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番显见 第十八

  圆瑛法汇

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

  十番显见

  2007.9.15——2008.3.9 文殊讲堂

  第十八张DVD

  [卯九 显见超情 (分四)]

  [辰初 正遣自然]

  [二 正遣因缘]

  [三 迭拂妄情]

  [四 责其滞情 辰初(分二)]

  [巳初 阿难约遍常义疑自然]

  [二 如来约随缘义以破之 (巳初分三)]

  [午初 领性遍常 二 疑滥外计 三 疑违自宗 今初]

  这个[情]分二个角度讲,就是执着和知见,这一段是显示佛悟的究竟见性,不生不灭的见性,是超越一切的情执、一切的知见。这个[情]包括四个角度说:一、凡夫情;二、外道情;三、二乘人之法执;四、权教菩萨。显示见性是超越凡夫之情;显示见性是超越外道之情;显示见性是超越二乘人;显示见性是超越权教菩萨。显示见性是超越一切凡夫的知见;显示见性是超越外道的知见;显示见性是超越二乘人的知见;显示见性是超越权教菩萨的知见,这一段就是讲这个。

  经文,[阿难白佛言:世尊!诚如法王所说,觉缘遍十方界,湛然常住,性非生灭]。

  阿难对佛说:世尊!就像法王您所说的:觉缘遍十方界,这个[觉]是觉性有能缘之功能,它是遍十方界的,湛然常住,性非生灭,也就是我们每一个都有佛性,就是指这个。湛然常住,所以,南无常住十方佛,就是指每一个人的觉性;南无常住十方法,就是指每一个从觉性里面散发出来的真理;南无常住十方僧,就是比喻遍十方,只要你心和合无诤,没有能所,心性就是僧,这个就是指自性常住。性非生灭,什么叫做生灭?生灭就是能所不断,叫做生灭。

  [此一大科,显见超情。以见性不变随缘故非自然],这个外道的自然,接近无因论,就是拨无因果,无因无缘,就自然生自然灭。诸位!外道所讲的这个自然是无明,建立在无明的。以见性是不变,也就是说:见性常存,亘古以来,我们每一个人的不生不灭的见性一直存在,只是没有开发,但是,它能随缘,像摩尼宝珠一样,所以,它不是外道所讲的;建立在无明的一种自然。随缘,但是这个见性是不变的,是亘古存在的,所以非因缘。因缘是生灭法,见性是不生不灭法,所以,非因非缘是诸佛之本源,在这个《菩萨戒经》里面有一句话说:非因非缘非果法是诸佛之本源。也就是说:任何一个人要契入佛的领域,必须要顿悟。进入没有任何的能、所;没有任何的阶位,与天地一体,同时存在的佛性。

  [随缘不变故非因缘;自然]、这个外道的自然,还有凡夫和二乘人所讲的这个[因缘,皆是妄情计执],在这里是因为讲的是究竟,连这个二乘的方便的所讲的因缘法,都要破除,都要放下。所以,皆是妄情所执,[见性两皆不属],因为见性非生灭法,是迥脱根尘,独立存在,灵光独耀的。见性二皆不属,意思是:也非自然,也非二乘人讲的因缘法,意思是:超越外道所讲的自然,也超越一切凡夫、二乘人所讲的因缘法,[故曰超情。诚如法王所说:诚者实也;法王所说,指如来上文诸科,所说遍常之义。觉缘指见性,谓亲依觉性具有能缘之功能,故称觉缘。遍十方界者:乃称性周遍,不分科中,见性遍见一切,同体不分];在显见不杂这科当中[不杂科中,见性周遍,非汝而谁?此二科俱成遍义。 湛然者:如寒潭止水],就像寒潭静止之水,[湛然不动,领不动科中],[领]就是依据,依据前面的显见不动这一科当中,[身境动摇,见无所动];在显见无碍这科当中,[无碍科中,身心圆明,不动道场之义。常住者:领无还科中],就是显见无还这一科当中,[若真汝心,则无所去;不失科中]显见不失这一科当中,[虽称颠倒,无始不遗之义]。虽然是颠倒,但是无量亿劫以来,从来就没有消失,没有遗失。[性非生灭者:领不灭科中],依据显见不灭科中,[彼不变者,原无生灭之义。如上诸科,俱成常义。阿难蹑之起疑],就开始怀疑了,[疑滥外宗],就是外道,[宗]就是思想。就是怀疑混乱了,佛门跟外道的思想,现在搞混了,外宗就是外道的宗旨,就是思想。[遂计自然。既破自然,复计因缘,皆是识心分别计度,妄情用事耳]!那个识心就是客尘烦恼,不是永恒常住的觉性,识心是依境所引出来的分别、烦恼、无明,不是亘古以来常存的觉性,所以,应当放下,这是妄情用事耳。[初领性遍常竟]。

  [午二 疑滥外计]

  [与先梵志,娑毘迦罗,所谈冥谛,及投灰等,诸外道种,说有真我,遍满十方,有何差别]?

