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卷第一▪P2

  ..续本文上一页示出来。世间人拿镜子照自己的容貌,君子用良心返照自己,君子知道做事情要有良心;学佛的人用因果的镜子返照自己,是否符合因果的道理?圣人用本性返照自己,有没有合本性?各有不同,法即显了。[今先讲大方广三义,后讲圆觉一法。

  大者,当体得名,即当圆觉全体。]圆满觉性的全部。[此体竖穷三际,] 竖就是直线的来算的话,三际:过去、现在、未来。[无始无终,]我们圆满的觉性,这个体没有一个开始,也没有一个终止。[历尘劫而常住;] 经过尘沙劫,尘劫就是无量劫,仍然安住。[横遍十方,] 就横的来说是遍十方。[无边无表,]无边就是没有一个终止的尽端。无表呢?你没有办法显示出来,因为它是没有形象的东西,无表,你怎么样指示出来呢?你怎么样表达呢?它没有形象的东西,你如何表达呢?[超象外以孤标;无名立名,强名曰大。] 超象,超一切现象界以外而独有的,那就是体。“孤”就单独,只有它,孤标。只有这个体能够这么大的,无边无表,横遍十方,尘劫常住,竖穷三际。说:无名立名,这个圆觉的全体,我们这个圆满觉性的本性,无名立名,因为它没有名字,所以,不得已立名。强名曰大,强名就是说:不得已,我们勉强的,强名就是很勉强的来说它是一个“大”字,无法言说。所以,强名,不得不;强就是不得不,不得不讲它只是一个“大”字。[当体者,非对小言大之大,] 对小说大。[若大外有小可对,则非至大。]举例:我们世间人很不会说话,说:我很伟大!“我很伟大”,表示有对方比你差;如果我很伟大,有一天人家跟我比较,这样,我又矮人一截了。所以,说自己很伟大的人,就是很不伟大,愚痴,不聪明!说:我很伟大!意思是说:你很愚痴,有一天人家比我们伟大,我们就变成愚痴,变成落入阶段、对立的比较。你如果说:我不伟大。没有比较,我很平凡,这样当下、当体就是平等法,平等法,没有经过比较;你没有落入人家的把柄。所以,我们讲话要有艺术,讲话有艺术的人,就抓不到把柄。为什么?我们如果自己觉得很我慢;或者是觉得对别人有恩;或者是觉得自己很伟大,这样就是落入阶段,这就不是佛法,这样会受人指陈。古代的贤人说了一句话:善于议论别人者,于边(在旁边),于侧面,人亦议论他。这句话很有道理,就是说:我议论别人、批评别人好坏,我如果落入这种观念,那么,你就有懈可击,旁人就会来讨论我们、议论我们。古人很厉害!假使当相就圆满,我今天在别人面前,不讲别人的坏话,我不讲别人的坏话,无论他好坏,我们都平等,别人听到我们这样讲,无懈可击,我们讲的都是平等心,他想讨论我们,就没有资料可以讨论,因为我们没有落入阶层的比较。所以,讲话的用词很重要,我们如果讲到佛理,语气要肯定,要肯定,有决定心;如果讲到自己的意见,我们就用“包容”、“参考”。譬如:人家来文殊讲堂参访师父,我们的用词就要用[参考];今天你们四、五百人来到这里,我提出我的看法供大家参考,互相研究一下。如果讲错还能转圜,我是说[研究]而已呢!我是说互相研究。互相研究就是说:我如果有说错的地方,还望你指教的意思,这就不落入把柄。但是,如果讲到佛的道理,讲到往生极乐世界,就不能这样讲了;这个往生啊,不知道是不是真的,我们再研究看看好了!这样就完了,这样讲经就完了!要奠定众生的信心,怎么可以让你用[研究]的?对不对?讲到往生是不能让你用“研究”的,那是佛讲的话,佛是圣人啊!一定要讲到让众生百分之百相信,那是佛讲的话,往生极乐世界,这不能用“参考”的。如果是我们自己讲的,要用[参考]:这是我个人的看法,如果说错了,大家互相研究一下。知道吗?所以,古人说的没错,讲话有没有艺术,差别很大!要夸奖自己,也要夸奖得很有艺术,随便夸奖自己,人家会受不了,夸奖自己,也要让人起欢喜心,你明知道他在自夸,不过听起来很舒服,比较没有压迫感。这个“大”,不是对小来说的大,叫做绝对的大。[亦非先小后大之大,若大是由小而成,则非本大。]不是绝大,不是当体就是绝大,本来就没有大,是因为有比较嘛![今圆觉之体,]是[绝对待,]对待就是二元,对立叫做对待嘛!绝诸二元对立。[无前后,] 无前后就是不受时间、空间束缚的大。有一个探险家进入深山探险,他入山之后,遇到山中的原始民族,那些原始民族的体格都很壮硕,他不知道人家背后藏了一把刀,这个探险队就拿一把刀出来,他想:那些原始民族看到一定会害怕!那些原始民族又高又壮,看他拿刀出来,马上从背后拔出一支更大的刀,吓得他把刀子一丢,拔腿就跑,因为那支刀比他的更大!那一幕你可想而知,看了就很好笑,他以为拿那把刀出来,对方会害怕,结果人家拔出一把比他大三、四倍的刀子,吓得他拔腿就跑,意思是来比看看谁的刀子大啊!无前后,不是比较的大,[是至极之大,是本来之大,斯为大义。]这就是“大”的意思。[方者,就相得名,]就是指我们圆满本性、觉性之德相。[即指圆觉德相。此相本不离体,] 相不离我们的体性,[即体中所具功德之相。]体中所具功德之相,简单讲就是清净之相。[又方者,正也,] “正”是什么意思?我们说:体、相、用,大、方、广,这个“方”就是正,[即正智圆照。]正智就是一点都不偏,中道智慧、实相智慧叫做正智,圆满照一切。[一切诸佛,因地法行,] 因地,就是我们在因地修行的时候,[皆依正智圆照。] 修行若欲达到佛的境界、入涅槃,不了解《圆觉经》的道理,无有是处!所以,最后面佛就劝你:意思教化成就无量无边的阿罗汉,不如为他演说圆觉的思想,所以,佛很赞叹这部圆觉的道理。因此,从因地修行到果地觉,不了解这部经典,不可能成就![ “文殊章”云:如来本起因地,皆依圆照清净觉相。圆照,即自性大智慧光明,返照自性清净觉相。] 但是,二者皆无相。话虽如此,但却是同一体,圆照就是我们自性大智慧光明,自性大智慧光明就是我们的本性,返照自性清净觉相。[诸佛依此圆照之正智,照空无明,] “空”就是破除,照空无明,彻底的破除这个无明,因为有圆照的智慧,所以照空,彻底的破除无明,[得成佛道,是为方义。]

