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同分妄见•别业妄见 第四▪P4

  ..续本文上一页之业用,故有所见之妄相。而灾象乃瘴疠恶气],瘴疠就是受到湿热的毒气,受到湿热毒气后生病,内病叫做瘴,外病叫做疠,发生在云南、贵州、广西等等的湿热的地带,是瘴疠,恶气的意思。[上应于天,故现种种不祥之象,但惟瘴恶,是其妄因,岂天象有实体哉]?就是看个人的福报,看这个国家的福报、看地球的福报。

  经文[俱是无始,见妄所生]。

  [眚影、灾象,同、别虽殊,为妄则一,皆无实体,究其妄因,俱是无始无明,熏成见妄,所生之虚影。若约交互进退合明,进圆影以合明灾象,则灾象亦一国之眚妄,与圆影同一例也;退灾象以合明圆影,则圆影亦一人之恶缘,与灾象同一例也;二者虽为浮尘根所见之境,推末由本],推这个枝末,由这个根本,统统是无始见病,[俱是无始,真见堕在妄见中,所生之妄境],所以,我们能缘的意识心是妄,所缘的五尘境还是妄。[了无实体]。就是经典讲的空无自性。这句话什么意思呢?一个人,你把他分析,找不到这个人;一朵花,稍微分析一下,咦?没有这一朵花。我们所有的智慧,都被这一层皮肤所障住了,没有办法去透视;如果我们用一点智慧去透视这个人的色身,你就会了解无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都是大肠、小肠、肝脏、大小便、什么统统没有,什么美丑、是非、对错,统统没有,它空无自性的东西,了无实体。[初举能例法退同合别竟]。

  [申二 就所例法进同合同]

  再扩大。

  经文,[例阎浮提,三千洲中,兼四大海,娑婆世界,并洎十方,诸有漏国,及诸众生]。

  [此举所例之法,进退合明。即以一国同见灾象为能例,若约分属进退合明,此属第三番进以合明。进一国所现灾象,合明十方依、正之境,以灾象一国同见,易知其为同分;彼国不见,易知其为妄见。以此例阎浮提等,依、正;净、秽;苦、乐不等,难知其为同分],难以理解它是同分妄见。[无始恒然,非偶尔暂现],无始恒然就是业,业就是无始的见病,这个人卡住业了,烦恼就很重,说:这个人业障很重!就表示这个人烦恼很重,没事搞到小事;小事搞到大事,愈来愈扩大,就是业障很重!无量劫来,我们看了山河大地、日月星辰,它不是偶然的,无量劫累积来的。[难知其为妄见,令难知者,与易知同一例也]。诸位!生活在这个地球上,哪一个国家的众生,能觉悟说山河大地、日月星辰、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统统是虚妄的?除了佛弟子以外,哪一个众生他会觉悟?当然拼命就追求!所以,世间很辛苦的,可是,你不面对也不行![三千洲,即阎浮一洲中,有三千洲,兼须弥四面,四大海中,一四天下。娑婆世界:即释迦所主,三千大千世界。并洎十方,诸佛刹土,此由近以及远也]。

  [诸有漏国,及诸众生者:国与众生,均以有漏称,因皆依无明],无明就是烦恼,没有智慧嘛!无明就像一阵风,来无影,去无踪,就是等到你发现的时候,已经脾气发完了![而得建立也。下文云:迷妄有虚空,依空立世界,想澄成国土,知觉乃众生]。我们因为无明,迷惑了,我们变成把这个真空、真心化作妄动、妄念的虚空,所以,虚空也是心性妄现的。注意噢!虚空不是真实的,虚空也是心性、真心妄现的。因为无形相的虚空,然后又建立了有形相的世界,因为世界可以分辨了,虚空就是无相、无形相。想澄成国土,因为坚固的执着,变就成:这个就是我的国土,山河大地我受用的。没有一个不执着!知觉乃众生,这些知觉就是众生。

  [无非自心所现之惑境,岂得谓为无分]?怎么可以说跟自己没有关系呢?[以因妄而有,故曰有漏]。因为无明的众生,才看到有山河大地、日月星辰、花草树木等等一切众生相,烦恼;要是佛来看,菩萨无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;佛说花,即非花,是名花;佛说山河大地,即非山河大地,是名山河大地;佛说三千大千世界,即非三千大千世界,是名三千大千世界,你看无一法不空。所以,有漏、无漏论心,不论外在的相。[虽遐方异域],[遐]就是离我们遥远,[他所住持],别人所住的地方。

  [非己受用之境,例同灾象,亦可易知,其为虚为妄也]。给我们科学的知识不错:但是,就站在佛教的角度来讲,就算你坐太空船,坐几亿年,假设说上了火星、木星、土星,什么星都可以上,它还是妄,还是不能解决生命的烦恼。所以,往内求是佛法,往外求是众生、是外道。往外求,能求到一些知识也不错,认识这一些药草、花草树木,当然让我们生活很好;但是,不究竟。佛法它能解决究竟的问题,究竟的问题就是轮回、就是无明、就是每一个人本具的佛性。很多人都把希望寄托在临命终的极乐世界,很多人都这样子,而对现在最重要的责任跟义务却忘记了!

