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七大即如来藏 周遍法界 第五▪P10

  ..续本文上一页用差别,故不得言同;若言是异,则元是一精明,云何是异?)[为空、为有?](若言是空,则它实在现出有了别之作用,故不得言空;若言是有,则识体全无形相可得,故亦不得言有。)[为非同]非[异?](若说非同,则诸识原本一体,故不得说非同;若说非异,则六用又各殊别,故亦不得言诸识非异。)[为非空]非[有?](若言非空,然诸识若离于根尘,本无所有,故非非空;若言非有,则诸识实现出能分别诸尘境界,故知亦不得言非有。)——[是故诸识之性,不得言同、言异;言空、言有;亦不得言非同、言非异;或言非空、非有。诸识体性乃离于此等名相言说戏论境界,乃如来藏妙真性。是故汝今应速疾当下放下这一切愚夫言说思议戏论,方能契入无戏论了义第一义谛。]真理没有标签就是这个道理,真理毕竟空,不能贴上任何标签。

  经文,[汝元不知:如来藏中,性识明知,觉明真识,妙觉湛然,遍周法界,含吐十虚,宁有方所?循业发现。世间无知,惑为因缘及自然性,皆是识心分别计度,但有言说,都无实义。]

  注释,[性识明知]:性具之识即是妙明之真知。[妙觉湛然]:[妙觉]指其性。[湛然]指其体。其性微妙觉了,其体则湛然常寂。[含吐十虚]:[吐],现也。含裹吐现十方虚空。

  义贯:[汝元]不悟真理故[不]了[知]:众生本具之[如来藏中,性]具之[识]即是妙[明]之真[知],本[觉]之[明]即是性[真]之[识],其性微[妙觉]了,其体则[湛然]常寂,[遍周法界,含]裹[吐]现[十]方[虚]空,(既然如是遍法界、虚空界,则)[宁有]一定点来处之[方所]?实乃九法界之众生皆各[循]其本[业]而开[发]显[现]其如来藏中幻化业报之识大。然而[世间]二乘、权教之人,以不悟故[无知]、而将识大[惑为因缘]和合所生,[及]外道、凡夫惑为无因之[自然性];凡此[皆是]依第六[识心],妄想[分别]周遍[计]着[度]量,[但有]种种虚妄名相[言说]戏论,[都无实义]。

  因为我们常常接到电话、传真,需要《楞严经》的课本或教材。因此我们很辛苦的把《楞严经义贯》浏览一遍,最主要的是有字幕,这样没有课本的人可以把字幕当作课本。在这里必须要稍微作一个说明,成观法师所写的《义贯》跟圆瑛法师的《讲义》,他所诠释的有某些它的角度是不一样,但是,都符合佛义,稍微略有差别。所以,我就尊重跟保留,如果有必须改动的我会告诉你,或者是某些地方是怎么样写错了,就是要改掉。《讲义》里面有某一些东西它的见地上还是不够透彻,这个绝对不是说我们批评长老,不是这个意思。

  那个时代,我们看的是注解,原文大家都不敢动,因为是佛说的;自古以来,注解《楞严经》有不少本,把它合起来不下十几种,有白话文、近代人、古代、明朝、清明、民国以来的都有一些。但是,我看了这么多《楞严经》注解,就是圆瑛法师《楞严经》写得最好,最详细,切入重点不哆嗦,所以,我们采取他的注解。这本《楞严经》义贯是后来才出来的。因为现代人看文言文很难,就像有位居士讲的:那个文言文真的是很难,这个听起来就知道是很难。所以,我们在这么艰涩的《楞严经》,义理这么深远,而且又是这么重要,[开慧的楞严],如果不找那个很好的注解,研究下去有时候会误人子弟的。你要接受这个注解,弘法的人、讲经的人一定要有慧眼,能够判断这本注解是不是有相当的正面、是不是符合佛陀的正法。

  我就觉得这本讲义,还有义贯如楞严经鸟之双翼,展翅而飞。为什么为本《楞严经》我需要这样子呢?是为了下一代着想,下一代的人,不是我们这个年龄的,说实在,我们以前四书五经、古文观止统统要倒背如流。我们以前是考孔孟的思想用默写的,一直背!联考就是这样子,现在不一样,现在多了,网络、电子、各个的工程学,不一样,所念的不一样。这本《楞严经讲义》五十年前的人看没有问题,五十年后的今天要看这本讲义,有相当的困难度!这本《楞严经义贯》出来,喔,写的顶好,特别好,又把它贯穿起来。大家《讲义》给一次机会,我详细的讲;《义贯》再给一次的机会。如果说:师父!这两次机会我都听不懂,怎么办?那就给第三次机会,第三次就是等,就是将来VCD、DVD出来,你就在家里放着慢慢看,慢慢看的时候也有困难度,因为不懂的地方还是不懂,因为那一点还没有突破;修学佛道就是一点一点一直突破,那个关节还是没有办法打通,你在这里看不懂回去还是看不懂。如果你打通,你看还是看得来,所以这个见性开悟就是一直薰习,然后等待,就是这样,没有办法说哪一个法可以让你一蹴即成的。