  什么是大方广的“广”呢?这个“广”字,很多人用来取名字,在出家人当中,很多人用它来作为法号!譬如:法广、妙广、广文、广品,出家人用这个“广”字的很多。为什么?这个“广”就是很大的妙用。[广者,从用得名,] 从这个用得名,[即指圆觉妙用。]为何说这个[用]是不可思议呢?因为它是从本性流露出来的。所以说:[此用亦从体起,]“体”就是本性,依体起用,这个用就不得了!若是依识起用,那个叫做分别、执着,依识起用,那个用是自私自利、我执法执;若是依体起用,依本性起用,这个就大用现前。[谓此觉体周遍,] 周遍就是平等,无所不包,那当然平等,才能无所不包嘛,你不平等,当然就有高低、对立,当然无法周遍。所以,摆平了自己,天地万物就世界太平了!摆平了自己,还要加上一层不恐惧,也不颠倒,不恐惧、不颠倒,就是摆平了自己。我们今天为何不能得到平等心?因为我们有恐惧,因为我们会颠倒,因为我们恐惧、颠倒,所以,我们的本性不能周遍,我们每天都怕失去什么东西。白天颠倒、晚上也颠倒;白天作白日梦,晚上作夜晚的梦。每天都在颠倒,所以说:若人识得心,大地无寸土,我们如果了解本性,大地无寸土,所谓的寸土就是说:一切的国土都是空性的,连寸土都没有。也就是说:连三千大千世界国土,他都能空了,也就是佛的度量,大到包容无量无边的三千大千世界。哪里像这个世间的人,一点小事就耿耿于怀,自私自利,到处伤害别人呢?圣人所过的日子,或是他拥有的宇宙,虽然跟世间人同样生活在娑婆世界,事实上他心中的宇宙,完全跟这个世间的宇宙不同。他是活在和平的世界,无论外面的战争再激烈,他都空一切相。三千大千世界他都能空了,哪有金钱不能空的道理?名利、男女一切,他会空不了?所以说:此觉体周遍,[本有过恒沙等,不可思议之用。]人人具足,每一个人都有。[潜兴密应,广多无尽。]“兴”就是运、运用的意思,潜兴就是暗暗的运作,然后秘密的相应。我们的本性蕴藏于内,悟道的人,他就会运用,能秘密的应用,运用于一切事相当中。“兴”就是运转,可以暗暗的运转它,可以秘密的应用它。广多无尽,本性通达无生,就能运用于一切事相,你做事业,悟到本性就很好用,白天认真赚钱,晚上闭眼休息时,第一个观念:这都是虚妄的东西,我是俗家人,必须赚钱!晚上睡觉就全部放下。所以,在家人如果明心见性,妙用同样现前,他无挂无碍、无障无碍,为什么?无尽的智慧都在当下这一念,虽然他白天很认真的工作,可是,晚上却睡得很香,为什么?他没有得失的观念,因为他已经尽力了![不独诸佛已证觉体,大用繁兴,即众生在迷,运转施为,亦头头是道。]所以说:明心见性、大彻大悟的人,做任何事情都无碍,碍不了他!他抽烟也无碍、他嚼槟榔也无碍、他拜佛、念佛也无碍,因为他已经无相,什么事碍得了他?我们今天所有的障碍,都是因为在相里面才有障碍。他已经完成本性的觉性,他只是表演给众生看,变成只是一个演员,没有一个固定的角色,本性无形象,你要他演什么都行,他拍桌子,拍桌子也是大彻大悟,为什么?这只是事相而已,他心中无恨、无执着、无贪瞋痴,他只是随顺拍一下,表示:我有反应了。他要让你知道:我有反应了,因为我要给你答案。众生拍桌子的心态就不同了。以凡夫和圣人来说,为什么祖师大德要拿香板打人?他并不是恨众生,是为了让你开悟才会打你,他…

《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卷第一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