月真,则妄计全消。此合识得真月,是非自息喻]。可见明心见性多重要![可见迷、悟、真、妄,惟在一念,若一念迷,则心境纷然],诸位!一念迷是以无明为依据;而无明本来空,不知道。一念迷就是第二月,我们就是以第二月在做事情。从真心妄,则心境纷然,[是非锋起;若一念悟],这个悟是真悟。[则妙觉湛然,岂容是非于其间哉!此科以见性不分而论,无是无非],无是见性,无非见性,[见真妄情自息],见真、妄情自息。见真,如果见到真心,一切妄情自然就停止,所以,你就会了解歇即是菩提的道理是什么。[是四义中妙义]。四义就是妙、明、寂、常的妙义。[卯八显见不分竟]。
[楞严经讲义第四卷终]
不简单,已经讲到卯九,后面二个就更难!这个不可能这辈子再讲一次,我已经尽力了,听不懂也没办法了!不悟,不悟是你的事情,不是我的事情。我已经是个很慈悲的上师了,我真的尽全力以赴了!我推断全部的大学。以前台大说:师父 我们希望你每个礼拜来上课。我说:一个学期去台大上课不得了,每个礼拜去你们台大上课?你们是师大,高雄师范大学,我就来!我去高雄师范大学,上了整年的课程,你台大要坐飞机!说:师父!我跟您出钱!我说:不用了,大学生,你们也没什么钱!台大偶尔去讲一次就好!我把这二、三十所大学全部辞掉,剩下来就是照顾大家,就是一直讲,一直讲,除了这样子。你不能说一个法师像蜻蜒点水一样,如果说今天我们到黑龙江讲一下;哈尔滨讲一下;再来辽宁、沈阳;再来北京、上海、福建、深圳;到西藏去演讲,美国也在请。今年,马来西来也要去,这是全世界都在请,你怎么办?没办法!所以,法师要了解自己的责任跟任务,滚动的石头不长青苔。法师这样四处点,不能彻进佛陀的骨髓,没有办法的!所以,师父讲的这个法,是经得起考验的,不怕时间、不怕空间、不怕一切环境,它是佛陀的真理,也不怕你比较的,就是这样子去体悟。所以,必须把这个慈悲心用在集中,佛教才有希望!每次都讲因果;每次都讲哪一个往生;每次都讲你要做行十善业,那佛的心呢?谁来契入呢?没办法!所以,既要讲深又广,又契合,就是要像这样子,才有办法把整个佛教带动起来。师父的用心就是要走得深、远,影响力要大,佛教整个振兴起来!
《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番显见 第十七》全文阅读结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