  [梵志]就是一切外道的总称,后来就称为修行人,在《阿含经》,梵志后来就一切外道的修行,统统称为梵志。娑毘迦罗,翻译成中文叫做黄发外道;或者叫做金头外道;或者叫做龟种,这金头就是金色的头,头发是金色的,或者是黄发;这个是印度古仙人的名字,为数论派之祖。因为他的须和发这个面色,[面]就是脸,都是黄赤、黄色、赤色,所以,号称为黄赤色仙人。他们也谈,但是他们所谈的最初的冥谛,万物为什么有性呢?就是来自于冥谛,就是冥性,也是立一个类似我们中国人讲的盘古开天,类似这种思想,有一个开始。以及投灰等,这个[投]就是我们讲的涂,把灰涂在身上;这个我看Discovery频道,或者是国家地理频道,有的印度修行人,把全身都抹上那个灰土。以及投灰等诸外道种,说有真我,遍满十方,有什么差别?现在就是阿难把佛道跟外道弄混了!

  [先梵志是古来梵志也。其人自谓,梵天苗裔,志生梵天,即婆罗门种。娑毗迦罗],在序分中里面已经有讲。[解见序分中。冥谛,为冥初自谛,]就是一切的开始,自谛就是依这个开始,依这个冥初、冥谛,为依据的开始。[是外道二十五谛中,第一谛也]。注意!这个第一谛,不是佛教讲的第一义谛,意思是:从这里开始建立的。[彼数论师,计冥性是常,能生大等二十三法,与现今所说,湛然常住,性非生灭,义似有滥],这个义理有一点混乱了。[及投灰等,诸外道种:投灰,亦云涂灰,有时以身投灰,有时以灰涂身,而修无益之苦行。等者等余拔发]、我有看到在做那个印度耆那教,这出家女众,她们那个头发,要出家的时候,我在影片看到,真的是这样。不是象我们佛教的出家人,剃度的时候用剃刀,没有的!她是头发长长的,然后抹那个湿湿的先洗一下,她的师父就是赤裸的,统统没有穿的,男众;女众是有穿啦,她师父都光光的,我第一次看到,我也是吓一跳。然后就用拔的,这是剃度的仪式。

  有一种外道就是专门拔这个头发,用烟熏这个鼻子,[熏鼻、卧刺]、卧这个棘,或者是[自饿]、就是一直饿着肚子,认为受一点苦可以生天,不吃东西。我们常常称为打饿七,有时候也变外道,自饿外道。有时候调整这个身体,还是需要靠智慧的,不吃,可以;但是,要充满智慧的,只有不吃,不能代表他就叫做修行,有时候就变成自饿外道。[与持鸡戒]、持鸡戒是什么意思?外道以苦行,认为出离解脱之道。什么叫做苦行?意思是:吃苦将来就可以生天,吃苦就是把这个身体一直折磨,让它折磨,认为就像我们观念讲的,这样叫做消业障的意思;观念卡住了,不知道从心性下手,所以就认为:我就吃了很多苦!持鸡戒是什么?就像鸡一样,整天站一只脚,叫做一足而立,你听过一句成语叫做金鸡独立吗?就是这个,学外道的,用一只脚站立整天的。他们认为这样身体受一点苦,将来可以生天,认为这个是生天的因,叫做非因计因。其实生天是十善,行十善自然就生天,行十善是生天的因;他现在把这些没有意义的吃苦,当作是生天的因,所以叫做非因计因,不是生天的因,却把它误认为是生天的因,很可怕的,这思想是错误的!

  还有就是持[牛戒],这个牛戒就是戒禁取见的一种,古代的印度外道当中,有错认为执这个牛行,以为生天之业因,就是学牛走路,所以叫做持牛戒。还有就是模枋牛眼睛阖起来,还有牛常常低头,人是人,他就是不学人样,他学牛。还有食草,吃这个草,人吃草等等种种的苦行,以期生天,就是他们最终的目的就是期待生天。这辈子只要没有听到佛法,全世界都一样,英国也是这样子,他们认为人有很多烦恼,所以,他们这一些行为学家就去学什么?学猴子叫;学着大象走路,把这个手像小朋友一样,人的两脚独立站起来,他不要,那个英国的动物学家,认为人的情绪没办法渲泄,是因为没有办法像动物一样,在森林野外这样吼叫、这样走路,所以,他认为教导这些人类,学习、模仿这些动物的行为,会回归到自然。他自己就学,电视演出来,人不象人,他就学那个猴子;还有学那个金刚,这样搥着胸部…看到那个新闻报道,就三个字:好好笑!没有听到佛法,也没有办法,没人教他。就认为要回归自然,就是一定要学学那一些动物,还学那个长臂猿,学那些动物。我们如果没有听到佛法,可能也会学到这些,也回归到自然的畜生,悲哀!牛戒,也就是象牛学习,把牛的行为当作是生天的因,这种种的苦行没有意义。

  [诸外道种。此等皆心游道外];不知道即心就是佛,心外无道,心外无佛。[种者类也。说有真我,遍满十方:真我,或即二十五谛,末谛之神我]。末谛就是最后的神我。[外道计我相有三:一、大我;二、小我;三、不定我。此所说觉缘遍十方界],佛所讲的,阿难错认为[义似有滥大我],[滥]就是混淆。佛讲的觉缘遍十方,阿难把它混淆了,跟外道讲的这个大我,把它搞混了。[如来所说遍常,与外道有何差别?二疑滥外计竟]。

  [午三 疑违自宗]

  经文,[世尊亦曾于楞伽山,为大慧等,敷演斯义:彼外道等,常说自然,我说因缘,非彼境界]。

  世尊也曾经在楞伽山,为大慧菩萨等,大慧菩萨他是十地菩萨。现在阿难怀疑:是不是佛所说的法,跟以前所讲的不太一样。所以,这一…

《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番显见 第十八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