  反过来讲:佛法在我们这个世间,有什么意义?它的意义是什么?为什么佛法是出世间,不离世间觉,离世觅菩提,犹如觅兔角?为什么一定要到临命终的时候,再往生极乐世界才去受益?我不是说叫大家不要求生极乐世界,意思就是:我们求生极乐世界的同时,要把现在这一刹那的生命,发挥到淋漓尽致,这样佛法才有意义啊!为什么叫做回归当下?这个意义如果你现在能够显现出来,临命终更容易往生净土,因为你懂得牺牲、懂得奉献。

  绝对不是说:你只有念佛,功德很大。譬如打佛七、或者打八关斋戒,厨房的人功德也是很大,没有厨房的这些人来煮饭,八关斋戒,打到一半吃什么?我们不要忘记,哪有说只有你念佛,可以往生极乐世界?说不定厨房的人才比较容易,你在修行,他也是在修行啊!还有这些洗厕所的人,你要上厕所、要尿尿啊,臭气冲天,没有这些环保组的来清扫这个厕所,你想想看?功德也是很大!所以,观念一定要改变一下,不是说整天什么事情都不理、什么统统放,常住的事情,什么统统不做,我就是等死!我告诉你:你这样不会往生,不骗你的!因此我们要了解,佛法它回归当下,要真实受用。

  如果我们今生今世做人,听到了佛法,我们今生今世不受用,那我们要佛法干什么?为什么一个佛法这么伟大的思想,一定要等到临命终才去用它?为什么现在不能用?现在就要把生命发挥到淋漓尽致,把智慧拿出来用,能够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,所以,要牺牲小我,完成大我,那更能往生!要有正确的观念。不是什么事都不管、什么事都说不知道,看起来他好象在修行,事实不然!修行的人,他不怕事、不怕做工作、不怕吃苦,他可以把这个心融入整个事件里面;碰到什么都推,什么都不敢承担,这个是极乐世界的因吗?不是!极乐世界是勇敢的人、有信心的人、肯牺牲的人、肯承担的人往生的!绝对不是那个萎靡的人,推托责任的人可以到达的!

  经文[同是觉明,无漏妙心,见闻觉知,虚妄病缘,和合妄生,和合妄死]。

  都是本觉妙明,本自具足无漏的妙心,因一念不觉,成无明的妄见,所以,就变成六根的见、闻、觉、知。本来是本觉妙明的真心,本自具足无漏妙心,因一念不觉成无明,变成了见闻觉知的六根、见精,种种意识形态的执着,这些都是虚妄的病缘。和合,我们叫做生。譬如父母结婚,生了一个儿子,有父亲跟母亲来合嘛!和合妄死,四大分离了,我们就是死。和合了,我们就生,离开了、放下了、四大解散了,我们说这个是死、是灭了,因缘具足了,活不下去了,死了,灭了,死就是灭。简单讲这个世间归纳起来就两个字:生、灭,就这样子。意识心归纳,统三藏十二部经典,无常,归纳最后就是生跟灭。所以,佛法在解决什么事情?在解决生灭,让它进入不生不灭,你有生灭,你就有得失;你有生灭,就有合、就有离。

  换句话说:你今天夫妻多么的恩爱,合,就一定有一天要离。所以,佛陀讲的那一句话很了不起:与其说你在追求快乐,不如说你在追求痛苦。这一句话真是了不起!我们世间人都在追求快乐,每一个人都希望幸福、快乐、解脱,谁不希望幸福?谁不希望快乐?说:你今天为什么要出家?我要得到幸福快乐!你今天结婚,你要幸福快乐,那问题就来了,柴米盐油酱醋糖、儿女的教育、婚姻的关系,再来,你夫妻的感情、知见,你看,每天处理这个,没时间拜佛!

  我有一个大学同学,他讲了一句很良心的话,我很赞叹他!我说:你结婚有什么感受?他说:我以前一天拜三百!我说:那你现在呢?他说:我现在生了四个,三天拜不到一拜!还真老实!以前一天拜三百,再怎么忙,还是会去楼上的佛堂跟佛陀磕头;现在三天加起来拜不到一拜,忙到找不出时间,就是一直忙。他说:师父,我很羡慕你,您为什么读大学的时候,那个时候大二,您就决定要出家?为什么您有这样子的善根、慧根、菜根、佛根!我说:你也太夸张了吧!一口气讲这么多根!他就很赞叹师父:您怎么会这么了不起啊?这么年轻,就能够把这个人生宇宙看得这么透彻?我说:我的福报就比较大一点!不过你看我爸爸、妈妈这种婚姻!所以,看多了,修行还是比较好!

  我们有时候大学同学碰到师父,都会觉得很好,很赞叹、很羡慕!我们那个同学碰到的时候,从澳大利亚回来,看到:哇!你这个眼镜,你以前才八百度,你这个眼镜到底几度啊?从眼镜外面看进去,看不到眼睛啊,那个眼镜很厚很厚的,我说:你严重了!头发全部白,他说:澳大利亚很热,有沙漠的。我说:澳大利亚不是有凉快的地方吗?他说:生意啊,没有办法,就这样跑!同年龄的同班同学,经过了二十几年,这样一见面,判若两人!他说:咦?师父!您都没有变呢!我说:哇!你怎么变好多!真的!两个都不一样。我们话讲回来,修行人的心境还是比较清凉,烦恼还是比较少一点。看皱纹就知道(抬头纹),烦恼很多的人,整天愁眉苦脸的,鱼尾纹也多、法令纹也深、额头的纹路也多。老化得很快。如果我们了解说,这些都是见病,就没什么好计较了…

《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同分妄见•别业妄见 第四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