  现在人修行急,急就容易着魔,带惑见瑞相不能了生死的。我们惑没有断,见思惑没有断、尘沙惑没有断,根本无明没有断,一心一意就一直想看到阿弥陀佛、西方三圣,印光大师说:就凭这个想见佛的念头,如果经教不通,心性不明,很容易就着魔!为什么?它是妄,你要见到西方三圣是清净心、念佛的真正的愿力,自他融合,佛心、已心清净心,完全融入,很自然的见到西方的圣境、阿弥陀佛。同时,念佛的人见到这种境界还不能说,还不必夸耀、还不能执着,因为这个跟了生死是两码事。见到佛,给你一点好的讯息,不错;给你一点感应,不错;给你一点瑞相、给你有信心,很好,你到这个地方受用就好。修净土法门的人一定要了解,它的根本道理还是要回归心性,在心性上或者是经教上,一定要好好的用功。不要每天一直想要看到阿弥陀佛、想要见到西方的圣境,见不到的时候,你就会生病!

  有一个人,每天不眠不休的拜佛,他看了净土法门,一心想要见佛。我说:这个愿力很好,不是坏事。他修行超越他的体力了,饭也不吃,感冒药也不吃,他认为拜佛有信心就很好,但是,人不是钢铁做的。后来有一次重感冒倒了,两种病症同时病发,一、重感冒,二、重度忧郁症病发,因为身体承受不了,日夜颠倒。然后他一直不想看医生,我要见佛,发疯了,男众送精神病院。佛法本来是要救人的,但是因为没有善知识引导,一直用自己的方法,而且是错误的,硬拼,用体力硬干,不懂得用耐性要等待因缘。不接受善知识的指引,硬干;同时着相而求。

  师父!极乐世界不是求生吗?我说那个[求]字是相应的意思,你有所求,佛要能感应啊,你现在把自己搞得又病苦、又烦恼,为什么?你没见性啊,不听经、不闻法、硬干的,然后烦恼用力压着,拜到使自己疲劳,暂时没有妄念;可是并不是没有妄念,你是拜到体力很累,让自己暂时没有一点思想,妄想还是在。所以,精进很重要,方法、手段要正确,要了解空性的道理。

  在这里告诉诸位,修净土法门要有的态度是什么:经教悟明,心性也开,豁然开朗,同时念佛,而念的佛,不求任何的见不见,就是这样念。如果你妄想多,用观像念佛,观这个像在你前面,西方三圣摆在前面就看着佛像念。有一种叫观想念佛,观想念佛比较困难,因为境细心粗,佛的相太微细,佛有八万四千好,一一好八万四千光明,你没有办法,这怎么观啊!所以,观像念佛比较容易,西方三圣摆在前面看一下,就像忏公教的:看一下五秒钟,印象映入你的眼帘,再拿起念珠: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,眼睛再睁开一下,就是重复的像照相机:啪!看一下,五秒钟、十秒钟,眼睛再闭起来,务必要把西方三圣的像,映在心里。

  因为你有经教的功夫、你也有心性的功夫,再把西方三圣的像映到你的心性当中,你的心就是西方三圣,西方三圣就是你的心,念佛一定要到这种自他——自心佛心不二的功夫。如果西方三圣三张太复杂,单观阿弥陀佛也行!师父,我比较不喜欢阿弥陀佛,我单观观世音菩萨也行,念观世音菩萨一样可以了生死,一样可以往生净土;通常是念阿弥陀佛。

  如是重复的训练,将来你不需要看像,一观,哇!西方三圣就立刻现前,你的心只有西方三圣,绝不容许一丝一毫的烦恼,你的心完全清净,清净心只有西方三圣,虽然那个是假相;但是,将来就可以让你看到真相!没有这个善巧方便的接引修行方法,就硬要见佛,久了以后就发疯。方法一定要对,要不然第二种就要用师父所教的:三三四,就是十声,念了十声以后大拇指压一下,代表十声,阿弥陀佛;每念十声就压一个手指,十个指头压完了;你自己压就好了,不用很夸张的把手伸出来压给别人看。十个指头压完表示一百,一百的时候就观想脚趾头一只。再念,就是一百声,就压第二个脚趾头;第三个脚趾头,七百、八百到一千,一千的时候观想顶部,慢慢算下来,自己的五官:双眼、双耳、鼻、喉、心、双膝,共计一万。真功夫的,他会一心不乱的!

  有的人说:那不就整天都在算数目了?不是,刚开始会比较勉强,久了以后,他的心就会定在那个地方。很多人都是用忏公的方法,拿大张一点的西方三圣图,可以收起来,看五秒钟眼睛闭上,眼睛就象照相机一样,啪!观世音菩萨拿的什么?是宝瓶、是杨柳;大势至菩萨是拿着莲花,还有耳环,不是现在的人才在戴,佛菩萨也一样在戴耳环。有一个妈妈骂儿子:男孩子跟人家戴什么耳环!他说:妈妈,你拜的观世音菩萨也有戴耳环啊!

  到时候西方三圣全部映在你的心,你的心全部都是西方三圣,即心就是佛,即佛就是你的心!诸位!净土法门没有这一层功夫,临命终说要万缘放下,一念提起,提不起来,光是病苦就会把你击倒了!但是,你现在用那个能所的心,能缘的心,虽然是意识心,还没有见性,所缘的境界,统统一直映,临命终,西方三圣他就会现前。同时不用到临命终,功夫到家的时候,在梦境当中就会有很多的瑞相,一直瑞相、闻到香味。就像师父以前在逢甲大学念书一样,一直很精进的念,非常精进,念了在运动场统统闻到香味!世间绝对没有那种香味,那看起来就是你找不到,那种香非常的香,不是世间的香。所以,我一直深信净土就在心,那时候非常精进,走路的时候都一直在念佛,为什么?那时候是知道生死是很可怕的、六道轮回是很可怕的,尤其是我们出生在那种家庭,真的,师父从小到大,无乐可言,没有什么幸福,根本就没有童年,从小就过贫苦的日子,就是受苦、捡破烂!父母仳离,你看到的都是不幸,要不然就是病苦。

  我们那个屠口,你只要打赤脚回来,回到家都流血了!有一次因为踩到了破碎的玻璃,整个脚全部裂开来,血排出来。那个地方就是这样,环境非常糟糕,地上都是排泄物!为什么?没有办法,以前那种公用的厕所,要跑到很远的地方,有一点距离,你知道吗?一出来就是垃圾堆,空气很不好!那时候没有卫生纸,都是用冰棒的木片去刮拭,那种环境很难形容!哪有什么洗?从小到大过那种生活;吃的就是菜市场捡的,有钱人家的学生可以补习,我们就没钱;有个优点就是很会念书、头脑好。所以,那种家庭活到现在的回想就是:这个世间就是唯苦无乐;或者是我们有任务再来的,让你真的体悟到:哎呀!这个世间实在是没有一处什么叫做幸福快乐,我们更没有什么童年,从小没过过生日,只有在电视上听唱过生日快乐,哪有什么蛋糕?没有,从来没有!这个世间透视以后,就知道要修行,如果不了生死,下辈子再来,那就会很惨了!

  念佛要得体、要得力,方法要正确,了生死其实是易如反掌。现在我们快结束了。我们念几声佛。实修其实是很重要的,有的人只想听经不想念佛不是对的,实修是非常重要的,你悟明心性以后,即心就是佛;但是你一定要事修,这后面讲得很清楚,《楞严经》的话,他先微密观照,开采如来藏性出来,后面他就是叫你实修。师父的年岁愈来愈大了,现在讲《楞严经》,将来我们会开净土法门;师父的晚年就是二种:一就是修安乐妙宝,二就是念佛,百年后就是这样走。我们早就下定决定要这样走,因为没有路可以走,就是要好好的念佛、好好的持诵安乐妙宝。安乐妙宝本身就是有非常强大的力量,像师妈往生,我一直很有把握,因为师妈每次都叫师父给她加持,修安乐妙宝,她从来不缺席,就灌顶,她一定往生。

  每次来第一个吵着要灌顶的就是她!所以,这个力道是很大的,我要走的路线就是这样,一直到临命终,就是念佛。所以,实修很重要,念佛的时间跑掉了,是很不应该的!

  诸位请合掌,跟师父念回向:愿消三障诸烦恼,愿得智慧真明了,普愿灾障悉消除,世世常行菩萨道。

  愿以此功德

 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

 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

 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

  

《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七大即如来藏 周遍法界 第五》全文阅读结束。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